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2 ,大小:308.38KB ,
文档编号:420972      下载积分:4.5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420972.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cbx170117)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0年高考历史10年真题3年模拟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解析版).doc)为本站会员(cbx170117)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0年高考历史10年真题3年模拟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解析版).doc

1、 考点考点 6262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十年真题十年真题】 1 (2019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9)1916 年 1 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 “个人之人格高,斯 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 ”陈 独秀意在( ) A主张国家至上 B批判封建伦理 C反对西方民主 D传播马克思主义 【解析】 “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重点不是强 调个人之自由,而是强调从思想上打倒封建伦理,故选 B 项; “个人之人格高, 斯国家之人格亦高”强调个人权利的重要性,而

2、非国家至上,排除 A 项; “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 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体现了西方的民主思想,排除 C 项; “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 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还停留在西方民主的范畴,没有上升为马克思主义,排 除 D 项。 【答案】B 2 (2019.4浙江高考10)有学者研究新文化运动时注意到: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时,以为可以轰动 一时,但是第一年,并不如所想象,销行无多,每期仅印一千份。1917 年起,为数渐增,日后达一万五六 千份,大专学校及中学学生争先购阅,才算真正轰动一时,这种状况与其反对旧道德的言论固然有关,但 更与引起青年“新鲜的趣味”因素直

3、接关联。这种因素是( ) A “自强求富” B “实业救国” C “民主共和” D “文学革命”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1917 年起,为数渐增真正轰动一时更与引起青年新鲜的趣味因素直接关 联” ,结合所学,1917 年新文化运动发起了“文学革命” ,故选 D 项;自强求富,是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洋 务运动时期的口号,排除 A 项;实业救国论,以张謇等人为代表,早在 19 世纪末就已提出,排除 B 项;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排除 C 项。 3 (2019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9)19151918 年, 新青年中“革命” “科学” “平等” “民主”等词 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

4、9191922 年, “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 1/10,不及“革命”的 1/20。这种 变化可说明( ) 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 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答案】A 【解析】据材料“19151918 年, 新青年中“ 革命 、 科学 、 平等 、 民主 ”等词出现频次大体 相当:19191922 年, “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 1/10,不及“革命”的 1/20” ,结合所学可知新 文化运动前期的主流思想是民主和科学,而后期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因而“革命”一词较多,故选 A 项; 国民革命运动是在 1924

5、1927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 B 项;材料“ 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 1/10”说明认同资产阶级民主政体虽然减少但不是全盘否定,排除 C 项;材料涉及的是新文化运动前后期 主流思想的变化,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无关,排除 D 项。 4 (2019新课标全国卷高考30)20 世纪 30 年代中期, 新中华载文: “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 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 性经济。 ”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相同 B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 C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 D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

6、【答案】D 【解析】 “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是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近代社会性质的专用称谓, “随便拉住一个 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可见具有普遍性,故选 D 项; “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 可见不一定特指知识界,排除 A 项; “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与官僚资本主义的发展没有 必然联系,排除 B 项; “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不涉及经济理念的概念,排除 C 项。 5 (2018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 走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 ,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 直接行动,

7、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 。这场争论( ) 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 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 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 【答案】C 【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中共在十年对峙中探索出来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与 材料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这场争论围绕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展开,欧美社会制度不是讨论的中 心问题,并不一定使思想界认清欧美社会制度,故 B 项错误;这场争论有利于人们认清社会主义是否适合 中国,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进而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思想条件,故 C 项正确;材料并未 体现通过这场争论知

8、识分子达成了共识,而且材料中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至少存在社会主义和资本 主义两种方式,故 D 项错误。 6 (2018江苏高考9)1920 年 5 月, 新青年发表了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的演讲。该 演讲称: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第一步觉悟是要求待遇,第二步觉悟是要求管理权,要求做工的劳 力者管理政治、军事、产业。这表明,此时马克思主义( ) A正在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 B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 C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 D完成了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 【答案】A 【解析】陈独秀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同革命,并建之了一些中国 共产党早期组织,创

9、办工人补习学校,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与材料中“陈独秀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 联合会的演讲” “世界劳动者的觉悟计分两步”相符,故 A 项正确;1921 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 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与材料中“1920 年 5 月”不符,故 B 项错误;1927 年国民革命失败后, 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创造性地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 革命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与材料中“1920 年 5 月”不符,故 C 项错误;在 1945 年召开的中共七 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 克思主义

10、的中国化,与材料中“1920 年 5 月”不符,故 D 项错误。 7 (2018新课标全国卷高考29)1920 年,一些人撰文批评工读互助等社会改良活动,认为“零零碎 碎的救济” “无补大局” ,主张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走进工厂,深入工人群众。这表明当时( ) A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 B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 C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 D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 【答案】C 【解析】材料批评社会改良活动,并不主张用民主与科学观念改良中国,故 A 项错误;材料主张依靠工人 群众, “对社会进行根本改造 ” ,与实业救国运动无关,故 B 项错误;马克思主义主张依靠工人阶级改 造社会,因此材料主张

11、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故 C 项正确;材料反映出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 强,与新文化运动批判传统礼教无关,故 D 项错误。 8 (2016浙江文综18)20 世纪初,有学者认为,“张三李四是同时人。张三记了古典来做古文;李四 又记了古典,去读张三做的古文。我想:古典是古人的时事,要晓得那时的事,所以免不了翻着古典;现 在两位既然同时,何妨老实说出,一目了然”。该学者旨在( ) A强调科学地看待读经问题 B提倡使用白话文 C纠正“文学革命”的形式主义偏向 D既反对白话文也反对文言文 【答案】B 【解析】强调科学地看待读经问题是 20 世纪 30 年代的事情,材料讲的是 20 世纪初,同时材

12、料也未涉及 的科学看待读经问题,故 A 项错误;材料反对用古典来做古文,强调直接老实说出,这样同时代的人读起 来就不必查阅和记录古典了,一目了然,另外,材料讲的 20 世纪初的事情,综合可知这是新文化运动提 倡白话文的相关内容,故 B 项正确;纠正“文学革命”的形式主义偏向是新文化运动后期的内容,材料主 要观点是反对用古典做古文,提倡直接老实说出,即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这与纠正“文学革命”的 形式的内容无关,故 C 项错误;材料强调“老实说出,一目了然”,提倡的是白话文,故 D 项错误。 9 (2016天津文综7)直到 1917 年初, 新青年在答读者问时还这样写道: “社会主义,理想甚高

13、, 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 ” 新青年之所以这样回 答,主要是因为( ) A尚未看到社会主义实践成果 B中国经济落后于欧洲 C社会主义理论学派复杂 D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 【答案】A 【解析】材料体现新青年杂志在解释社会主义时对其理解并不准确深入,主要原因是俄国十月革命尚 未完成,人们没有看到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对其研究不深,故 A 项正确;中国经济落后欧洲,是近 代中国基本国情,但没有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及中国采用马克思主义最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 命胜利,中国经济落后于欧洲不是导致材料现象的主要原因,故 B 项错误;社会主义理论学派

14、复杂是影响 理解社会主义的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 C 项错误;从“社会主义,理想甚高” ,可知新青年没有 对社会主义持怀疑态度,故 D 项错误。 10 (2016上海单科22)毛泽东在谈及学生时代喜爱阅读的一份出版物时说:“我很欣赏胡适和陈独 秀写的文章,他们一度成为我效仿的榜样,取代了我已不再崇拜的梁启超和康有为。”这份出版物应该是 ( ) A 时务报 B 新青年 C 民报 D 申报 【答案】B 【解析】“欣赏胡适和陈独秀写的文章”可知,这份出版物应该是宣传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思想的刊物。 时务报是梁启超主笔宣传维新思想的刊物,故 A 项错误; 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刊物,故 B 项正确;

15、 民报是宣传革命思想的刊物,故 C 项错误; 申报是近代主要的商业报纸,不符合题意,故 D 项错误。 11 (2016海南单科18)1919 年 7 月,进步报刊每周评论提出: “真正的解放,不是央求人家网开 一面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 ”同时期的南开日刊宣 称: “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 ”这表明当时( ) A知识阶层具有参与政府管理的意识 B广大民众开始拥有决定国家政策的权力 C进步知识分子对社会变革方式有了新认识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深入的传播 【答案】C 【解析】由“进步报刊每周评论”可以看出,只有极少数前卫的知识分子,不

16、代表整个知识分子阶层, 故 A 项错误;由“南开日刊宣称:只要有干涉政治的决心,不怕政府不顺从民意。”可以看出只 是对民众力量的认可,还没有到组织群众形成力量的时机,故 B 项错误;从“靠自己的努力,把他打破, 从黑暗的牢狱中,打出一道光明来”可以看出知识分子已开始认识到推翻反动势力的重要性,已经具有向 光明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认识,故 C 项正确;由此看出,对社会主义运动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还处在开始阶段,没有进入深入传播的阶段,故 D 项错误。 12 (2016北京文综18)20 世纪一二十年代,一位历史人物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 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此人

17、( ) A是中共“一大”上海组的代表 B在中共“一大”被选为书记 C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D指挥了“八一”南昌起义 【答案】B 【解析】创办新青年的是陈独秀,中共“一大”召开时陈独秀因在广州工作没能出席会议,中共“一 大”上海组的代表是李达和李汉俊,故 A 项错误;由于对党的创立做出了重大贡献,陈独秀被缺席选举为 书记,故 B 项正确;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故 C 项错误;周恩来指挥了南昌起义, 故 D 项错误。 13 (2015海南单科16)1919 年 3 月, 申报报道一名参议院议员指责北京大学某教授“有离经叛道 之鼓吹” 。这是指该教授( ) A抨击尊孔复

18、古 B抨击军阀统治 C提倡科学精神 D提倡民生主义 【答案】A 【解析】 结合时间 “1919 年” 分析材料中的参议院议员属于北洋军阀政府, 因此他批评的北京大学教授 “离 经叛道之鼓吹”指的是当时违背儒家伦理道德,因此应是抨击当时的尊孔复古的逆流,故 A 项正确;材料 主要体现的是思想领域,不是对军阀统治的抨击,故 B 项错误;提倡科学精神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在当时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因此不属于“离经叛道”,故 C 项错误;提倡民生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 张,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D 项错误。 14 (2014上海单科35)在中西文化论战中杜亚泉称:中国固有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

19、济西 洋文明之穷。 ”陈独秀则称: “若是决计革新,一切都应该采取西洋的新法子,不必拿什么国粹、什么国情 的鬼话来捣乱。 ”两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 A都主张全盘接受西方文明 B都通过文明比较重新定位传统文化 C都对西方文明有一定的了解 D都深切感受到西方文明带来的冲击 【答案】B 项 3 分,C、D 项 1 分,A 项 0 分 【解析】杜亚泉对于西方文明给以批判,肯定中国的传统文化,故 A 项错误;杜亚泉通过中西文明比较, 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否定西方文明,陈独秀通过比较,结论却相反,故 B 项是最佳选项;论战双方对西方 文明有一定的了解,都深切感受到西方文明带来的冲击,故 C、D 项是可选非

20、最佳选项。 15 (2013江苏单科7)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 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 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答案】D 【解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辨析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从题干材料: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 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 可以判断题干的观点是新文化运动继承并发展了旧文化。 ABC 是 对 题干材

21、料的错误解读,在题干材料中无法体现这些信息。故正确答案选 D。 16 (2013海南单科16)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整个过程 体现了近代中国( ) A学习西方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 B学习西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 C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方的深化 D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 【答案】C 【解析】林则徐开眼看世界,洋务派学习西方科学技术都没有对封建制度的否定,排除 A。民族资本主义 产生于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向西方学习之后,排除 B。学习西方的目的是寻求强国御辱之道,实现富国 强兵,排除 D。 17 (2013上海单科25)保守派、维新派

22、和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 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这一场景最可能发生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答案】D 【解析】新文化运动时期,蔡元培主持之下的北京大学,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使各种社会思潮学 生中间流传,各种思想的代表人物汇集一处,激烈争论,各不相让。故选 D。 18 (2012福建文综卷17)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 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 enlightenment (启蒙) 为动力, 是一场“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 在他看来, 这场运动主要倡导( )

23、A自强与求富 B进化与革新 C改良与革命 D民主与科学 【答案】D 【解析】注意题干五四运动时,不是指的五四运动,是一个大概念,这个场知识最光荣的运动是指新文化 运动,打倒偶像要求民主,不要个人崇拜,启蒙要科学,不迷信,具有理想思考判断的精神。其他选项不 符合材料。 19 (2012上海单科卷22)“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唯物主义、实验主义 以及最新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均找到支持者。”上述情景出现于( ) A戊戌变法时期 B清末新政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答案】D 【解析】新文化运动较为彻底地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一切传统均不再神圣”;同时宣传了西方的

24、民主和科学, 因此新文化运动时期西方的各种学说得到迅速传播, 一部分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布 尔什维克主义找到支持者”。 20 (2011天津文综5) 新青年创刊即大力提倡民主与科学,但其后十余年间所发表的专门论述民 主与科学的文章并不多。尽管如此,“民主”与“科学”被认为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这主要因 为民主与科学是( ) A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 B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C西方兴起的历史经验 D倡导文学革命的需要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意在考查考生正确理解历史概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尽管新文化运动时期 专门论述民主和科学的文章不多,但其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利用民主和科学

25、改造中国的迫切要求,所以成为 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基本口号。 21 (2011浙江文综16)诗人徐志摩(1896-1931)说:“在 24 岁以前,我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我 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兴味”这段经历可以作为个案反映( ) A当时“文学革命”的影响还不大 B新青年追求“德先生”和“赛先生” C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并不重理轻文 D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有一定的片面性 【答案】B 【解析】徐志摩“24 岁以前”,即 1920 年以前,这是做此题的前提。由此判断 A 错误,因为 1917 年胡适 和陈独秀已经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 此后形成文学革命的高潮; 本题的题眼为“相对

26、论或民约论 (社 会契约论)”。徐志摩对“相对论”感兴趣无疑是受到当时“赛先生”(科学)的影响;他对“民约论” 感兴趣则是受到了“德先生”(民主)的影响。此题的主旨不是讨论重理轻文的话题。据此,B 项正确,C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对传统文化的批判,D 项亦可排除。 22 (2011江苏单科5)某思想家在 20 世纪初大声疾呼:“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 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削灭也。其不能善变而与之俱进者,将见其不适环境之争存,而退归 天然淘汰已耳!”从中可见,该思想家主张( ) A打破保守观念,为新文化营造空间 B剔除传统糟粕,重建儒家信仰 C宣扬改革理念,为康梁变法造声势

27、 D遵循进化理论,任凭自然选择 【答案】A 【解析】“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说明 B 不正确;20 世纪初,维新变法运动已经失败,故 C 错误;“不 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而退归天然淘汰已耳”说明 D 不正确。作者此段表述的主旨是要顺应时代潮流, 进行变革,否则就会被历史淘汰。 23 (2011安徽文综15)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瓦解之表征。至于一 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评价( ) 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 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D 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 【答案

28、】A 【解析】题干认为,辛亥革命只是表面上实现国家统一和推翻清政府。但对儒家文化思想体系却丝毫没有 动摇。这种观点基本上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排除 D。体现了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故选 A。 作者认识到中国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排除 B。题干主要阐述辛亥革命的局限性,持否定态度,排除 D。 故选 A。 24 (2011山东文综12)1918 年陈独秀曾撰文严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 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民族主义的高涨 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答案】B 【解析】义和

29、团运动由局限性也有正义性、进步性的一面,陈独秀对义和团的评价的转变与中国不同时期 的社会背景有关,1924 年,国民大革命时期,反帝爱国运动高涨,这与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爱国的一面相吻 合,所以陈独秀认同了义和团的作用和进步意义。所以 B 符合题意。十月革命发生于 1917 年,与题干时 间不符,排除 A 项。1911 辛亥革命后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排除 C。当时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还是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 D。故选 B。 25 (2011上海单科23)近代有学者呼吁,青年人应该摆脱是非荣辱听命他人的奴隶地位,脱离无常 识之思、无理由之信仰的蒙昧时代。由此他主张( ) A求强求富 B变法

30、维新 C共和革命 D民主科学 【答案】D 【解析】从题干的信息看,是号召青年人解放思想,独立思考。可以判断是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等知识 分子发动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的民主与科学,故选 D 项。A 项求强求富、B 项变法维新、C 项共和革命分 别为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的思想主张,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26 (2011海南单科18)孙中山在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此)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推其 原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孙中山此处所说的 “觉悟者”应包括( ) A陈独秀 B梁启超 C章太炎 D严复 【答案】A 【解析】扣住题干关键词“思想界”

31、、“出版界”、“学潮”等可知思想领域、学生运动,从而推断出五 四新文化运动,其代表人物是陈独秀。故选 A 项。 27 (2011浙江文综20)迄今所知,在中国出版的书刊中,最早介绍马克思的是 1899 年上海广学会编 译的大同学 ,其中称:“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由此可见( ) 新兴的中国工人阶级找到了自己的领袖 当时介绍到中国的马克思身份是“工人领袖” 19 世纪末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 当时的介绍者连马克思是哪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A B C D 【答案】B 【解析】中国工人阶级找到自己的领袖应该在 1921 年中共建立后,项可排除;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 传播是在 1917 年

32、十月革命之后,项可排除;从“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这一信息中 可见是正确的。 28 (2011北京文综18)1923 年晨报公布了一次社会调查,在其中两个问项的统计数据如下:“你 欢迎资本主义吗?”“欢迎者占 27%,不欢迎者占 73%:“你赞成社会主义么?”赞成者占 76%,不赞成者 占 24%,这一数据反映出被调查人群的多数( ) A欢迎国民革命军北伐 B主张选择资产阶级民主道路 C渴望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 D赞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20 世纪 20 年代北洋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十分黑暗。十月革命为黑暗 中的中国人带来了光明,由于马克

33、思主义的传播,人们开始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实现社会的公正公平,所以 出现材料中大部分受调查者赞成社会主义的现象。 29 (2010福建文综17)李大钊在史学要论中指出,“一时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历史观,一时 代有一时代比较进步的知识;史观与知识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历史事实的解喻自然要不断的变动。”他在 这里强调历史研究要( ) A与时代同行 B有历史观引导 C为现实服务 D充分掌握史实 【答案】A 【解析】此题是观点理解型,解题要决是把握观点内在本质联系,李大钊的这句话涉及到三个事物(概念) 历史观、知识和历史事实的解喻,其关系是后者受前两者影响,但都具有时代性,故选 A。 30 (2010广东文综

34、16)“民众以为清室退位,即天下事大定,所谓民国共和则取得从来未有之 名义而已。至其实质如何,都非所问。”这说明( ) A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B新文化运动具有历史必要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D君主立宪制得到民众的普遍支持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材料中可以看出民众把清室退位与民国共和混为一 谈,这说明唤醒国民民主意识的重要性,也体现了新文化运动解放人们思想具有历史必要性。 31 (2010北京文综16)1903 年有人指出:“选官之祈以神,断案之祈以神以重要家国大事而轻 付虚空无凭,泥塑木雕之一掷,迂愚如斯,固执如斯。”这反映作者( ) A抨击

35、迷信思想 B痛斥君主专制 C批判宗法制度 D回击复古逆流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史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唯 物主义观点,经分析应该是伴随启蒙思想的传入,作者认为国家政治命运不可寄托在神仙身上,所以此题 应该选择 A。 32 (2010江苏单科8)“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 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这反映陈独秀提倡新文化运动的根本出发点是 ( ) A传播西方进化论与人性思想 B打击袁世凯尊孔复古行径 C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 D批判封建思想唤醒民众觉悟 【答案】D 【解析

36、】此题考查的是对明末清初民主思想潮流的理解。根据 题干提供的信息主张反对儒学,批判圣人 之道,主张思想自由的思想家应该是李贽,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 B。 33 (2018天津高考13) (19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中国不受法则必亡是已然则救之之道当何如?曰: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约而论之, 西洋今日,业无论兵、农、工、商,治无论家、国、天下,蔑(无)一事焉不资于学公等从事西学之 后,平心察理,然后知中国从来政教之少是而多非。即吾圣人之精意微言,亦必既通西学之后,以归求反 观,而后有以窥其精微,而服其为不可易也。 严复救亡决论 (1895 年) 材料二 不佞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

37、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 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 严复与熊纯如书 (1918 年) 材料三 就世界观和基本的价值观而言,严复是一个西方文明的十足的崇拜者:这导致他对中国的传统进 行无情的批判笼统地把当时全部儒家学派都视为思想的废物而不屑一顾医治中国的弊病只能利 用西方的思想和价值观。 美费正清等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对于中西文化的前后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8 分)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严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否符合当时的思想潮流。 (5 分) (3)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材

38、料三中对严复的评价是否准确并说明理由。 (4 分) (4)综上,结合当今时代,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2 分) 【答案】 (1)态度:材料一批判中国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的学习价值;材料二否定西方文明,主张回 归中国传统文化。 原因:维新变法时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不足以救亡,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变法;新文化运动时期,对 社会现状不满,一战又使其对西方文明失望。 (2)分析:与当时的思想主流不符;新文化运动时期全面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潮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传播, “以俄为师”成为新的救亡选择,严复的态度相对保守。 (3)评价:不准确。 理由:维新变法时期,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并未全面否

39、定;一战后,严复反思西方文明,对传统文化 有更多的肯定。 (4)看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既要继承,也要反思;要增强文化自信;对于传统文化 如何扬弃,既要放到具体时空予以具体分析,也要在一个长时段内加以总体评判。 【解析】 (1)第一小问态度,据材料一中“公等从事西学之后,平心察理,然后知中国从来政教之少是而 多非。即吾圣人之精意微言,亦必既通西学之后,以归求反观,而后有以窥其精微,而服其为不可易也”, 得出答案:材料一批判中国传统文化,肯定西方文化的学习价值;据材料二中“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 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

40、道,真 量同天地,泽被寰区” ,得出答案:材料二否定西方文明,主张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第二小问原因,据材 料一中的出处“严复救亡决论 (1895 年) ”并结合所学戊戌变法的背景,得出答案:维新变法时期, 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不足以救亡, 主张向西方学习, 进行变法; 据材料二中的出处 “严复 与熊纯如书 (1918 年) ”并结合所学一战、新文化运动,得出答案:新文化运动时期,对社会现状不满,一战又使其对 西方文明失望。 (2)据第一小题的态度答案材料二否定西方文明,主张回归中国传统文化,结合 1918 年近代中国的 主流思想为新文化运动、李大钊举起社会主义大旗,得出答案:与当时的思想主流不符;新

41、文化运动时期 全面向西方学习成为时代潮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以俄为师”成为新的救亡选择,严复的态度相 对保守。 (3)第一小问评价,据第一小题的答案材料二否定西方文明,主张回归中国传统文化,据材料三中 “严复是一个西方文明的十足的崇拜者” ,得出答案:不准确;第二小问理由:比对材料一中“吾圣人之 精意微言,亦必既通西学之后,以归求反观,而后有以窥其精微”并据材料三中“笼统地把当时全部儒家 学派都视为思想的废物而不屑一顾” ,得出答案:维新变法时期,严复对中国传统文化并未全面否定;比 对材料二中“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 寡廉鲜耻”

42、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并据材料三中“严复是一个西方文明的十足 的崇拜者” ,得出答案:一战后,严复反思西方文明,对传统文化有更多的肯定。 (4)对于任何一个历史现象,包括传统文化,我们首先要坚持两分法,从而得出答案:中国传统文化既 有精华,也有糟粕,既要继承,也要反思;再结合目前的习总书记的四个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以及严复对传统文化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看法,得出答案:要增强 文化自信; 对于传统文化如何扬弃, 既要放到具体时空予以具体分析, 也要在一个长时段内加以总体评判。 34 (2018海南高考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

43、5 分) 材料 (共产主义)能够解决世界的乱象,为什么中国不可以找他来作救时的良方适用资本主义的方 法来开发实业,其结果不仅使中国变为舶来品的销卖场,且会使中国各地布满了外国的资本家欲求保 存这个产业革命后的优点而消除其毒,则除变更经济制度外实无他道一旦革命告成,政权落到劳动阶 级的手里,那时候乃得言共产主义发达实业的方法。因为政权在一个生产阶级手中掌着,并且要消灭阶级 界限联合起全世界的劳动者来消灭这个竞争和侵略的野心,而产出共同生产的大计划。共产主义发达 实业之大计在此,由此乃能使产业集中,大规模生产得以实现,科学为全人类效力,而人类才得脱去物质 上的束缚,发展自如共产主义在全世界,尤其是

44、中国,实负有变更经济制度的伟大使命。 摘自周恩来共产主义与中国 (1922 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恩来写作上文的历史背景。 (10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周恩来认为共产主义是“救时的良方”的原因。 (5 分) 【答案】 (1)背景:中国内忧外患;十月革命爆发;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中国共 产党成立。 (任答四项得满分) (2)原因:资本主义不能解决中国问题(2 分) ;能够消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实现人的解放(3 分) 。 【解析】 (1)周恩来写作上文的历史背景,据材料引文时间 1922 年,可得出外部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 19

45、17 年十月革命爆发;内部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1919 年五四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1921 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周恩来认为共产主义是“救时的良方”的原因,据材料“适用资本主义的方法来开发实业,其结果 不仅使中国变为舶来品的销卖场,且会使中国各地布满了外国的资本家” ,可得出资本主义不能解决中国 问题;据材料“欲求保存这个产业革命后的优点而消除其毒” “政权落到劳动阶级的手里,那时候乃得言 共产主义发达实业的方法” “人类才得脱去物质上的束缚, 发展自如” , 可得出能够消除资本主义固有矛盾, 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人的解放。 35 (2016江苏单科22) (15 分

46、)新文化运动中的思想先驱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阅读下 列材料: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尖锐地批评了传统儒学的有关内容,但是他们并未全盘否定儒学。中 国的文化、社会和历史,是一个较之传统儒家意义更为广大的传统。在对待这个大传统的态度问题上,新 文化运动没有“全部摒弃” “彻底否定”的看法。陈独秀认为,中国文明,包括儒家学说中所包含的许多 积极有益的内容,实际上与人类文化的普遍价值相联系相一致。上海某报批评北京大学设立“元曲”的课 目,指元曲为“亡国之音” ,认为不当讲授。陈独秀反对这一看法。他还公开承认,钱玄同废除汉字的主 张过于急切,是对传统语言文字用了“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

47、。 摘编自李良玉思想启蒙与文化重建 材料二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的。 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 礼教、 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的批判。这个勇猛的、也是简 单而绝对的批判运动,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虽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义的偏向。 摘编自李新中华民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分析这些认识 产生的原因。 (6 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9 分) (要求: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80 字左右) 【答案】 (1)认识:传统文化中存在积极有益成分,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文化中存在封建落后因素,不能 全盘肯定。 原因:抵制尊孔复古逆流的需要;受到启蒙思想(民主思想)影响。 (2)略 【解析】 (1)第一小问认识,据材料一“没有全部摒弃 彻底否定儒家学说中包含许多积极有益的 内容”和材料二“不承认任何传统权威和因袭的教条”得出传统文化中存在积极有益成分,不能全盘否定, 传统文化中存在封建落后因素,不能全盘肯定;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从社会 原因、思想和民主发展的角度得出抵制尊孔复古逆流的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