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地 下下 建筑规划建筑规划第十二章 城市地下防护设施规划n第一节 现代战争特点与人防发展趋势n第二节 城市地下防护规划基础研究n第三节 城市人口疏散方案n第四节 城市人防建设规划n第五节 城市人防建设的平战结合第一节 现代战争特点与人防发展趋势n一、现代战争特点n二、我国人防设施的现状与发展方向一、现代战争特点n1、核战争的可能性依然存在n2、常规战争随时可能爆发n3、战争的目的和打击目标有所转变n4、战争的突发性和攻击的准确性大大提高n5、世界和平是一种力量平衡前提下的“和平”二、我国人防设施的现状与发展方向n我国的人防建设也从单纯强调战备效益,向经济、社会、战备三效益统一发展,强调了人防
2、工程的平战结合及人防建设与城市建设相结合。n在我国城市人防工程建设中还要解决好以下问题:其中:具体要解决的问题n1、突出防护重点n2、以就近分散掩蔽代替集中集体掩蔽n3、应突出对常规武器直接命中的防护n4、对战争(尤其是核战争)后的次生灾害要予以防范n5、加强人防工程平战结合研究n6、应将无等级要求的各类地下设施有机地纳入城市防护体系n7、加大人防工程实施管理力度、制定相应的法规。此外,在我国人防建设中,应防止两个极端n1、片面强调当前利益,忽视战备建设n2、过份强调人防战备建设,忽视时代背景第二节 城市地下防护规划基础研究n一、城市核毁伤分析n二、人口疏散与留城比分析一、城市核毁伤分析n(一
3、)核打击目标、强度等预测n(二)核毁伤后果预测n(三)有效防范措施制定n(四)关于常规武器毁伤分析(一)核打击目标、强度等预测(二)核毁伤后果预测n1、核工业毁伤效应范围;n2、重要目标毁伤情况;n3、建筑物破坏情况;n4、道路等交通设施被破坏情况;n5、人防工事破坏情况;n6、人员伤亡情况;n7、城市生命线(水、电等)系统破坏情况;n8、可能发生的次生灾害;n9、放射性污染情况。n(三)有效防范措施制定n(四)关于常规武器毁伤分析二、人口疏散与留城比分析n(一)人口疏散的重要性n(二)合理确定留疏散比的依据n(三)某市战时疏散比的确定实例(二)合理确定留城疏散比的依据n1、符合全国人防工作会
4、议明确的有关疏散比例的原则,并与本地实际相结合。n2、符合城区人口和功能结构的实际。n3、武器效应对城市人员的杀伤分布。n4、已建人防工程的数量及根据财力、物力至规划期末或某规划节点可能新建的工程数量等。(三)某市战时疏散比的确定实例n1、人口结构的分析n2、城市区域特点分析n3、“三坚持”需要分析(战斗、生产、工作)n4、武器杀伤影响分析n5、防护工程提供的可能性分析n6、防空效果的比较分析1、人口结构的分析n(1)人口年龄结构。n其中学龄前儿童、在学年龄组、老年组三个年龄层次的人口是城市人口疏散的主要对象。n(2)人口职业结构。n(3)人口健康结构。n(4)人口需要结构。2、城市区域特点分
5、析n(1)我国城市确定疏散比的趋势n(2)区域特点4、武器杀伤影响分析5、防护工程提供的可能性分析6、防空效果的比较分析n防护效率=1-n通过上述分析,首先使各震荡区留城人口控制在30%左右,然后在财力和物力可行的条件下努力完成规划的人防工程,此时城区的防护效果最佳。)(员的死亡率不采取综合防护措施人的死亡率采取综合防护措施人员(第三节 城市人口疏散方案n一、确定疏散目的地(也称作“疏散地区”)n二、制定疏散组织方案一、确定疏散目的地(也称作“疏散地区”)n1、避开核毁伤有效半径n2、应尽量避免当地主导风的下风向n3、应尽量避开主要可能被袭击地区(在核打击范围以外)n4、应尽量避开洪源区和水库
6、、水电站等蓄水防洪设施的下游地区n5、尽量选择城市辖区以内远近适中、生活资源较丰富的地区n6、考虑疏散目的地的容纳能力二、制定疏散组织方案n(一)需人口疏散城区与疏散目的地的对应关系n(二)疏散交通组织n(三)疏散中的种类保证措施(一)需人口疏散城区与疏散目的地的对应关系(二)疏散交通组织n1、疏散路径n疏散路径一般以便捷为原则。n主要疏散路径制定时,应考虑二点:n(1)以交通主干道为主;n(2)计算各条线路容量并合理安排,尽量发挥每条线路的最大运输效率。n2、人员集结点n3、交通工具集结点(三)疏散中的种类保证措施n疏散全过程的社会治安、生活、卫生、通讯等保证措施;n疏散目的地的接纳安置等工
7、作保证。第四节 城市人防建设规划n人防建设主要着眼于如何配合城市建设其它部门的建设,三点原则性的必须贯彻和执行:n1、人防建设应与城市建设相结合n2、人防建设必须贯彻“平战结合”的方针n3、人防建设必须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相结合第四节 城市人防建设规划n一、城市人防建设的总量确定n二、城市人防种类设施的数量位置和等级的确定n三、城市人防建设的各类工程设施合理匹配一、城市人防建设的总量确定n1、城市人防建设人均指标=n2、城市人防建设人均指标=城市常住人口总数城市人防总建筑面积城市留城人口总数城市人防总建筑面积一、城市人防建设的总量确定n3、城市人防建设人均指标=n4、城市人防建设人均指标=城市常
8、住人口总数城市人防总使用面积城市留城人口总数城市人防总使用面积二、城市人防种类设施的数量位置和等级的确定n(一)指挥通信设施n(二)医疗救护设施n(三)专业停车设施n(四)人员掩蔽设施n(五)后勤保障设施n(六)地下连通设施(一)指挥通信设施n1、工程性质;n2、工程规模和防护等级;n3、建设规划原则。(二)医疗救护设施n1、工程性质n2、工程规模和防护等级n3、建设规划原则救护站平面急救医院平面中心医院平面(三)专业停车设施n1、工程性质n2、工程规模和防护等级n3、建设规划原则(四)人员掩蔽设施n1、工程性质n2、工程标准与规模n3、建设规划原则(五)后勤保障设施n1、物资储备库n2、地下
9、电站1、物资储备库n(1)工程性质n(2)物资储备的标准(以某市为例)n 物资库的规模:na、粮食库n粮食库规模=)(1000455.02m留城人员 物资库的规模nb、食油库n食用油体积=n按每m2存油2m3计n油库面积=nc、水库n水库面积=食油比重留城人口消耗时间食油标准2食油比重留城人口消耗时间食油标准2水比重留城人口储存时间用水标准 物资库的规模nd、燃油库n燃料油体积=n按每m2存油2m3计n燃油库面积=)(天消耗时间车辆数每日运行里程耗油标准2消耗时间车辆数每日运行里程耗油标准物资库的规模ne、药品及医疗器械库n药品及医疗器械库规模=受伤人数05.02、地下电站n(1)工程性质n(
10、2)工程规模和防护等级n(3)建设规划原则(六)地下连通设施n(1)工程性质n(2)工程规模和防护等级n(3)建设规划原则三、城市人防建设的各类工程设施合理匹配n人防战时规划的其它重要内容还包括指挥通讯、求援抗灾等战时工作的组织等。第五节 城市人防建设的平战结合n人防工程的平战结合应从两个方面理解和分析:n一是以人防战备要求为依据提出的各类人防设施的平战两用问题,以各类防空地下室外为主;n二是以城市开发建设为目的提出并修建的各类大型地下民用设施,以地下综合体、地铁、地下街等大型城市设施为主。第五节 城市人防建设的平战结合n一、人防工程平战两用拓宽的途径n二、城市民用地下工程平战转换研究一、人防
11、工程平战两用拓宽的途径n(一)拓宽的约束条件n(二)拓宽的几个途径(一)拓宽的约束条件n1、人防工程的拓宽应战备效益为约束前提,其工程设计必须满足战备需要,这与城市地下民用工程基本用途不一。n2、在战备需要满足的条件下,在工程规划布局上,建筑空间设计、口部处理、结构设计上进行适当的转换措施,使平时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值。n3、遵从战时、平时功能相似原则,使平时平战结合的费用效益最佳。(二)拓宽的几途径n1、指挥通信工程n2、医疗救护工程n3、专业队伍车库工程n4、后勤保障工程n5、人员掩蔽工程n6、人防通道工程1、指挥通信工程n指挥通信工程平战结合方案分组:n(1)战时组成部分n(2)平时组成部分
12、n(3)相互关系n(4)工程防护、内部设备,皆按战时配备,土建全部完成,平时只是作战指挥作为办公室,内部动力暂停,接外电源。指挥通信系统平战结合图大型人防指挥所结合方案指挥所内部各功能关系图2、医疗救护工程3、专业队伍车库工程4、后勤保障工程5、人员掩蔽工程6、人防通道工程二城市民用地下工程平战转换研究n(一)工程转换思想n(二)工程转换设防标准研究程序n(三)工程转换的主要内容n(四)工程转换时间的估算n(五)城市几类主要民用地下工程主体结构平战验算n(六)工程平战转换的现实与发展(一)工程转换思想(二)工程转换设防标准研究程序(三)工程转换的主要内容n1、工程的规划位置的核袭击和常规武器毁
13、伤概率分析n2、建筑内部环境的转换n3、结构防护功能转换n4、孔口防护功能的转换n5、内部设备系统的转换n6、隔绝式防护时间验算2、建筑内部环境的转换n(1)根据平时民用情况来确定战时最可能和最经济的空间平面上战时使用功能。n(2)结合平时使用防火单元的面积划分和使用功能来确定防护单元的范围。n(3)建筑装修与构造设计以及家具和器具的选用,充分考虑平战功能转换的需要,以及在临战迅速转换的可能性,少用或不用固定式,以便在临战转换时迅速清理内部环境。4、孔口防护功能的转换n孔口是防护工程的薄弱环节,它是地下民用工程转换的关键。n(1)在孔口建筑设计时为孔口转换创造必要的条件。n(2)根据平时设计图纸,统计出入口、通风井数量确定防护密闭门、防爆波活门、隔断门的数量。n(3)应按各种门设备的单价计算总造价。(四)工程转换时间的估算n1、转换时限n2、转换所需的时间n3、战时转换网络图(五)城市几类主要民用地下工程主体结构平战验算(六)工程平战转换的现实与发展n1、上海地铁I号线设防的初步研讨n2、上海其它工程的设防研究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