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二章 生产、成本和厂商均衡理论第一节 生产理论第二节 成本理论第三节 市场结构与企业的产量,价格决策第一节 生产理论w 前几年一位政协副主席提出可以用玉米来加前几年一位政协副主席提出可以用玉米来加工汽油,当时朱总理没有采纳这一建议。后工汽油,当时朱总理没有采纳这一建议。后来朱总理派人到国外考察,发现美国人确实来朱总理派人到国外考察,发现美国人确实在汽油中添加了在汽油中添加了10%10%玉米油,节约了能源。有玉米油,节约了能源。有关部门对相关技术进行了引进考察和计划工关部门对相关技术进行了引进考察和计划工作。总理后来还就没有更早接受建议向那位作。总理后来还就没有更早接受建议向那位政协副主席致
2、歉。政协副主席致歉。一、生产函数概念 生产过程中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产品产出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生产函数来表示。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以L、K、N、E分别代表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的投入量,Q代表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则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Q=f(L,K,N,E)为了叙述简单,我们考虑厂商只利用两种生产要素,劳动和资本。这样,生产函数就可以简化为:Q=f(L,K)w 生产要素可从技术性质上划分,也可从时间上划分,可分为不变投入(固定投入)和可变投入(变动投入)w 不变投入是指在短期内不会发生变化的投
3、入.(如厂房.设备等)w 可变投入是指对于产出而言,其使用数量能够较为容易发生变化的投入.(如原材料.动力.运输服务等)为了方便起见,经济学家根据生产要素调整变动的可能性把生产函数划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情形:在短期内至少一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必须是固定不变的,产量的变化完全是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变化的结果;在长期中,所有的投入要素都是可以变动的。w 短期生产函数:在短期内其他生产要素固定不变的条件下,可变要素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的数量关系。w 长期生产函数:在全部生产要素都可改变的条件下,要素投入量与产品产出量之间的数量关系。w 生产函数反映的是一定技术条件下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数量关系。技术条件的改变必然
4、产生新的生产函数。二、只有一种投入要素可变的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在生产函数中,假定资本投入量是固定的,用K表示,劳动投入量是可变的,用L表示,则生产函数可以写成:Q=f(L,K)根据这一生产函数,我们不难理解,此时总产量的变化只取决于劳动要素投入量L,随着劳动量的连续变化,会引起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动。K K K1、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总产量,记为TPL,TPL=Q=f(L,K)平均产量,记为APL,APL=TPL/L 边际产量,记为MPL,MPL=dQ/dL。MPL理解为当其他要素不变时,每一新增单位L投入所引起的总产量变化值。一种可变投入品生产函数:三种产出指标一种可
5、变投入品生产函数:三种产出指标两种投入中,资本固定但劳动可变,有一种可变投入品生产函数。两种投入中,资本固定但劳动可变,有一种可变投入品生产函数。其中,劳动平均产出(APL)到4以后下降;劳动边际产出(MPL)从第3个以后下降。要搞好生产,必须懂得现有生产函数的性质。可变投入的收益性质有三种:常数收益、递增收益、递减收益。可变投入常数收益是指企业短期生产函数在正常出产范围内是呈线性的,即随着可变投入数量的逐渐增加,产出以常数比例增加。Q=a+bX假定可变投入是生产过程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因此生产函数式中的a为零,Q=bX APL=Q/X=b,MPL=dQ/dX=bQXTPLQXAPL MPL0
6、0可变投入递增收益说明随着可变投入数量的连续增加,产出以一种递增的比率增加。Q=bX+cX APL=b+cX MPL=b+2cX注意这种性质的生产函数并不多见。QXTPlQXMPlAPl00可变投入递减收益的生产函数表现为:可变投入与一定数量不变投入相结合时,产出增加的比例小于投入增加的比例。Q=bX-CX APL=b-CX MPL=b-2cXQXTPlQXAPlMPl00由经验可知,一个企业的可变投入收益一般会先后不同地经历这三种收益状况,即一开始遇到的是递增收益情况,然后遇到近似于常数收益情况,最后当达到生产 能力上限之后,遇到递减收益情况。如下图所示。图21描述了TPL、APL和MPL随
7、投入要素L增加而变化的这种常见模式。如果把产量的变动划分为三个区域,便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三个产量函数变化的轨迹和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第一区域内,边际产量上升,总产量以递增的速率在增加;在第二区域和三区域内,边际产量下降,总产量以递减的速率增加。当边际产量达到零值点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之后边际产量为负时,总产量绝对减少。至于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其特征表现为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必然是增加的;相反地,只要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平均产量肯定是下降的。因此,也就必然有一点,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此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在数学上,APL是总产量除以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商。MPL是总量对可
8、变生产要素求一阶导数,在坐标图上反映为总产量曲线上相应各点切线的斜率。边际产量是说明产量变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经济学家据此提出所谓“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其基本含义是: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一个临界点,超过这一点之后,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的趋势,直到出现负值。实际上,这一规律并不是数学推导得出的,而是一种经验概括,是大多数生产过程所具有的共同特征。2、生产的三个阶段在确定一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量时,我们根据可变要素的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将生产分为三个阶段。企业投入的L应当处于哪个阶段呢?边际技术替代率从生产函数
9、Q=f(L,K)中,我们发现一定的产出量Q,可由多种组合的K、L投入量来实现。等产量曲线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相互替代的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各种不同组合的轨迹。同无差异曲线类似:等产量曲线的斜率为负;任何两条等产量曲线不相交;离原点越远表示越高的产量水平。边际技术替代率用来测量在维持产出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的某种要素投入所能够减少的另一种要素投入量。我们把要素L对K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简记MRTSLK(=K/L)或=dK/dL由此可见,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的该点切线之斜率。w 从图中我们还可看出,由于从点A移到点B总产量保持不变,因而有w
10、 MPLL+MPkK=0w 亦即 K/L=-MPL/MPkw 这样,边际技术替代率还可以表示为两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负值,即w MRTSLK=-MPL/MPk在维持产量不变(即在同一条等产量曲线上)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这一现象被称为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四、生产者均衡如果企业使用了对于既定产量而言成本最小的要素组合,或者对于它既定的成本而言产量最大的要素组合,则称它达到了生产者均衡。假定生产要素L和K的价格分别为PL和PK,那么,对 任 何 一 给 定 的 总 成 本 C 来 说,则 有:C=PL*L+Pk
11、*K 等成本线生产者均衡是这样确定的:对于一条既定的总成本线,找到它相切的一条等产量曲线,切点表示的要素组合就是最大产量的要素组合;或者,对于一条既定的等产量曲线,找到一条与它相切的等成本线,切点所表示的要素组合就是最小成本的要素组合。w 等成本线的斜率为-PL/Pk MRTSLk=-MPL/MPk-MPL/MPk=-PL/Pkw MPL/PL=MPk/Pk五、扩展线与规模收益扩展线是在技术不变和生产要素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生产者或厂商扩大生产规模的路径,在几何上表现为所有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切点的连线。在所有这些点上,边际技术替代率的绝对值与要素价格之比的值相等。企业要得到最大利润,当然只能在
12、扩展线上选择投入的量。那么在扩展线上应当选择哪一点呢?这实际上是问企业应当选多大的生产规模。规模收益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企业的规模收益变化可分以下三种情况:(1)规模收益递增。此时,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2)规模收益不变。此时,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3)规模收益递减。此时,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第二节 成本理论 生产者均衡和扩展线等内容并没有完整地说明利润最大化问题,甚至于还没有说清利润的概念。一、有关成本的概念 1、经济成本和会计成本 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与会计学中
13、的成本概念是有区别的。在会计学中,企业的会计成本包括企业依据合同必须支付给要素所有者的费用以及依据法规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以及间接税。会计利润=销售收入 会计成本经济成本从本质上看,是所使用的全部要素的机会成本。经济利润=会计利润 隐性成本,经济学家把经济利润称为超额利润。会计成本是对历史的记录,而经济成本是“前瞻性”的.2、短期成本和长期成本短期成本是在存在固定要素条件下的最小成本组合。在短期内,生产者是通过增加可变要素的投入来增加产量的。因此,与固定要素和可变要素相对应,短期企业各项成本支出就有了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分。总成本就是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和。长期成本则是所有要素都可变的最小成本组
14、合。此时不再有固定成本,全部成本都是变动成本。二、短期成本曲线在短期内,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变动成本是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支出,它表现为产品产量的函数。w 成本函数呈现出三种不同性质是由可变投入的不同收益性质决定的.w 1.可变投入常数收益表现为常数成本.w 2.可变投入递增收益表现为递减成本.w 3.可变投入递减收益表现为递增成本.总固定成本TFC:是固定要素构成的成本,它与产量无关,是平行于产量轴的直线。总变动成本TVC:是可变要素构成的成本,它随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速度由快逐渐慢,到了一定的产量以后又逐渐加快。这种变化特征来源于要素的边际产量变化的规律。总成本TC:TC=
15、TFC+TVC平均变动成本AVC:AVC=TVC/Q,对于任一产量Q,AVC是从坐标原点到TVC曲线上相应点连线的斜率,由TVC曲线的形状可知它是“U”形的。平均成本:AC:AC=TC/Q=AFC+AVC。它是从坐标原点到TC曲线上相应点连线的斜率。曲线也是“U”形,且最低点在AVC的最低点右上方。边际成本MC:MC=dTC/dQ=dTVC/dQ,可以理解为产量再增加一个单位时所增加的成本。边际成本曲线也是“U”型的,最低点在AVC曲线最低点的左下方,在上升过程中依次穿过AVC曲线最低点与AC曲线最低点。短期平均成本最低点产量,是在一些要素投入量固定的条件下最低成本的产量。三、长期成本曲线从长
16、期来看,企业投入的所有生产要素都可以调整和变动,产量与最小总成本的对应关系,就是长期总成本(LTC)函数。从它可以得到长期平均总成本LAC=LTC/Q,以及长期边际成本LMC=dLTC/dQ。当然,在长期已不再有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分。长期生产与短期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的关系我们可作如下分析(参见图)四、利润最大化原则企业的总收入是产量的函数TR(Q)=PQ,利润是总收入与总成本之差:B=TR(Q)-TC(Q)。使取得极大值的必要条件是 dB/dQ=d(TR)/dQ-d(TC)/dQ=0即 MB=MR-MC=0 MR=MC只有当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
17、本,即边际利润为零时,生产者才能实现利润最大化。第三节 市场结构与企业的产量,价格决策w 市场结构是指某种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的竞争状况和竞争程度。w 影响市场竞争程度的具体因素:w 1、市场上厂商的数量w 2、厂商之间各自提供的产品的差别程度w 3、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w 4、厂商进退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w 依此标准可以把市场结构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四种类型。一、完全竞争市场w 1、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w(1)产品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生产同质产品的厂商,每一个厂商的产量都不影响市场价格;w(2)所有厂商和消费者都充分了解价格信息;w(3)在长期中厂商进入或者退出市场无障
18、碍。w 完全竞争市场的价格是整个行业的供给与需求决定的,单个厂商只能接受市场的均衡价格水平,不存在价格决策的问题,只能按照市场确定的价格出售自己一定产量的产品,它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w 2、完全竞争市场厂商的短期均衡w 从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出发,厂商的产量Q应当使MR=MC。由于价格与厂商的产量无关,多出售一个产品增加的收入就是产品的价格P,因而MR=MC=P。所以结论是:w 使厂商利润最大(或者使亏损最小)的产量是使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等于产品市场价格的产量。厂商达到利润最大的产量时,我们就称厂商达到短期均衡。MRTRw 一个厂商的MC曲线在AVC最低点以后的上升部分,就是该厂商的短期供
19、给曲线。w 3、长期均衡w 厂商进行长期调整时必然遵循两个原则:AR=LAC;MR=0原则,厂商才不会发生亏损;只有满足第二个原则,厂商才能获得最大的利润。由于在长期内,厂商始终可以通过退出行业而获得零利润,因此在长期均衡情况下,厂商获得利润至少等于零,即:P=AC。这就是说,价格至少必须与平均成本相同。因此位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之上的边际成本曲线,就是相应的长期供给曲线。w 厂商长期均衡的条件是:w P=LMC=LAC=MR=AR二、完全垄断市场w 完全垄断市场是指整个行业的市场完全由一家厂商所控制的市场结构,其他厂商无法进入这一市场,产品也没有其他厂商提供的替代品。w 形成原因:-规模经济的
20、现象。-政府性垄断。(电力、煤气)-原料或生产要素的控制。-由于技术专利的原因。w 1、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w 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完全垄断企业把产量确定在使MR=MC的水平上。由于MR=d(TR)/dQ=d(PQ)/dQ=P+QdP/dQ,而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表明dP/dQ0,必有MR(Q)P(Q)。在相应的几何图中,边际收益曲线MR(Q)在市场需求曲线P(Q)的下方 w 2、完全垄断厂商的均衡w 根据利润最大化条件MR=MC,垄断厂商确定产量为q,此时的市场价格为A点所对应的P(DD为需求曲线)。厂商获得了矩形PABC面积的垄断利润。只要需求曲线有一段在AC曲线之上,垄
21、断厂商总可以获得垄断利润。只要其他条件不变,厂商就不会再调整其产量和价格了,这种状态称为完全垄断市场(厂商)均衡。w 在长期内,垄断厂商会由MR=LMC这一条件来确定产量,通过调整规模使SAC曲线与LAC曲线相切于该产量点的对应处,这时可以得到最大的长期垄断利润。三、垄断竞争市场w 在现实生活中,垄断竞争市场结构是常见的,它介于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之间,也就是既有竞争又有垄断,因而叫做垄断竞争。w 垄断竞争的市场条件是:存在着大量的厂商,产品存在差异,厂商和消费者充分了解信息,在长期中可以自由进出市场。四、寡头垄断市场 w 寡头垄断市场是指少数几家厂商提供某一行业的大部分产品,这几家厂商的产量在
22、该行业的总产量中各占有较大的份额,因而对市场的价格和产量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寡头又分两种,一种是指诸如生产石油、钢铁这些相同产品的纯粹寡头,一种是指生产诸如汽车、家用电器等这些有产品差别的产品差别寡头。w 寡头形成的原因:w 1、某些产品生产须在相当大 的生产规模上进行才能达到最好的经济效益w 2、行业内几家企业对生产所需基本生产资源供给的控制w 3、政府的扶植和支持。w 完全竞争中,企业是价格的接受者;w 完全垄断中,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w 寡头垄断中,企业是价格的搜寻者。w 其他寡头对第一家寡头的行为所作的反应会有所不同。因此,有一个不确定的均衡解。寡头均衡严重的依赖于寡头之间的特定行为假
23、设。w 寡头垄断市场最重要的特征是几个厂商之间的相互依赖性。w 经常学家们假定了某些特殊的反应模型,以它们为基础得出了各种不同的分析结果。五、各种市场结构简评w 1、完全竞争市场w 完全竞争市场通过充分的市场竞争,能够实现供求平衡,使社会资源得到最优配置。在实现长期均衡时,价格等于最低平均成本,说明企业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已经最充分地利用了各种生产资源,因而生产效率能达到最高。同时,消费者所付出的价格也是四种市场结构中最低的,消费者亦能从中得到好处。w 尽管完全竞争市场的经济效率是最高的,但其也有不足之处。各企业的平均成本最低并不是全社会的平均成本都能达到最低,典型的如环境污染问题,个别企业并不
24、负担全部社会成本;市场上的产品没有差别,不能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要;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企业规模一般较小,不易实现规模经济。w 2、垄断竞争市场w 虽然垄断竞争市场下价格、成本都比完全竞争高,产量低,但消费者可以得到有差别的产品,以满足其不同的需求。生产者在短期内能保持自己的有差别产品的垄断地位以实现超额利润,长期内又可以通过竞争来促进创新,这样对整个社会还是有利的。w 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的不利之处在于生产设备没有达到充分利用,没有实现最大产量,资源存在浪费现象。w 3、寡头垄断市场w 在这种市场结构下厂商可以实现规模经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促进技术的进步。而其不足之处在于寡头之间的相互勾结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w 4、完全垄断市场w 政府对于铁路、邮电等公共设施的垄断,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有些行业实行完全垄断,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发展,促进技术的进步。其不足之处是因一家垄断而没有竞争,资源配置难以最优,垄断者控制价格、提高价格,减少社会福利,使消费者受损。w 总之,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市场是现实中几乎不存在的,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是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它们各有利弊。w 企业数量垄断寡头产品类型垄断竞争完全竞争一家企业几家企业许多企业不同相同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