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时练习一、 选择题1、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敬告青年 B、每周评论 C、新青年 D、民报2、新文化运动高举两面大旗是( )A民主和科学 B自由和平等 C自强和求富 D自由和民主3、陈独秀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德先生、赛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表明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 )A 反对尊孔和复古B 提倡新道德和新文学C 宣传马克思主义D 提倡民主和科学4、这场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的大旗,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是(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C五四爱国运动 D文艺复兴运动5、新文
2、化运动中,鲁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的代表作品是( )A、文学改良刍议 B、庶民的胜利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狂人日记6.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辩”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突破”直接相关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提倡实业救国C.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D.提倡民主、科学7.金冲及认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有助于使文字的表达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并且明白易懂这是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又一大功绩。”开创这一“功绩”的是( )A.胡适 B.李大钊 C.陈独秀 D.蔡元培
3、8.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 )A.是一场文化运动来说的 B.作为反封建运动来说的 C.作为反复辟运动来说的 D.要求民主与科学来说的9.“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列女传(修身课)。在操场的树荫下,在宿舍里,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争得面红耳赤,后来由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这则材料反映的是( )A.维新启蒙思想开始传播 B.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C.近代学校开设修身课程 D.民主科学思想冲击封建礼教10.下列有关新文化运动表述正确的有( )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 由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发起 高举“民主”与
4、“科学”大旗 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A. B. C. D.11. “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猛烈抨击封建礼教的文化启蒙运动。”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之一是()A. 时务报B. 国闻报C. 民报D. 新青年12. 1916 年,青年杂志正式更名为新青年。“新青年”是指()A. 出国留学的青年B. 具有民主思想的青年C. 维护清朝统治的青年D. 遵循“孔孟之道”的青年13.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词中敬告青年,要做“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新青年”
5、。据此推断,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A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B扩大戊戌变法的影响C解放思想以救中国 D关注旧道德与新思想的融合14. 某同学收集下列人物图片参加图片展览。给这些图片拟一个栏目名称,比较合适的是()A.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B.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战士C. 洋务运动的领导者D. 推动维新变法的志士15.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这里的“启蒙之水”是指()A. “自强”“求富”B. 民主共和C. 民主与科学D. 君主立宪16. 观察下图,导致图中1919年报刊数量急剧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 辛亥革命的推
6、动B. 新文化运动的促进C. 戊戌变法的影响D. 近代西方科技的传入17.鲁迅在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每叶(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这段文字反映出鲁迅的思想主张是()A抨击专制,提倡民主 B抨击旧文学,提倡新文学C抨击迷信,提倡科学 D抨击旧道德,提倡新道德18. 某时期的报纸上出现了一首题为相隔一层纸的诗:“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分付(吩咐)开窗买水果,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屋子外躺着一个叫化子,咬紧了牙齿对北风喊要死!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薄纸!”这首诗最早可能创作于()A. 辛亥革命时期
7、B. 新文化运动时期C. 洋务运动时期D. 鸦片战争时期19. 右图是苏州吴县沈维钧编辑,由上海世界书局于1921年6月发行的做白话文秘诀书影。这本书的出版()A. 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B. 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C. 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D. 是对文学革命的积极响应20.某学者认为,新文化运动期间白话文取得决定性胜利对提升全民族文化程度,输入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等具有重要意义。白话文运动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变革的需要 B文言文晦涩难懂C白话文通俗易懂 D市民经济的发展二、非选择题21. 中国的近代化道路艰难而曲折。在经历一次次挫折和失败后,中国的有志之士终于找到了正
8、确的道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津通商后不出十年,租界里中国人的时髦打扮已变成“短衫窄裤,头戴小草帽,口衔烟卷,时辰表链,特挂胸前”。甲午战争前,即便是内地甚至某些乡村,日用洋货也有所流行,洋货成为某些人生活的必需品。摘编自孙燕京晚清社会风尚研究材料二 中国的传统文化自汉以来,一直被我们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但是到了晚清出现千年未有之文化危机从晚清开始,中国社会就是一个不断重建文化自信心的过程,这种文化自信心的建设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精神层面。摘编自廖保平辛亥百年:铁屋里的大国突围材料三 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期现代化(即是“近代化”)历史来看,实际历史上呈现出的,是不同时期的
9、中国人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试错的方式,来试图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摘编自萧功秦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1) 根据材料一概括,列强的侵略给近代中国带来哪些变化?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种变化?(3)根据材料三指出,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用史实证明这个观点并谈谈你对近代中国人的不断“试错”的认识。22、平民绝对没有受到这种报纸上的文化运动的益处,他们虽稍听见一些“教国!救国!”的演说,什么德谟克拉西的思潮,什么解放改造的学说,都是知识阶层的专利品罢了。中国不识字的人怎样多,识字的人,又大半数是守旧党,言论的效力,能有多少?所以现在大家的社会
10、改造运动,都注全力于言论界,多数还是埋头于口头、纸上,肤浅,直觉的著作。(一些启蒙者)好务虚名,急功近利,(只为)搏得一个虚名。郑振铎我们今后的社会改造运动(1919年)根据材料,概括新文化运动的局限。答案1-5CADBD 6-10DABDA 11-15DBCAC 16-20BDBDA21、(1)影响了中国人的穿衣风格和生活方式;影响了中国人的物质生活。(2)从一直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到不断重建文化自信(或:文化自信缺失)。外国列强的侵略带来的民族危机。(3)观点: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历程是非常曲折的。史实: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洋务运动失败后,中国的有志之士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进行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选择革命的方式,进行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失败后,中国的部分先进知识分子意识到是思想层面的问题,进行新文化运动。认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是曲折的,但是先进的中国人不断进行探索的过程显示了中国人民为了实现救亡图存的不屈斗争精神。22、运动影响局限于知识阶层;现实的文化基础薄弱;没有与现实的社会革命结合;存在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倾向。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