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与社会适应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与社会适应1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一、心理卫生与健康一、心理卫生与健康:1、心理卫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着重于预防精神疾病并促其康复,后者则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全状态发挥更大的心理效能为目标。2、心理卫生就是心理健康。一方面是指一种心理上的健全状态,当人处于这种状态中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和谐;另一方面,它通指对人的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心理卫生是研究如何维护和促进人们心理健康的科学。2二、二、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一)(一)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特点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特点根据儿童青少年生理心理年龄特征,在不同的年
2、龄阶段,有针对性地逐步培养他们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超越其年龄阶段的教育,会使他们对教育内容和方式不适应,产生心理压力和不良情绪。落后于年龄阶段的教育和过度保护,则限制了他们正常潜能的发展,也会形成一些不健康的个性特征。3(二)(二)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的意义和目标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的意义和目标 目标:根据年龄特点和身心发育水平,有针对性地 进行教育和训练,培养他们有健康的心态、健全 的人格、适宜的情绪、较好地适应环境和改善环 境的能力,并早期发现、早期矫治儿童的各种心 理卫生问题,促进心理健康发展,为成年期的心 理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4(三)(三)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儿童青少年心
3、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是有标准的,但标准不及测量人的身体的各种生理指标那样具体和客观。在健康与不健康的心理之间难以划出明确的界限,心理健康是相对的。没有一个人在所有的时间内都具备所有健康心理的特征,倘若轻微不符,但仍能相当适应社会生活的,仍可视为心理健康的;如果严重不符,缺陷项目过多,则可构成心理失调和变态。5(三)三)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智力发育正常情绪反应适度心理特征和行为与年龄相符人际关系正常较好的意志品质6(四)(四)有严重情绪障碍和心理障碍儿童青少年有严重情绪障碍和心理障碍儿童青少年的特征的特征帮助教育工作者识别心理不健康的学生1、神经质行为2、情绪偏激3、情绪幼
4、稚4、好表现自己的行为5、反社会行为6、心身障碍7(四)(四)有严重情绪障碍和心理障碍儿童青少年有严重情绪障碍和心理障碍儿童青少年的特征的特征1、神经质行为:习惯性肌肉抽搐,皱眉,扮鬼脸,拉头发,脸红或苍白,多动,疑病,头撞击墙壁,神经质的手指运动,爱哭,身体晃动,尿频尿急等。2、情绪偏激:对错误过分焦虑,对挫折过分苦恼,心神恍惚,白日梦,过分注意琐碎小事,拒绝参加集体游戏,拒绝接受任何表扬和关心,逃避责任等。8(四)(四)有严重情绪障碍和心理障碍儿童青少年有严重情绪障碍和心理障碍儿童青少年的特征的特征3、情绪幼稚:不能单独工作,倾向于依赖一个亲密朋友,不能信赖自己的判断,对学校评分等级的担忧
5、达到不能令人接受的程度,持久的自卑感等。4、好表现自己的行为:戏弄或推挤其他学生,行为固执,行为过分显目等。9(四)有严重情绪障碍和心理障碍儿童青少年(四)有严重情绪障碍和心理障碍儿童青少年的特征的特征5、反社会行为:对他人凶残,以强凌弱,讲骂人的话或讲脏话等。6、心身障碍:入厕习惯的逆转或者错乱,遗尿,便秘,腹泻等。10本节教学目标本节教学目标了解:儿童心理卫生的特点、意义;有严重情绪问题和心理障碍儿童青少年的特征。掌握:心理健康的概念;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目标;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11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心理健康?2、心理健康的判断标准有哪些?3、有严重情绪问题和心理障碍儿童青少
6、年的主要特征有哪些?4、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的目标是什么?12第二节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的主要内第二节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的主要内容和问题容和问题一、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的主要内容(一)婴儿期 从出生到1岁 母乳喂养有意识地训练婴儿的感觉、运动、语言能力。13(二)(二)幼儿前期幼儿前期 1岁到3岁:养成他们良好睡眠、饮食和大、小便习惯;耐心训练,切忌打骂、斥责;注意培养丰富的情感,避免产生嫉妒、怕见生人,爱发脾气等不良情绪和情感。14(三)(三)幼儿期(学龄前期)幼儿期(学龄前期)3岁到6岁:是个性初步形成的时期,特别注意培养儿童的兴趣、性格、能力、自我认识、情绪、个性;培养独立性;以游戏为主导活动
7、;注重智力开发。15(四)(四)童年期(学龄期)童年期(学龄期)6岁到12岁:帮助他们适应校园生活,适应课堂气氛;培养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恰当评定他们的成绩;培养儿童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良好的性格、同情心、责任感,预防适应不良。16(五)(五)青春期青春期心理发展表现出矛盾的倾向:既具有童年期的一些痕迹,又具有成年期的一些萌芽,常表现出似成熟又不成熟。要适应生理变化带来的问题,也要适应社会环境变化带来的问题。17二、儿童青少年主要心理卫生问题二、儿童青少年主要心理卫生问题两方面的特征:一是这些表现往往与儿童正常的心理社会发展有区别,但大多属于量变;二是这些表现可被看
8、作是对特殊状况的反应。大多数儿童在发育的某个阶段或某个方面会经历一些情绪或行为上的困难,称为“心理社会发展失调”,但绝大多数是暂时现象,只要得到适当的引导和帮助便会得到解决。若没能得到及时解决,持续时间过长,使问题变得复杂、严重,造成心理缺陷,则称为心理障碍,不属于心理卫生问题。18二、儿童青少年主要心理卫生问题二、儿童青少年主要心理卫生问题 WHO统计:3-15岁儿童少年中发生持久、且影响社会适应的心理卫生问题大约是5%-15%。发生率:男孩多于女孩;青春期多于童年期;大城市多于小城市;小城市多于农村。19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分类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分类:1、学业问题 2、情绪问题 3、品德行为
9、问题 4、顽固性不良习惯 5、青春期问题20(一)(一)童年期心理卫生问题童年期心理卫生问题1、顽固性不良习惯吮指:新生儿随着年龄的增长长大后保持这种行为的原因。21(一)(一)童年期心理卫生问题童年期心理卫生问题1、顽固性不良习惯啃咬指甲:儿童较为常见的不良习惯。心理学家认为。遗尿:儿童在5岁以后反复发生不适宜的不自主排尿。22(一)(一)童年期心理卫生问题童年期心理卫生问题1、顽固性不良习惯口吃:是一种语言障碍。原因危害偏食:在独生子女家庭中尤为常见。原因危害232 2、学业问题、学业问题上学后出现适应不良表现:注意力不集中、注意短暂、学习困难、过度活动,甚至厌学。注意:与轻度智力低下或儿
10、童多动综合征的区别。243、情绪问题、情绪问题问题:恐惧、焦虑、抑郁、沮丧、猜忌、不安全感等;情绪不稳,波动大而缺乏自控力,过分任性、冲动,常有出乎意料的行为。焦虑常引起睡眠问题、食欲不振及自主神经紊乱原因:在家庭中受到过分保护,家长为了孩子的安全,过多地限制孩子的活动,或对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过分注意等。措施:培养孩子的自控力、自信心,给予儿童锻炼的机会,鼓励他们勇敢、向上,多参与集体活动,积极与同学交往,以改善不良情绪;如遇情绪问题分不清,应请精神病科医生会诊。254、品行问题、品行问题问题:偷窃、经常打架、骂人、扰乱课堂秩序、经常性说谎、多次离家出走、逃学、攻击和破坏行为。原因:家长对儿童溺
11、爱,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或管教过严、亲子关系紧张、单亲家庭或家庭不和睦,学业失败或受人教唆等等。26(1 1)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指的是能引起与别人对立和争斗的行为。在遭受挫折时显得焦躁不安,采取打人、咬人、抓人、踢人、冲撞别人、夺取别人的东西、扔东西或其它类似行为。这种行为可以针对教师或同伴,更多的则是针对自己的家长。27(2 2)逃学逃学逃学和离家出走是当今我国学校教育中学生的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具“光明日报”报道:我国1988年小学生共流失428万人,流失率为3.3%,初中生流失287万人,流失率为6.9%,而流失的学生中,逃学和离家出走占相当一部分。28(二)(二)青春期心理卫生问题青春
12、期心理卫生问题 1、对性发育的困惑不解现象:对遗精出现种种疑虑,甚至苦恼焦虑,产生心理压力;对性发育好奇而引起情绪不稳;由于手淫的习惯,产生追悔、自责的情绪。关键:正确引导,做好心理调控。措施:行适时、适量、适度、适宜的性教育。292、情绪问题、情绪问题情绪的影响:良好的情绪能促进身心健康;不良的情绪如果出现频繁或持续时间过长,易导致心身疾病。青少年情绪的表现:情绪不稳;情绪反应强度大且易变化,容易狂喜、愤怒,也容易极度悲伤和恐惧,情绪来得骤然,去得迅速;意外打击有时使某些青少年丧失信心,甚至走上轻生的绝路,表现脆弱的一面。注意:如果反应异常强烈或低落,持续性紧张、焦虑或抑郁、内疚、烦闷、恐慌
13、,则超出心理卫生问题的范畴。303、学业问题、学业问题(1)问题厌学;亲子关系紧张;逃学;焦虑、紧张;拒绝上学、离家出走等。(2)原因面临升学和就业的压力;父母、老师的高期望;学习负担过重;教育方法不得当。314、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问题青少年与家庭的关系逐渐疏远;在经济上,愿意自己支配一些钱和物,但尚未独立;师生关系紧张;伙伴关系日渐密切;在同龄人中感到安全,言行、爱好、衣着打扮相互影响;互相信任,倾吐内心的秘密和苦恼,从中得到伙伴的理解和同情;亲和力很强。325、不良习惯与、不良习惯与 嗜好嗜好不良的习惯与嗜好:吸烟、酗酒、吸毒、自杀、早恋、婚前性行为、青少年妊娠和青少年犯罪等。原因:原
14、因:青少年好奇心及模仿性强,易受他人影响;青少年认识社会的能力还不够强;当今接受信息的渠道大大增加;分析思考 问题带有直观、片面、感性的特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明辨是非的能力不够强。33(1 1)吸烟、酗酒和吸毒吸烟、酗酒和吸毒现状现状:当前青少年吸烟率呈上升趋势(叶恭绍的资料;1981资料;1994资料);据估计,我国有将近一半的儿童青少年处于被动吸烟状态。原因:原因:由于烦恼,想从吸烟中得到精神“放松”和“乐趣”;认为吸烟可以显示出“魅力”、“成熟”;认为男青少年吸烟显得有“男子汉气概”;认为女青少年吸烟意味着“男女平等”。34(1 1)吸烟、酗酒和吸毒吸烟、酗酒和吸毒酗酒酗酒:过量饮酒
15、,影响健康状况、人际关系紧张或者造成经济上的后果。现状:现状:美国1980年估计;民间调查资料;美国司法部1979公布的统计数据;另有资料表明:我国儿童青少年中酗酒现象不是很普遍。原因原因:往往是为了交往,在父母、同伴和宣传工具的影响下养成习惯,一旦体验到酒精的作用后,会越饮越多,以逃避现实,借助酒精的麻醉作用而忘却自己的痛苦和烦恼。35(1 1)吸烟、酗酒和吸毒吸烟、酗酒和吸毒吸毒已成为国际上的一大公害吸毒已成为国际上的一大公害现状现状: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使用非法毒品从大学蔓延到中学甚至小学。美国国家毒品滥用问题研究所1979年报告:从12岁到17岁的青少年中,曾经使用和当时经常使用大
16、麻者分别占全部人口的31%和17%;吸入剂占10%和2%;迷幻药为7%和2%。我国近些年来,吸毒开始蔓延我国近些年来,吸毒开始蔓延,特别是西南边 境地区。36(2 2)自杀自杀自杀是有目的的自我毁灭,已成为人群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现状:澳大利亚的资料比较;我国自杀死亡率为13/10万,青少年死亡峰值最高;调查表明:我国中学生自杀意念发生率18-39%,大学生为21-45%。原因:可能与遗传因素、早期精神创伤、对他人自杀行为的模仿、家庭环境不良、学校压力过大、疾病状况、性和恋爱问题及其他因素有关。遭受重大挫折往往是直接诱因;心理素质差是自杀的内部原因。37(3 3)婚前性行为和青少年妊娠婚前性行
17、为和青少年妊娠英国、美国、德国的调查资料美国未婚少女妊娠率我国的调查数据危害:38本节教学目标本节教学目标了解青少年心理卫生的主要内容。知道儿童青少年主要的心理卫生问题有哪些。掌握如何处理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的技巧。39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1、按行为表现可将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 分哪几方面?2、童年期情绪问题主要表现有哪些?如何进行指导?3、青春期少年有哪些不良的嗜好?应如何进行相应 的指导?40第三节第三节 影响儿童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影响儿童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影响因素错综复杂一般说来:外界环境对他们的压力自身内部的压力心理的自我强度41一、外界环境的压力一、外界环境的压力(一)外在
18、的心理压力 1、人际关系的压力紧张的不协调的人际关系给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造成压力。重要原因重要原因:在学校中,师生关系紧张、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协调以及课堂的气氛不融洽等,具体表现(见下一张)。421、人际关系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压力具体表现: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过高或无理,前后矛盾学生自身需要承认、认可、关心、尊重教师的人格43学生喜欢与不喜欢的教师学生喜欢与不喜欢的教师(1 1)学生喜欢的教师学生喜欢的教师性格开朗,待人和善可亲;耐心、民主、公正而有礼貌;具有幽默感,行为果敢;善于运用表扬的方法。(2 2)学生不喜欢的教师学生不喜欢的教师脾气蛮横粗暴;情绪低落、偏执、偏爱;态度傲慢、自高自大;对学生的
19、事不感兴趣;对学生的要求不合理对待学生不友善、无同情心,挖苦和嘲笑学生。442、学习的压力、学习的压力升学带来的压力(学校、家庭、社会);快慢分班;学业负担过重(使学生产生精神上的痛苦和疲倦);学校对学生在各方面的要求和标准设置过高,或者把学生在成长中的失败过分夸大。453、社会关系的压力、社会关系的压力儿童少年生活在复杂关系的社会-文化体系之中。社会文化背景的变化如果过分强烈和迅速,会使儿童少年难以忍受,成为他们强大的外在心理压力,于是他们有可能出现社会适应不良。46(二)(二)外来的生理压力外来的生理压力不适当的温度、湿度、照明、空间大小、噪声等物理因素长期刺激,是儿童青少年生理条件所不能
20、忍受的外来压力,影响了儿童青少年的情绪和行为。471 1、噪声、噪声 危害:使学生大脑皮质的兴奋、抑制过程平衡失调,条件反射异常脑血管张力功能受损植物性神经功能紊乱产生头痛、头晕、耳鸣、心悸、失眠或适睡、全身乏力,严重的引起神经错乱调查研究:482 2、空间大小、空间大小学生对学校场地大小、教室容积和家庭住宅的空间大小都有一定的需要。研究:高人口密度的城市中,青少年的犯罪率远远高于人口密度低的农村。个人空间日渐减少的环境中,儿童少年较常表现出攻击性行为。研究每个儿童平均占地分别为15、25、50、75平方英尺下儿童的行为,发现:儿童占地25英尺以上,儿童的社会行为无变化;当下降到15平方英尺以
21、下,攻击性行为明显增加,而小组合作性行为明显减少。49二、内在的压力二、内在的压力人的动机受行为驱使,而动机是建立在需要基础之上的,需要是指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当需要和动机不能顺利实现时,常产生挫折,挫折时间愈长,强度愈大,个体所受的内在压力就愈大,以至于影响情绪和行为。50(一)(一)生理方面生理方面对饮食、睡眠、休息、运动和性的方面都有最基本的需要。基本生理需要受挫时间越长,个人所受的内在压力就越大,若超过一定的限度,则可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研究资料:对睡眠的剥夺对快波睡眠的剥夺51(二)(二)心理方面心理方面儿童少年的基本需要基本需要:情感:爱和被人爱的需要成就:被人承认的需要,获
22、取成功的需要安全感:受保护的需要,倚赖关系的需要独立性:独自解决问题的需要,创造和发明的需要等自尊感:受公正的、合理的待遇和评价的需要等。被人接纳:被他人无偏见或成见地接受等。52(二)(二)心理方面心理方面一般而言,需要满足了,情绪是积极的;反之,情绪是消极的。随着心理的不断发展,青少年心理社会需求逐渐增强和扩大:他们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承认,尽可能不依附于他人,并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同情。青少年性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性意识的觉醒、性的需要和冲动与社会道德规范、传统文化制约的冲突等给他们心理上造成重大的压力。解决不好会造成:对异性的好奇心和兴趣被不恰当地强化,表现出对异性的过分敏感;或者对性表示淡漠
23、,不关心,甚至是厌恶。53三、自我强度三、自我强度定义:指个体应付内外压力的能力神经类型:儿童少年由于受先天遗传、后天教育等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强弱不同的神经类型,神经系统脆弱的儿童少年比强型的容易产生心理紧张。个性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环境刺激和内在压力的反应方式。54三、自我强度三、自我强度身体状况:影响他们对周围环境刺激的评价和态度。身体健康 的儿童少年,能正确感知、判断外界刺激,并做出适当反应;相反,身体虚弱或患有疾病的儿童青少年,则往往精神萎靡,情绪不振,容易歪曲客观事实,导致自身对环境的不适应。55第四节第四节 学校在学生心理保健中的作用学校在学生心理保健中的作用意义意义:学
24、校有更多的机会能观察和注意到这些心理问题的早期原因,从而采取各种积极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学校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人际关系以及其他客观环境都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发展。56一、提供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育和教学一、提供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育和教学教育、教学的艺术在于掌握适宜的紧张度。学生在适度的精神压力和焦虑情绪下学习效率最佳:没有任何精神压力,学生会懒懒散散,振作不起精神,无所作为;精神压力过大,则会压抑情绪,丧失信心。57(一)(一)年龄特征年龄特征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因而他们的兴趣、能力也就不同:新入学的学生小学低年级学生小学高年级学生高中学生58(二
25、)(二)个体差异个体差异同年龄的学生,神经类型、气质、个性和能力水平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学习有困难;有的性格内向;有的学生喜好争辩,甚至有攻击性行为。59(二)(二)个体差异个体差异针对学生的神经类型和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教育态度和方法:对于不安静的、难以控制自己的学生;对于内向的、抑制型的学生;对于动作迟缓的学生。学习目标的设立不必整齐划一,应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能够达到的、但又需要经过一定努力才能达到的学习目标。60二、创建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二、创建健康的心理社会环境健康的学校心理社会环境应充满温暖,对学生始终寄予寄予期待,能尊重尊重学生的意见,谅解和帮助学生克服缺点和错误(具体要求
26、见下)。61(一)(一)教师个性品质的改善教师个性品质的改善如果教师自身心理失调,他们是不会理解学生的行为的。教师整天都要接触带有情绪色彩的活动,易引起情绪紧张和痛苦。教师每日每时都在接触学生,心理不健康的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危害不会低于身患传染病的教师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危害。学校有责任帮助所有的教师不断改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教师的职业要求:高度健康和稳定的情绪,对学生抱有期望,富有同情心,有能力在任何情况下自觉地将个人的不健康的情绪消除在课堂之外。62(二)(二)健康的课堂气氛健康的课堂气氛课堂中的气氛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和态度感应,主要取决于教师对课堂活动的领导方式
27、和课堂中学生相互之间的关系。课堂中民主的、宽容的、公正的和热烈的气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促进作用;相反,专制的、过分严格的、不平等的和冷淡的气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起消极的作用。健康的课堂气氛不仅依赖于教师的民主作风,也受学生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63三、鉴别和指导有行为问题的学生三、鉴别和指导有行为问题的学生(一)(一)鉴别鉴别教师整天与学生接触,在鉴别学生的问题时能起重要作用。大多数教师有能力认识和鉴别学生因各种原因引 起的行为问题(相应的研究支持)。通过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反复观察,尤其是在与学生进行个别谈话和接触中进行观察,走访家庭和学生家庭的邻居也为鉴别提供线索,也可通过其他办法。对有情绪和
28、行为问题的学生的鉴别和评价是复杂的事,必须有来自多方面的准确而有客观的观察资料和背景材料,不能轻易下结论。64(二)(二)指导指导指导指导:学校有关人员(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和校医等)与学生或者家长直接接触,讨论与学生心理健康有关的问题,对学生的行为提出建议,进行指点,并与专业人员合作,采取综合措施,对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修正和矫治。指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为学生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提供有关信息,解释问题的性质;增强学生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责任感;在必要的情况下,说服和鼓励家长让学生接受专职医师和心理工作者的诊断和治疗;调整学校计划,以适应有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学生需要。65第三节、第四节的教学目标第三节、第
29、四节的教学目标了解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因素。掌握学校在学生心理保健中的作用。66复习思考题复习思考题1、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内、外心理压力有哪些?2、结合实际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避免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带来不良的影响?3、应如何鉴别和指导有问题的学生?67第五节 心理卫生问题的干预方法一、儿童行为指导对儿童行为进行指导,必须同时考虑对家长和教师的指导。有些心理问题是由于躯体疾病引起的,必须首先排除。68(一)(一)儿童行为指导的原则儿童行为指导的原则1、指导者应对儿童、家长、教师同时进行指导尊重儿童的人格,注意倾听他们的诉说。向家长和教师提供咨询和建议。2、指导必须注意从建立儿童自尊
30、的教育方式出发,强调儿童的长处,鼓励儿童做出努力,不强 调儿童的弱点,切忌不断批评和嘲笑儿童。69 3 3、儿童行为指导应有明确目标、计划、策略和、儿童行为指导应有明确目标、计划、策略和具体措施具体措施从以下四方面去努力:(1)努力提高成人自身修养和素质,为儿童树立良好的形象,起到榜样的作用(2)为儿童创造一个安定而愉快的家庭和学校环境(3)改善对儿童的养育和教育方式(4)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努力培养他们富有弹性的性格,具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改善环境的能力70(二)(二)儿童行为指导技能儿童行为指导技能 1、尽快与儿童建立友好的关系,求得良好的感情协调。允许儿童保持现实的自然状态,使儿童
31、有安全感。指导者应对儿童所表露的情感敏锐地加以掌握。2、应充分尊重儿童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儿童做出选择和改变行为。3、指导者要循循善诱,不要急于对儿童的行为、语言加以指导,应使儿童自觉地感到他们在改变行为的过程中也有责任。4、要进行多次指导。71二、青春期心理咨询二、青春期心理咨询(一)概述 定义: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在心理方面给予求咨者帮助、劝告的一种方式。范围:帮助正常人处理好学习、家庭、婚姻、性问题、教育、就业、人际关系等问题。青春期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在青春发育期,青少年经历了身心发育的巨大变化,对自己、家长、老师、朋友、社会突然有种不适应的感觉,各种烦恼、困惑也随之而来,需要
32、成年人适当的管理、帮助和支持;都市化、旅游业、传媒、高科技的快速发展,烟、酒、毒品等有害物质的增加,现代观念对传统文化的冲击等因素,对青少年的行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且使成年人越来越难以用他们年轻时的教育方式方法来教育下一代,心理咨询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72(二)(二)青春期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青春期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 1、门诊咨询;2、信函咨询;3、电话咨询对咨询者的要求和条件限制: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包括儿童青少年卫生学、儿童心理学和必要的临床医学知识;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稳定的情绪,热情、开朗、真诚、坦率,具有幽默感,善于与儿童青少年交流,取得他们的信任;有过从事儿童青少年工作的经验,
33、对青春期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和家长、教师的心态有一定的了解;从帮助儿童青少年的目的出发,有高度的责任心,尊重青少年,并讲究信用,严格为他们保密。73(三)(三)青春期心理咨询的原则青春期心理咨询的原则 1、在咨询过程中,咨询者应认真听取求咨者的倾诉,启发他们讲出自己的苦恼和问题,既可以为求咨者提供宣泄情绪的机会,又可以获取可供分析的信息。在交流过程中,咨询者要采取接受的态度,表示同情心,以取得求咨者的信任。2、咨询者应善于归纳和分析问题,整理出引起困惑的关键问题,征求求咨者的意见,看对所做的分析是否同意,使下一步的指导更有针对性。74(三)(三)青春期心理咨询的原则青春期心理咨询的原则3、在解答
34、和指导时,应先解决关键问题,要突出重点,避免过多地讲理论,并应尊重求咨者的意见,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有能力做出决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的行为。让求咨者认识到,虽然情感难以控制,但自己的行为是可以控制的,并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4、在建议指导时,咨询者要始终围绕着咨询的核心问题,即纠正求咨者的认知活动,帮助他们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掌握应付各种困难和适应社会的能力。5、要多次进行咨询。75三、学校生活技能教育三、学校生活技能教育(一)学校生活技能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目的:使儿童青少年建立健康的行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意义:促进心理健康;促进身体健康,特别是预防那些与疾病有密切关系的问题行为,如吸烟、酗酒
35、、吸毒、自杀等。让青少年学会采用健康的行为方式,用正确的方法处理日常生活中的 各种问题,提高心理-社会适应能力。76(二)(二)生活技能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生活技能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生活技能:指一种积极的适应性行为能力,它使得个体能够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需求和挑战。生活技能教育面向6-16岁学生,课程内容呈螺旋式。分五个方面十种能力:77五个方面十种能力五个方面十种能力1、决策-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做出积极的决策,以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2、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即通过探索各种可能的选择及其效果来帮助制定决策和解决问题,它可以帮助学生抛开以往的经验束缚;批判性思维能力是以一
36、种批判态度分析所得信息和既往经验的能力。78五个方面十种能力五个方面十种能力 3、有效的交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有效的交流能力是指能够以适合自身文化和阶层的方式进行口头或书面表达,包括自己的观点和欲望,需求和恐惧,并且在需要时寻求建议和帮助;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即能够以积极的方式与人交往。79五个方面十种能力五个方面十种能力4、自知力-表示同情能力:自知力即对自我的认识,包括性格、长处与弱点、喜好与憎恶等;表示同情能力是一种设想他人生活状况的能力,即使那种生活是自己所不熟悉的。5、处理情绪问题-缓解压力的能力:处理情绪问题的能力包括对自身和他人情绪的认知,意识到情绪对行为的影响,并且能够对
37、情绪做出反应;缓解压力的能力包括认识到生活中紧迫感的来源。80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多采用主动的教育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游戏、快速反应、角色扮演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学生学习、选择正确的行为和思维方式,独立做出分析判断,并有机会运用基本的生活技能。81(三)实例介绍中心:如何做决定?教师介绍案例学生说出乙做决定的方式:在冲动时;在拖延很长时间后;让其他人替他做决定;在认真评价每个可能的选择后。教师让学生指出每种决定方式的优缺点,特别是最后一种方式是最佳的决策方法。告诉学生做出正确决定的步骤:确定对于这件事情你有几种选择;收集每种选择都需要哪些信息;列出每种选择的优缺点;写出你的决定和原因。82实例介绍让每个学生写出决定,分小组讨论,经过同样的步骤,写出小组决定。教师提问题,请同学发表意见。问题一:经过小组讨论后,你觉得你们的决定怎么样?你觉得这几个步骤对你有帮助吗?有哪些帮助?哪一步帮助最大?问题二:你怎么知道你是否有足够的事实根据帮助你做出决定?你可以问哪些人?问题三:你认为是否确实可用这种方法做出决定?教师用简洁的语言总结。83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