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至简介冬至简介第一章第一章01/冬至简介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古时候,漂泊在外的人到了这个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古时有“冬至一阳生”之说,即从冬至这天开始,阳气慢慢开始回升。这一说法也符合天文现象。01/冬至简介冬至标示着北半球的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时间最短,但是冬至日的温度不是最低。冬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太阳
2、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并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冬至前后,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行的速度稍快,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间比直射北半球的时间约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冬至起源冬至起源第二章第二章02/冬至起源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02/冬至起源唐、宋时期,冬至是皇帝祭天祭祖或到郊外举行祭
3、天大典的日子,第二天就在殿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02/冬至起源有一种社会学理论认为,庆祝新年的想法源于人类从赤道走出来的时候,通过长期的观察和记录,发现那里的太阳通过天空的路径与季节性的气候之间的区别变得非常不同。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特别是冬至临近,太阳的路径每天都在降低。刚开始人们会感觉害怕,因为担心太阳完全落在地平线以下,永远消失。随着季节的更替,反复地冬去春来,人们发现冬至这一天是太阳的最低点,之后几天,它明显开始再次上升,此后太阳将重新回到耀眼的春夏高峰,新的一年将开始。也许这就是新年、圣诞节、元旦等节日庆祝仪式的起源!冬至习俗冬至习俗第三章第三章03/冬
4、至习俗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03/冬至习俗北方习俗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娇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03/冬至习俗南方习俗吃 汤 圆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古人有诗云:“
5、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诗句冬至诗句第四章第四章04/冬至诗句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娇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小至 杜甫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04/冬至诗句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娇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冬至 杜甫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谢谢 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