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 录一、 编制依据31编制依据42编制原则4二、工程概况51工程概述52主要工程量5三、有限空间定义和适用范围61 有限空间定义62有限空间作业特点63 适用范围7四、有限空间作业要求71封闭作业区域及安全警示72设备安全检查73气体检测74作业环境级别判定115通风126二次气体检测137二次判定138个体防护139电气设备和照明安全1310防护设备设施配置1411作业17五、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181 一般要求182 照明和通信要求203 安全防护204 应急救援装备21六、有限空间作业组织机构211 组织机构212 职责22 七、应急预案231 应急原则242 应急响应253 报
2、警和启动预案程序254 事故、隐患现场应急救援控制措施265 应急结束266 信息发布277 后期处置278 应急处理措施289 应急保障措施28 一、 编制依据1、编制依据序号类别规范、规程名称编号1国标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112国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173地标市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56-20014地标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操作规程DBJ01-62-20165地标市道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DBJ01-84-20056地标市给水与排水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DBJ01-88-20057行标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8行标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9地标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第1部分:通则DB11/ 852.1-201210地标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第2部分:气体检测与通风DB11/ 852.2-201311地标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第3部分:防护设施设备配置DB11/ 852.3-201412行标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13地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及消防保卫标准DB11/945-20122、编制原则1、严格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编制先进、合理、经济、可行的施工方案,确保本工程工期、质量、安全、环保、文明施工等各方面目标的实现;2、严格执行设计
4、文件和设计标准;严格执行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行业及业主制定颁布的规范、规程、技术标准和法规文件等;施工方案编制尽量做到总体施工部署和施工组织相结合;合理组织平行、交叉、流水作业,采用先进、配套的施工设备和技术,合理安排劳、材、机资源,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严格按照环境保护法要求,坚持文明施工,规范化管理,积极维护当地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减少占用场地和对环境的破坏,防止环境污染,切实作好保护环境工作。合理组织施工阶段的交通运输,减少施工与行车干扰问题,确保周边道路畅通。二 工程概况1、工程概述序号名称内容1工程名称再生水厂配套管网工程2建设地点经到县十里堡王各庄3顶管范围污水管线顶管干管
5、长度7174米,支管长度468米;再生水管线顶管长度858米4建设单位市区水务局5监理单位燕波工程管理有限公司6设计单位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7施工单位建工路桥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8监督单位区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9施工工期计划开工日期:2017年09月08日计划完工日期:2017年12月15日10质量目标合格11平面位置及走向位于潮白河、潮河、白河两岸,具体位置及走向详见附图施工总平面示意图所示2、主要工程量1、管线设计平面设计:线路敷设起点为园林路与园林东路交叉口处的检查井,沿园林路、水源路、白河石堤路、潮白河左堤路一直敷设至新建再生水厂。主管道分别采用规格为DN1500、DN16
6、00、DN1800钢筋混凝土管,支管道采用规格为DN1200、DN1400钢筋混凝土管。2、纵断面设计:污水管道与其他专业管线相交处,按照管线综合规划的竖向要求控制污水管道标高,右堤路主要沿着道路的北侧绿化带布置。左堤路沿着道路的南侧绿化带布置。施工方法:污水管道(除了穿水源路倒虹吸管段外)全程采用顶管施工。3、污水管道拟采用顶进法施工,工作竖井布设位置应与管道检查井相结合。接入工作竖井内检查井的圆管应做180混凝土基础。顶管顶进时根据顶力顶距采用压触变泥浆或涂抹非轻水剂等减阻措施。 三、 有限空间定义和适用范围 1 有限空间定义有限空间是指在密闭或半密闭,进出口较为狭窄,未被设计为固定工作场
7、所,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如:深基坑的肥槽、地下工程、隧道、管道、容器等。2、有限空间作业特点(1)本工程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主要有:深基坑作业、竖井作业、地下暗挖顶管作业等。(2)管道内部作业时照明、通信不畅,给正常作业和应急救援带来困难。(3)管道内部空间狭窄,管道在掘进过程中有可能出现有毒有害气体、缺氧、可燃气体等危害,沿线范围内支线较多,导致许多危害具有隐蔽性并难以探测。(4)管道内部可能存在多种危害共存,如管道中存在硫化氢中毒危害的同时,还存在一氧化碳爆炸危害。(5)管道内部危害具有突发性。如开始开挖管道内监测时各项气体指标合格,但是在施工过
8、程中对土层等进行扰动,其中的隐含有毒有害气体会随之挥发,突然涌出大量的有害气体,造成急性中毒。(6)作业中使用电器漏电,作业使用的机械,都会给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带来潜在的危险。(7)竖井存在流沙、起拱、开裂等危险,造成坍塌、触电、中毒、机械伤害等事故。3、适用范围本项目施工区域内从事有限空间作业和具有有限空间作业行为的施工区域适用于本方案。本工程涉及有限空间作业的主要有:竖井施工、顶管作业、管道掘进的开挖作业。四、有限空间作业要求1、封闭作业区域及安全警示(1)作业前,应先封闭作业区域,并在出入口周边显著位置设置安全标志和警示标识。安全标志和警示标识应符合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
9、8中的有关规定。 (2)夜间实施作业,应在作业区域周边显著位置设置警示灯、反光锥桶、反光警戒贴、频闪等警示标志;地面作业人员应穿戴高可视警示服,高可视警示服至少满足GB 20653规定的1级要求,使用的反光材料应符合 GB 20653规定的3 级要求。 (3)占用道路进行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应符合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关于道路作业的相关规定(占道作业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技术要求,DB11/854-2012)。2、设备安全检查 作业前,应对安全防护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应急救援设备、作业设备和工具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应立即更换。3、气体检测检测要求(1)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应严格履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
10、原则,在地下有限空间外按照氧气、可燃性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顺序,对地下有限空间内气体进行检测。其中,有毒有害气体应至少检测硫化氢、一氧化碳。 (2)地下有限空间内存在积水、污物的,应采取措施,待气体充分释放后再进行检测。 (3)应对地下有限空间上、中、下不同高度和作业者通过、停留的位置进行检测,检测人员应在地下有限空间的上风口进行检测,地下有限空间内有人作业时,监护检测应连续进行;(4)气体检测设备应定期进行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5)气体检测结果应如实记录,内容包括检测时间、检测位置、检测结果和检测人员,检测资料交到总包安全部留存。 (6)气体检测报警仪的使用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和DB
11、11/852.2-2013的要求操作。 (7)地下有限空间设置固定式气体检测报警系统的,作业过程中应全程运行。 (8)气体检测报警仪每年至少标定1次。应标定零值、预报值、报警值,使用的被测气体的标准混合气体(或代用气体)应符合要求,其浓度的误差应小于被标仪器的检测误差。标定应做好记录,内容包括标定时间、标定规格和标定点等。 (9)地下有限空间的管理单位,宜设置远程监测设施进行气体监测,并建立地下有限空间环境条件档案。(10)地下有限空间气体环境复杂时,作业单位宜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11)作业中气体检测报警仪达到预警值时,未佩戴正压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的作业人员应立即撤离地下有限空间
12、。气体检测报警仪达到预警值时,所有人员应立即撤离有限空间。检测内容(1)在进行气体检测前,应对地下有限空间及周边环境进行调查,分析地下有限空间内气体种类。(2)应至少检测氧气、可燃气、硫化氢、一氧化碳。预报值和报警值的设定(1)氧气检测应设定缺氧报警和富氧报警两级检测报警值,缺氧报警值应设定为19.5%,富氧报警值应设定为23.5%。(2)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应设定预报值和报警值两级检测报警值。常见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和爆炸范围气体名称相对密度(取空气相对密度为1)最高容许浓度(mg/m3)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mg/m3)爆炸范围(容积百分比%)说明硫化
13、氢1.19104.345.5一氧化碳0.97203012.574.2非高原20海拔2000m3000m15海拔高于3000m氰化氢0.9415.612.8溶剂汽油3.004.003001.47.6一氧化碳1.0315不燃甲烷0.555.015.0苯2.716101.458.0注:最高容许浓度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浓度。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指时间为全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指在遵守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 min)接触的浓度。若其中有一项超出范围,严禁下井作业,直至气体合格,方可下井。(3)可燃气
14、预报值应为爆炸下限的5%,报警值应为爆炸下限的10%。有毒气体预警值应为最高容许浓度或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30%,无最高容许浓度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物质,应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30%。有毒气体报警值应为最高容许浓度或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无最高容许浓度和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的物质,应为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气体检测报警仪要求(1)气体检测报警仪应使用符合GB12358要求的直读式仪器。(2)气体检测报警仪的检测范围、检测和报警精度应满足工作要求。(3)作业者经常活动的地下有限空间,设置固定式气体检测报警仪。检测点的确定(1)评估及准入检测点确定应满足下列要求:检测点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上、下
15、检测点,距离地下有限空间顶部和底部均不应超过1m,中间检测点均匀分布,检测点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8m。(2)监护检测点应设置在作业者的呼吸带高度,不应设置在通风机送风口处。检测方法(1)地下有限空间积水、积泥时,应先在地下有限空间外利用工具进行充分搅动。(2)评估检测、准入检测、监护检测时,检测人员应在地下有限空间外的上风口进行。地下有限空间内有人作业时,监护检测应连续进行。(3)不同检测点的检测,应从出入口开始,按由上至下、由近至远的顺序进行。(4)同一检测点不同气体的检测,应按氧气、可燃气和有毒气体的顺序进行。(5)每个检测点的检测时间,应大于仪器响应时间。同一项目未施工完,但中断施工30分
16、钟及以上,再次进入受限空间作业时,必须重新进行安全检查,确认安全可靠后,方准进入。(6)在进入有限空间前30分钟必须取样分析,取样应按照有关规定具有代表性,特别是置换通风后的气体。对各种可能存在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烟气以及蒸汽、氧气的含量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如氧含量19.523.5为合格,有毒有害物质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指标),合格后才允许进入受限空间内作业,受限空间内温度应适宜作业人员进行作业。(7)作业过程中应对受限空间采取机械强制通风措施,确保受限空间内空气流通良好。施工单位应该根据作业环境特点,合理安排进入受限空间内的作业人员适时轮换作业或休息。如进入受限空间内作业时间较长,至
17、少每1小时检测分析一次有害气体、氧气含量;如检测结果有明显变化,则应加大检测频率;如发现超标,应立即停止作业,迅速撤出人员。(8)每个检测点的每种气体应连续检测3次,以检测数据的最高值为依据。(9)两次检测的间隔时间应大于仪器恢复时间。(10)检测时,检测值超出气体检测报警仪测量范围,应立刻使气体检测报警仪脱离检测环境,在空气洁净的环境中待气体检测报警仪指示回零后,可进行下一次检测。气体检测仪发生故障报警,应立即停止检测。检测记录(1)气体检测应做好记录,至少包括以下内容:检测日期;检测地点;检测位置;检测方法和仪器;温度、气压;检测时间;检测结果;监护者。(2)监护者应将评估检测数据、准入检
18、测数据和分级结果,告知作业者并履行签字手续。(3)监护检测应每15分钟记录1个瞬时值。4、作业环境级别判定 根据危险有害程度由高至低,将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分为3级。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环境为1级: (1)氧含量小于19.5%或大于23.5%; (2)可燃性气体、蒸气浓度大于爆炸下限(LEL)的 10%; (3)有毒有害气体、蒸气浓度大于GBZ 2.1规定的限值。(见下附表1) 氧含量为19.5%23.5%,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环境为 2级: (1)可燃性气体、蒸气浓度大于爆炸下限(LEL)的 5%且不大于爆炸下限(LEL)的 10%; (2)有毒有害气体、蒸气浓度大于GBZ 2.1规定限值的
19、30%且不大于 GBZ 2.1规定的限值; (见下附表1)(3)作业过程中易发生缺氧,如热力井、燃气井等地下有限空间作业; (4)作业过程中有毒有害或可燃性气体、蒸气浓度可能突然升高,如污水井、化粪池等地下有限空间作业。 符合下列所有条件的环境为3级: (1)氧含量为19.5%23.5%; (2)可燃性气体、蒸气浓度不大于爆炸下限(LEL)的5%; (3)有毒有害气体、蒸气浓度不大于 GBZ 2.1规定限值的 30%; (4)作业过程中各种气体、蒸气浓度值保持稳定。 作业负责人根据气体检测数据,依据DB11/ 852.12012 的作业环境级别判定的规定对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危险有害程度进行分
20、级。其中,氧含量检测数据在23.5%以下的以最低值为依据,在 23.5%以上的以最高值为依据,其他种类气体以每种气体检测数据的最高值为依据。 3级环境可实施作业,2级和1级环境应进行机械通风。GBZ 2.1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容许浓度(附表1)序号中文名英文名化学文摘号(CASNo.)OELs(mg/m3)备注MACPC-TWAPC-STEL1一氧化碳Carbonmonoxide630-08-02020302硫化氢Hydrogensulfide7783-06-4103汞-金属汞(蒸气)Mercurymetal(vapor)7439-97-60.020.044叠氮酸蒸气Hydrazoicaci
21、dvapor7782-79-80.25、通风(1)采取机械通风作业前,应先进行自然通风。(2)地下有限空间范围通风条件复杂时,应进行通风设计并经作业单位审批后作业。(3)机械通风:机械通风应满足下列要求:作业区横断面平均风速不小于0.8m/s或通风换气次数不小于20次/h;地下有限空间只有一个出入口时,将通风设备出风口置于作业区区域 ,进行送风作业;地下有限空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出入口、通风口时,临近作业者处进行送风,远离作业者处进行排风。必要时,可设置挡板或改变吹风方向以防止出现通风死角。通风设备吸风口应置于洁净空气中,出风口应设置在作业区,不应直对作业者。作业环境存在爆炸危险的,应使用防爆型
22、通风设备。 采用移动机械通风设备时,风管出风口应放置在作业面,保证有效通风。 应向地下有限空间输送清洁空气,严禁使用纯氧进行通风。 (4)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连续机械通风:评估检测达到报警值;准入检测达到预报值;监护检测或个体检测,达到预报值;地下有限空间内进行涂装作业、防水作业、防腐作业、明火作业、内燃机作业及热熔焊接作业等。6、二次气体检测 存在以下情况之一的,应再次进行气体检测,检测过程应符合DB11/852.1-2012中气体检测的规定: (1)机械通风后; (2)作业者更换作业面或重新进入同一作业面的; (3)气体检测时间与作业者进入作业时间间隔 10分钟 以上时的。 7、二次
23、判定 作业负责人根据二次气体检测数据,依据本方案“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应设定预报值和报警值两级检测报警值”的规定对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危险有害程度重新进行判定。降低为2级或3级环境,以及始终维持2级环境的,可实施作业。1级环境的,严禁进行作业。 8、个体防护 (1)作业者进入3级环境,宜携带隔绝式逃生呼吸器。 (2)作业者进入2级环境,应佩戴正压式隔绝式呼吸防护用品。(3)作业者应佩戴全身式安全带、安全绳、安全帽等防护用品,安全绳应固定在可靠的挂点上,连接牢固。 (4)作业现场应至少配备1套自给开路式压缩空气呼吸器和1套全身式安全带及安全绳作为应急救援设备,应急设备存放点距离作业点的距离不得大于
24、400米。 9、电气设备和照明安全 (1)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环境存在爆炸危险的,电气设备、照明用具等应满足防爆要求。 (2)地下有限空间临时用电应符合GB/T 13869 的规定。 (3)地下有限空间内使用的照明设备电压应不大于 36V手持照明设备电压应不大于24V,在积水、结露的有限空间作业,手持照明电压应不大于12V。 10、防护设备设施配置(1)防护设备设施应符合相应产品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对于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规定的设备设施,应通过相关法定检验机构型式检验合格,所有安全设备必须有合格证及检测报告。 (2)地下有限空间内为易燃易爆环境的,应配备规定的防爆型电气设备。 (3)地下有限
25、空间总包单位和作业单位应对防护设备设施进行如下管理: 应建立防护设备设施登记、清查、使用、保管等安全管理制度; 应设专人负责防护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计量、检定和更换等工作,发现设备设施影响安全使用时,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防护设备设施技术资料、说明书、维修记录和计量检定报告应存档保存,并易于查阅。 (4)安全警示设施 应在有限空间地面出入口周边使用牢固可靠的围挡设施封闭作业区域,封闭区域应满足安全作业要求。 应在地下有限空间出入口周边显著位置设置安全标志、警示标识。安全标志和警示标识颜色应符合GB 2893的规定,样式应符合GB 2894、GBZ 158中的规定。 安全告知牌可替代安全标志和警
26、示标识,安全告知牌应符合DB11/852.3-2014的要求。围挡设施、安全标志、警示标识或安全告知牌等安全警示设施配置应符合防护设备设施配置表的要求。 (5)作业防护设备 气体检测报警仪、通风设备、照明设备、通讯设备、救援设备等作业防护设备配置种类及数量应符合防护设备设施配置表要求。 气体检测报警仪技术指标应符合GB 12358的要求,应至少能检测氧气、可燃气、硫化氢、一氧化碳。 送风设备应配有可将新鲜空气送入地下有限空间的风管,风管长度应能确保送入地下有限空间底部及作业区域。 手持照明设备电压应不大于24V,在积水、结露的地下有限空间作业,手持照明电压应不大于 12V。 (6)个体防护用品
27、 呼吸防护用品、全身式安全带、安全绳、安全帽等个体防护用品配置种类和数量应符合防护设备设施配置表的要求。 应按照GB/T 11651的要求,为作业者配置防护鞋、防护服、防护眼镜、护听器等个体防护用品,并满足以下要求: 易燃易爆环境,应配置防静电服、防静电鞋,全身式安全带金属件应经过防爆处理; 涉水作业环境,应配置防水服、防水胶鞋; 当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噪声大于 85 dB(A)时,应配置耳塞或耳罩。 (7)应急救援设备设施 作业点400m范围内应配置应急救援设备设施。 应急救援设备设施配置种类及数量应符合防护设备设施配置表的要求。 防护设备设施配置表 规定了地下有限空间作业防护设备设施配置要
28、求。 表所示的黑体字部分为强制性条款。 11、作业 (1)作业安全 作业负责人应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安全防护设备、个体防护装备及应急救援设备符合要求后,方可安排作业者进入地下有限空间作业。 作业者应遵守地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备与个体防护装备,并与监护者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作业严格执行“挂牌”的管理制度,作业负责人、作业监护人、作业者必须严格执行。 进入3级环境中作业,应对作业面气体浓度进行实时监测。 进入2级环境中作业,作业者应携带便携式气体检测报警设备连续监测作业面气体浓度。同时,监护者应对地下有限空间内气体进行连续监测。 据初始检测结果判定为3级环境的,作业过
29、程中应至少保持自然通风。 降低为2级或3级环境,以及始终维持为 2 级环境的,作业过程中应使用机械通风设备持续通风。 作业期间发生下列情况之一时,作业者应立即撤离地下有限空间: 作业者出现身体不适; 安全防护设备或个体防护装备失效; 气体检测报警仪报警; 监护者或作业负责人下达撤离命令。 (2)监护 监护者应在地下有限空间外全程持续监护。 监护者应能跟踪作业者作业过程,实时掌握监测数据,适时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 作业者进入 2级环境中作业,监护者应按照交底和规范标准的规定进行实时监测。 发现异常时,监护者应立即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报,并协助作业者逃生。 监护者应防止未经许可的人员进入作业
30、区域。 (3)作业后清理 作业完成后,作业者应将全部作业设备和工具带离地下有限空间。 监护者应清点人员及设备数量,确保地下有限空间内无人员和设备遗留后,关闭出入口。 清理现场后解除作业区域封闭措施,撤离现场。五、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1、一般要求(1)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作业证由受限空间所在单位负责人审批;一处受限空间、同一作业内容办理一张作业证,当受限空间工艺条件、作业环境条件改变时,应重新办理作业证, 作业证一式三联,一、二联分别由作业负责人、监护人持有,第三联由受限空间所在单位存查,作业证保存期限至少为1年。(2)严格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
31、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自然或强制通风措施,应测定其氧气含量(应在19.5%以上,23.5%以下),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严禁未经许可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3)有限空间出入口内、外不得有障碍物,保证其畅通无阻,便于人员出入和抢救疏散。(4)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发现异常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经对现场处理检测合格后,方可恢复作业。(5)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用电安全。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有限空间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 36V,在潮湿容器、狭小容器内作业电压应小于等于 12V;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或电焊作业时,必须
32、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在潮湿容器中,作业人员应站在绝缘板上,同时保证金属容器接地可靠。(6)不得使用行车等运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作业场所要有足够的照明光线。(7)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所有的检测仪器,电动工具,照明灯具等,必须使用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的防爆型产品。(8)存在多工种、多层交叉作业应采取互相之间避免伤害的措施。(9)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10)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11)难度大、劳动强度大、时间长的有限空间作业应采取轮换作业。(12)严禁无关
33、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13)在缺氧、有毒有限空间环境作业,必须佩戴隔离式防毒面具,必要时拴戴救生绳。作业现场必须配备抢救器具,如:呼吸器具、梯子、绳缆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以便在非常情况下抢救作业人员。(14)进入有限空间需要进行登高、动火等作业,要按规定办理相关作业审批手续及许可。(15)当作业人员在与输送管道连接的密闭设备(如储罐、锅炉等)内部作业时必须严密关闭阀门,装好盲板,并在醒目处设立禁止启动的标志。(16)作业结束后,由有限空间所在车间和作业单位共同检查有限空间内外,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封闭有限空间。(17)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三不进入”原则:
34、没有办理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不进入。安全防护措施没有落实不进入。监护人不在现场不进入。(18)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并应掌握人工急救技能和防护用具、照明、通信设备的使用方法。作业单位应为下井作业人员建立个人培训档案。(19)作业单位必须制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在作业中落实。(20)必须配备气体检测仪器,并培训作业人员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21)作业前,作业单位必须检测有限空间内有害气体。(22)应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交底,告知作业内容和安全防护措施及自救互救的方法;(22)应做好通风以及照明、通信等工作;(23)应检查专用设备是否配备齐全、安全有效。(24)作业还应符合
35、下列规定: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应使用安全可靠的专用爬梯。监护人员应密切观察作业人员情况,随时检查供气管、通信设施、安全绳等下井设备的安全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传递作业工具和提升杂物时,应用绳索系牢,井底作业人员应躲避。当发现有中毒危险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组织作业人员迅速撤离现场。作业现场应配备应急装备、器具。(25)下列人员不得从事有限空间作业:年龄在18岁以下和55岁以上者;在经期、孕期、哺乳期的女性;有聋、哑、呆、傻等严重生理缺陷者;患有深度近视、癫痛、高血压,过敏性气管炎、哮喘、心脏病等严重慢性病者;有外伤、疮口尚未愈合者。2、 照明和通信要求(1)作业现场照明应使用防爆灯
36、,照明设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4部分:危险场所分类GB3836.14的相关规定。(2)作业面上的照度不宜小于50Lx。(3)作业现场宜采用专用通信设备。(4)井上和井下作业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系方式。3、安全防护(1)在有限空间作业施工入口处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告知存在的危害因素和防控措施。(2)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要安排专人现场监护,并为其配备便携式有毒有害气体和氧含量检测报警仪器、通讯、救援设备,不得在无监护人的情况下作业。作业监护人应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和工艺情况,有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的能力,掌握急救知识。(3)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应穿戴防静电服装,使用防爆
37、工具。防护设备必须按相关规定定期进行维护检查。检测报警仪的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1年。严禁使用质量不合格的防护设备。除通用部件外,在未得到产品制造商认可的前提下,不可将不同品牌的呼吸防护装备的部件拼装或组合使用。(4)安全带、安全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带GB6095和安全帽GB2811的规定,应具备国家安全和质检部门颁发的安鉴证和合格证,并应定期进行检验。(5)安全带应采用全身式安全带。使用频繁的安全带、安全绳应经常进行外观检查,发现异常立即更换。(6)夏季作业现场应配置防晒及防暑降温药品和物品。(7)维护作业时配备的皮叉、防护服、防护鞋、手套等防护用品应及时检查、定期更换。(8)逃生型呼吸防护
38、用品只能用于从危险环境中离开,不能用于进入。4、应急救援装备施工单位应配备全面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器具,应急通讯报警器材,现场快速检测设备,大功率强制通风设备,应急照明设备,安全绳,救生索,安全梯、全身式安全带等。主要防护用品一览表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台/套)备注1有毒气体探测仪62长管呼吸机203便携式气体检测仪204防爆灯2005防滑鞋506轴流风机207防爆对讲机308防爆手电209安全带、安全绳50六、有限空间作业组织机构1 、组织机构组长:项目经理 曹德军副组长:李江、王正义组员:安全主管、生产主管、技术主管、物资设备主管2 、职责(1)组长职责:项目经理是
39、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负责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单位、监护者职责。组织制定专项作业施工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2) 副组长职责:副组长是项目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负责督促、检查本项目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3) 技术部职责负责编制有限空间施工方案,制定消除、控制危害的措施,负责提供有限空间施工有毒有害气
40、体、可燃性气体的检测,负责对工程部现场责任工程师进行技术交底。(4)施工管理部职责在安排有限空间施工作业前,认真阅读施工方案、如对施工方案有疑问必须立即向技术部反映、不得有误。对凡是进入有限空间进行施工、检修、清理作业的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对未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的人员严禁其进入有限空间作用。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凡未经项目经理、生产经理、技术负责人签署审批,任何人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在有限空间进入点附近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标识,并告知作业者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和防控措施,防止未经许可人员进入作业现场。(5)安全部职责施工前,确认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员和作业人员。其中作业负责
41、人为施工单位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必须持有“特种作业操作证”持证上岗。负责对有限空间作业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全过程掌握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防止未授权的人员进入。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确认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符合要求后,授权批准作业;并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命令终止作业。应对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员、作业者和监护者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
42、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要求;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等。 培训有记录,培训结束后记载培训的内容、日期等有关情况。(6)材料物资部职责 应根据工程部或者技术部提交的有关有限空间作业所需的设备、物资、个人防护用品计划及时购买和配备,要求供应单位提供符合GB18664检测报告、材质证明、合格证及生产厂家生产许可证并认真核对资料的真伪和有效期,保障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7)作业负责人职责 确认准入作业者、监护人员的职业卫生培训及上岗资格。 在密闭空间作业环境、作业程序和防护设施及用品达到允许进入的条件后,允许进入密闭空间。 在
43、密闭空间及其附近发生不符合准入的情况时,制止人员进入。 作业完成后,应确定作业者及其所携带的设备和物品均已撤离。对应急救援服务、呼叫方法的效果进行检查、验证。对未经准入又试图进入或已进入密闭空间的人员,进行劝阻或责令退出。(8)监护人员职责具有能警觉并判断准入者异常行为的能力,接受职业卫生培训,持证上岗。准确掌握准入作业者的数量和身份。在准入者作业期间,履行监测和保护职责,保证在密闭空间外持续监护;适时与准入作业者进行必要的、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信息交流;在紧急情况时向准入作业者发出撤离警报。监护人员在履行监测和保护职责时,不能受到其他职责的干扰。发生以下情况时,应命令准入作业者立即撤离密
44、闭空间,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密闭空间外实施应急救援工作:发现禁止作业的条件;发现准入者出现异常行为;密闭空间外出现威胁准入作业者安全和健康的险情;监护人员不能安全有效地履行职责时,也应通知准入作业者撤离。对未经允许靠近或者试图进入密闭空间人员予以警告并劝离。如果发现未经允许进入密闭空间者,应及时通知准入作业者和作业负责人。(9)有限空间作业者职责接受职业卫生培训,持证上岗。按照施工单位审核进入批准的密闭空间实施作业。遵守密闭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密闭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应与监护人员进行必要的、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双向信息交流。在准入的密闭空间作业且发生下列事项时,应及时向监护人员报警或撤离密闭空间: 已经意识到身体出现危险症状和体征;监护人员和作业负责人下达了撤离命令;探测到必须撤离的情况或报警器发出撤离警报。(10)控制措施总包单位应采取综合控制措施,消除或减少有限空间的职业病危害以满足安全作业条件。制定和实施密闭空间作业职业病危害防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