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直肠与肛管疾病,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院 外科学教研室 结直肠外科 廖 存 13481131197,结直肠大体解剖关系与位置,结肠、直肠在体内的位置,结、直肠与肛管解剖,成人结肠全长平均约150 cm(120200 cm)。包括盲肠、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结肠有三个解剖标志:即结肠袋、肠脂垂和结肠带。,(一) 结 肠,在回肠末端进入盲肠处,有黏膜和环肌重叠形成的回盲瓣。作用:防大肠内容物反流入小肠,控制小肠食糜残渣不会过快进入大肠。,结肠组织学结构,结肠动脉,右半结肠由肠系膜上动脉供应,分出回结肠动脉、右结肠动脉和中结肠动脉。,左半结肠有肠系膜下动脉供应,分出左结肠动脉和数支乙状
2、结肠动脉。,结肠的静脉与动脉同名,经肠系膜上静脉和肠系膜下静脉汇入门静脉。,淋巴: 四组 结肠上淋巴结 结肠旁淋巴结 中间淋巴结 中央淋巴结,结直肠肛管的生理功能,结肠的生理功能: 主功能是吸收水分; 储存和转运粪便。,直肠 上接乙状结肠,下接肛管,长约12- 15cm,起自第3骶椎平面,骶骨前下行 至 尾骨平面同肛管相接形成90度弯曲。 直肠上段与结肠大小相同,下段扩大为 壶腹部,暂存粪便。 肛管 上接直肠,下端为出口(肛门)。上 为移行上皮,下部为鳞状上皮。,括约肌 内括约肌为不随意肌,是下段直肠延伸增厚的环肌,绕肛管上2/3。外括约肌为随意肌,由直肠纵肌,肛提肌纤维穿过而成,分皮下部,浅
3、部,深部。,皮下部:位于肛管下端皮下层内,内括约肌的下 方,肛管白线构成。 浅部:椭圆形肌束,起自尾骨,两束向前围绕肛管,止于会阴部,与尾骨相连形成坚强的肛尾韧带。 深部:位于浅部上方,是环状肌束,后部与耻骨直肠肌纤维合并,形成肛管直肠环。,三个肛环(肛外括约肌组成): 上环(深部):附着于耻骨联合,收缩时向前、上提举。 中环(浅部):与尾骨相接,收缩时向后拉。 下环(皮下):与肛门皮下相连,收缩时向前下拉。 上环损伤后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肛门失禁。,四个间隙(具有临床意义) : A骨盆直肠间隙:直肠两侧,左右 肛提肌上各一,位于肛提肌上,盆腹膜之下; B直肠后间隙:直肠与骶骨之间、 肛提肌上,可
4、与两侧骨盆、直肠窝相通。,四个间隙(具有临床意义) : A骨盆直肠间隙:直肠两侧,左右 肛提肌上各一,位于肛提肌上,盆腹膜之下; B直肠后间隙:直肠与骶骨之间、 肛提肌上,可与两侧骨盆、直肠窝相 通。 A坐骨直肠间隙:在肛管两侧,肛 肛提肌下提肌下,左右各一,坐骨肛管横 膈之上; B肛门周围间隙:坐骨肛管横膈及 肛门周围皮肤之间。,四个间隙(具有临床意义) : A骨盆直肠间隙:直肠两侧,左右 肛提肌上各一,位于肛提肌上,盆腹膜之下; B直肠后间隙:直肠与骶骨之间、 肛提肌上,可与两侧骨盆、直肠窝相 通。 A坐骨直肠间隙:在肛管两侧,肛 肛提肌下提肌下,左右各一,坐骨肛管横 膈之上; B肛门周围
5、间隙:坐骨肛管横膈及 肛门周围皮肤之间。,直肠、肛管血供: 直肠上动脉(来自肠系膜下动脉); 直肠下动脉(来自髂内动脉); 骶中动脉(来自阴部内动脉)。 直肠肛管静脉丛: 直肠上静脉丛:齿状线上、直肠粘膜下层内。 特点:无静脉瓣 ,易扩张形成团块。 直肠下静脉丛:齿状线下肛管皮下层,亦易曲张呈 团块。回流至阴部内静脉、髂内静 脉。,齿状线的临床意义: 上为粘膜,下为皮肤; 上为直肠上下动脉供应,下为肛管动脉供 应; 上为直肠上静脉,无瓣,回流-门脉; 下为直肠下静脉,回流-体静脉系。 齿状线上淋巴回流腹主动脉旁,齿状线下 为腹股沟淋巴网。 齿状线上为植物神经支配(无痛),齿状 线下为阴部内神经
6、(痛觉)。,直肠肛管检查法: 体位(1)左侧卧位;(2)膝胸位 (3)截石位; (4)蹲位; (5)弯腰前俯位。,视诊:肛门处有无血、脓、便、粘液、瘘管口 及肿物,收缩时肛门的动作,有无肿块 脱出。 指诊:括约肌松紧度、肛门白线完整性、触痛、 肿块、狭窄、与相邻器官之间的关系。 辅助检查:肛镜、乙状结肠镜、结肠镜、X线钡 灌肠、排粪造影、腔内B超等。,直肠肛管检查法:,一、定义: 结肠癌(colon cancer)是指盲肠至乙状结肠移行部第三骶骨水平的结肠原发性癌。,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以4165岁发病率高。 近20年来尤其在大城市,发病率明显上升,且有结肠癌多于直肠癌的趋势。 是所有
7、恶性肿瘤中治疗效果最好的疾病之一,结肠癌,二、病因,饮食因素 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饮食 环境因素 肠道细菌 厌氧菌,导致肠道脱氧胆酸 化学致癌物质 亚硝酸盐、吸烟 内在因素 癌前病变(家族性息肉病) 腺瘤、溃疡性结肠炎、结肠血吸虫病肉芽肿 家族遗传 基因突变,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 ,FAP),三、大肠癌变过程模式,正常 上皮,增 生 微腺瘤,早 期 腺 瘤,中 期 腺 瘤,晚 期 腺 瘤,癌,浸 润 转 移,基因,染色体 改变,去甲基,MCC APC MMR,5q 突变缺失,K-ras,12q 突 变,18q 突变? 缺失,DCC
8、,P53,17q 突变缺失,缺失 突变?,nm23?,其他,四、病变部位,结肠癌肿好发部位: 乙状结肠盲肠升结肠肝曲降结肠横结肠脾曲,【病理与分型 】,肿块型:向肠腔内生长、好发右侧结肠。特别是盲肠;,根据肿瘤大体形态分:,2 浸润型 沿肠壁侵润,易引起肠腔狭窄和肠梗阻,多发左侧结肠;,3 溃疡型 向肠腔深层生长向周围侵润,是结肠癌常见类型。,肿块型,溃疡型,浸润型,大体形态,根据显微镜组织学分:,结肠高分化腺癌,大肠腺癌,腺癌 (大多数),粘液癌(预后较腺癌差),黏液癌,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 易侵犯小血管、淋巴管、预后最差,未分化癌,结直肠癌TNM分期 (国际UICC),T 原发肿瘤 TX
9、无法估计原发肿瘤 T0 无原发肿瘤证据 Tis 原位癌 T1 肿瘤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 T2 侵犯固有肌层 T3 穿透肌层至浆膜下 T4 穿透脏层腹膜或侵及其他脏 器或组织,N 区域淋巴结 N0 淋巴结无转移 N1 淋巴结有转移,转移区域淋巴结1-3个 N2 淋巴结有转移,转移区域淋巴结4个 NX 淋巴结情况不祥 M 远处转移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MX 远处转移情况不祥,结直肠癌TNM分期 (国际UICC),T 原发肿瘤 TX 无法估计原发肿瘤 T0 无原发肿瘤证据 Tis 原位癌 T1 肿瘤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 T2 侵犯固有肌层 T3 穿透肌层至浆膜下 T4 穿透脏层腹膜或
10、侵及其他脏 器或组织,N 区域淋巴结 N0 淋巴结无转移 N1 淋巴结有转移,转移区域淋巴结1-3个 N2 淋巴结有转移,转移区域淋巴结4个 NX 淋巴结情况不祥 M 远处转移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MX 远处转移情况不祥,结直肠癌TNM分期 (国际UICC),T 原发肿瘤 TX 无法估计原发肿瘤 T0 无原发肿瘤证据 Tis 原位癌 T1 肿瘤局限于粘膜或粘膜下层 T2 侵犯固有肌层 T3 穿透肌层至浆膜下 T4 穿透脏层腹膜或侵及其他脏 器或组织,N 区域淋巴结 N0 淋巴结无转移 N1 淋巴结有转移,转移区域淋巴结1-3个 N2 淋巴结有转移,转移区域淋巴结4个 NX 淋巴
11、结情况不祥 M 远处转移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MX 远处转移情况不祥,种植 腹膜,转移途径,淋巴: 肠壁 肠旁 肠系膜周围 肠系膜根部,血行 肝、肺、骨,局部浸润 乙状结肠:膀胱、子宫、输尿管 横结肠: 胃壁,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肝转移,肺转移,肺转移,【临床表现】,1 、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改变:最早出现 2、腹痛: 早期症状之一 3、腹块: 常以肿块出现就诊 4 、肠梗阻症状: 一般中晚期症状 5、全身症状: 贫血、消瘦、乏力、低热等 肝大、黄疸、浮肿、腹水、淋巴结肿大、恶 病质等,右半结肠癌的临床表现,起因 :右结肠管腔大、壁薄,内容物多呈液状, 肿瘤多为隆起型病变(菜
12、花样),可向 腔内生长成较大,肿瘤易坏死、糜烂、出血及感染 症状:原因不明的贫血、乏力、疲劳、食欲减 退、消瘦、发热; 消化不良;持续性 右侧腹部隐痛不适;大便隐血阳性;后 期右侧腹部可扪及腹块,左半结肠癌临床表现,起因:左侧结肠肠腔细,内容物呈半固体,肿瘤 以浸润型多见, 易引起肠腔狭窄和结肠 梗阻,症状出现较早 症状:排便习惯改变, 便秘、 便频或两者交替; 粘液血便或便血;结肠梗阻症状:进行性 排便困难,便秘和腹部胀痛,结肠癌诊断,高危筛查人群 凡40岁以上有以下任一表现者应列为高危人群: 级亲属有结直肠癌史者; 有癌症史或肠道腺瘤或息肉史; 大便隐血试验阳性者; 以下五种表现具二项以上
13、者:粘液血便、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慢性阑尾炎史及精神创伤史。,非常重要 的概念!,【诊断】 对高危人群,行结肠镜、 X 线钡剂灌肠(含钡 双重造影)即可诊断。 其他辅助检查: B超 CT CEA,纤维结肠镜,Barium enemas,Barium enema demonstrating “apple core” or “napkin ring” lesion, caused by a constricting carcinoma.,Barium enemas,Barium enema demonstrating a polypoid carcinoma arising in the cecu
14、m,【治疗】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结肠癌根治性手术 切除肿瘤所在肠袢及其系膜和区域淋巴结 右半结肠切除; 横结肠切除 ; 左半结肠切除; 乙状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式,52,右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盲肠、升结肠和结肠肝曲癌肿 盲肠、升结肠癌肿切除范围:右半横结肠、升结肠、盲肠及其相关区域的系膜血管和淋巴结,包括长约15-20cm的回肠末段 结肠肝曲: 加切除横结肠和胃网膜右动脉组的淋巴结。,53,横结肠切除术,适用于横结肠中部的癌肿 切除范围:包括包括肝曲和脾曲的整个横结肠以及胃结肠韧带组的淋巴结组。 全部大网膜、及其系膜血管和淋巴结,第29章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54,左半结肠切除术,适用于
15、结肠脾曲和降结肠 切除范围:全部大网膜、横结肠左半、脾曲、降结肠相关系膜血管和淋巴结(乙状结肠是否切除,要根据肿瘤的位置高低决定),第29章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55,乙状结肠切除术,适用于乙状结肠癌 切除范围:乙状结肠及其系膜和淋巴结,有时包括直肠上端,第29章 结直肠与肛管疾病,梗阻性结肠癌的手术处理原则,右侧结肠癌伴急性梗阻 尽量做右侧结肠切除、一期吻合术 无法切除者,行捷径手术:切断末端回肠,近切断回肠横结肠吻合, 远切断回肠造口 盲肠造口减压效果不佳 左侧结肠伴急性梗阻 尽量一期切除肿瘤,手术包括: 结肠次全切,行回肠乙结肠或回肠直肠吻合 左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近端造口、二期造口关闭
16、左半结肠切除,近远端造口或近端造口、远端关闭, 二期吻合 无法切除者,行捷径手术或横结肠造口术,多学科综合治疗 化疗; 免疫治疗 ;中医中药,思考题 1结肠癌的诊断依据。 2结肠癌的治疗原则。 3、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手术原则,病例分析 男性,53岁, 主诉:大便次数增加、带血2个月。 2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排便次数增多 3-6次/天,不成形,间断带暗红色血迹、 偶有脓液。有中、下腹痛,无明显腹胀及恶心呕吐。无发热,进食尚可。近来明显乏力,体重下降约4kg。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T 37.3,P 76次/分,R 19次/分,BP 120/80mmHg,一
17、般状况稍差,皮肤无黄染,结膜苍白,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无明确病变。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无压痛,无肌紧张,肝脾未及。右下腹可及约48cm2质韧包块,可推动,边界不清,移动性浊音(-),肠鸣音大致正常,直肠指诊未及异常。,辅助检查:大便潜血(+), 血WBC 4.6109/:,Hb 85g/L,入院后查血CEA 42ng/mL。 问题: 1.初步诊断 2.诊断依据 3.为明确诊断你认为还需做哪些检查 4.治疗原则,思路,一、初步诊断:结肠癌 二、诊断依据: 病史:排便习惯改变,便次增加,暗红色血便,消瘦、乏力 查体:贫血貌,右下腹似可及约48cm2质韧包块,可推动,边界不清 辅助检查:Hb 85g/L, 血CEA 42ng/mL。 大便潜血(+),三、进一步检查 1.电子结肠镜检查及活检 2.盆腹腔CT 3.腹部、腹主动脉旁B超 4.钡剂灌肠造影 四、治疗原则 1.待肠镜下病理证实后行根治性手术 2.术后根据病理情况,必要时辅助化疗,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