1、2020年中考历史考点整理(七年级上册)(99张ppt)考试考试要求要求1.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2.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3.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4.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5.知道黄帝、炎帝的传说故事,了解传说与神话中的历史痕迹、炎黄部落联盟、尧舜禹的禅让。170周口店打制火最丰富直立人黄河粟半地穴式圆形磨制长江水稻干栏式农作物种植聚落涿鹿蚩尤华夏族炎帝黄帝五谷 陶器宫室指南车部落联盟例例 (2019东营)小明同学在暑期游学时,参观一处原始聚落遗址博物馆,看到了下边文物和原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他参观的是()A.元谋
2、人博物馆B.周口店遗址博物馆C.西安半坡博物馆D.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解析解析 本题以历史文物等材料为依托,考查原始农耕生活。解题时需要关注题目中提供的材料,如人面鱼纹彩陶盆、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等,再联系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答案答案 C易混辨析易混辨析 原始农耕时代的生活是本单元的重点。此时期的典型代表是半坡原始居民和河姆渡原始居民,他们的生产、生活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具体可参考下表: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时间约6 000年约7 000年活动区域陕西西安(黄河流域)浙江余姚(长江流域)房屋样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干栏式建筑农业磨制石器;制造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种植粟种
3、植水稻;农业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饲养业饲养猪、狗等家畜;捕猎、捕鱼、采集野果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手工业使用彩陶,多纹饰;有装饰品和乐器;有骨针、骨锥等,会从事简单的纺织、制衣制作陶器和玉器、简单的乐器骨哨,使用雕刻等技术和天然漆1.绘制思维导图是学生需要培养的能力之一。以下是关于“原始农耕时代”的思维导图,图中“?”应该是()北京人 半坡人 元谋人 河姆渡人A.B.C.D.2.遗址和遗迹是我们研究历史最宝贵的资料。半坡遗址出土了盛粟的陶罐,河姆渡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稻谷和稻叶堆积。这些考古发现最能证明()A.黄河流域是种植水稻的最早起源地B.长江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C.我国原始农业迅速兴起和发
4、展D.半坡人的制陶技术比河姆渡人高DC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半坡遗址的面积很大,分为居住区、公共墓地和烧制陶器的窑场三部分。居住区中间有一座面积达160平方米的长方形房屋,是供氏族举行集体活动的场所。在它四周围绕着许多圆形或方形的小房屋,每间只有1220平方米,这是氏族成员的住处。房屋多是半地穴式的,屋内有坑,可供炊煮和取暖用。居住区外围还有用于防护的壕沟。(1)据材料一,分析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特点。生产与生活区分设;能生产制作陶器;有集体活动场所;氏族成员住处狭小;居住房屋多是半地穴式。(任答三点即可)材料二材料二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
5、、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简明中国历史读本(2)据材料二,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3)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制作玉器或简单的乐器。1.“你的两颗牙齿,揭开了中华大地人类活动的奥秘;那一块块粗糙的石器,在向我们诉说着人类闪烁的智慧;那遗留着的炭屑和烧骨啊,是不是告诉后人,你们是已经征服了火的精灵”这里的“你们”距今约()A.170万年 B.70万年C.20万年 D.3万年2.参加以“寻找人类足迹”为主题的夏令营活动的同学
6、们要到中国境内已知最早古人类的遗址所在地,他们应该去图中的()A.B.C.D.DA解析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古人类是云南省的元谋人,图中即是元谋人遗址的位置。故选D项。3.古人曰:“左图右史”,区区四字道出了图与史的关系。丰富的图片资料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极大地充实、深化和拓展了历史知识。下图是江苏某中学的小史同学搜集到的一幅中国原始人类主要遗址分布图。从图中可以提取到的信息有()中国原始人群分布广泛 北京人已经会制造工具 陕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黄河、长江流域是中国远古人类的发源地A.B.C.D.D解析解析:根据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原始人群
7、分布广泛,陕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黄河、长江流域是中国远古人类的发源地。选项可以在图中获取信息;而选项“北京人已经会制造工具”,在图中没有体现。故选D项。4.(2019娄底)我们一直对“人从哪里来”充满好奇。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A.考古发现 B.文献记载C.神话传说 D.调查问卷A5.(2019云南)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下图所示为根据化石复原的我国某遗址的远古人类头像。这一远古人类是()A.北京人 B.山顶洞人C.半坡人 D.河姆渡人6.“对北京人地层中出土的植物孢粉的分析表明:榛子、胡、桃、榆等植物大量存在另外,还发现了石球,它们可作为砸击坚果的工具(遗址)共发
8、现了五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以上的考古发现不能证明北京人()A.会使用火B.依靠采集生活C.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D.会制造石器工具CA7.(2019苏州)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提到: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从旧石器时代采集食物,到新石器时代生产食物。许倬云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A.天然火的运用 B.打制石器的使用C.群居生活出现 D.原始农业的兴起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现在常说的新石器与旧石器时代,以人类生产食物来维持生计的方式为分界线”可知,作者认为划分新、旧石器时代的分界线是原始农业的兴起。故选D项。8.下图为我国古代某原
9、始居民的房屋复原图,该原始居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A.玉米 B.粟 C.小麦 D.水稻D9.考察历史遗址是我们学习历史最直观的方法,下列是我国原始社会人类生活的遗址,依据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B.C.D.10.(2019北京)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证据。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A.已从事农业生产 B.以捕鱼狩猎为主C.住半地穴式房屋 D.会人工种植水稻AC11.如图为中国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示意图,图中两处原始居民的共同之处是()A.都会饲养猪、狗等家畜B.都会建造防潮的干栏式房屋C.都会制作装饰花纹的彩陶D.都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解析解析:分析中国
10、境内主要古人类遗址分布示意图可知,和两处原始居民分别为半坡人和河姆渡人,他们属于原始农耕时期,种植农作物,都会饲养猪、狗等家畜,过定居生活,出现了聚落,使用磨制石器等,这些现象的出现,标志着原始农业的兴起和发展。故选A项。12.“(炎帝)始作耒耜,教民耕种。”下列能反映这一传说具有一定可信度的是()ADCBAD13.大陆与台湾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有着血浓于水、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中华民族发端于几千年前的黄河中游地区,所有中华儿女都自称是“炎黄子孙”,其主要原因是()A.中华民族主体由炎黄部落融合发展而来B.全体中国人都是炎帝和黄帝繁衍的后代C.“炎黄”生活地区是中华文明唯一发源地D.
11、“炎黄”时期中华大地出现了最早的农耕文明14.“大禹治水”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故事,下列关于“大禹”及“大禹治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禹治水是神话传说B.大禹最早创立禅让制C.大禹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D.大禹治水的故事传达了人们对大禹的尊敬爱戴之情BA15.“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考古发现能为传说提供佐证。根据河南舞阳贾湖出土的骨笛(如下图),我们能推断出下列炎黄传说中,具有一定可信度的是()A.炎帝教民种植五谷 B.炎帝能制作陶器C.黄帝能制造船只D.黄帝时期乐官制作音律16.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阅读下列
12、材料,回答问题。工具说进步工具说进步(1)请指出它们分别是哪个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这些生产工具分别是采用什么方法制作的?D图一是北京人使用的生产工具。制作方法:打制。图二是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制作方法:磨制。(2)从图一到图二生产工具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食物话变迁食物话变迁(3)请各举出一例以种植水稻和粟为主要农作物的原始居民。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稻:河姆渡原始居民。粟:半坡原始居民。(4)稻种和粟种的大量出土,说明了什么?住房见发展住房见发展材料材料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易经(5)远古居民实现定居的原因有哪些?说明我国在半坡和河姆渡原始居民
13、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农耕生活。原始农业生产的发展;饲养家畜;建造房屋等。17.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灿若群星的杰出人物,他们为祖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某班对“华夏之祖”进行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史料的分析与问题的探究。华夏之祖华夏之祖材料一材料一“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材料二材料二黄帝陵(如图)。民主政治民主政治材料三材料三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史记五帝本纪(1)材料一中的
14、“神农”是谁?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有哪些贡献?(2)材料二中的黄帝陵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旅游观光的圣地。如果你来当黄帝陵的导游,你会向游客介绍黄帝的哪些事迹?(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什么特点?炎帝。制作生产工具;教民开垦耕种;教民通商交换。示例: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与炎帝部落联合打败蚩尤,炎黄联盟以后逐渐形成华夏族,他和炎帝一起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相传,黄帝能建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禅让制。推举贤德之人做继承人。杰出首领杰出首领 材料四材料四(4)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至今,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仍留有许多关于尧、舜、禹
15、的传说和名胜古迹。观察材料四中三幅名胜古迹的图片,并按图中相关人物担任部落首领的先后顺序排列。结合当今社会现实,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顺序:图三、图一、图二。启示:执政者要清正廉洁、为广大人民谋利益等。第二单元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考试考试要求要求1.知道夏朝的建立标志着国家的产生,知道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了解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2.了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甲骨文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汉字。3.知道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之间的战争,了解这一时期的社会变化。4.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5.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16、。6.知道老子和孔子,初步理解“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禹启世袭制禅让制桀汤纣盘庚周武王分封制泥范铸造法司母戊鼎甲骨文象形形声铁制农具牛耕分封制齐桓公晋文公赵秦县制井田制徭役最强盛统一全国李冰成都平原老子无为而治孔子仁墨子兼爱仁政礼治庄子韩非例例1 1 (2019苏州)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政治制度的确立、改革和不断完善,巩固了国家的统治和民族的统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如图。据材料,指出西周实行了什么政治制度。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制度实行的目的。解析解析 解答本题时需要关注题目中的“西周”“政治制度”等信息及材料中地图呈现的众多诸侯国,再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实行该政治制度的目的
17、。答案答案 制度:分封制。目的:巩固西周统治。易混辨析易混辨析 我们在学习中需要重点辨析分封制、郡县制与行省制,具体内容见下表: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盛行时期西周秦汉元、明、清作用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了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破坏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发展、完善,积极作用愈益明显与中央的关系被分封者的爵位和领地等都是世袭的,他们虽然对天子承担一定的义务,但独立性很大,实际上是独立的王国,在中央政权力量衰弱的时候,被分封者就称霸一方,形成割据称雄的局面郡、县长官都是由君主任命,可以随时撤换或调动。郡、县两级政府都是中央的派出机构,权力集中于君
18、主一人手中,郡、县两级的官员按能力选任,打破了贵族制下的血缘联系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其行政长官直属中书省1.(2019菏泽)周朝“虽历时很久,但却未能建立稳固的中央政府。周朝有许多诸侯国,他们无视周名义上的最高领主地位,彼此征战不休”。这一局面的出现是由于()A.禅让制的推行 B.世袭制的出现 C.分封制的实行 D.郡县制的推广例例2(2019南通)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主张“兼爱”“非攻”的学派是()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战国百家争鸣的史实。解题的关键信息是题干中的“兼爱”“非攻”,联系所学知识,明确这些思想主张出自哪位思想家,问题就会迎
19、刃而解。答案答案 C易混辨析易混辨析 孔子、老子的思想主张及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学习中的难点,可以对照以下表格记忆、理解。C学派时期代表人物思想内容儒家春秋孔子政治思想:核心思想是“仁”,主张以德治国,反对苛政。教育思想:创办私学,有教无类,注重德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提出因材施教、谦虚好学、温故知新等教学原则和方法战国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反对非正义的战争荀子主张“礼治”、明确尊卑等级,以维系社会秩序道家春秋老子万物运行有其自然的法则,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世间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战国庄子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
20、生应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墨家战国墨子“兼爱”“非攻”,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提倡节俭法家战国韩非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很受诸侯国的欢迎,尤其是秦国国君)2.(2019重庆)如图所示是纪念邮票孔子周游列国。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各诸侯国,宣传他的主张和学说。他宣传的内容可能是()A.仁者爱人,以德治国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以法治国,全面加强君权D.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A1.礼记礼运认为,在“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之后,社会进入“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中国最早具备以上“小康”之世特征的王朝是()A.夏朝 B.商朝C.西周 D.东周2.数轴记
21、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处王朝的建立者是()A.禹 B.启 C.汤 D.武王CA3.左传曰:“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据引文,夏、商灭亡的共同原因是()A.洪水泛滥 B.战乱频繁C.分封诸侯 D.丧失民心4.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材料不能说明()A.周朝实行分封制B.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C.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D.诸侯拥有
22、不同的权利和义务DC5.小华同学在参观山西博物院举办的商周文物展览时,拍摄了一组青铜器的图片,从中不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是()商代酒器鸮卣 西周叔夨方鼎内铭文 西周乐器晋侯苏钟 春秋舀水器A.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 B.青铜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C.青铜器文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D.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超 A解析:解析:依据青铜器文物的图片,可以看出商周青铜器涉及音乐、生活等方面,种类繁多,而且用途广泛,故B项不符合题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文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故C项不符合题意;观察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文物图片,可以获取“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超”的信息,故D项不符合题意;“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
23、组织严密”的说法正确,但不能从图中获取这一信息。故选A项。6.(2019临沂)如图中的文字,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下列关于这种文字的说法,正确的是()A.从商朝时期一直被使用到今天B.直到近代才被人们发现和识别C.记载的内容只涉及祭祀与战争D.是中国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的B解析: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年代应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可知,分封制在西周初期就开始实施,A项不符合题意;甲骨文在商朝时期就出现了,商朝在西周之前,B项不符合题意;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C项不符合题意。所以A、B、C三项不属
24、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时间范畴。周平王东迁洛邑是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这个时间范围内,符合题意。故选D项。7.据央视2018考古探奇第一季苏家垄西周墓葬报道:在1 500平方米的发掘面上,显露着100多座大小墓葬和8个车马坑,考古人员依据迹象判断,它们的年代应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据此判断,下列史实与该墓葬年代一致的是()A.分封制开始 B.甲骨文出现C.孔子生活时代 D.周平王东迁洛邑D8.南通某初中学生利用下面的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他研究的内容应是()A.盘庚迁殷 B.武王伐纣 C.春秋争霸 D.战国纷争9.下表是对西周初年到战国初年诸侯国数量的简单统计,诸侯国数量呈减少趋势反映了()时间西
25、周初年春秋初年战国初年诸侯国数量800个170多个几十个A.诸侯割据混战逐渐增多 B.历史朝着统一方向发展C.封建制度逐渐建立 D.周王室权力加强解析: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东周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一些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互相征战。地图中出现的诸侯国中有晋国,在战国时期,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因此,这幅地图反映的是春秋争霸。故选C 项。BC10.下图中反映的水利工程修建在()A.春秋时期的秦国B.春秋时期的楚国C.战国时期的秦国D.战国时期的楚国11.(2019广东)对下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A.商鞅变法成效显著 B.分封制度基本瓦解C.诸
26、侯混战破坏经济 D.改革图强成为风潮C A12.(2019南通)下图是文物铜方量的图片。其铭文中记载了公元前344年12月,大良造(爵位)鞅。定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的容积为一升。该文物可实证()A.商朝青铜工艺高超B.商鞅废除井田制C.商鞅维护贵族特权D.商鞅统一度量衡13.我国发射的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星被命名为“墨子号”。该卫星以战国时期的墨子命名,是因为墨子最早提出光线沿直线传播的观点,进行了小孔成像实验,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墨子的这项成就,表明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A.科学家 B.政治家C.军事家 D.教育家AD14.有四位同学打算各写一篇关于春秋战国思想的论文,他们采用了不同
27、的研究方法,其中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的是()选项第一步第二步A提出庄子是道家创始人的论点找到庄子强调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的观点作论据B提出孟子是儒家创始人的论点找到孟子主张“仁政”、提出“春秋无义战”的观点作论据C查阅到孔子“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的观点和兴办私学及其历史影响的史料得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教育家的结论D查阅到韩非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等言论得出韩非深受秦国国君赏识的结论C解析:解析:孔子不但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还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30岁左右时,创办私学,广收门徒。他主张“有教无类”,就是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他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教学时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A、
28、B、D三项中,第一步与第二步没有直接联系且存在知识性错误,只有C项步骤比较合理、论证比较严谨。故选C 项。15.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经常引经据典,展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的东方智慧。他在浙江乌镇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讲道:“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习近平主席引用的这一观点出自()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 D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在殷墟郭家庄发掘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新中国考古五十年材料二材料二吕氏春秋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
29、也。”所谓“公作”,就是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反映了没落的奴隶制与新发展起来的封建制之间的鲜明对比。中国古代史(1)据材料一,从商代墓出土的文物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哪些历史信息?青铜器品种多,数量大;青铜工艺高超;已有文字等。(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春秋时期耕作方式有何变化?据材料二,这一变化有何历史作用?(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一时期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变化:从集体耕作到出现租佃制。作用: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战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材料二材料二秦孝公锐意改革秦国落后的局面,任用商
30、鞅变法。商鞅认为按照当时的土地赋税制度,秦国的实力尚不能满足与列国竞争的需要。为此,商鞅变法规定:废除秦国原来传统的土地制度,重新规划丈量土地,依照土地数量交纳赋税;官府奴隶可以凭借耕织的成绩恢复平民的身份,不从事农业生产而变穷的人则要被罚为官奴婢。晁福林中国大通史春秋战国卷(1)请根据材料一中的地图,分别写出战国七雄中地理位置最东、最西、最南、最北的诸侯国的名称。(2)根据材料一图片及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政治上的主要特点。最东:齐国;最西:秦国;最南:楚国;最北:燕国。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处于分裂割据状态;各主要诸侯国相继进行变法等。(3)依据材料二,说出商鞅变法的背景。(4)结合所学知识,
31、分析材料二中变法内容的作用。战国时期兼并战争不断;秦国较为落后;秦孝公锐意改革。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秦国国力增强,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第三单元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考试考试要求要求1.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2.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3.知道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4.知道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5.了解“文景之治”。6.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7.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8.了解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9.
32、知道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10.知道司马迁和史记。11.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12.讲述张仲景和华佗的故事。221嬴政咸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郡县制圆形方孔半两钱小篆长城灵渠陈胜吴广刘邦长安休养生息以德化民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五铢钱刘秀外戚宦官张角张骞西域都护河西走廊蔡伦伤寒杂病论麻沸散五禽戏史记纪传体道教丝绸之路例例 (2019怀化)习近平强调加大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曾经指出:“健全国家监察组织架构,形成全面覆盖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国家监察体系。”秦朝时,负责监察事务的是()A.丞相 B.太尉 C.刺史 D.御史大夫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相关知识。秦朝在实现大一
33、统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皇帝之下设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掌管不同的事务,解题时,围绕“负责监察事务”作答即可。答案答案 D易混辨析易混辨析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的措施是中考的重要知识点。他们在相同的领域采取了不尽相同的措施,我们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等方面进行比较,区分出两者的不同之处。秦始皇汉武帝政治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府机构;地方上,建立由中
34、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等实行盐铁专卖、铸五铢钱等思想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军事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统一岭南,开凿灵渠大规模反击匈奴政治制度的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秦新破六国。丞相绾建议置王以镇之,“始皇下其议于群臣”,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而以郡县制去代替。但从制度本身来说,郡县制是以地缘为本位的地方政权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材料二公元前 127 年,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
35、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三材料三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其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秦凭借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做到了“书同文”。文字统一对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对中国的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疆域拓展、历史延续,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依据材料一,回答材料中“古封国制”源于哪一制度。材料一认为郡县制与“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相比,有什么主要的特征?(2)材料二中“汉皇帝”是历史上哪位皇帝?根据材
36、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皇帝”颁布此法令的原因。分封制。以地缘为本位(或: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各级官员由中央直接任免。汉武帝。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很大。(3)依据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从中央到地方较为完善的统治机构”,中央机构具体包括哪些。依据材料中的“书同文”,指出当时官方统一使用的是什么文字。(4)依据材料三,概括中央集权制度对推动中华民族发展的作用。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小篆。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年代尺有助于我们了解事件的先后顺序。“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诗中的“秦王扫六合”应该出现在下面年代尺的()A.B.C.D.A解析: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公元前221
37、年,秦王嬴政完成了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根据公元纪年法可知,一百年为一个世纪,十年为一个年代,公元前221年就是公元前3世纪。故选A项。2.(2019贺州)右图为2002年6月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局部),其中出现了“洞庭郡”的文字记载。此考古发现,印证了秦朝在地方()A.全面推行郡县制B.统一了度量衡C.流通圆形方孔钱D.实行车轨统一A3.如图中的邮票是为了纪念秦朝末年爆发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如果让你为此邮票搭配一句口号,你应该选择的是()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匈奴未灭,何以家为4
38、.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处政权的都城在()A.咸阳 B.长安 C.洛阳 D.镐京BC5.金缕玉衣,是汉代皇帝和贵族死后穿的殓服,以金丝为缕编缀玉片而成。西汉初,诸侯王生活骄奢淫逸,如图出土的这件金缕玉衣就来自汉代诸侯王墓,共用近2 500块玉片,金丝重1 100多克,其制作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借助这件文物,最有利于我们研究()A.汉初的农业发展水平B.西汉百姓的世俗生活C.两汉抵御匈奴的情况D.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背景D解析:解析:依据“这件金缕玉衣就来自汉代诸侯王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势力逐渐膨胀,已对皇权构成了严重威胁。为解除诸侯王对中央
39、的威胁,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权力。下令允许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其子弟作为侯国,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这样就削弱了诸侯国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故这件文物与西汉前期封国势力膨胀、威胁皇权有关。故选D项。6.礼记有“天子为籍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以共齐盛”的记载,周礼有“中春,诏后帅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汉朝以后逐渐形成一种国家礼仪,皇帝和皇后常常在春季举行“籍田礼”和“亲蚕礼”。上述材料表明古代统治者()A.关心民间百姓疾苦 B.经常参加农业劳动C.特别重视农业生产 D.以民为本轻徭薄赋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业关系到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和
40、统治者的根本统治利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农业生产。题干材料“汉朝以后逐渐形成一种国家礼仪,皇帝和皇后常常在春季举行籍田礼和亲蚕礼”,充分表明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故选C项。7.依据如图目录内容判断,该著作名称是()目录(节选)第二章尊儒术重法治悉延百端之学第一节“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考释第二节尊儒术第三节重法治第四节悉延百端之学第六章外事四夷教通四海第一节北击匈奴第二节通西域第三节统一两越、西南夷与平定朝鲜A.秦始皇 B.汉武帝传 C.汉光武帝传 D.汉高祖传B8.下列图片中的历史文物上均有文字,这些文字()A.完整呈现了汉字的演变过程B.有印证史实的作用C.都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
41、制度D.均以隶书字体进行呈现9.汉武帝即位后,令各郡县保举贤良、方正、直言之士,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通过这样的考察,大汉呈现出人才济济的盛况:大经学家、政论家董仲舒,大史学家司马迁,大文学家司马相如,大军事家卫青、霍去病,大探险家张骞都出现在这一时期。上述材料说明了汉武帝()A.树立皇帝权威B.重视选拔人才C.削弱贵族势力D.推崇儒家思想BB10.(2019东营)对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解析:解析: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种恶性循环
42、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图片反映的就是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现象。故选D项。时间公元184年领导人张角结果被镇压下去作用推翻了东汉政权11.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黄巾起义的知识图表,其中错误的一项是()A.时间 B.领导人 C.结果 D.作用12.如图地图所示线路开通的影响是()A.促使成都平原发展为“天府之国”B.促进中国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C.扩大与亚非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D.打通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通道DD13.分析造纸术外传时间表(下表),我们不能得到的信息是()造纸术外传时间表造纸术外传时间表时间4世纪7世纪8世纪12世纪16世纪19世纪国家或地区朝鲜日本阿拉伯家欧洲洲美洲大
43、洋洲A.造纸术外传至多个国家和地区B.造纸术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产生深刻影响C.造纸术首先传入与我国毗邻的国家D.造纸术大致沿着中亚欧洲的路线传播B解析:解析:据“造纸术外传时间表”可知,造纸术传播到世界各地。A、C、D三项的表述均可以体现;造纸术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产生深刻影响,表述没有问题,但是不能从表格上体现出来,符合题意。故选B项。14.我国中医文化博大精深,与下图反映的成果相关的是()A.出自伤寒杂病论 B.由名医华佗所创C.道教的创立 D.佛教影响深远15.下列关于两汉时期的文化,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高祖时的史事C.佛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
44、中国D.东汉末年兴起的道教受到下层民众的信奉BB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二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取消郡国铸钱的权利,专令水衡都尉所属的钟官、辨铜、均输三官,负责铸造新的五铢钱,名为三官钱。这次禁令很严格,新币质量又高,盗铸无利可图,所以币制得到较长期的稳定。货币的统一,没有强大的国家力量是不可能的;而货币统一以后,封建国家的经济力量得到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也获得一种经济上的保证。翦伯赞中国史纲要材料三材料三秦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中央集权国家,创立了较为完整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秦亡汉兴后,继承和发展了秦朝的各种制度,并
45、统治中国300多年。秦汉统一的政治格局为中国文化的大一统提供了现实的社会基础,使中国文化的基本类型得到确定。王新婷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秦统一货币示意图(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统一货币的具体措施。这项措施对秦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具体措施: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作用: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有利于巩固秦的统一。(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汉武帝在货币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根据材料二,归纳这一措施与国力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措施:规定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私人不得铸造货币。内在联系:货币统一需要强大的国力支持才能成功;而货币统一以后则可以促
46、进国家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国力。(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秦汉时期最显著的时代特征。统一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发展。17.中国古代国家的治乱主要取决于统治阶级的治国方针、制度,同时也和最高统治者的素质与能力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文景之治发生在西汉初年,刚刚统一之后的政权百废待兴,外有匈奴的威胁,内有生产的凋敝,所以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东汉的光武中兴重行西汉初年三十税一旧制;遣散军队还乡务农;九次下诏释放奴婢,或提高奴婢的法律地位;兴修水利等等。材料二材料二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
47、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 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材料三材料三作为盛世景象下的劳动人民相对于其他时期而言,生活状况有所改善,封建剥削有所减轻,并在一定程度上过着祥和、安定的生活。但他们受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地位没有丝毫改变。作为盛世景象下的封建统治阶级,其骄奢淫逸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收敛,但其阶级本质并没有改变。真正享受繁盛成果的仍然是以皇帝为首的封建统治阶级,而非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广大劳动人民。由于封建制度自身存在难以克服的矛盾,
48、盛世的背后潜伏着危机,盛极而衰是必然的。(1)根据材料一,比较“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的相关内容,归纳两汉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吸取前朝(秦朝、王莽新朝)灭亡教训,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减轻刑罚;政策行之有效并长期坚持,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统治者个人的励精图治。政治:颁布“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思想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3)根据材料三,我们应如何全面认识封
49、建盛世?(4)封建盛世的形成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封建盛世绝不是农民的理想社会,农民仍然遭受严重剥削;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从根本上不可能调和;盛世的出现是因为统治者慑于农民战争的威力,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盛世潜伏着危机,不能长久。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对生产关系的合理调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人才和制度是社会发展的条件和保障;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举等。第四单元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考试考试要求要求1.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2.知道两晋南北朝的更替。3.初步了解人口的南迁
50、和江南地区的开发。4.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华民族发展的意义。5.知道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的科学成就。6.初步认识书法、绘画与雕塑艺术。官渡赤壁曹丕221孙权卫温司马炎八王之乱司马睿氐东晋劳动力北魏洛阳民族交融齐民要术祖冲之王羲之书圣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龙门例例 (2019福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一如图。北魏迁都示意图材料二材料二5世纪末,中原地区农业经济已较发达,成为北魏主要产粮基地。而平城地区屡受灾荒,粮食供应常发生危机。随着北魏在中原的开拓,平城已不适合于控制整个北方地区。加上平城的保守势力强大,北魏社会的发展受到了制约。迁都后,孝文帝下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