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频率估计概率(第用频率估计概率(第 1 1 课时)课时)”课例点评课例点评 点评人:学校数学教研组、县数学名师、专家 总体评价: 整堂课教师以自己独到的处理教材的见解和方法为基础, 以多媒体课件为辅 助教学手段,以教师的组织、引导、参与为依托,以学生的积极动手、动口及合作交流为主 线来构建本课时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探索,启发学生思维,注重学法指导,促进学生的有 效学习,表现出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智慧,达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是一节成功的课 例。 具体说来,本节课具有以下几个突出优点: 一、本节课,教师能对教材进行“深加工”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体现了用“用教材教” 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
2、。比如情境问题的创设、历史数据折线统计图的呈现、方法设计、 达标习题的选择等无不体现这一点。 二、本节课四维目标明确,教学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这样的教学设计能使学生深刻的 意识到: 你想知道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吗?你就去反复实践吧! 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你就会 找到它发生的规律。无形中教给学生一种求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的方法。 三、在新课引入中,教师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通过学生熟悉的天安门广场的图片,以 国庆旅游为背景,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自然、贴切的引出了问 题,引发了学生的数学思考。 四、本堂课,教师能以“问题串”为导向来设计教学环境,不断地向学生提供参与数学 活动、数学
3、思考的机会;能走到学生中去,及时地在操作方法、思维方式和思路拓展上帮助 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能舍得给学生想的时间、说的机会以及展示思维过程的舞台,使 教学活动成为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很好体现了“学为主体,教为主 导”的教学理念。 五、 过程与结果的关系处理恰当。 为了使学生明白大量的重复试验频率趋近于理论概率 这一事实,教师能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认知基础,设置恰当的试验过程,发动全体学生积 极参与,动手实验,收集数据,引导学生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归纳和辨析,不仅关 注试验的结果,更关注了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六、处理预设和生成的
4、关系处理合理,显示了一定的教学智慧。能大胆放手,给学生广 阔的思考空间,对学生的新思想,没有盲目否定,没有只停留在学生的表达层面;针对一个 问题,教师能巧妙地将学生的不同看法、不同角度观点融合到一起,使学生感觉到最好的答 案有他的智慧结晶,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在学习中的重要,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七、本节课能恰当使用多媒体,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借助历史数据绘制的折线统 计图,直观、清晰地向学生呈现出,大量的重复试验时,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趋近于 理论概率的规律,很好地突破了教学中的难点。 八、本节课 ,渗透了“从特殊到一般” 、 “数形结合” 、 “类比-猜想-归纳” 、 “模型思
5、想” 等数学思想,渗透了数学史的教育,有利于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九、能给学生看书的机会,利用课本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真正将课本作 为了学生学习材料的来源,而不是仅作为教师自己讲课材料的来源。 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练习设计能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练习梯度,使得不同层 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利用板面和练习本进行当堂检测,组长检查反馈问题、落实 效果也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在课堂上完成对所学内容的检测,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当然,本节课也有一些缺憾,有两点建议可供交流: 一、有些语言,还不够干练,还需课前认真组织。 二、 本节教学还存在着很多需要板书的知识点而没有板书, 原因是本节知识点不利于板 书,所需时间较长,需课前充分预设。但并不影响这堂课整体的美,因为教学永远是一种缺 憾的艺术。每个人都是在不断追求完善、不断在生成的缺憾中逐渐走向成熟,走近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