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专版梳理一考试说明规定24篇文言文梳理第一篇教材精华 编写说明 本梳理内容的说法和关键字最大限度按照教师教学用书;为您提供两种复习模式:按教材顺序、按题材分类。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沧州南部的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院的外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沉没在这条河里。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经过十多年,僧人募集钱款重修寺庙,并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最后没能找到,【课文注释课文注释】河干河干(gn):(gn):河岸。河岸。山门山门:佛寺的外门。佛寺的外门。圮圮(p):(p):倒塌。倒塌。并并:一起。一起。沉焉沉焉(yn):(yn):沉没在这条河里。
2、焉沉没在这条河里。焉,于此于此,在这里。在这里。阅阅:经过经过,经历。经历。求求:寻找。寻找。竟竟:终了终了,最后。最后。第4篇河中石兽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寺僧)认为它们顺流而下了。(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钯,(向下游)找了十多里无迹。没找到(它们的)踪迹。【课文注释课文注释】棹棹(zho)(zho)数小舟数小舟:划着几只小船。棹划着几只小船。棹,划划(船船)。曳曳(y)(y)铁钯铁钯(p):(p):拖着铁钯。曳拖着铁钯。曳,拖。拖。铁钯铁钯,农具农具,用于除草、平土等。用于除草、平土等。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设馆教书,听了这
3、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石头的特点是坚硬而沉重,【课文注释课文注释】设帐设帐:设馆教书。设馆教书。尔辈不能究物理尔辈不能究物理: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你们这些人不能探究事物的道理。尔辈的道理。尔辈,你们这些人。究你们这些人。究,研究、探究。研究、探究。物理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事物的道理、规律。是非木杮是非木杮(fi):(fi):这不是木片。是这不是木片。是,这。木杮这。木杮,削下来的木片。削下来的木片。暴涨暴涨:指大水。指大水。坚重坚重:坚硬而沉重。坚硬而沉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4、。沿河求之,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石兽)埋没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流而下寻找它们,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难道不是颠倒了吗?”大家很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言论。【课文注释课文注释】湮湮(yn):(yn):埋没。埋没。颠颠:颠倒颠倒,错乱。错乱。众服为确论众服为确论:大家很信服大家很信服,认为是正确的认为是正确的言论。言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一位老河兵听了这话,也笑着说:“凡是落入水中的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因为石头的特点是坚硬而沉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水不能冲走石头,【课文注释课文注释】河兵河兵:巡河、护河的士兵。巡河、
5、护河的士兵。失石失石:丢失的石头丢失的石头,这里指落入水中的这里指落入水中的石头。石头。其反激之力 ,必于石下迎水处啮 沙为坎穴 。(但)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坑洞。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 坎穴中。如是再啮,(石下的沙坑)越冲越深,延伸到石头(底面)一半时,石头一定会倾倒在坑穴里。照这样再次冲刷,【课文注释课文注释】反激之力反激之力: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河水撞击石头返回的冲击力。冲击力。啮啮(ni):(ni):咬咬,这里是侵蚀、冲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刷的意思。坎穴坎穴:坑洞。坑洞。倒掷倒掷:倾倒。倾倒。石又再转。转转不已 ,遂 反溯 流逆上矣。求
6、之下流,石头又会再次(向前)翻转。不停地翻转,于是(石头)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寻找石头,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 其言,固然是颠倒了;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颠倒吗?”(人们)依照他的说法(去做),【课文注释课文注释】不已不已:不停止。不停止。遂遂:于是。于是。溯溯(s)(s)流流:逆流。逆流。如如:依照。依照。果得于数里外。然则 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 果然在(上游)几里开外找到了(石兽)。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 欤?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呢?【课文注释课文注释】然则然则:如此如此那么。那么。据理臆断据理臆断:根据某个道理
7、就主观判断。臆断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臆断,主观地判断。主观地判断。欤欤(y):(y):表反问的句末语气词。表反问的句末语气词。【文学常识】笔记小说是一种带有散文化倾向的小说创作形式,它的特点就是兼有“笔记”和“小说”的特征。纪昀(yn)(17241805),字晓岚,直隶献县(今属河北)人,清代学者、文学家。【主旨归纳】本文通过叙述寻找河中石兽的故事,说明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仅仅根据常情或自己的一知半解就主观地做出判断。【写作特点】(1)语言平易,风格简淡。本文叙述精当明快。如第一段写打捞石兽,连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短句,简述事情经过,以“无迹”交代结
8、果,简洁之至,又很生动。(2)善于在叙述中制造波澜,平而不板。作者先写庙僧打捞石兽无果,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服为确论”,最后写老河兵的“又笑曰”,谜底这才揭晓。(3)寓理于事,卒章显志。作者的目的不是渲染寻找石兽的过程,而是借此引出最后的深层思考不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1.古今异义(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古义:今义:不潮湿(2)阅十余岁古义:今义:看(3)求二石兽于水中古义:今义:请求、要求、追求 岸经过,经历寻找1.古今异义(4)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今义:一门学科(5)是非木杮古义:今义:表判断的动词(6)但知其一古义:今义:表转折的连词,但是 事物的道理、规律这只像依照3.词类活用(1)棹数小舟 _(2)岂能为暴涨携之去_名词用作动词,划(船)动词用作名词,大水4.其他重点词(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 _(2)二石兽并沉焉_(3)竟不可得_(4)湮于沙上_(5)遂反溯流逆上矣_(6)可据理臆断欤_(7)山门圮于河_(8)众服为确论_(9)啮沙为坎穴_靠近一起终了,最后埋没咬,这里是侵蚀、冲刷的意思逆流主观地判断倒塌正确的言论同“以”组成一个词,认为动词,认为代词,这件事代词,代石兽助词,的动词,成为介词,表被动,译为“被”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