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45 ,大小:759.50KB ,
文档编号:4312204      下载积分:25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4312204.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课件—第3章-数据库系统设计的步骤和方法.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课件—第3章-数据库系统设计的步骤和方法.ppt

1、2022-11-282第3章 数据库系统设计的步骤和方法3.1 数据库系统设计概述数据库系统设计概述 3.1.1 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内容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内容 3.1.2 数据库系统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数据库系统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3.1.3 数据库系统设计方法数据库系统设计方法 3.1.4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3.2 系统需求分析系统需求分析 3.2.1 需求分析的任务和方法需求分析的任务和方法 3.2.2 数据字典及其表示数据字典及其表示 3.3概念概念结构设计结构设计 3.3.1 概念结构的特点及设计方法概念结构的特点及设计方法 3.3.2 数据抽象与局部视图设计数据抽象与局

2、部视图设计 3.3.3 视图的集成视图的集成 33.4 3.4 数据库逻辑结构的设计数据库逻辑结构的设计 3.4.1 3.4.1 概念概念模型向网状模型转换模型向网状模型转换 3.4.2 3.4.2 概念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概念模型向关系模型的转换 3.4.3 3.4.3 用户子模式的设计用户子模式的设计 3.4.4 3.4.4 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的实例数据库逻辑结构设计的实例 3.5 3.5 数据库的物理结构数据库的物理结构 3.5.1 3.5.1 数据库物理设计的内容和方法数据库物理设计的内容和方法 3.5.2 3.5.2 关系模式存取的选择关系模式存取的选择 3.5.3 3.5.3 确定

3、确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数据库的存储结构3.63.6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 3.6.1 数据库的载入和应用程序的调试数据库的载入和应用程序的调试 3.6.2 3.6.2 数据库的试运行数据库的试运行 3.6.3 3.6.3 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43.1 数据库系统设计概述 数据库系统设计包括数据库系统设计包括数据库设计和数据库应数据库设计和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两方面。用系统设计两方面。(1)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设计数据库结构特性,为特定是设计数据库结构特性,为特定应用环境构造出最优的数据模型;应用环境构造出最优的数据模型;(2)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是

4、设计数据库的行为结是设计数据库的行为结构特性,建立能满足各种用户对数据库应用需求构特性,建立能满足各种用户对数据库应用需求的功能模型。的功能模型。53.1.1 3.1.1 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内容数据库系统设计的内容目标:目标:对于给定的应用环境,建立一个性能良好的、对于给定的应用环境,建立一个性能良好的、能满足不同用户使用要求的、又能被选定的能满足不同用户使用要求的、又能被选定的DBMS所所接受的数据库系统模式。按照该数据库系统模式建立接受的数据库系统模式。按照该数据库系统模式建立的数据库系统,应当能够完整地反映现实世界中信息的数据库系统,应当能够完整地反映现实世界中信息及信息之间的联系;能够有

5、效地进行数据存储;能够及信息之间的联系;能够有效地进行数据存储;能够方便地执行各种数据检索和处理操作;并且有利于进方便地执行各种数据检索和处理操作;并且有利于进行数据维护和数据控制管理的工作。行数据维护和数据控制管理的工作。内容:内容:数据库的结构特性设计,数据库的行为特性设数据库的结构特性设计,数据库的行为特性设计,数据库的物理模式设计。二者应结合起来,相互计,数据库的物理模式设计。二者应结合起来,相互参照,同步进行参照,同步进行。6 1.1.数据库的结构特性设计数据库的结构特性设计 先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事物间的联系用先将现实世界中的事物、事物间的联系用E-R图表示,再将各个分图表示,再将

6、各个分E-R图汇总,得出数据库的图汇总,得出数据库的概念结构模型,最后将概念结构模型转化为数据概念结构模型,最后将概念结构模型转化为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模型表示。库的逻辑结构模型表示。2.2.数据库的行为特性设计数据库的行为特性设计 首先要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及应用情况用数首先要将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及应用情况用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表示,并详细描述其中的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表示,并详细描述其中的数据操作要求(即操作对象、方法、频度和实时性据操作要求(即操作对象、方法、频度和实时性要求),进而得出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和数据库要求),进而得出系统的功能模块结构和数据库的子模式。的子模式。3.3.数据库的物理模

7、式设计数据库的物理模式设计 根据库结构的动态特性(即数据库应用处理根据库结构的动态特性(即数据库应用处理要求),在选定的要求),在选定的DBMS环境下,把数据库的逻环境下,把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模型加以物理实现,从而得出数据库的存辑结构模型加以物理实现,从而得出数据库的存储模式和存取方法。储模式和存取方法。71.1.考虑到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干件的实际情况考虑到计算机硬件、软件和干件的实际情况(1)数据库系统的硬件条件是基础数据库系统的硬件条件是基础 根据其数据存储设备、网络和通信设备、计算机性能等硬件根据其数据存储设备、网络和通信设备、计算机性能等硬件条件设计数据库的规模、数据存储方式、分布结构以

8、及数据通讯条件设计数据库的规模、数据存储方式、分布结构以及数据通讯方式。方式。(2)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软件是软件环境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软件是软件环境 在数据库设计前,应当选择合适的在数据库设计前,应当选择合适的DBMS和开发软件,使之和开发软件,使之适合数据库系统的要求。适合数据库系统的要求。(3)数据库用户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数据库用户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应当让应当让DBA充分参与设计数据库的工作,使之对数据库设计充分参与设计数据库的工作,使之对数据库设计过程的每个细节都了解的比较清楚。过程的每个细节都了解的比较清楚。2.2.使结构特性设计和行为特性设计紧密

9、结合使结构特性设计和行为特性设计紧密结合 数据库设计过程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逐步逼近设计目标的过数据库设计过程是一种自上而下的、逐步逼近设计目标的过程,是结构设计和行为设计分离设计、相互参照、反复探寻的过程,是结构设计和行为设计分离设计、相互参照、反复探寻的过程。程。3.1.23.1.2 数据库系统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数据库系统设计应注意的问题8加载试验数据加载试验数据程序说明程序说明调试和运行调试和运行企业企业数据分析数据分析用户业务活动分析用户业务活动分析概念模型设计概念模型设计逻辑模式设计逻辑模式设计物理模式设计物理模式设计用户子模式设计用户子模式设计功能模型功能模型事务设计事务设计应用程序设

10、计应用程序设计性能考核性能考核满意满意投入运行维护投入运行维护加载数据库加载数据库不不是是9 数据库系统设计应分数据库系统设计应分6个阶段进行,这个阶段进行,这6个阶段是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个阶段是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和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和数据库运行和维护。数据库运行和维护。3.1.3 3.1.3 数据库系统设计方法数据库系统设计方法10需求分需求分析阶段析阶段概念设计阶概念设计阶段段逻 辑 设 计 阶逻 辑 设 计 阶段段物 理 设 计 阶物 理 设 计 阶段段数据库数据库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数据库数据库运行、维护阶段运行、维护阶

11、段不满意不满意需求收集和分析需求收集和分析设计概念结构设计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逻辑结构数据模型优化数据模型优化设计物理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评价设计,性能预测评价设计,性能预测物理实现物理实现试验性运行试验性运行使用、维护数据库使用、维护数据库不满意不满意应用需求应用需求(数据、处理)(数据、处理)转换规则、转换规则、DBMS要求和优化要求和优化方法方法 应用要求,应用要求,DBMS详细特征详细特征和限制和限制111.1.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分析阶段:准确了解并分析用户对系统的需要和要求,弄清系准确了解并分析用户对系统的需要和要求,弄清系统要达到的目标和实现的功能。统要达到的目标和实现的功能。2.2

12、.概念结构设计阶段概念结构设计阶段: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和抽象,形成一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和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计算机和个独立于具体计算机和DBMSDBMS的概念模型。的概念模型。3.3.逻辑结构设计阶段逻辑结构设计阶段:将概念结构转换为:将概念结构转换为DBMS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将其性能进行优化。并将其性能进行优化。4.4.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数据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的物理结构,包括数据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5.5.数据库实施阶段数据库实施阶段:运

13、用:运用DBMSDBMS提供的数据操作语言和宿主语言,根提供的数据操作语言和宿主语言,根据数据库的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据数据库的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系统试运行。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系统试运行。6.6.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数据库运行和维护阶段:不断地对其结构性能进行评价、调整和:不断地对其结构性能进行评价、调整和修改。修改。123.2.1 3.2.1 需求分析的任务和方法需求分析的任务和方法任务:调查现实世界要处理的对象;了解原系统的概况和发展前景;明任务:调查现实世界要处理的对象;了解原系统的概况和发展前景

14、;明确用户的各种需求;收集基础数据及其处理方法;确定新系统的功能和确用户的各种需求;收集基础数据及其处理方法;确定新系统的功能和边界。边界。1.1.系统需求调查的内容系统需求调查的内容(1)数据库中的信息内容数据库中的信息内容 数据库中需存储哪些数据,包括用户将从数据库中直接获得或间接导数据库中需存储哪些数据,包括用户将从数据库中直接获得或间接导出的信息内容和性质。出的信息内容和性质。(2)数据处理内容数据处理内容用户要完成什么数据处理功能;用户对数据处理响应时间的要求;数据用户要完成什么数据处理功能;用户对数据处理响应时间的要求;数据处理的工作方式。处理的工作方式。(3)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要

15、求数据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数据的保密措施和存取控制要求;数据自身的或数据数据的保密措施和存取控制要求;数据自身的或数据间的约束限制。间的约束限制。分析用户的要求,将分析结果用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表示。分析用户的要求,将分析结果用数据流程图和数据字典表示。13(1)了解现实世界的组织机构情况了解现实世界的组织机构情况 弄清所设计的数据库系统与哪些部门相关,这些部门弄清所设计的数据库系统与哪些部门相关,这些部门以及下属各个单位的联系和职责是什么。以及下属各个单位的联系和职责是什么。(2)了解相关部门的业务活动情况了解相关部门的业务活动情况 各部门需要输入和使用什么数据;在部门中是如何加各部门需要输入

16、和使用什么数据;在部门中是如何加工处理这些数据的;各部门需要输出什么信息;输出到什工处理这些数据的;各部门需要输出什么信息;输出到什么部门;输出数据的格式是什么。么部门;输出数据的格式是什么。(3)确定新系统的边界确定新系统的边界 哪些功能现在就由计算机完成;哪些功能将来准备让哪些功能现在就由计算机完成;哪些功能将来准备让计算机完成;哪些功能或活动由人工完成。由计算机完成计算机完成;哪些功能或活动由人工完成。由计算机完成的功能就是新系统应该实现的功能。的功能就是新系统应该实现的功能。14 (1)跟班作业跟班作业数据库设计人员亲身参加业务工作。数据库设计人员亲身参加业务工作。(2)开调查会开调查

17、会通过与用户座谈的方式来了解业务活动情况及用户需求。通过与用户座谈的方式来了解业务活动情况及用户需求。(3)请专人介绍请专人介绍 请业务熟练的专家或用户介绍业务专业知识和业务活动情况,请业务熟练的专家或用户介绍业务专业知识和业务活动情况,设计人员从中了解并询问相关问题。设计人员从中了解并询问相关问题。(4)询问询问对某些调查中的问题,可以找专人询问。对某些调查中的问题,可以找专人询问。(5)设计调查表请用户填写设计调查表请用户填写 数据库设计人员可以提前设计一个合理的、详细的业务活动及数据库设计人员可以提前设计一个合理的、详细的业务活动及数据要求调查表,并将此表发给相关的用户。数据要求调查表,

18、并将此表发给相关的用户。(6)查阅现实世界的数据记录查阅现实世界的数据记录查阅与原系统有关的数据记录,包括帐本、档案或文献等。查阅与原系统有关的数据记录,包括帐本、档案或文献等。3.3.系统需求调查的方法系统需求调查的方法15常用结构化分析方法(常用结构化分析方法(SA方法)方法):从最上层的系统组织机构入手,采用自从最上层的系统组织机构入手,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统。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统。161718 D1 在校学生 D3 学生学籍表学生科 删除记录 a P1 P2 退学通知 学生学生 退学处理 毕业处理 c 派遣证 c 学生科各系 D2 成绩记录 D4 学分记录 a

19、b 一个数据流程图的实例 191.概念结构的特点(1)概念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一个真实模型(2)概念模型应当易于理解(3)概念模型应当易于更改(4)概念模型应易于向数据模型转换3.3.13.3.1 概念结构的特点及设计方法20概念结构设计的方法设计方法4种:1)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先定义全局概念结构的先定义全局概念结构的框架,然后逐步细化为完整的全局概念结构。框架,然后逐步细化为完整的全局概念结构。2)自底向上的设计方法。自底向上的设计方法。先定义各局部应用的概先定义各局部应用的概念结构,后将它们集成,得到全局概念结构。念结构,后将它们集成,得到全局概念结构。3)逐步扩张的设

20、计方法。逐步扩张的设计方法。先定义最重要的核心部先定义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后向外扩充,生成其他概念结构。分,后向外扩充,生成其他概念结构。4)混合策略设计的方法。混合策略设计的方法。即采用自顶向下与自底即采用自顶向下与自底向上相结合的方法。向上相结合的方法。213.3.2 数据抽象与局部视图设计1.三种数据抽象方法三种数据抽象方法(1)分类分类:定义某一类概念作为现实世界中一组对象定义某一类概念作为现实世界中一组对象的类型,这些对象具有某些共同的特性和行为。在的类型,这些对象具有某些共同的特性和行为。在E-R模型中,实体集就是这种抽象。模型中,实体集就是这种抽象。(2)聚集:定义某一类型的组成部

21、分,它抽象了对象聚集:定义某一类型的组成部分,它抽象了对象内部的类型和内部的类型和“组成部分组成部分”的语义。的语义。(3)概括:定义类型之间的一种子集联系,它抽象了概括:定义类型之间的一种子集联系,它抽象了类型之间的类型之间的“所属所属”的语义。的语义。222.设计分设计分E-R图图 概念结构设计是利用抽象机制对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是利用抽象机制对需求分析阶段收集到的数据分类、组织(聚集),形成阶段收集到的数据分类、组织(聚集),形成实体集、属性和码,确定实体集之间的联系类实体集、属性和码,确定实体集之间的联系类型(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的联系),进而型(一对一、一对多或多对多的联系),进而

22、设计分设计分E-R图。图。(1)选择局部应用)选择局部应用 (2)设计分)设计分E-R图图3.3.2 数据抽象与局部视图设计231.合并分合并分E-R图,生成初步图,生成初步E-R图图(1)属性冲突属性冲突1)属性域冲突,即属性值的类型、取值范围或取值集合不同。2)属性取值单位冲突。(2)命名冲突命名冲突1)同名异义冲突,即不同意义的对象在不同的局部应用中具有相同的名字。2)异名同义冲突,即意义相同的对象在不同的局部应用中有不同的名字。(3)结构冲突结构冲突1)同一对象在不同的应用中具有不同的抽象。2)同一实体在不同分E-R图中的属性组成不一致.3)实体之间的联系在不同的分E-R图中呈现不同的

23、类型。2.消除不必要的冗余,设计基本消除不必要的冗余,设计基本E-R图图243.4.1 概念模型向网状模型转换概念模型向网状模型转换1.不同型实体集及其联系的转换规则不同型实体集及其联系的转换规则1)每个实体集转换成一个记录。每个实体集转换成一个记录。2)每个每个1:n的二元联系转换成一个系,系的方向由的二元联系转换成一个系,系的方向由1方方实体记录指向实体记录指向n方实体记录。方实体记录。3)每个每个m:n的二元联系,在转换时要引入一个连结记的二元联系,在转换时要引入一个连结记录,并形成两个系,系的方向由实体记录方指向连结录,并形成两个系,系的方向由实体记录方指向连结记录方。记录方。4)K(

24、=3)个实体型之间的多元联系,在转换时也个实体型之间的多元联系,在转换时也引入一个连结记录,并将联系转换成引入一个连结记录,并将联系转换成K个实体记录型个实体记录型和连结记录型之间的和连结记录型之间的K个系,系的方向均为实体型指个系,系的方向均为实体型指向连结记录。向连结记录。25 部门部门-职工职工1n部门职工部门-职工系学生选课课程mn学生课程选课学生-选课课程-选课(a)1:n联系的转换实例联系的转换实例 (b)m:n联系的转换实例联系的转换实例 26部件部件工程工程部件部件-工程工程-供应供应供应供应mnp部件部件工程工程供应供应部件部件-工程工程-供应供应Set1Set2Set327

25、1.实体集的转换规则实体集的转换规则 概念模型中的一个实体集转换为关系模型中的概念模型中的一个实体集转换为关系模型中的一个关系,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就一个关系,实体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实体的码就是关系的码,关系的结构是关系模式。是关系的码,关系的结构是关系模式。2.实体集间联系的转换规则实体集间联系的转换规则(1)1:1联系的转换方法联系的转换方法1)将将1:1联系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与该联系相连联系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且每个实体的码均是该关系的候选码。性,且每个实体

26、的码均是该关系的候选码。2)将将1:1联系与某一端实体集所对应的关系合并,则联系与某一端实体集所对应的关系合并,则需要在被合并关系中增加属性,其新增的属性为联系需要在被合并关系中增加属性,其新增的属性为联系本身的属性和与联系相关的另一个实体集的码。本身的属性和与联系相关的另一个实体集的码。28【例3-1】将图中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方案方案1:联系形成的关系独立存在:联系形成的关系独立存在:职工(职工号,姓名,年龄);职工(职工号,姓名,年龄);产品(产品号,产品名,价格);产品(产品号,产品名,价格);负责(职工号,产品号)负责(职工号,产品号).方案方案2:“负责负责”与与“职工职工”两

27、关系合两关系合并:并:职工(职工号,姓名,年龄,产品职工(职工号,姓名,年龄,产品号);号);产品(产品号,产品名,价格);产品(产品号,产品名,价格);方案方案3:“负责负责”与与“产品产品”两关系合两关系合并:并:职工(职工号,姓名,年龄);职工(职工号,姓名,年龄);产品(产品号,产品名,价格,职工产品(产品号,产品名,价格,职工号)号).负责1 产品产品号产品名价格1 职工职工号姓名年龄29(2)1:n联系的转换方法 一种方法是将联系转换为一个独立一种方法是将联系转换为一个独立的关系,其关系的属性由与该联系相连的关系,其关系的属性由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集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组的各实体

28、集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组成,而该关系的码为成,而该关系的码为n端实体集的码;端实体集的码;另一种方法是在另一种方法是在n端实体集中增加新端实体集中增加新属性,新属性由联系对应的属性,新属性由联系对应的1端实体集的端实体集的码和联系自身的属性构成,新增属性后码和联系自身的属性构成,新增属性后原关系的码不变。原关系的码不变。30【例3-2】将含有1:n联系的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方案1:联系形成的关系独立存在。仓库(仓库号,地点,面积);产品(产品号,产品名,价格);仓储(仓库号,产品号,数量).方案2:联系形成的关系与n端对象合并。仓库(仓库号,地点,面积);产品(产品号,产品名,价格,仓库

29、号,数量).仓储n 产品产品号产品名价格1 仓库仓库号地点面积数量31(3)m:n联系的转换方法 在向关系模型转换时,一个在向关系模型转换时,一个m:n联系联系转换为一个关系。转换方法为:与该联转换为一个关系。转换方法为:与该联系相连的各实体集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系相连的各实体集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新关系的码属性均转换为关系的属性,新关系的码为两个相连实体码的组合(该码为多属为两个相连实体码的组合(该码为多属性构成的组合码)。性构成的组合码)。32【例3-4】将图中含有m:n二元联系的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转换的关系模型为: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课程(课程号,

30、课程名,学时数);选修(学号,课程号,成绩).学生学号姓名年龄性别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时数选修mn成绩33(4)三个或三个以上实体集间的多元联系的转换方法1)对于一对多的多元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型的对于一对多的多元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型的方法是修改方法是修改1端实体集对应的关系,即将与联端实体集对应的关系,即将与联系相关的其他实体集的码和联系自身的属性作系相关的其他实体集的码和联系自身的属性作为新属性加入到为新属性加入到1端实体集中。端实体集中。2)对于多对多的多元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型的对于多对多的多元联系,转换为关系模型的方法是新建一个独立的关系,该关系的属性为方法是新建一个独立的关系,该关系的

31、属性为多元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多元联系相连的各实体的码以及联系本身的属性,码为各实体码的组合。性,码为各实体码的组合。34【例3-6】将图中含有多实体集间的多对多联系的E-R图转换为关系模型。供应商(供应商号,供应商名,地址);零件(零件号,零件名,单价);产品(产品号,产品名,型号);供应(供应商号,零件号,产品号,数量).供应商供应商号供应商名地址 零件零件号零件名单价产品产品号产品名型号供应nmp数量353.5数据库的物理设计数据库的物理设计是指对于给定的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物理结构指的是数据库在物理设备上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36数据库的物理设

32、计数据库的物理设计分两步进行1)确定数据的物理结构即存取方法和存储结构2)对物理结构进行评价(时间和效率)37物理设计的内容物理设计的内容主要指选择存取方法和存储结构,包括确定关系、索引、聚簇、日志、备份等的存储安排和存储结构,确定系统配置等。38关系模式存取方法的选择索引存取方法的建立原则:1)如果一个属性经常在查询条件中出现2)如果一个属性经常作为最大值和最小值等聚集函数的参数3)如果一个属性经常在连接操作的连接条件中出现4)关系上定义的索引数要适当39聚簇存取方法的选择建立聚簇的必要性 聚簇功能可以大大提高按聚簇码进行查询的效率。建立聚簇的基本原则 1)对经常在一起进行连接操作的关系可以

33、建立聚簇 2)如果一个关系的一组属性经常出现在相等、比较条件中,则该单个关系可建立聚簇403)如果一个关系的一个属性上的值重复率很高,则此单个关系可建立聚簇4)如果关系的主要应用是通过聚簇码进行访问或连接,而其他属性访问关系的操作很少时,可以使用聚簇。41建立聚簇应注意的问题1)聚簇虽然提高了某些应用的性能,但是建立与维护聚簇的开销是很大的2)对已有的关系建立聚簇,将导致关系中的元组移动其物理存储位置,这样会使关系上原有的索引无效,要想使用原索引就必须重建原有索引3)对一个元组的聚簇码值改变时,该元组的存储位置也相应移动,所以聚簇码值应当相对稳定。42确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确定数据的存放位置1)

34、将表和索引放在不同的磁盘上2)将比较大的表分别放在两个磁盘上,以加快存取速度3)将日志文件、备份文件与数据库对象放在不同的磁盘上,以改进系统的性能。4)对经常存取或存取时间要求高的对象应放在高速存储器上,对存取频率小或存取时间要求低的对象,若数据量很大,可放在低速存储设备上43数据库的实施数据库的实施阶段的工作:1)用DBMS提供的数据定义语言和其他实用程序将数据库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结构严格描述出来,将数据模型成为DBMS可以接受的源代码2)经过调试产生目标模式,完成建立定义数据库结构的工作3)组织数据入库,并运行应用程序进行调试。44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数据库的维护工作包括:1)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2)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控制3)数据库性能的监督、分析和改造4)数据库的重组织与重构造45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