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必修上册文言文知识汇总 【学习目标】1. 阅读教材并背诵注释、文言文原文、翻译。2. 理解归纳部分知识。3. 找寻薄弱环节,归纳学习方法。4. 获得翻译语感,能够将课内的运用到课外的文言文学习中去。劝学荀子【文学常识】选自荀子集解。荀子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其余为荀子弟子记录的荀子言论和思想观点。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主张“性恶论”、“人定胜天”的朴素唯物论。【文言翻译】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
2、,輮以为轮,其曲中规。靛青从蓝草中取得,但比兰草的颜色深;冰是由水凝结而成的,但比水冷。木材直得合乎木匠取直的墨线,(如果)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变直,是用火烘烤使它弯曲成这样。所以木材经过墨线比量就直了,金属制的刀斧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就能智慧明达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我曾经整
3、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后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的广阔。登上高处招手,手臂没有加长,但远处的人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没有更加疾劲,但听的人会听的清楚。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马车的人,并非善于奔走,却能到达千里;借助船只的人,并非善于游泳,却能横渡江河。君子的天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堆土成为高山,风雨在这里兴起;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获得非凡的智慧,具备圣人的心怀。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
4、成江海。所以不积累小步,就不能到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骏马跨跃一次,还没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功效来源于走个不停。刻一下就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是因为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和两个蟹钳,除了蛇和鳝的洞穴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文章主旨】劝学围绕“学不可以已”
5、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大量比喻,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荀子强调学习的作用,提倡虚心求教,学无止境,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等,都是学习经验的总结,值得我们借鉴。1.本文设喻有何特点?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的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现象设喻。如“青”“蓝”“冰”“水”“骐骥”“驽马”“蚓”“蟹”等,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借助这些事物设喻可以化深奥为浅显,使道理通俗易懂。(2)设喻方式多样。正面设喻。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6、“车柔以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述了学习的重要性。正反设喻。如“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蚓”和“蟹”,通过正反对比,将道理阐述得更加清晰。运用博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从不同方面连续设喻,加深读者对同一道理的理解。(3)设喻与说理紧密结合,形式十分灵活。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三段中,作者先连用数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四段中,作者先用“积土成山”和“积水成渊”设喻,引出“
7、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和“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2.写作特色:(1)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文章一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然后围绕中心论点分段论证。每一段阐明一个问题,脉络清晰,层次分明。例如,第二段连用比喻说理,结尾收束上文。第三段承接上文,先提出“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的观点,肯定了学习的重要作用,然后连用比喻,说明“假于物”的重要性,最后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作结,条理十分清晰。第四段论述学习应采取的态度和方法,首先讲积累,然后讲坚持,最后讲专一,层次分明。(2)比喻说理,深入浅出:本文运用了大量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透彻,使读者容
8、易理解、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从正面设喻,连用比喻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有时正反对比设喻,通过对比将道理阐述得更加清晰。(3)对比鲜明: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本文也很有特色。如在说明学习要持之以恒的道理时,作者先后将“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与“锲而不舍”进行对比,突出“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于学习的重要意义。在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作者又将“蚓”和“蟹”进行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六跪而二螯”,却“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原因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而后者“用心躁也”。鲜明的
9、对比,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师说韩愈【文学常识】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强调文章应当言之有物“文以载道”“文道结合”,反对六朝以来只求形式而内容贫乏的骈体文,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古文运动是唐代韩愈、柳宗元等人倡导的文体改革运动。“古文”是韩愈提出的,指的是上继三代两汉的质朴自由、以散行单句为主的散文,与六朝以来流行的“今文”即骈文相对立。韩愈及其追随者大力提倡这种文体,后又得到柳宗元的积极支持与配合,形成了一种社会风尚,即所谓“古文运动”。他们主张文道合一,以道作为文
10、的内容,强调学古文应从实际出发,“因事陈词”“文从字顺”,自创新意新词。韩、柳古文运动开拓了古代散文的新天地【文言翻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依靠他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除疑惑的人。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知识和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有了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它们作为疑惑,最终不能解决。在我前面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随他学习,以他为老师;在我后面出生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
11、)跟随他学习,以他为老师。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我学习的是道,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所以无论(地位)显贵还是低下,无论(年龄)大还是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唉!尊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也很难了!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并向他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辱。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
12、皆出于此乎?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个原因吧?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人们)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们;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师学习为耻了,糊涂啊。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那些孩子的老师,是教给他书本的文字,(帮助他)学习句读,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人。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不明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指“句读知不之”)向老师学习,有的(指“惑之不解”)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要学习,大的方面却放弃了,我没看出他们明智的
13、地方。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不以拜别人为耻。士大夫这类人,说谁是谁的老师,谁是谁的学生之类的话,就聚集着讥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差不多,以地位低者为师,就感到十分耻辱,以官职高者为师,就觉得是近乎谄媚。”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唉!尊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里)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士大夫看不起,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他们,真是令人奇怪啊!圣人无常师。
14、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他们的 贤能/才德优秀 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就一定有我的老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超过学生,懂得道理有先后,学术技艺有专门学习研究,像这样罢了。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全面学习了,不受时俗的限制,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
15、之道,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文章主旨】师说通过阐明从师学道的重要性,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批判“士大夫之族”的“耻学于师”,并以孔子为例论证“圣人无常师”,论述了“古之学者必有师”的中心论点,表现反抗流俗、抗颜为师的态度和勇气。1.如何理解“传道”“受业”“解惑”三者的关系?师说开篇即点明了教师的职能:“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在这三项职能中,“传道”是核心。“道”主要指儒家思想。在佛、道思想盛行的唐代,韩愈推崇儒道,倡导古文运动, 主张“修其辞以明其道”,表现出继承儒学的积极进取精神。如果说“传道”是目的,那么“受业”就是手段,通过教授儒家经典来传授儒家思想。在“受业”的过程中,学生不可
16、避免地会产生疑问,需要老师来解答,所以老师最具体的任务就是“解惑”,韩愈从这一方面阐述了从师的必要性。2.写作特色:(1)对比论证鲜明文章第二段恰当地运用了对比论证,其中的三组对比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通过对比,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反差,鲜明而有力地揭示与批判了“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学习的不良风气,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2)引用论证充分文章第三段中,作者引述孔子的言论,进一步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使前文关于“古之圣人”的论述更加真实可信。正是因为有了孔子这样一个强大的支持者,文章的论述才更具说服力。(3)句式运用合理对偶句。如“生乎吾前生乎吾后”“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等,这种句式
17、的运用,使文章形式整齐、气势磅礴,增强了表现力。顶真句,即用上一句的结尾字词作为下一句的开头,首尾相连。如“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种句式的运用,加强了句子的连贯性,使论述环环相扣,严密紧凑。整散句结合。整齐的对偶句与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4)语气表达丰富丰富的语气表达,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本文在这方面是相当成功的。如用“嗟乎”“呜呼”这样的语气词加强感叹,用“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这样的语句有声有色地描绘“士大夫之族”的情态,用“如是而已”这样的语句表示结论的毋庸置疑。又如文章第二段一连用了三组对比来揭示“耻学
18、于师”的不明智,尽管得出的结论相同,但三组对比的语气却各不相同。这种灵活变化的语气,使议论更生动,说理更深刻。3.第1段和第2段在论证观点上有怎样的区别?第1段和第2段的论证角度不同。第1段从正面立论,在论证老师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基本观点;第2段从反面立论,通过三组事实进行对比,批判了当时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耻于从师的恶劣风气。作者在第1段里有感而发,针对当时以从师为耻的风气,提出观点;第2段批判现实,从反面证明从师的重要性。两段互为表里,相辅相成。赤壁赋苏轼【文学常识】选自苏轼文集。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坡仙
19、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赋的特点:赋在内容上“体物写志”,即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寄托讽喻之意。形式上,赋“铺采摛文”,即注重铺叙,辞藻华美,浓墨重彩。赋将散文章法与诗歌韵律合二为一,句式长短错落,声韵和谐,多用排比、对偶,以铺陈事理、保存诗意。赋出现于战国后期。其流变经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阶段。骚赋为楚辞体(离骚),是诗向赋之过渡。汉赋(上林赋)篇幅较长,极尽铺陈排比之能事,多用主客问答
20、的形式,韵散夹杂,喜用典故。骈赋(江淹别赋)多为四六言,讲究平仄押韵,骈偶用典,辞藻绮丽。律赋为唐宋时科举考试所用,题、字数、韵式、平仄皆有严格限制。文赋是伴随唐代古文运动的兴起而产生的,不刻意追求华丽的辞藻,句式参差错落,押韵比较自由,通篇贯穿散文气息,重视清新流畅,如苏轼的赤壁赋。既望:过了望日后的第一天,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古人用“朔”(初一)、“望”(十五)、“既望”(十六)、“晦”(月末)等名称来标识日期。【文言翻译】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我
21、和客人在赤壁之下乘船游玩。清风缓缓吹来,水面波澜不起。(我)举起酒杯,劝客人饮酒,朗诵着诗经陈风月出中“窈窕”一章。一会儿,月亮从东山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间徘徊。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白茫茫的水气笼罩着江面,光亮一片连着天空。(我们)任凭小船漂去,越过那旷远茫茫的江面。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浩浩的样子像凌空架风而行,但是不知将停止在什么地方;飘飘的样子好像脱离人世,升入仙境。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在这时喝酒喝得非常高兴,敲着船边唱起歌来。歌词说:“桂木做的棹
22、兰木做的桨,(浆)划破月光下的清波,(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我心里想得很远,眺望美人,(美人)却在天的那一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客人中有位吹洞箫的,依照歌曲的声调和节拍,(用箫)随着歌声伴奏。箫声呜呜咽咽,像是哀怨又像是思慕,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尾声细弱而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箫声使深谷中的蛟龙听了起舞,使独坐孤舟的寡妇听了落泪。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我容色改
23、变,整理了衣裳端坐着问客人说:“(曲调)为何这样(悲凉)呢?”客人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孟德的诗句吗?向西望是夏口,向东望是武昌,山水环绕,(草木)茂盛苍翠,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当他攻破荆州,攻占江陵,顺着长江东下,战船首尾相接长达千里,旌旗遮蔽天空,(他)面对大江斟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一代的英雄,但是如今又在哪里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何况我和你在江边捕鱼砍柴,与鱼虾为伴侣,与麋鹿为朋友,驾
24、着一叶小舟,举起酒杯相互劝酒。像蜉蝣一样寄居在天地之间,渺小得像大海里的一粒米。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哀叹我们生命的短暂,而羡慕长江的流水无穷无尽。希望同仙人一起遨游,同明月一起长存。知道这是不可能轻易得到的,只好把自己的无奈通过箫声寄托在这悲凉的秋风中。”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我说:“你也知道那水与月亮吗?流去的(水)像这样(不断地流去永不复返),而并没有流去;(月亮)像那样时圆时缺,却终究没有增减的变化。”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
25、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如果从那变化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停止;如果从不变的那一面看,那么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没有穷尽的,我们又羡慕什么呢!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再说天地之间,万物有各自的主宰者,假如不是我所有的,即使一丝一毫也不敢取用。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只有江上的清风和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了就成了声音,眼睛看见了就成为色彩,取用他们无人禁止,享用它们没有竭尽,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享受。”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
26、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客人高兴地笑了,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已经吃完了,杯子盘子凌乱地放着。大家相互枕着垫着睡在船中,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文章主旨】本文通过描写作者泛舟游赤壁的所见所闻,以及主客之间的问答,反映了作者由表面的旷达到陷于苦闷,又由苦闷到解脱的思想变化过程,表现了作者在“乌台诗案”遭到巨大的挫折后,虽身处逆境却仍然热爱生活的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1.第1段的景物描写美在何处?为什么这样写?(1)这一段的景物描写蕴含着一种深沉隽永的诗意。泛舟赤壁之下,头顶一轮皓月,脚踩万顷碧水,白茫茫的水汽笼罩江面,清风徐徐吹来,一叶扁舟漂浮于水面,任意漂荡。景象如梦境一
27、般,赏心悦目,令人陶醉其中。(2)作者这样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长江的大气、饮酒吟诗的快感、豁达的心境都使下文的“悲”显得更加凄凉,为下文写“悲”做了铺垫。2.第3段末尾借客人之口发出了“托遗响于悲风”的感叹,这“悲”又从何而来呢?(1)来自“一世之雄”的曹操和“吾与子”处境的对比:由眼前的水月联想到即便是像曹操这样不可一世的英雄尚且随“大江东去”,不复存在,更何况是“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的“吾与子”呢?只能是平添白发而已悲!(2)悲叹生命的短暂:宇宙无穷而人生短暂,江水无穷而人生须臾。(3)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生悲:渴望能“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3.赤
28、壁赋第4段中,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说明不必羡慕自然之“无穷”的?(1)“变与不变”的角度:从“变”的角度说,天地万物是瞬息万变的,就如江水和月亮一样,江水日夜不停地流,月亮从亏到盈不断地变化;从“不变”的角度说,万物和人类都是永恒的。(2)“取与不取”的角度:大自然中无穷的宝藏,可以作为人们的精神寄托,所以苏轼认为人不必因“吾生之须臾”而羡慕自然之“无穷”,而要使无穷的自然万物为“吾与子之所共适”,并从中得到乐趣。4.就感情线索而言,课文表现出作者“乐悲喜”的感情变化,具体说说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由乐入悲,又是怎样转悲为喜的。本文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即“于是饮酒乐甚”“托遗响于悲风”“客喜而笑”
29、,也就是由乐入悲,转悲为喜。课文开头营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境界,主客秋夜泛舟,饮酒诵诗,如此良辰美景,作者油然而生飘飘欲仙之喜。接下来写饮酒放歌的欢乐中有了悲凉的箫声。箫声起,悲意生。触景生情,由乐入悲。接着以江水、明月作比,完成了由悲转喜的过渡。世间万物和人类,都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就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恒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无尽和明月的永世长存,也用不着哀叹人生的短促,而应保持旷达乐观的态度。进而转悲为喜,主客开怀畅饮,兴尽入睡。5.本文特色:(1)写景、抒情、说理完美融合本文寓情于景,借景明理,在感情的起伏变化中
30、表现文章的主旨。景物描写既为文中的人物活动提供了背景,又营造了抒情氛围,同时还是作者说理的基础。美景引出乐情,美景又引出悲情,景与情自然结合。在主客问答的两段内容中,作者为了阐明“变与不变”的哲理,把眼前的景物作为议论的出发点和依据,把说理融入人物对话之中,表现了作者忘却现实烦忧、寄情山水的旷达之情。全文以景物描写为基础,以感情变化为线索,在主客对话中将景、情、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2)“以文为赋”,骈散结合本文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打破了赋在句式、声律的对偶等方面的束缚,使文章兼具诗歌的深致情韵和散文的透辟理念。散文的笔势笔调,使全篇文情勃郁顿挫,
31、如“万斛泉源”,喷涌而出。与赋的讲究对偶不同,本文的抒写更为自由,如开头一段“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全是散句,参差疏落之中却有整饬之美;以下直至篇末,大多押韵,但换韵较快,而且换韵处往往就是文章的一个段落,这就使文章宜于诵读,极富声韵之美,体现了韵文的长处。(3)结构严谨,过渡自然作者把泛舟游江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感情的线索有机地组合成文。不管是对事件的叙述,对景物的描写,对感情的抒发,还是对人生的议论,都是以作者思想感情的起伏变化为基础来构思全篇的:先写泛舟夜游,饱赏秋景,是乐;次写吟诗听箫,吊古伤今,由乐转悲;再写悲中求解,自我安慰;最后写转悲为喜,开怀畅饮,以
32、至酩酊大醉。整篇文章的感情线索是“乐悲喜”,过渡自然,联系紧密。(4)形象优美,善于取譬如描写箫声的幽咽哀怨:“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连用多个比喻,渲染了箫声的悲凉,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声、情写得具体可感,深入浅出,效果奇佳。6.本文的“乐”与“悲”同游之乐:“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苏轼邀了朋友,共同分享从游玩中体会到的人生乐趣。饮酒之乐:推杯换盏、觥筹交错的过程是其乐融融的。吟诗之乐:“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大凡文人相聚总不免诗兴大发,苏轼所诵之诗“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所创造出的那种明丽鲜艳而又平和静穆的
33、意境令人陶醉。赏景之乐:文章勾勒了秋风、秋月、秋水所构成的美丽夜景,可谓秋风爽、秋月明、秋水旺,真是景美而情欢。纵游之乐:“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意漂荡,不知西东。这种迎风破浪、任意驰骋的举动能使人胸中所积聚的郁愤在瞬间得到释放。忘情之乐:“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此时乐到了极点,仿佛超脱了凡尘,化作仙人,“欲上青天览明月”,只是“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生平淡。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自己却“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怀古而伤今,自己满腹经纶,胸怀济世之才,却只能在水中捕鱼,在山上
34、打柴,与英雄相比,真是可叹可悲。人生短暂。人生如“寄蜉蝣于天地”,故“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想到一个人用毕生的精力也难以实现报国之志,更何况岁月蹉跎。人生渺小。“渺沧海之一粟”,人生渺小得如大海里的一粒米,纵有补天神才,面对朝中小人的毁谤,也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人生矛盾。苏轼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可是想入世,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想出世,“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知不可乎骤得”,只能“托遗响于悲风”。人生无常。曹操虽是一世之雄,可也有困于周郎的时候,况且“而今安在哉”。周郎虽“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却仍不免英年早逝。自己虽一生勤政,却遭贬谪
35、,真是人生无常,前途未卜啊!登泰山记姚鼐【文学常识】选自惜抱轩诗文集。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他有室名惜抱轩,学者称他为惜抱先生。清代著名散文家,著有惜抱轩诗文集,他所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与方苞、刘大櫆并称“桐城派三祖”。该流派作家主张文学兼具义理、考据、辞章之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在学习方法上,主张多读多做,要从摹仿到自我脱化。桐城派:中国清代散文流派。创始人是方苞。方苞认为“义”,即言有物,指文章的内容;“法”,即言有序,指文章的形式。他要求文章内容和形式统一,古文当以“雅洁”为尚,反对冗辞。记: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
36、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朔:阴历每月第一天;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望:阴历每月十五;既望:阴历每月十六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文言翻译】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山南面
37、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山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长城。最高的日观峰,在长城以南十五里。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风雪,经过齐河、长清,穿过泰山的西北山谷,跨过长城的界限,到达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这月的丁未日,我与泰安知府朱子颖从南面的山脚登山。攀行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级,那些台阶共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
38、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泰山正南面有三个山谷。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下,这就是郦道元所说的环水。我开始顺着(中谷)进山。走路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山谷走,就到了泰山的山顶。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山谷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峰)。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现在经过的中岭和山顶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
39、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等到已经登上山顶,青黑色的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反射的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宛如一幅画,半山腰停留的云雾就像是飘带一样。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蒲数十立者,山也。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打在脸上。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逐渐看到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掷具一样的东西,那是山峰。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天边的云中有一条线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就变成五
40、颜六色的。太阳升起,纯正的红色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有被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脊背弯曲鞠躬的样子。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庙。皇帝的行宫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这一天,观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的石刻,都来不及去看了。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
41、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整方正的,很少有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到处是冰雪,没有瀑布,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桐城姚鼐记。桐城姚鼐记述。【文章主旨】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1.“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两句
42、重点关注“负”和“烛”两个动词,“负”字写出积雪之厚,“烛”字写积雪之明,简单八个字,勾勒出一幅熠熠生辉、明艳生动的画面。2.“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一个比喻句,将半山之雾比作衣带。此句用字极精炼,一字不多,一字不少,先是一个“带”字表现了山雾的轻柔。但这个“带”字,又需“半”“居”来铺垫,“居”是驻留意,唯有半山腰凝驻的雾气方有衣带之态,写出了泰山安详、明媚,肃穆中有温柔飘逸美的特殊风韵,这一笔给整个画面以无限的生机和情趣。3.“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其精妙处,一在“稍”字,山形逐渐清晰,侧面表现了太阳渐渐升起的过程。其二在判断句式。作者不说“稍见云中数十山白若樗蒲者。”(同
43、上文句式) 一是追求句式的丰富多变,二是表现其真实的、自然的观景过程,一定是先看到类似樗蒲的形象,再确定那是山峰。此外,从这个句式中,隐约可见作者兴奋、惊喜的心情。同时这样太阳未出的昏暗景象对日出奇景起了烘托作用。4.“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中“乘”“历”“穿”“越”几个动词的妙处。“风雪”言“乘”,“齐河、长清”言“历”,“谷”言“穿”,“长城之限”言“越”,不仅符合描写对象的特点,准确、生动,而且富于变化,笔墨传神。几个短句,几个动词,一气呵成,使我们感知到作者顶风冒雪、风尘仆仆、不远万里来登山的迫切心情。5.本文特色:(1
44、)叙事简洁明快全文不足五百字,却充分展示了雪后登山的别样情趣,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从京师到泰安,仅用“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几句话就点出了季节、路程,并照应了第1段的古长城。再如写登山时,仅用“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两句就写出了登山之艰难。读者读到这里,再联系前文的“四十五里”“其级七千有余”,便能想象出登山路上的艰险。(2)抓住特征,巧妙烘托如写泰山高峻,不直接写泰山之高,而写“其级七千有余”,登临山顶“半山居雾”,站在日观亭中“亭东自足下皆云漫”。又如写雪,除了“雪与人膝齐”一句直言雪大之外,都是用“明烛天南”“白若樗蒱”“绛皓驳色”等从
45、旁烘托。写天气寒冷则用“无瀑水,无鸟兽音迹”等细节来渲染,而没有直接写自己感觉寒冷。作者抓住了典型细节并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来写泰山的景象,使人读来如身临其境。背诵卡片:芣苢(诗经周南)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插秧歌(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a选自诗经注析。芣苢,车前草。b采采茂盛的样子。c薄言“薄”“言”都是助词,无实义。d有取得,获得。e掇拾取,摘取。f捋从茎上成把地取下。g袺提起衣襟
46、兜东西。h襭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选自杨万里集笺校。j兜鍪古代打仗时战士所戴的头盔。k胛肩胛。l渠他。m半霎极短的时间。n莳未匝意思是,这块田里还没有栽插完毕。莳,移栽、种植。匝,布满、遍及。o照管照料,照看。这里是“提防”的意思。背诵卡片: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a选自曹操集诗集。诗的
47、题目是汉乐府旧题。b对酒当歌面对着酒与歌,即饮酒听歌。当,也是“对”的意思。c几何多少。d去日苦多可悲的是逝去的日子太多了。这是慨叹人生短暂。e慨当以慷即“慷慨”。这里指宴会上的歌声激越不平。当以,没有实义。f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g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语出诗经郑风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贤才。子,对对方的尊称。青衿,指代周代读书人青色交领的服装。衿,衣服的交领。悠悠,长远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h沉吟沉思吟味。这里指思念和倾慕贤人。i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语出诗经小雅鹿鸣。苹,艾蒿。鹿鸣是宴客的诗,这里用来表达招纳贤才的热情。j掇拾取,摘取。一说同“辍”,停止。k越陌度阡穿过纵横交错的小路。陌,东西向的田间小路。阡,南北向的田间小路。l枉用相存屈驾来访。枉,这里是枉驾的意思。用,以。存,问候、探望。m契阔谈讌久别重逢,欢饮畅谈。契阔,聚散,这里指久别重逢。讌,同“宴”。n三匝三周。匝,周、圈。o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这里是仿用管子形势解中的话:“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意思是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厌,满足。p周公吐哺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广纳贤才,正吃饭时,听到门外有士子求见,来不及咽下嘴里的食物,把食物一吐就赶紧去接见。这里借用这个典故,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