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三章第三章 企业企业 第一节第一节 什么是企业什么是企业 一、新古典企业理论一、新古典企业理论 (一)企业的概念 新古典企业理论把企业看成是一个将投入(它购买的资源)转为产出(它销售有价值的产品)的组织。该理论假定利用市场是无代价的,从而市场的自发调节能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它把企业和消费者作为微观经济分析的基本单位,消费者被理解为效用函数,企业被理解为生产函数。所谓生产函数是描述在生产技术状况给定的条件下,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的物质数量关系的函数式,一般记为:其中,表示生产某种产品所需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Q表示任一给定数量的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品组合在既定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出来的
2、该产品的产量。),(1nxxfQ nxx,1 假定一个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由一个具有理性并且完全无私的经理M来经营,那么他对投入要素的组合和产出水平的选择就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这就意味着在目标产出水平给定的情况下,他将使成本实现最小化。假定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上M按既定的价格w1,wn购买生产所需的x1,xn种投入要素,于是,在目标产量Q既定的条件下,M可以通过求解下列问题而使总成本达到最小化:niiixw1minQxxft sn ),(.1 对Q的每一个给定的值求解上述问题,将产生一条总成本曲线TC(Q),由此又可推导出一条平均成本曲线AC(Q)=TC(Q)/Q和一条边际成本曲线MC(Q
3、)=dTC(Q)/dQ。成本 收益 MC AC P MR 图3l)()()()(QTCQPQTCQTRQ0)()()(dQQdTCdQQdTRdQQddQQdTCdQQdTR)()(由微观经济学的知识可知: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需求价格弹性Ed趋于负无穷大,所以,边际收益MR就等于市场价格P。产业组织理论的一个久远的主题是,一个产业中的企业规模和数量是与规模报酬程度相关的。下面,我们探讨一下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生产单一产品的行业(或市场)均衡和厂商最优规模是如何决定的。)11(dEPMR(二)短期行业均衡和厂商最优规模的确定P MC MR D S EPe Pe e d=MR=Pe 0 Qe
4、 Q 0 qe q a.行业均衡 b.厂商均衡 如上图所示,在短期内当一个行业的需求状况和供给状况基本稳定时,行业的产量和价格将保持稳定,该行业处于短期均衡状态。市场需求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相交于E点,从而决定了市场均衡价格为Pe,市场均衡数量为Qe。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每个厂商只能是价格的接受者,因此,其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直线,并且它与横轴之间的距离就等于市场均衡价格Pe。此时:MR=Pe,所以厂商的需求曲线d=MR=Pe。e点是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MC与边际收益曲线MR的交点,它所对应的产量qe就是该厂商最优的生产规模。(三)长期行业均衡和厂商最优规模的决定 在长期竞争性调整过程中,行业
5、的供给和需求决定市场均衡价格和产量,而各厂商根据市场均衡价格调整其生产规模,并使其边际成本等于既定的市场价格。同时不断有新的厂商进入该行业,而亏损的厂商退出该行业。这种调整过程会一直进行,直到厂商进入或退出该行业的刺激不存在(只能获得正常利润)才会停止。此时价格、产量和厂商数量将不再发生变化,行业达到均衡状态。成 价 SMC LMC 成 价 LMC本 格 SAC 本 格 LAC LAC P B P1 P1 A 0 q0 产量 0 q q0 产量 (a)(b)上图表明,在行业和厂商的长期均衡状态下,每个厂商提供的产量不仅必然位于其短期平均成本(SAC)曲线之最低点(因新厂商进入该行业的竞争压力,
6、总会迫使产品价格下降到等于其平均成本,以消除超额利润的存在),而且必然也位于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之最低点(见图33(a)。也就是说,每个厂商所选用的厂房设备的规模必然是在当时技术条件下效率最高的最优规模,并且他们提供的产量也必然是该厂房设备规模之平均成本为最低点的产量,如图33(b)所示。这是因为,在开始时,效率最高的厂商选用的厂房设备的规模的效率小于最优规模的效率,意味着该厂商的规模在其LAC最低点的左上方的一点,例如 B点,此时的价格为P,产量为q,该厂商可获得超额利润。由于只要LAC曲线还处于递减阶段,那么厂商选用规模更大从而平均成本更低的设备规模,就会获得更多的利润,这会驱使该厂商
7、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效益,选择效率更高即平均成本最低的设备规模。因此,当厂商达到长期均衡时,它选用的厂房设备的规模必然位于LAC曲线之最低点(A点),该点所对应的产量即是该厂商在长期中的最优产量q0。又因为只要存在着超额利润,竞争的压力会引起市场供给增加,由此迫使价格下降到超额利润完全消失,即P1=LAC的最低点。二、现代企业理论二、现代企业理论 (一)科斯理论 科斯于1937年发表的著名的企业的性质一文,被公认为是现代企业理论的开山之作。科斯明确指出,新古典企业理论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缺陷。,它在关注价格体系的时候,忽略了市场,或者说是忽略了制约交换过程的制度安排,忽略了与交易相关的(如获得信息)
8、、对贸易条件讨价还价的费用。,它在强调企业功能的同时,忽略了企业的制度结构,所以不能解释生产活动为什么和如何被组织在企业内进行,许多社会经济资源为什么和如何在企业内按行政决策使用等这样一些问题。,它并未令人满意地解决企业的边界及其决定的问题。现代企业理论的基本思路是:市场能够运用价格机制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即任何的资源再配置都不可能在不使任何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差的前提下使另一个人变得更好(帕累托最适度)。那么,厂商活动有什么优越性呢?他们认为,市场的刺激结构(Incentive Structure)和厂商内部生产的刺激结构是不同的。厂商往往会发现,自己兼有相互联结的各个生产环节会更好一些,即实
9、现纵向一体化(Vertically Integrated)。厂商是市场的替代,两者都是资源配置的可选择手段,节约交易费用倾向是企业代替市场的根本原因。厂商为什么会存在呢?科斯认为:(l)市场和企业是执行相同职能因而可以相互替代的配置资源的两种机制,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在市场体系中,专业化的经济活动由“看不见的手”协调,分散的资源由价格信号配置。而在企业内部,专业化的经济活动由“看得见的手”协调,分散的资源由行政指令配置。(2)无论运用市场机制还是运用企业组织来协调生产,都是有成本的。科斯指出,企业组织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第一,发现相关价格即获取有关的市
10、场信息是要支付一定费用的;第二,进行交易谈判,签订交易契约也要支付一定的费用。(3)企业存在的原因在于有些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比通过市场所花费的成本要低。于是,交易成本的比较使一个资源的组织形式产生了,这个组织形式就是企业。由此可见,企业产生的原因在于市场交易成本大于企业组织成本,企业的产生取代了市场上价格机制对生产要素的调节,而代之以企业内部的组织协调。也就是说,“企业是价格机制的替代物”。(4)市场机制被替代是由于市场交易有成本,企业没有无限扩张成世界上只有一家的巨大企业则是因为企业组织也有成本。市场与企业的界限是由以下原则决定的:当一个企业扩张到如此规模,以至于再多组织一项交易所引起的成本
11、既等于别的企业组织这项交易的成本、也等于市场机制组织这项交易的成本时,静态均衡就实现了,企业与市场的界线也就划定了。(二)交易成本理论与机会主义行为 交易成本,是指厂商之间进行业务活动所花的费用。由于任何协议都不能穷尽所有可能发生的偶然因素,所以如果发生不可预测的事件,就不得不修改协议,这也是交易成本的组成部分之一。重新协商可能会涉及很多内容,不可预测的事件往往对一方有利而对另一方不利,这时,有利的一方就可能利用这样的机会,来获得好处。在市场交易过程中,特别是当合同条款不明确或有疏漏的时候,交易各方都可能会采取这种机会主义行为(Opportunistic Behavior)。1交易和交易成本的
12、概念。威廉姆森给交易下的定义是:“当一项物品或劳务越过技术上可分的结合部而转移时,交易就发生了。”技术上可分的结合部指的是技术上不可分的实体之间发生联系的区域。而且,交易被认为是通过某种明确或不明确的契约进行的。所以,交易成本也就是交易成本也就是从契约的角度定义的从契约的角度定义的“运用经济体制的成运用经济体制的成本本”。2契约人行为的基本假定。与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的“经济人”行为假定相区别,威廉姆森提出了“契约人”的概念,并将它作为研究企业等经济组织的出发点。“契约人”的行为特征不同于“经济人”的理性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有限理性;二是机会主义。按照西蒙的定义,有限理性是指“主观
13、上追求理性,但客观上只能有限地做到这一点”的行为特征。“契约人”有限理性行为假定的意义在于:首先,它表明人们对交易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每种偶然事件进行考虑和订约是有代价的。也就是说,设计或制定合同的事前成本可能是很高的,以致人们无法在合同中为各种偶然事件确定对策,或者许多偶然事件根本就无法预测,也无法在合同中列出。其次,事先没有考虑到的偶然事件会增加事后成本,因为当这些事件出现时就需要重新进行谈判和缔约。再次,由于预料到一定会有某些偶然事件事前没有想到,所以交易各方可能在初始合同中订立如何“善后”的具体措施,从而使交易成本增加。机会主义行为假定是由威廉姆森提出来的,意指人机会主义行为假定是由威廉
14、姆森提出来的,意指人们以欺诈手段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倾向。们以欺诈手段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倾向。它可分为事前和事后两种,前者以保险学中的“逆逆向选择向选择”为典型,是指投保人尤其是风险较大的投保人不愿意坦率地披露与自己的真实风险条件有关的信息,甚至还会制造扭曲的、虚假的或模糊的信息;后者以保险学中的“道德风险道德风险”为典型,是指已经取得保险的投保人往往不以完全负责的态度行事、不采取应当采取的降低风险的行为。由于机会主义行为,一种经济组织或治理结构必须保障交易不受机会主义行为的损害,交易才能够顺利进行。(三)代理理论与古典和现代企业组织的形成(三)代理理论与古典和现代企业组织的形成 当大部分交易成
15、本理论把重点放在对市场和企业(纵向一体化)的选择上时,以阿尔钦和德姆塞茨为先导的代理理论却更加关心企业内部结构(横向一体化)的问题。他们同意科斯关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市场交易的费用越高在企业内部组织资源的比较优势就越大的观点。但是,他们认为企业理论也可以不是通过市场,而是更容易地通过企业的管理费用来确立,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管理的费用越低,在企业内部组织资源的比较优势就越大。为此,他们提出了团队生产、测度、监控、偷闲、剩余权利等一系列概念,从而对现代企业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1计量问题(The metering problem)。阿尔钦和德姆塞茨认为经济组织有两个至关重要的计量需
16、求,即对投入的生产率以及对报酬的计量。在许多情况下,市场机制可以很好地解决计量问题,前提条件是产出可以被直接计量。但问题在于有些产出无法被直接计量(如队生产),使得市场对生产率的计量发生困难或费用很高,从而导致那些能节约计量费用的经济运行方式(企业)的产生。阿尔钦和德姆塞茨正是以此为切入点来解释为什么会有企业存在以及古典企业具有怎样的结构等问题。2队生产(Team production)。阿尔钦和德姆塞茨给出了队生产的定义:产出属于一个队,而且它还不是每个分成员的分产出之和。正是由于队生产向市场提供的产品是联合产品,不是每个成员边际产品之和,使得对于参与合作生产的成员的边际产品无法直接地、分别地、便宜地观察和计量,从而必然导致搭便车的问题,队成员因为能够将偷闲的成本转嫁给别人(外部性的存在),而获得偷闲的激励,结果使队生产的效率受到损害。当然,如果对这类行为的监察没有费用,就没有人会产生偷闲的激励,因为此时谁也无法将他偷闲的费用强加给别人。但实际情况是进行监督必然要支付费用。因此,就有必要寻找监察费用尽可能低的组织方式来进行生产,从而有了“剩余索取权”问题。我们可以证明,完全依靠市场不能解决有效监督的问题(外部性、克拉克税及说真话难的事实)。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