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单元 政治制度第一课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 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 夏朝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王朝国家夏。 商朝建立政治制度:实行内外服制,商王直接控制内服王地区,其四周是外服。国家机构:商朝已经有较系统的国家机构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2. 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内容:天子是国家最高统治者,其地方分封给与周天子有血缘关系的同姓贵族、异性功臣或旧贵族,在各地建立诸侯国。 诸侯义务: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特点: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相配合,政治权力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是西周政体的基本特征。3. 秦朝的政治制度 背景:春秋时期,随着社会经
2、济的发展和宗法血缘关系的瓦解,贵族等级分封制开始解体;战国时期,为适应社会变化的需要,各国在政治上进行了重大改革,君主权力加强,郡县制、官僚制等封建政治制度开始产生。 皇帝制度:是秦朝政治制度的核心。 中央官僚机构:三公九卿。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情往往由公卿进行廷议,最后由皇帝裁断。 地方制度:郡县制。背景:吸取了春秋战国以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的历史教训,秦始皇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内容:分为郡县两级,郡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郡县主要官吏都由中央直接任命。 文书传送系统:保障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4. 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以皇权为中心。 不得世袭:秦朝百官由皇帝任免。
3、 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5. 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 汉代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为三公九卿制。汉武帝为了加强皇权,设立中朝,从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东汉刘秀将尚书台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攻权力受到削弱。 隋唐三省六部制中书省受命于皇帝,负责决策与出令;门下省负责审议、封驳朝廷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评价:三省六部制体系完整,职责分明,相互制约,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 宋朝最高行政长官为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之职,这枢密院掌管军政,三司掌握财政大权,分割宰相权力。 元朝实行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 明朝1380年,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宰相,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更高阶段。逐步建
4、立起内阁制,内阁逐渐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 清朝:雍正帝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旨意,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6. “汉承秦制”并非汉代完全照搬秦朝的制度,而是基本上沿袭秦朝制度,并有所变化。7. 三公权力被削弱的原因:光武帝吸取西汉史上皇权受威胁的教训,扩大了尚书台的权力,因而三公权力被削弱。第二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1. 古希腊政治制度 特点:城邦的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其制度中包含一定的民主因素。 雅典民主制公民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议事会议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参与国家日常管理。官员在任时需接受监督,随时可被罢免和审判。陪审法庭
5、是主要司法机关。 斯巴达寡头制公民大会名义上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但王位世袭继承,国王垄断了军事统帅权。监察官从全体公民中选举产生。2. 雅典民主政治的创造性 民主的创举。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西方政治文明的源头。 多数人参政、集体决策、选举和群众监督,开创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 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民主制重视全体公民的个体自由和责任感,有利于公民以主人翁的态度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促进了政治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希腊的全面繁荣。3. 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共和制时期的政治制度: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执政官:一年一任,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担任军事统帅,主持公民大会和元
6、老院,并执行相关决议。元老院:终身任职,负责向官员提出建议,协调他们行动。公民大会:是罗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但受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控制,难 以有效发挥作用。 帝国时期的政治制度公元前1世纪末,屋大维建立元首制,实际掌握罗马国家大权,形成君主 政治。皇帝掌握罗马国家的权力,既是最高立法者,又是最高法官。 局限性:公民都是少数,妇女、外邦人和奴隶不仅没有资格参与政治,还收到剥削和多种压迫。4. 封君封臣制度: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许多大小不同的王国,最初日耳曼人君主把他们征服的地区视为私产,分封给儿子和随从,形成以封君、封臣为基本特征的封建制度。5. 英国王权受到限制 大宪章的签署原因:13世纪初,
7、英王内外政策失败,遭到贵族、骑士和市民反对,迫使国王签署大宪章。内容:肯定了国王的合法地位与人身的神圣不可侵犯,同时保障封建主的特权,并适当照顾骑士和市民的利益。 议会的形成14世纪中期,英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国王通过议会为自己的政策寻求支持;议会则以向国王请愿的形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6. 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原因:17世纪初,英国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激起社会各阶层的不满。 发展: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英国的法律由议会制定,国王无权废止;议会定期召开;18世纪,英国逐渐形成内阁制度,国王的权力限于任命议会多数派领袖出任首相,内阁实际掌握政府权力。7. 美国资本
8、主义制度的建立 背景:1775年,北美的13个英国殖民地发起独立战争。 标志:1787年宪法的颁布,宪法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共和国,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 1787年宪法内容:总统是政府首脑,掌握行政权;国会分为众议院和参议院,拥有立法权和批准税收的权力;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国会规定设立的下级法院。意义:美国宪法首次在一个大国中确立了共和民主制度,保持了政治的长期稳定,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8. 法国共和制的建立 1870年,法国建立第三共和国,1875年通过宪法。 经过数年动荡后,法国确立了共和制。9.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评价 积极:近代西方政治制度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部分实现了文
9、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理想。 局限:妇女长期没有选举权。10.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特点公民民主,实行普选制。人们对政府可以自由发表见解, 主动参与意识较强,人权得到比较充分的尊重。实行政党政治。健全议会民主制度,议会成为真正的立法机构。 作用否定了专制制度,避免了少数人独裁,保证了资产阶级的民主利益,具有先进性的民主精神,对于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调整资产阶级内部关系,缓和资产阶级不同集团间的矛盾,有效防 止封建势力复辟,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第三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1. 中华民国成立 时间:1912年1月1日。 意义:标志着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在中国的诞生。 1912年
10、为民国元年。2.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内容:以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为原则,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 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评价 进步性:国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和弹劾权的规定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希望在中国实现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愿望;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使民主共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局限性:掩盖了阶级的不平等,广大劳动人民并没有真正获得民主权利;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仅凭一纸空文限制袁世凯权力的目的是很难
11、实现的。3. 政党政治的尝试 背景:辛亥革命后,随着专制政权的土崩瓦解,各派政治力量迅速分化和重组,为谋求议会席位,开始了政党政治的尝试。 结果:国民党发动了“二次革命”;袁世凯强迫国会议员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下令解散了国民党和国会;袁世凯称帝,在革命党人和各界人士反对下,被迫取消帝制;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很快发展成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局面。4. 国民党时期的“训政” 内容:由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民大会领导国民行使政权,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则负责指导监督国民政府的重大国务。 实质:剥夺人民权利的一党专政。5. 国民党时期的“宪政” 内容:国民党打出“行宪”的招牌,召开
12、“国民大会”,建立总统府,取代国民政府。 评价:国民党政权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企图以此为其独裁统治披上“宪政”的外衣,但最终逃脱不了崩溃的命运。6. “军政”时期,1924-1928年,打倒军阀,实现国家统一独立;“训政”时期,1928-1948年,培养民众的民主意识,训练人民使用民权和承担义务;“宪政”时期,1948年以后,“还政于民”宪政民主。7. 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背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反抗国民党独裁统治的起义和暴动中,革命根据地不断涌现。 建立: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正式成立。 政权性质:属于工人、农民、
13、红军士兵及一切劳苦民众。 评价: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8. 抗日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背景:中国共产党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 特点设置各级参议会,推行抗日民主制度,边区政府委员由边区参议会选举产生。为巩固抗日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通过了“三三制”原则。 评价:这些措施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9.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 法律依据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195
14、4年9月,中华人民共各国宪法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建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式建立起来。 内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以人民代表大会为核心和主要内容的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意义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组织形式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会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10.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曲折发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遭到破坏1957年后,由于受反右斗争扩大化和“左”倾指导思想的影响,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被削弱
15、。“文化大革命”十年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是遭受严重破坏和挫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恢复和完善改进选举制度,把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一级,实行差额选举。赋予省级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的权力。1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制度安排。1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地位: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标志: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 指导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内容: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16、、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意义:进一步确立了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格局。第四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1.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法改革 原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处于急剧变动之中;兼并战争不断,各诸侯国为了适应社会变动,实现富国强兵,纷纷推行变法。 商鞅变法措施:经济上,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政治上,实行什伍连坐,建立县制;军事上,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影响:打击了贵族特权,促进了封建政治经济军事的发展,为秦统一霸业奠定了基础。2.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变法与改革 背景:战乱给各族人民带来了苦难,在长期的冲突与交往中,民族交融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 孝文帝
17、改革措施: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迁都洛阳。影响:有效地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北方各族人民的交融,缓和了民族矛盾,缩小了南北差距。3. 北宋时期的变法与改革 背景:统治者吸取唐末五代藩镇割据导致分裂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政治腐败,财政困难。 王安石变法措施:针对官僚机构、财政制度、军事体制方面的弊端,制订和推行了一系列变法的政策和措施。影响: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变法涉及面广、阻力大,最终失败。4. 明朝时期的改革 背景: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进一步发展;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统治危机不断加深。 张居正改革措施:整肃吏治,加强
18、官吏考核;裁减开支,清丈土地,改革税制。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解。5. 戊戌变法 背景: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些爱国的有识之士求变求新,走上了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 结果: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影响: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6. 清末新政 时间:1901年。 目的: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统治危机。 措施:改革教
19、育、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振兴商务、奖励实业。 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新政并没有使清政府摆脱内外困境,很快革命爆发了。7.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改革 措施:1956年,以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和中共八大为标志,中国共产党人努力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影响:由于缺乏经验,急于求成,烦了“左”倾错误,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出现了严重曲折;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初步建立起进行现代化建设所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培养了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骨干力量,积累了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8. 影响改革成败的主要因素 是否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潮流,是否与时俱进。 改革阻力大小
20、。 改革这个人政治素质高低,是否善于用人。 改革策略是否得当,改革措施是否得以有效贯彻。 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第五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1. 汉朝之前的选官制度 西周至春秋:世官制是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春秋战国:尚贤思想兴起,各国为争霸图强,纷纷鼓励荐举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秦统一后: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2. 汉代察举制 确立:汉武帝下诏“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标志察举制的形成。 含义: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 评价:为汉朝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人为因素对选才有着极
21、大的影响。3. 魏晋九品中正制 背景: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国家用人权力极大侵蚀。 确立:220年,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 内容: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分为九等。 评价积极: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消极:随着门阀世族势力的发展,中正选人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4.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监察制度 中央:秦汉建立了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地方: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设刺史一人,刺史秩卑权重,代表皇帝巡行郡国。5. 科举制 背景:南北朝以来,寒门庶族地主实力上升,希望打破门阀士
22、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 特点: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发展:两宋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取士不问家世”,科举成为官员选拔的主要途径。6. 宋代科举制完善的表现 “取士不问家世”,严查荐举,严管官僚世家子弟的考试。 严格考试制度,“糊名”“誉录”,保障了考试的公平性。7. 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的特点 考核方法与考核法规逐渐完善。 考核重德尚能。 据考核结果实行奖惩。 监察人员介入考核过程。8. 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 皇帝拥有最高监察权。 监察机构独立,自上而下垂直监察。 重视监察官的选任。第六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1. 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17-18世纪,欧美国家逐渐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但
23、官员的选拔体制仍存在许多问题,少数人或集团掌握着官员的任免权,导致营私舞弊等政治乱象频发。 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后出现了所谓的“政党分肥制”,这种瓜分国家权力的做法不但造成腐败泛滥,还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了行政效率。 工业革命后,国家管理职能集聚扩展,急需建立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2. 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 18世纪初,为了防止国王通过任命官员干预议会活动,规定除了大臣以外,其他官员不得当选为下院议员。 19世纪初,英国政府的官员分为两类:一类是政务官,包括大臣和政务次官或政务秘书,他们随内阁共进退;另一类是事务官,即文官,包括常务次官直至以下的一般政府工作人员,不
24、受党派影响,长期任职。 1870年,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委员会有权独立决定文官的基本录用条件,对录用文官的制度进行完善,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3. 文官制度 历史作用保证政局的稳定性、政策的连续性和社会的常态运行。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扩大选才范围,提高行政效率。 局限性西方文官制度具有很大的阶级局限性。文官一经录用,可长期任职到退休。西方文官是既有实权而又不负政治责任的特殊阶层。 特点公开考试,择优录取。政治中立和工作隐名。职务常任和凭绩奖惩。第七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1. 科举制度受到冲击 背景: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开展。 废除原因经济上,随着
25、社会的进步,科举制已经不适应经济的发展,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政治上,清朝末期统治面临内忧外患的局面,科举制失去了为封建王朝服务的性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家的统治。文化上,西方文化的传入,使得民主思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改革的呼声渐高。 废除影响积极:促进了新式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利于推动社会风气的转变,有利于提高民众的整体组织,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消极:造成中国一段时间内选官制度的紊乱,加剧了清末民初中国政局动荡,军阀混战,军人阶层逐渐走向中国的政治舞台,一跃成社会的领导者。2. 晚清选官制度改革 官制改革:裁减冗署冗官,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瓦解了传统的六部
26、建制。 选官制度改革:1904年初,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学堂选官制度由此正式设立;确立了留学毕业生选官制度。3. 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措施:以考试制度为主,国家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建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方面的运行机制。影响:进一步奠定了中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基础,对日后民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 北洋政府时期考试制度:1913年初,北洋政府颁布了典试委员会编制法草案文官考试法草案,这是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的标志。甄别制度:通过检验毕业文凭、调查经历等决定其能否留任。这是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的一个重要措施,用意在于保持
27、行政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公务员制度:1929年制定公务员任用条例,1933年颁布公务员任用法,公务员制度初步确立。特点: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允许女子参加考试,具有更强的开放性和平等性。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第八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1. 刑律是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维护他们利益的工具,反映了社会矛盾的尖锐。2. 德治与法治思想 夏商时期,君王及奴隶主贵族可以随意残害奴隶。 西周统治者建立起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同时提出“敬天保民”思想,有一定的进步性。 东周时期,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周王朝礼制社会秩序崩溃。
28、3. 德治与法治之争在思想界的表现 儒家:认为人性善,主张德治。孔子提出统治者要“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不要过度消耗民力。孟子建议统治者“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法家:认为人性恶,主张法治。商鞅在秦国颁行了一系列法令,奖励耕战,保护新兴的主阶级的权益。韩非提倡君主不要谈礼义,君主赏罚分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4. 现代“法治”的目的是实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利益,否定任何特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韩非子的“法治”为君主利用刑律强化集权提供理论支持,是专制王权的统治手段,对专制统治者有利,是用来镇压人民的。5. 魏晋时期律令儒家化 原因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29、儒家知识分子又主动参与法律解释,以经注律。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命令专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进一步推动了律令儒家化。 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为量刑原则之一,目的主要在于维护儒家提倡的三纲五常。6. 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与实质 特点 法律处于皇权,维护皇权。礼法结合,以儒家思想理论为基础。官僚贵族享有法定特权。 实质:君权神授。以精神力量加强现实统治。第九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1. 古罗马的法律制度 罗马共和国时期,为了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公元前450年左右,颁布了十二铜表法。 罗马帝国时期,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大和人口的激增,法律制度更加完善。 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编纂的罗马民
30、法大全,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2. 罗马法蕴含的精神: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等自然法原则。3. 近代以来西方法律制度的发展 13世纪,英国通过大宪章,确立了法律至上和王权有限的原则。 “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法律体系更加完善。 美国等很多国家在学习英国法律的基础上制定了本国法律,它们构成了普通法系,也称“英美法系”。 13世纪以后,随着王权的加强,法国统一法律的步伐加快,建立在罗马法基础上的法律体系日益成熟。1804年,拿破仑签署法令,颁布法国民法典,与此后制定的四部法典一起被统称为“拿破仑法典”,构成了法
31、国的成文法体系。后来逐渐形成了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称为“大陆法系”。4. 法国民法典 特点贯彻资本主义民法原则:私人财产所有权无限制原则,契约自由原则,过失责任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主义维护小私有者的利益。 意义: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第一部法典,用法律形式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和资本主义早期社会的经济基础,对其他许多国家的民法具有深远的影响。 5.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基本特征 特征在国家权力结构层面上,坚持权力制衡、三权分立,法律由议会制定。在法律内容上,注重保护个人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财产权等。在司法实践过程中,坚持程序公正和无罪推定,为了保证
32、从立案到审理再到判决的每个程序的公开公正,建立了律师制度和陪审团制度,无罪推定原则指的是所有被审判者在判决之前都被视为无罪。 局限性:西方法律制度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存在着许多局限性,它确认了私有财产制度,每个人财产的多少往往决定着法律地位的高低;对个人权利的认定也有逐渐改进的过程。6. 基督教的宗教伦理和教化作用强化了教会对人们的控制,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日常行为。第十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1. 新中国法制化建设的初创时期 性质: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国家实施的体现广大人民意志的法律制度。 表现: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意义:确
33、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2. “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破坏。3. 依法治国是最根本的治国方略,以德治国是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在人们的思想道德提出更高的要求。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5. 唯物史观认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第十一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1. 秦朝中央设典客、典属国等管制来管理民族事务。2. 汉朝中央设大鸿胪一职管理民族事务。3. 汉匈和
34、亲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实现北部边疆的和平与安定、缓解人民的征战之苦,加强了汉匈之间的交流。4. 西汉与匈奴关系发展阶段 西汉初年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原因:匈奴力量很强,而西汉初年,中原地区经过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经济凋敝,国力薄弱。影响:有利于西汉集中力量恢复经济,增强国力。 汉武帝时期对匈奴发动了三次大规模战争原因:经过汉初休养生息,到汉武帝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有力量打败匈奴。影响: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北方边境的威胁,有利于边境的开发。 西汉后期又采取和亲政策原因:匈奴内乱,西汉后期社会问题严重,无力进行大规模战争。影响:密切了双方关系,互市兴旺,文化往来增多,双方和睦相处
35、。5. 唐朝民族关系取得重大发展的原因 经济繁荣,国力增强。 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为民族关系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 唐朝政府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策略灵活,有利于改善民族关系,使不同民族和睦相处。6. 和亲:指通过接亲建立和睦友好的关系。7. 会盟:指双方以缔结合约的办法来结束双方的军事行动。8. 互市:民族间经济贸易的主要形式,一般设在边境地区。9. 通贡:官方的经济贸易形式。10. 册封:中央王朝对民族政权的官方认证。11. 元朝统治者一方面“行汉法”,另一方面对不同民族实行了明显的差别对待政策。12. 古代民族交融的特点 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大家庭。 儒家大一统思
36、想是民族的精神支柱。 民族大交融促进国家统一,国家统一又促进了民族大交融。 民族间和战交错,友好交往是主流,扩大了中原文化和封建文化的影响。13.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特点 由开放走向闭关。 路线由陆路为主转向海路为主。 对外贸易与文化交流同步进行。 交往形式和平与战争并举。第十二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1. 王权的加强 背景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的封建割据势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权加强。宗教改革运动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各国的世俗权力得到强化,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 表现:1534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授意议会通过至尊法案,宣布国王是英国教会的首脑,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建立起国王的专
37、制统治。2. 民族国家的产生 表现13世纪,英语开始逐渐成为英国人广泛使用的语言;16世纪,法国国王签署敕令,规定法国的法律文件必须用以巴黎方言为主形成的法语撰写,法语成为法国的官方语言。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不仅传播了自由平等思想,还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特点:欧洲各专制王权国家逐渐转变为具有独立主权的民族国家。3. 民族主义在民族独立运动中起着重要的号召作用,它作为一种精神起着激励、凝聚人民保卫国家,反抗压迫势力的作用。4.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对当代外交与国际法的影响 开创了以国际会议形式解决国际争端和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 在时间上肯定了早期出现的一些国际关系准则,承认了国家的独
38、立和主权。 确认了的越国必须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实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原则。 开始确立常驻外交代表机关的制度。5. 一战后国际法的发展 十月革命后,苏俄提出了不兼并不赔偿的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 战后,战胜国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加的政治性国际组织国际联盟,但国际联盟被英法控制,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而且规定“全体一致”原则,难以履行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责任。 1928年签订非战公约。6. 二战后国际法的发展 1945年签署了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并赋予安理会制裁的力量,确定了
39、“大国一致”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国际发的领域也大大扩大,在多个方面颁布了一系列具有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对世界和平与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7. 国际法出现的条件 古罗马自然法精神的历史渊源。 欧洲三十年战争后众多民族与主权国家的建立。 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各国的联系与交往。 文艺复兴等思想运动打破了神学观念。第十三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1.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特点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自治,各个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是单纯的民族自治或地方自治,而是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结合。 优越性有助于把国家
40、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又保障了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有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势在于维护国家的集中统一,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 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第十四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
41、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有步骤地彻底的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 “一边倒”: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1954年6月,中国倡导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准则。 1955年万隆会议上,中国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为进一步开展同亚非各国间的友好合作关系创造了条件,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取得新的发展。2. “求同存异”方针 同:中国和亚非国家都曾遭受殖民统治;都面临反对新老殖民主义、发展民族经济的任务;都要求加强团结合作,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
42、战争。 异:中国和亚非一些国家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生活习俗不同。3. 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从美国一方:已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承认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想增加美国对付苏联的资本;美国经济发展放缓,逐渐被西欧和日本追赶。 从中国一方:改善中美关系,保持一种新的均衡关系;进一步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牵制和对付苏联威胁;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4. 新时期中国的外交特点 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 中国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主张不诉诸武力,不干涉他国内政,反 对把自己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强
43、加于其他国家。 中国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中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政策,愿在平等互利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开展贸易往来、经济技术合作和科学文化交流,促进共同繁荣。第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第十五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1. 唐代设置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的银行要早六七百年。2. 北宋纸币产生的影响 弥补了货币不足产生的“钱荒”,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携带方便,促进大额贸易的开展。 建立了信用制度。 贮蓄、放贷等更加方便,货币的安全性增加。 当时货币思想并不成熟,误认为可以无限制地滥发纸币来创造财富,导致后期纸币大幅贬值,
44、政府信用破产,引发社会经济危机。3. 明朝中期,白银上升为主要货币,并得到官方认可。4. 明清时期的白银货币化的原因 明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强化,政局相对稳定。 农耕经济繁荣,商品经济发展迅猛。 官方纸币宝钞的信用日益丧失。 政府赋税制度改革的推动。 明朝在外对外贸易中长期保持贸易顺差。 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从美洲掠夺大量白银涌入中国。5. 中国古代货币的发展趋势的原因 手工业商业的发展,产品交换的日益频繁。 统治者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维护统治的需要。 商业贸易的日益发展,产品的商品化。6. 金本位制的形成 背景: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间货币结算日益频繁和复杂;1816年,英国制定法案,实行金本位制。 结果: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以金币或黄金在国际流通为主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 影响:各国金币具有法定含金量,人们可根据规定铸造金币,金币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贬值;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7.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背景19C末-20C初,由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黄金逐渐集中于英、法、美、德、等少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黄金流通量大减,动摇了金本位的基础。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美国政府率先停止兑换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