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说新语两则,说说你知道的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其实,像司马光、曹冲这样聪明的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作诗的曹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们再认识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的故事都记在一本叫世说新语的书里。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刘义庆(403444),字季伯,汉族,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世居京口,南朝宋文学家。,作者简介,世说新语这部书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所记虽是片言数语,但内容非常丰富,广泛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士族阶层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及其清谈放诞的风气。这部书对后世笔记小说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仿照此书体例而写成的作品更不计
2、其数,在古小说中自成一体。书中不少故事,或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或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鲁迅先生称它为“名士教科书”。,作品简介,准确读出下列生字。,谢太傅 差可拟 柳絮尊君在不 雪骤 无奕女,f,ch,n,x,fu,zhu,y,听读课文,咏 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自读课文,根据文意读准节奏。,如果朗读时句中要停顿,应该在哪几处画上“/”线?,谢太傅/寒雪日 /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
3、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谢太傅寒雪日内 集,与儿 女讲论文义。俄 而雪骤, 公欣然 曰:“白雪纷纷何 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 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 公大兄无弈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家庭聚会,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一会儿,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紧,急速,高兴的样子,什么,像,大致,差不多,相比,比
4、不上,不如,“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地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疏通文意,翻译课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思考,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_,地点_,人物_,事件_等要素
5、。,寒雪日,内集,家里人,讲论文义,2.本文中的“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温馨愉快且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氛围。,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赞赏谢道韫的才华。,1.“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两种理解: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文章没有具体的交代,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分明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华。,问题探究,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
6、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到神似,形似是基础。也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 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 “撒盐”一喻所欠缺的恰恰就是这种意蕴。,2.咏雪一文中两个比喻哪个好?,咏雪,形似,意蕴,撒盐,柳絮,鹅毛,飞花,梨花,蒲公英,3.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课堂小结,咏雪通过谢太傅一家雪后赏景的故事,对才女谢道韫给予了高度的赞赏。谢朗的“撒盐空中差可拟”形象地写出了雪落的颜色和姿态;而谢道韫的“柳絮因风起”则更有深刻的意象,所以历来为人们所赞赏。也就是说在追求形似的同时,更应注重神似。整篇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两代人在富有文化
7、气息的交流中透出一种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思考探究。2.完成相关练习。3.预习陈太丘与友期行。,板书设计,陈太丘与友期行,相关背景,“太丘”本是河南一个地名,陈元方的父亲陈寔(sh)曾经是那里的行政长官,所以后人称他为“陈太丘”。他为官清廉,家里简陋到连拉车的仆役都没有。应宰府招见的时候,叫大儿子陈元方亲自拉车,车上坐着老爷子抱着小孙子长文,二儿子季方则随后挑着行李。到了宰府,主人设宴招待他们,当时的八大名士号称“八龙”,一个给他们开门打帘,一个行酒,其他的六龙轮番布菜。可见陈家父子所得到的礼遇是非常高的。这一道独特的风景成为当地的奇闻,人们甚至给这父子三个画像后广为
8、传诵,说他们出行是“真人东行”,尊称他们父子三人为“三君”。陈家可谓满门俊才。,q,与友期行 相委而去 非人哉友人惭 太丘舍去 尊君在不,fu,Wi,sh,zi,cn,一、听读课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9、。”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二、自读课文,根据文意读准节奏,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相约同行。期,约定。,正午时分,舍弃,离开,才到。乃,才,玩耍,fu,通假字,同“否”,疏通文意,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丢下,舍弃,对人称自己的父
10、亲,拉,回头看,补充文中省略的人物。,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 )已去。”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 )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友,太丘,友,元方,家君,家君,尊君,尊君,君,君,友,分角色朗读,(语气语调),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 无信;
11、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询问,很客气,有礼貌,客气的说,愤怒,音调很高,声调不高,但义正言辞,问题探究,1.文中提到了几个人?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人?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来?,提到了三个人。太丘是个诚实守信的人。友人是不守信的人,缺乏修养、没有礼貌,但能知错就改。元方是聪明机智,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道。,2.文中讲到元方指出了友人的哪两点不是?他又是如何反驳的?,抓住“信”和“礼”进行反驳。首先指出“友人”失约在先,是不守信用,其次指出友人不知反省,反而出言不逊,恶意攻讦(ji),是没有礼貌。针锋相对,言简意赅。,3.陈太丘未能坚持等朋友是否也不够守信?,从“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12、”可以看出,他是个特别守时、恪守诚信的人。,4.友人知错而“惭”说明友人是个什么样的人?,说明他是知错就改的人,人品并不坏,只是脾气急躁、心直口快。,5.元方最后“入门不顾”是否失礼?,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说,生气时这样做,恰恰符合孩子单纯、幼稚的性格。况且客人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当子骂父,其品行的低劣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之千里之外。所以不能因为元方的“入门不顾”就认为他是一个不懂礼貌的孩子。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既然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的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确实有失礼仪。,你认为作者写此文的用意是什么?,借元方责客之语,赞扬元方的聪敏,懂礼识仪。更说明“信”和“礼”的重要性,做人应当诚信、有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荣传统,为人真诚守信,让我们以天地为心、真诚为骨,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诚实有信的人,我们相信:诚信相伴,一生无悔!,本课小结,1.完成课后“思考探究”。2.完成相关练习。,课后作业,板书设计,本课配套朗读mp3、导学案、教案、练习题,请点此到下载,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