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 幼儿园社会教育概述一、幼儿园社会教育概述:幼儿园社会教育是指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也就是教育者(家长、教师)按照社会价值取向,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地向幼儿施加多方面的教育影响,使其逐渐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二、幼儿社会教育的意义:幼儿园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教育机构,它的培养目标是使其教育对象幼儿成为该社会的“准合格成员”,即为称为该社会合格成员作准备。而社会成员将来是否能适应其所在的社会,其在幼儿阶段的社会化程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不断使教育对象逐渐社会化,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教育任务。1.社会性发展促进幼儿
2、身体发展 2.社会性发展有利于幼儿心智发展 3.社会教育教幼儿如何学习做人三、幼儿社会性的发展:社会教育的核心在于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个体社会性发展主要包括社会认知、社会情感和社会技能三个方面。社会认知主要是指幼儿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环境和社会活动的认知,以及对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文化的认知。社会情感主要是指幼儿在进行社会活动时表现出来的依恋感、自尊感、同情心、羞愧感、是非感、爱憎感等。社会行为技能主要是指交往、分享、合作、谦让、助人等方面的技能。社会认知在社会性发展中起基础性作用,社会情感是社会性发展的动力因素,社会行为是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的集中表现,是社会性发展的关键。因此,在幼儿园实施社会
3、教育时必须注重这三者的的协调统一,把着三方面的教育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可偏废,以确保幼儿社会教育的成效。意义: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人际关系中,一个人是否受到别人的欢迎,是否能和别人相处,是否能很好的适应环境,起决定作用的是他们的社会化程度,也就是他在幼年时,成人对他进行社会教育的程度。因此,可以这样说,我们这门课程在幼儿园实施情况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幼儿未来生活的质量。第二节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内容一、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1.目标制定的依据:社会的要求 幼儿的发展 学科本身2.目标的结构及分析: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的目标结构,是指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目标的较为稳定的组织形式。它包括总目标
4、、分类目标和阶段目标、单元目标、教育活动目标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是以社会教育目标的概括性程度高低加以区分的。即越上层的目标概括性越高,越下层的目标概括性越低、越具体。总目标: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总目标是确定其他层次目标的依据和基础,是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最概括的表述。分类目标和阶段目标:分类目标是对社会教育不同的侧面、类别确定的目标,即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文化的目标。阶段目标是把社会教育目标落实到具体的年龄阶段,是各个年龄阶段社会教育应达成的最终结果的表述,不同的阶段目标之间是连续的、衔接的。他们都属于第二层次的目标单元目标:既可指时间单元目标,也可指内容单元目标。教育活动目标:最
5、具体的目标。主要特点是具有可操作性、可验证性。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目标一、增强幼儿的自尊、自信,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一)目标 1.喜欢参加游戏和各种有益的活动,活动中快乐,自信;2.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3.知道对错,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行动;4.乐于接受任务,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5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家乡、爱祖国。二、分类目标(一)人际关系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有关自己成长的最基本的知识。2.初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自尊心、独立性,以及最基本的自我控制和应变的能力。3.使幼儿逐步了解父母、老师、同伴及其他社会成员,引导幼儿逐渐学会关心他人,并
6、乐于帮助他人,激发幼儿初步的爱父母、爱长辈、爱老师的情感。心他人,并乐于帮助他人,激发幼儿初步的爱父母、爱长辈、爱老师的情感。4.引导幼儿积极地同他人交往,并培养幼儿合作、交往、分享、谦让等方面引导幼儿积极地同他人交往,并培养幼儿合作、交往、分享、谦让等方面的基本社会技能。的基本社会技能。5.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自己所在的集体,使幼儿逐步适应并喜欢集体生活,初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自己所在的集体,使幼儿逐步适应并喜欢集体生活,初步产生对集体的关心、喜欢之情。步产生对集体的关心、喜欢之情。6.初步培养幼儿的诚挚、勇敢、守纪律等基本品质,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初步培养幼儿的诚挚、勇敢、守纪律等基本品质,培养幼
7、儿活泼开朗的性格。格。(二二)社会环境社会环境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家庭、幼儿园,初步认识主要的生活机构和设施及其与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家庭、幼儿园,初步认识主要的生活机构和设施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激发幼儿初步的热爱劳动者的情感。人们生活的关系,激发幼儿初步的热爱劳动者的情感。2.引导幼儿观察和感受周围的主要自然景观,初步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引导幼儿观察和感受周围的主要自然景观,初步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3.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自己所在地的名称。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自己所在地的名称。4.引导幼儿感知我国的国名、国旗、国歌、国徽,初步了解我国几个主要的引导幼儿感知我国的国名、国旗、国歌、国徽,初步了解
8、我国几个主要的风景名胜区。激发幼儿初步的爱祖国的情感。风景名胜区。激发幼儿初步的爱祖国的情感。5.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重大的节日和重大的社会事件。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重大的节日和重大的社会事件。6.使幼儿知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和民族,激发幼儿爱和平的情感。使幼儿知道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和民族,激发幼儿爱和平的情感。(三)社会行为规范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公共卫生规则,并初步养成讲卫生的习惯。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公共卫生规则,并初步养成讲卫生的习惯。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并逐步掌握基本的公共交通规则。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并逐步掌握基本的公共交通规则。3.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并逐步掌握各种学习活动的规则
9、。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并逐步掌握各种学习活动的规则。4.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并逐步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规则。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并逐步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规则。5.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并逐步掌握生活中的各种规则。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并逐步掌握生活中的各种规则。6.引导幼儿初步懂得要保护环境。引导幼儿初步懂得要保护环境。7.引导幼儿初步养成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的习惯,激发幼儿初步的热爱劳引导幼儿初步养成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的习惯,激发幼儿初步的热爱劳动的情感。动的情感。8.引导幼儿初步懂得正确与错误,激发幼儿初步的是非感、爱憎感。引导幼儿初步懂得正确与错误,激发幼儿初步的是非感、爱憎感。(四)社会文化(四)社会文化1.
10、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具有代表性的社区文化。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具有代表性的社区文化。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我国主要的人文景观、文化精品和民间节日等。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我国主要的人文景观、文化精品和民间节日等。3.引导幼儿初步感受世界著名的人文景观及优秀的艺术作品,引发幼儿对世界文引导幼儿初步感受世界著名的人文景观及优秀的艺术作品,引发幼儿对世界文化的兴趣。化的兴趣。三、阶段目标(一)小班1.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自己身体主要部分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初步学会自我保护。2.使幼儿知道自己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初步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和最基本的自我控制能力。3.引导幼儿熟悉幼儿园的环境,认识幼儿园中的同伴和成人,初步了解他们与
11、自己的关系,使幼儿初步适应幼儿园生活。4.使幼儿保持愉快的情绪,愿意与他人交往,鼓励幼儿积极参与集体生活。5.引导幼儿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使幼儿初步学会有礼貌地同他人交往,见了老师和长辈会鞠躬、问好。6.使幼儿初步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卫生要求,养成初步的卫生习惯。7.使幼儿懂得最主要的交通安全常识。8.引导幼儿遵守最基本的学习活动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9.激发幼儿简单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兴趣,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父母和老师的劳动。10.使幼儿初步懂得不提无理要求、不无故发脾气的道理。11.教育幼儿与同伴共同活动时不争夺或独占玩具。(二)中班1.使幼儿初步了解自己和他人的异同。2.使
12、幼儿初步了解自己与他人的情绪,初步学会同情和关心他人。3.培养幼儿最基本的自我控制能力,使幼儿初步懂得不侵犯同伴的道理。4.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周围主要的社会结构、社区设施,初步了解它们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引发幼儿最初的热爱家乡的情感。5.引导幼儿初步了解重大的节日,感受节日的快乐。6.初步计发幼儿与他人交往的愿望,引导幼儿在与同伴或成人交往时,学习使用准确的礼貌用语。7.引导幼儿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初步想和会分享和谦让。8.引导幼儿了解周围成人的劳动,鼓励幼儿学习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幼儿初步养成爱劳动、爱惜劳动成果的习惯。9.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使幼儿初步学会克服困难;鼓励幼儿坚持有始有
13、终地做一件事。10.引导幼儿初步学会评价自己与同伴,并勇于承认错误、改正缺点。11.引导幼儿初步养成诚实、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12.引导幼儿初步感知我国的民间艺术及传统文化精品。(三)大班1.使幼儿初步了解自己的成长和成人为此付出的劳动,激发幼儿爱父母、爱老师及其他长辈的情感。2.引导幼儿初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初步学会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方法。3.引导幼儿初步了解自己所在的幼儿园,初步懂得应为幼儿园做有益的事,培养幼儿逐步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4.引导幼儿主动准确地使用礼貌用语,以恰当的方式与他人交往。5.引导幼儿主动照顾、关心 中班和小班的小朋友。6.引导幼儿了解周围的社会生活,初
14、步了解个社会机构成员的劳动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引发幼儿尊敬、热爱劳动者的情感。7.引导幼儿初步了解国家间的友好往来,引发幼儿爱好和平的情感。8.引导幼儿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初步懂得应向好的榜样学习,激发幼儿初步的爱憎感。9.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初步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引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及保护自然、社会环境的初步兴趣。10.使幼儿能遵守各种行为规则,初步学会以规则的要求对照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使幼儿喜欢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初步懂得爱惜劳动成果,爱惜公物。11.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初步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引发幼儿对民族文化
15、的兴趣及保护自然、社会环境的初步意识。12.引导幼儿初步感知世界著名的人文景观及优秀艺术精品,培养幼儿对世界文化的兴趣。二、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是指幼儿园社会领域所包含的特定现象、事实、规则及问题等基本的组成部分。它是实现社会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一)对社会教育内容的分析: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内容分为人际关系、社会环境、社会行为规范和社会文化四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人际关系:指幼儿在与周围环境中人(家长、老师、小朋友等)的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相互关系。主要包括交往态度、交往规则、交往技能以及自我意识、他人意识和相互关系。社会环境:指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些社会组织形态、社会机构和其中
16、的社会角色。社会行为规范:指幼儿在社会生活和社会交往中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各种行为准则。社会文化:指幼儿需要了解的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主要内容(一)人际关系1.自己自己的姓名、性别及年龄;眼睛、耳朵的作用;自己身体的特征;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己在家里及在幼儿园的不同活动;不说谎,不怕困难,遵守规则,说话算数。2.同伴及同伴交往同伴的姓名、性别及年龄;同伴的外貌特征;同伴的爱好;同伴的优点和缺点;与同伴愉快地从事共同的活动;与同伴友好地讨论和商量事情;同伴间轮流游戏、阅读、玩玩具;同伴间分享食品、玩具、图书及高兴的事;关心有困难的同伴或比自己小的同伴;
17、能用礼貌的语言与同伴交谈,注意倾听同伴的讲话;与同伴产生矛盾和冲突时会讲道理,会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同伴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会帮助同伴改正缺点。3.集体自己所在的小组、班级及幼儿园的名称;小组成员的姓名、性别及年龄;小组长及值日生的姓名及职责;小组经常进行的集体活动;自己小组的优点和不足;班级的环境特点;幼儿园的环境特点;幼儿园其他班级名称;幼儿园里工作人员的称呼以及他(她)们的的活动。(二)社会环境 1.家庭家庭的住址、电话;有关自我安全保护的知;家里主要的生活用品、娱乐工具和学习用品;家庭成员与自己、邻居的关系。2.幼儿园幼儿园的名称、地址;幼儿园的环境和设施;集体活动的基本规范;自己
18、的班级和小组,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及其与自己的关系。3.社区社会主要机构(如银行、商店、邮局、政府部门、消防站、体育馆、文化站、图书馆、农贸市场、学校、敬老院等)的名称、工作人员、主要活动及其人们活动的关系;社区的交通设施,包括码头、桥梁、车站等。4.行政区划所在省(市)、区(县)、街道(乡、镇)街(村)的名称,家庭和幼儿园的门牌号。5.祖国国名、国旗、国歌、国徽、首都;我国的人种特征;主要的民族,如汉、藏、蒙、维吾尔、回、满族等;一些主要的特产,如茶叶、文房四宝等;中国人民解放军海、路、空三军等。6.世界知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有关世界文明的最粗浅的知识。7.重大节日和重大社会事件知道一些重大
19、节日的名称、时间、意义及庆祝方式,如元旦、“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六一”儿童节、教师节、“十一”国庆节以及植树节、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一些重大的社会时间及其影响,如抗洪救灾,大型运动会等。(三)社会行为规范1.公共规则公共惜物规则,如爱护公共财产、节约粮食和水电、保护植物、动物及环境等;公共卫生规则,如不随地乱扔杂物、不随便吐痰等;公共交通规则,如走人行道、看红绿灯等。2.集体规则集体活动的一般规则,如服从集体意见、遵守集体指令、愿意为集体服务等;遵守学校活动规则,如保持安静、不影响他人、会同他人合作、勇于发表意见、注意倾听他人的意见等。3.交往规则使用礼貌用语;对老师、长
20、辈行鞠躬礼;礼貌待客,礼貌做客;注意倾听他人说话,不无故打断他人说话,会合作和谦让。4.基本道德准则知道别人的和集体的东西不能占为己有;能分清是非;诚实、守信能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等。(四)社会文化1.社区人文景观所在社区著名人文景观的名称、特征及有关的故事、传说。2.民间节日一些重要的民间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它们的名称、时间、主要特点。3.民间艺术本地的一些主要工艺品,它们的名称、用材及简单的制作方法;本地的一些天然工艺品;本地主要的地方剧种及其韵调;一些健康有益的民间歌谣、故事等。4.文化精品本民族的文字,中国书法;我国的一到两个主要剧种;有关中国民乐、国画等方面的最基
21、础知识。5.世界文化世界主要著名文化胜地,如敦煌莫高窟、金字塔、凡尔赛宫等;世界上流传最广的乐器,如钢琴、小提琴等;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艺术形式,如油画、雕塑等;世界有名的儿童文学作品,如格林童话等。以上四方面内容,大部分被系统组织在社会教育课程中,也有一部分渗透在语言、音乐、美术等其他领域的教育内容中。选择和组织社会教育内容遵循的原则1.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由近趋远的原则 2.由易至难,逐步深入的原则 3.关联与系统的原则 4.渗透性原则第三节 幼儿社会学习的特点和教育原则一、随意性和无意性二、长期性和反复性三、实践性 幼儿社会教育的原则一、渗透性原则二、生活随时性原则三、实践参与性原则四、适
22、宜发展性原则五、时代性原则第四节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幼儿园社会教育的一般方法语言传递教育法,包括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讲解法:向幼儿说明一些简单的道理、规则及其意义,使幼儿明辨是非,懂得应该怎样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的一种教学方法。谈话法:教师与幼儿相互提问、对答的教育方法。讨论法:教师指导幼儿就教育活动中,对某些具有社会性的问题、观点及认识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交流意见的教育方法。直接直觉教育法:演示法、参观法 演示法:教师将实物、教具直接展示给幼儿看,或者引导幼儿通过实际表演、思考或表现对社会知识的理解,使幼儿从中明白一些道理 参观法:根据社会教育的目的和内容,组织幼儿在园内或园外通过对
23、实际实物和现象的观思考,获得新的社会知识与社会规范的教育方法。行为练习法:组织幼儿按照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去进行实践的一种方法。(劳动、学做值日生、文明喝水、洗手的练习等等)行为评价法:指对幼儿符合社会言行的表现基于褒贬判断,从而使幼儿受到教育。陶冶法:利用人际关系、行为环境、社会风气、情感气氛等来陶冶幼儿的性情,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社会行为和亲社会情感。环境陶冶法: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教师有意识创设的教育情景,对幼儿进行社会化培养的一种教育方法。艺术感染法:利用音乐、绘画、文学作品等艺术形式的感染力,渗透幼儿心灵,使幼儿得到心灵的感染与熏陶,激发幼儿的情感,并使之化作行动的一种教育
24、方法。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特殊方法 1.移情训练法:指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位置和立场上考虑问题,理解他人的感情和需要。通过故事、情景表演等形式理解和分享别人的情绪体验,使幼儿在日后生活中对他人类似的情绪体验会主动地、“习惯性”地产生理解和分享的教育方法2.角色扮演法:教师创设现实社会中的特定情境,让幼儿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使幼儿表现出与这一角色一致的且符合角色规范的社会行为,并在此过程中感知角色间的关系,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感受、行为经验3.观察学习法:幼儿通过模式模仿或观察学习,直接学会新的行为模式,获得相应的社会行为的方法。第五节 幼儿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一、确定社会教育内容的原则:1.根据国
25、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和当地幼儿教育纲要中社会领域方面的要求,确定社会教育的内容。2.利用幼儿当时所处的社会生活背景和社会生活环境作为执行课程标准和教育纲要的载体。3.根据幼儿发展水平及其存在的问题确定教育内容。二、设计教案 活动名称 活动目标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三、教学活动的组织1.教师组织的所有活动应尽量有幼儿“动手操作”式的参与2.幼儿在参与的过程中,有的地方可能做得不像成人那么准确、那么好3.教师的提问起着十分关键的导向作用。4.教师在活动中的提问要尽量引导幼儿发散性思维。5.避免使用成人化语言教育要求 1.引导幼儿参加游戏和其他各种活动,体验和同伴共处的乐趣;2.加强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交
26、往,培养幼儿对人亲近、友爱的态度,教给必要的交往技能,学会和睦相处;3.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长处和获得成功感的机会,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4.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和计划活动,并鼓励他们认真努力地完成任务;5.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学习遵守规则;6.教育幼儿爱护玩具和其它物品,用完收拾;7.引导幼儿接触和认识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不同职业的成人,培养幼儿尊重不同职业人们的劳动;8.扩展幼儿对社会生活环境的认识,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案例分析 一、人际关系类:我和别人不一样 我喜欢抱抱 让别人快乐 二、社会环境类:参观消防队 三、社会规范类:嘴巴不是大喷壶 四、社会文化类:美丽的中国结 京剧脸谱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