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械运动习题复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测平均速度第一章 机械运动 物体的运动知道一种性质提高两种能力理解两个特点学会两种工具的使用知识回顾掌握三个物理量的测量物体的运动1dm m1km m1cm m1mm m1m m1nm m一、长度的单位:1、国际单位:米(m)2、单位间的换算:刻度尺学会两种工具的使用10310-1 10-210-310-610-9常见物体的长度:(填上合适的单位)一张纸的厚度约:75一根头发丝直径约:75一元硬币的厚度约:2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约:3乒乓球直径:40珠穆朗玛峰海拔约:8844.43长江全长:6400mmmmmmmmmkm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2、1.看:零刻度线 量程(测量范围)分度值单位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08cm1mm 2.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一端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刻度尺放正3.读:视线要与刻度线垂直ABC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记: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0cm 1 2 3 4 52.32cm2.33cm数字二、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时间的测量与单位1、国际单位:秒(S)2、单位间换算:1s=ms秒表60360010001h=min=s学会两种工具的使用三、误差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3.减小误差的方法:错误可以避免,误差不可避免只可减小(1)选
3、用更精确测量工具;(2)改进测量方法;(3)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两个蜗牛的说法怎么会不一致?知道一种性质世界是运动的二、运动的相对性:1.由于参照物选取的不同,对于同一个物体,我们可以说它是运动的,也可以说它是静止的。2.参照物的选择原则: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但不能以研究物体本身做参照物。2、“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的歌词中,“竹排江中游”是以_ 为参照物的;“青山两岸走”是以_为参照物的.青山(河岸)竹排1、流动的河水上漂着一条小船,船舱里坐着几位乘客在观景,河岸上有树。相对与树来说,人是 的,小船是 的;相对与船来说,人是 的,树是 的。运动运动运动 静止速 度一、比较物体运动快慢
4、的方法:1、相同路程比时间2、相同时间比路程3、比较速度(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裁判比较法)(观众比较法)掌握三个物理量的测量长 度时 间二、速度的公式与单位:1、公式:tSv 2、单位:(1)国际单位:m/s(2)其他常见单位:km/h1m/s=3.6km/h3.了解一些常见物体的速度:人步行:1.1m/s 3.6km/h骑自行车:5m/s18km/h汽车:30m/s108km/h声速:340m/s光速:3108m/s三、计算题:1、格式:2、类型:火车过山洞的问题相遇问题比值问题1、一列长 360 m的火车,匀速通过一个长 1800 m的隧道,如果该火车的时速是 54km/h,请问:(1
5、)火车通过隧道需要多少时间?关于过桥(山洞、隧道等)的问题t=144s解:由 得tSv 360m+1800m54km/h=2、一列长 360 m的火车,匀速通过一个长 1800 m的隧道,如果该火车的时速是 54km/h,请问:(2)火车全部在山洞内运行的时间是多少?解:由 得tSv t=1800m-360m54km/h=96s=1440m 甲乙两人相距100m,两人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5m/s,乙的速度是3m/s,则需多少时间才能相遇?关于相遇的问题解:s1+s2=100m V1t+v2t=100m t=100mV1+v2100m5m/s+3m/s=12.5s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是2:3,则速度之比为()A.9:4 B.4:9 C.1:1 D.3:2A关于比值的问题理解两个特点一、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特点:2.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3.在任意时刻的速度都相同1.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都不变。(一)分析图象的能力提高两种能力00t(s)S(m)t(s)(a)(b)V(m/s)V与t无关 s与t成正比1.匀速直线运动:V(m/s)t(s)(c)静止(d)t(s)S(m)00加速运动(二)物理语言表达的能力提高两种能力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