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古代史复习朝代更迭: 距今约170万年BC2070 (原始社会时期) 夏朝:BC2070BC1600 商朝:BC1600BC1046 周朝:西周:BC1046BC771 东周:春秋:BC771BC476 战国:BC475BC221 秦:BC221BC207 嬴政 咸阳(BC207BC202 楚汉战争) 汉:BC202220 西汉:BC2029 刘邦 长安(925 王莽新朝) 东汉:25220 刘秀 洛阳 三国:220280 魏:220266 曹丕 洛阳 蜀:221263 刘备 成都 吴:229280 孙权 建业(南京) 两晋:266420 西晋:266316 司马炎 洛阳 东晋:31742
2、0 司马睿 建康 南朝:420589(宋420-齐479-梁502-陈557) 北朝:386581:北魏 386建立 439统一东魏534北齐 550 高氏 534分裂西魏535北周557 宇文氏隋朝:581618 杨坚 长安唐朝:618907 李渊 长安五代:907960 后梁:907 朱温 开封后唐:923 李存勖 洛阳后晋:936 石敬瑭 洛阳后汉:947 刘智远 晋阳后周:951 郭威 汴梁辽:9161125 契丹 耶律阿保机北宋:9601127 赵匡胤 开封西夏:10381227 党项族 李元昊金:11151234 女真族 完颜阿骨打南宋:11271276 赵构 临安元:127113
3、68 蒙古族 忽必烈 大都明:13681644 朱元璋 南京清:16361912 满族(1616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皇太极(改金为清)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第一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文明起源阶段(一)古代文明起源概说1 生产力发展:采集渔猎农业(驯养动物、培育庄稼、定居生活)人类由原始人群进入氏族公社,原始农业,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表现:劳动工具进步(距今约1万年左右,打制石器变磨制石器) 原始农业发展,社会分工扩大,贫富分化,阶级分化,出现国家2. 文明起源:文字成熟,礼器,城的出现,阶级3. 国家产生:生产力进步剩余产品、私有制贫富分
4、化(阶级)氏族公社部落部落联盟国家(二)石器时代1. 旧石器时代:距今约170万-距今约1万年 特点:打制石器 渔猎采集 群居 代表性人类遗址:元谋人 北京人 山顶洞人2. 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BC2070年 特点:使用陶器,原始农业 饲养家畜代表性文化遗存:(p3页) 距今约70005000年前 母系氏族社会黄河中游:仰韶文化,彩绘陶器 粟父系黄河下游:大汶口文化,嘿、灰、白陶长江下游:河姆渡遗址,水稻 养蚕缫丝 父系氏族社会 距今约5500距今约4000年龙山文化 红山文化 良渚文化小结:文明起源时期的主要成就:以种植农业为主体的原始综合经济得到充分发展;以文字、艺术、宗教为标志的原始
5、精神文化到高级阶段;一些中心聚落已发展为早期城市。起源多元,发展轨迹相似,多元一体(三)部落联盟时期三皇五帝 炎黄部落尧舜时期:禅让制 传贤;大禹治水;国家初始形态。小结:在中华文明起源时期, 社会组织上,从原始人群到氏族社会,距今约5000年左右迈入早期国家起源阶段; 政治上,原始民主制,氏族公社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平等生活,尧舜禹时期禅让制; 经济上,原始农业,原始手工业(纺织,制陶)原始商业出现早期商品交换。 民族关系,炎黄部落联盟,华夏族形成。(华夏认同)二、早期国家形成阶段 先秦:BC2070BC221第一阶段:夏 商 西周(BC2070BC771)(一)夏:BC2070BC1600
6、 1. 政治: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原因:随着生产力发展,部落势力更加强大,人才辈出,“贤”的标准不再好确定,;启作为禹的嫡长子,个人才干也比较突出。 2. 文化: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爵、戈、刀、锥、坩埚、司母戊鼎等)除文献史料外,还需要有实物史料(“二重证据法”)推测:夏朝已出现中国早期青铜文化,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平民和贵族(阶级)对立明显(墓葬)。(二)商:BC1600BC10461. 政治:内外服制度 国家机构更为完善 兄终弟及为主过渡到父死子继为主,兄终弟及为辅2. 经济:农业进步,畜牧业发达,渔猎作为补充。出现一般等价物的货币贝币,标志着商业活动兴起。3. 文化: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7、甲骨文)(三)西周:BC1046BC7711. 经济:土地制度:井田制(奴隶主地主土地国有制)(“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孟子滕文公上) 农业占主导地位,生产技术进步; 手工业:青铜、陶瓷、纺织业 商业活动频繁,货币使用普遍。(“工商食官”)2. 政治:(1)分封制 含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分封对象:王室子弟、有功之臣、先代贵族 权利与义务:中央王室分封给诸侯国土地、百姓、世袭统治权,诸侯要提供贡赋税收、力役,定期朝觐述职。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以下不再分封)(庶人平民奴隶)层层分封,等级森严的结构。 (2)宗法制: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以
8、血缘关系为纽带,完善和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因权力继承问题而产生的纷争,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稳定团结。(3)礼乐制度:礼指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乐指音乐。二者被具体化和制度化, 形成一套繁琐的礼仪规范,在社会活动、举行礼仪活动时奏乐歌舞,成为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乐并称,带上政治色彩,用以维护等级秩序和社会和谐。(4)影响:加强中央王国与地方的联系,强化对地方的控制;推广周文化扩大其影响力;横向上,以姻亲关系加强联系,巩固统治,使其具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注:国人)3. 文化:宗教思想:尊命 尊神,尊礼而尚施“天命无常”,上天只辅佐有德之人 治国思想:明德 慎罚 保民 是周初统治者对远古以来天
9、命神学观向人文主义的创造性的转换,直接启迪了周末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小结:夏、商、周时期的时代特征:中华文明勃兴时期。政治上,国家产生,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进入阶级社会,以血缘纽带构建政治体制,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中央集权尚未实现,地方势力强大。经济上,农业主导地位确立,努力集体劳动为主,形成中原地区长期领先的经济格局;思想文化上,中华文化奠基时期,中华传统文化形成;民族关系上,华夏主干形成,与周边少数民族解除频繁,民族融合。第二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东周:春秋战国 BC770BC221)一、春秋战国的经济1.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成:地位:在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
10、产的基本模式。条件:A. 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生产力提高。提高了开垦荒地的能力,便于深耕细作,推动农业迅速发展。 B. 耕作技术进步,兴修水利。(楚国芍陂、蜀国都江堰、郑国渠) C. “井田”的变化授田于百姓,“公田消失”。(土地私有?)(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特点:A. 以家庭为单位 B. 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C. 自给自足,封闭性和落后性 D. 精耕细作2. 手工业的发展:家庭、田庄、官营三种形态3. 商业与城市的发展: 私商打破官府垄断,出现商品市场和大商人,商业性的都会(区别于政治中心的城市) 金属货币出现(P.11页钱币图)4.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国人
11、”政治干预能力下降,脱离官府的手工业者和商人成长,;战国时期地主和农民阶级力量壮大。基于以上经济方面的变化,各诸侯国实力有所增长,破坏周的传统秩序,引发了一系列政治方面的变革二、春秋战国的政治1. 分封制崩溃 表现: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诸侯国被瓜分2. 各诸侯国争相变法:(1)魏国李悝变法:法经 法家 韩国申不害变法;赵国公连仲;楚国吴起,齐威王、燕昭王等。(2)商鞅变法 BC356BC350背景: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秦国地处西陲,封闭落后,宗族势力强大;秦孝公即为后力图变法强国。内容: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奖励军功,限制贵族特权;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焚毁诗书,加强思想控制,打击复古思潮。
12、变法颇具成效,于BC350再次变法: 改革土地田亩制度(授田于百姓,税收); 推行县制; 迁都咸阳; 统一度量衡; 改革赋税制度; 革除戎狄风俗。影响:战国变法实质是以法家思想为指导的社会改革,变法也成为了战国发展的一条主线。 顺应了历史潮流; 从根本上改变了秦国的面貌,国富兵强,为统一六国奠基; 为秦国乃至中国封建社会(隋唐以前)的基本政治制度奠定基本框架。 但改革过于功利,易形成暴政。商鞅也因触动守旧势力被车裂而亡。3. 官制创新官僚制度的建立:官僚制度是与传统的世族世官制相对而言的新的政治制度,根据人的能力、学识、才干和功劳选拔、任免、使用官吏的制度,血缘宗族不再作为官吏升迁进退的依据。
13、(世官荐官)战国时期也是君主专制政体的确立时期,中央集权加强。三、春秋战国的思想文化1. 孔子与儒家:(1)(春秋)孔子:为政以德,提倡大同思想,尊君惠民;推行“仁”的思想,克己复礼为仁;教育思想上提倡有教无类,因材施教。(2)(战国)孟子:人性本善,民贵君轻。(3)荀子:人性本恶,主张隆礼重法。(儒法分流)2. 道家:(1)老子老子,朴素的唯物论,辩证法(2)庄子庄子,提倡小国寡民。3. 墨家:墨子 注重道德,“兼爱”“非攻”,主张节俭;尚贤、尚同。4. 法家:商鞅韩非,主张赏罚分明,严刑峻法。5. 百家争鸣:在社会经济变动和政治变革情况下各国争相变法求贤,各学派思想家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形
14、成了以儒、墨、道、法等学派为代表的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思想解放,成为中华文化的思想源头。5. 其他:诗经奠定现实主义文学基调;离骚浪漫主义文学基调;私学兴起。小结:春秋战国时代特征:政治上,分封制瓦解,郡县制逐步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大发展的社会转型时期;经济上,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小农经济形成;思想上,礼乐制度崩溃,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BC221BC207一、秦朝(一)秦的统一1. 背景:天时:长期战乱,人民渴望统一;地利:地理位置优越,提供物质基础;(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人和:A.数代秦国君励精图治,广
15、纳贤才,吏治清明;(商鞅、张仪) B. 商鞅变法,国富兵强; C. “远交近攻”的战略得当。2. 经过:P.16灭六国,建立秦朝;南征越族,控制西南夷;北击匈奴,修长城。3. 巩固统一:制度建设: 皇帝制度:皇权至上(核心)、皇帝独尊、皇位世袭九卿中的许多官职乃是皇室家臣,家国未分,说明当时治理体系还不够成熟。丞相:行政太尉:军事御史大夫:监察中央三公九卿 地方:郡县制 郡县长官由中央直接任免,不可世袭,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模式,加强中央集权,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 技术治理:编订户籍,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统一车轨,修直道,驰道。意识形态治理:颁布法律,以法家思想治国;迁六国豪强
16、到关中,整顿社会风俗;“焚诗书而明法令”。4. 秦统一的历史意义:疆域统一:“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制度统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后世沿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加强中央集权,加强民族、国家认同。(二)秦的灭亡1. 原因:秦的暴政,严刑峻法,阶级矛盾尖锐;(你的百姓们并不是敌人呀)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尖锐,内耗严重,对地方的控制力减弱;六国贵族加入了反秦。2. 过程:BC209 陈胜、吴广起义;BC207, 刘邦攻入咸阳,秦亡。(BC207-BC205 楚汉战争)(三)亡秦之思:1. 如何评价秦始皇:功过两方面,结合史实,客观评价
17、2. 秦亡的教训:统治不可残暴不可急功近利;战争结束的统治不能再把百姓当做敌人,权力治国而非武力。第4课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BC202220一、西汉的建立与文景之治(一)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长安,刘邦(二)汉初政治形势:1. 兵皆罢归家(休养生息,农耕经济复苏);2. 推行郡国并行制背景:将领们已拥兵据地过程:分封异性诸侯王威胁皇权;“惩亡秦孤立之败”分封同姓诸侯王原则:“非同姓 非功不侯”结果:吴楚七国之乱3. 布衣将相之局(平民风俗),打破世卿世禄之局(三)文景之治:1. 背景:否定秦朝暴政,推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萧规曹随),减轻赋税徭役;统治者躬行节俭等。2.
18、 表现:经济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二、武帝时代西汉的强盛(一)背景:武帝即位的社会状况1. 汉初休养生息,国力强盛经济繁荣;2. 外有匈奴,内有土地兼并,王国问题,丞相权大急需加强中央集权和君主权威。(二)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1. 政治上:(1)地方:颁行“推恩令”“酎金夺爵”,削弱诸侯王势力;设十三州部刺史,完备监察制度;任用酷吏打击地方豪强游侠;(2)中央:创立中朝,削弱丞相(外朝)权力;频繁更换丞相;提升尚书令的作用; 推行察举制选官。2. 经济上:统治经济,扩大财源。盐铁官营,酒榷;改革货币,铸币权收归中央;推行平准均输,平抑物价;算缗告缗,打击商人,充实国库(加强中央集
19、权的经济保障)。3. 思想上:罢黜百家,尊崇儒术,表彰六经。(“天人感应”强化政治迷信;“大一统”理论加强君权防止分裂;中庸之道)4. 军事上:巩固边防,拓展疆域。卫青、霍去病军事征服控制河西走廊;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西域都护府加强管理;张骞出使西域,“凿空”丝绸之路;西南设益州郡,东南沿海加强管理。(三)西汉灭亡:政治黑暗、土地兼并严重,赋税徭役沉重,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三、王莽和新朝政权 9-221. 王莽改制:“王田私属”制度,严禁土地买卖;五均六筦,限制商人对农民的盘剥;分州定域。2. 赤眉、绿林起义(刘秀)3. 王莽新朝覆灭 25年四、东汉的兴衰(一)东汉的兴1. 背景:外戚王莽篡权改革操之过急,刘秀在豪强地主支持下登上王位(也因此埋下隐患)。2. 巩固措施:正式成立尚书台,削弱三公;组件监察机构巩固皇权;社会稳定发展:光武中兴“退功臣进文吏”的人才战略;轻徭薄赋、安置流民节省开支,清查垦田户口数量;加强儒学统治地位;削弱诸侯王势力。(二)东汉的衰1. 中枢机构异化:外戚、宦官交替专权;2. 豪强地主势力崛起,中央集权弱化,出现统治危机;3. 土地兼并严重,社会危机加深。在此基础上农民起义爆发(黄巾起义),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