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屈原列传一、文学常识1.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散文家。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历史学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2.史记的体例及内容:十二本纪(记帝王),三十世家(述诸侯),七十列传(叙人臣),十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八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3.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
2、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其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最著名的篇章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与诗经中的国风并称为“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4.楚辞: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新诗体。作品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楚辞:汉代时,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并成为继诗经以
3、后,对后世诗歌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二、文言现象(一)通假字1.犹离忧也 (通“罹”,遭受)2.其称文小而而其指极大 (通“旨”,意旨)3.人穷则反本 (通“返”,追念)4.靡不毕见 (通“现”,显现)5.泥而不滓 (通“涅”,染黑) 6.屈原既绌 (通“黜”,被罢免官职)7.齐与楚从亲 (通“纵”,合纵)8.乃令张仪详去秦 (通“佯”,假装)9.厚币委质事楚 (通“贽”,见面礼)10.亡走赵,赵不内 (通“纳”,接纳)11.使于齐,顾反 (通“返”,返回)(二)一词多义1.害:(1)争宠而心害其能 (动词,嫉妒)(2)邪曲之害公也 (动词,损害)2.志:(1)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4、 (名词,品行)(2)博闻强志,明于治乱 (名词,记忆力)(3)其志洁,其行廉 (名词,品行)(4)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名词,意愿)3. 举(1)举类迩而见义远 (动词,列举)(2)举贤以自佐 (动词,提拔,推举)(3)举世混浊而我独清 (副词,皆,全)(三)词类活用1.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动作名,听觉)2.谗谄之蔽明也 (形作名,说人坏话、奉承谄媚的小人)3.谗谄之蔽明也 (形作名,圣明的人)4.邪曲之害公也 (形作名,奸佞小人)5.方正之不容也 (形作名,正直的人)6.明道德之广崇 (形作动,阐明)7.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形作名,小的方面)8.蝉蜕于浊秽 (名作状,像蝉蜕壳一样)9.蝉
5、蜕于浊秽 (形作名,污浊的环境)10.厚币委质事楚 (名词作状语,用丰厚的礼物)11.时秦昭王与楚婚 (名作动,结为婚姻)12.秦,虎狼之国 (名作状,像虎狼一样)13.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形作名,忠臣)14.举贤以自佐 (形作名,贤明的人)15.故内惑于郑袖 (名作状,在国内)16.外欺于张仪 (名作状,在国外)17.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名作状,向上,向下,中间,都表示历史的纵向)18.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 (名作动,效法,继承)19. 惠王患之 (意动用法,以.为患)20. 同死生,轻去就 (意动用法,同,以.为相同,同等看待;轻,以.为轻,轻视,不看重)(四)古今异义1.
6、国风好色而不淫古义:喜好描写男女恋情 今义:即沉溺于情欲2.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古义:返回楚国恢复国家。 今义:一遍又一遍,颠来倒去;3.颜色憔悴古义:脸色。 今义:物体光波通过视觉时所产生的印象4.形容枯槁古义:形,形体。容,容貌。 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状或性质加以描绘5.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古义:第二年。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6.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古义:说假话。 今义:无理狡辩。7.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古义:言语举动适度、得体。 今义:不慌不忙。(五)特殊句型1.判断句(1)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2)秦,虎狼之国,不可信。(3)此不知人之祸也。2.被动句(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2)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3)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4)方正之不容也(5)是以见放(6)不凝滞于物(7)而自令见放为(8)皆好辞而以赋见称(9)竟为秦所灭(10)兵挫地削,亡其六郡(无被动标志的被动句)3.状语后置(1)明于治乱,娴于辞令(2)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相王(3)战于蓝田来源:Z&xx&k.Com(4)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4.宾语前置(1)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5.定语后置(1)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6.省略句(1)楚诚能绝(于)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