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代羧酸取代羧酸(substituted carboxylic acids):substituted carboxylic acids):羧酸分子中的烃基上的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羧酸分子中的烃基上的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后的化合物。团取代后的化合物。第十三章第十三章 羧酸和取代羧酸羧酸和取代羧酸羧酸羧酸(carboxylic acids):carboxylic acids):分子中含有羧基分子中含有羧基(carboxyl)carboxyl)(-COOH-COOH)的有机化合物。羧酸的有机化合物。羧酸的官能团是羧基,除甲酸(的官能团是羧基,除甲酸(HCOOHHCOOH)外,都外,都可以看作烃中的
2、氢被羧基取代的烃衍生物。可以看作烃中的氢被羧基取代的烃衍生物。4 4、取代羧酸包括、取代羧酸包括卤代酸、羟基酸、氧代酸(羰基酸)卤代酸、羟基酸、氧代酸(羰基酸)和氨基酸和氨基酸等。各类取代羧酸又可根据取代基和羧基的等。各类取代羧酸又可根据取代基和羧基的相对位置,分为相对位置,分为-,-,-,-等取代羧酸。等取代羧酸。一、分类和命名一、分类和命名羧酸是由羧酸是由烃基烃基和和羧基羧基两部分构成。两部分构成。1 1、按照与羧基相连的烃基不同:、按照与羧基相连的烃基不同:脂肪酸、脂环酸和脂肪酸、脂环酸和 芳香酸芳香酸2 2、按照羧基数目不同:、按照羧基数目不同: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一元酸、二元酸和多
3、元酸3 3、按照烃基饱和程度不同:、按照烃基饱和程度不同:饱和酸和不饱和酸饱和酸和不饱和酸;不不饱和酸又可分为烯酸和炔酸。饱和酸又可分为烯酸和炔酸。简单的羧酸,常用希腊字母标明取代基、简单的羧酸,常用希腊字母标明取代基、C=CC=C和和CCCC的位置,即从羧基相邻碳原子开始编号为的位置,即从羧基相邻碳原子开始编号为,依依次次 ,等等,则常用来表示碳链末端的位置,则常用来表示碳链末端的位置,将编号字母写在母体名称前面。将编号字母写在母体名称前面。羧酸的名称常用俗名,一些俗名往往是由其来源而羧酸的名称常用俗名,一些俗名往往是由其来源而得。如干馏蚂蚁得到蚁酸(甲酸),从酿制食用醋中得。如干馏蚂蚁得到
4、蚁酸(甲酸),从酿制食用醋中得到醋酸(乙酸)。从酸奶中得到乳酸。得到醋酸(乙酸)。从酸奶中得到乳酸。系统命名法原则与醛相同。系统命名法原则与醛相同。1.1.选择含羧基在内的最长碳链为主链选择含羧基在内的最长碳链为主链2.2.从羧基碳原子开始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取代基等的位置从羧基碳原子开始用阿拉伯数字标明取代基等的位置3.3.按所含碳原子数目称为某酸,取代基及位次写在某酸按所含碳原子数目称为某酸,取代基及位次写在某酸 之前。之前。羧酸分子中除去羧基中的羟羧酸分子中除去羧基中的羟基后所余下的部分称为酰基,基后所余下的部分称为酰基,根据相应的羧酸命名根据相应的羧酸命名H3CCORCO乙酰基乙酰基酰基酰
5、基环己基甲酸环己基甲酸S-2-S-2-羟基丙酸羟基丙酸(乳酸乳酸)COOHHOHCH3COOHRCOHO酰基羧基COOHCH2COOH苯甲酸(安息香酸)苯甲酸(安息香酸)2-萘乙酸(萘乙酸(-萘乙酸)萘乙酸)2-乙基丙烯酸乙基丙烯酸3-苯基丙烯酸苯基丙烯酸多官能团化合物的优先次序多官能团化合物的优先次序为:为:(优先,作母体)(优先,作母体)羧酸羧酸 磺酸磺酸 酸酐酸酐 酯酯 酰卤酰卤 酰胺酰胺 腈腈 醛醛 酮酮 醇醇 酚酚 胺胺 醚醚 烃烃(后者作取代基)(后者作取代基)。1 1、醇、醛的氧化:、醇、醛的氧化:KMnOKMnO4 4,CrO,CrO3 3,Ag,Ag2 2O(O(用于醛且对分
6、用于醛且对分子中其他不饱和键没有影响子中其他不饱和键没有影响)RCH2OHRCOOHRCHORCOOH(O)(O)二、羧酸的制备二、羧酸的制备2 2、烯、炔烃的氧化:、烯、炔烃的氧化:KMnOKMnO4 4,O,O3 3KMnO4H2O,OHC4H9C CHC4H9_COOH+CO2H2O+CH3CH2CH2CCCH3H2OO3CH3CH2CH2COOH+CH3COOH1)2)3 3、烷基苯氧化:制备苯甲酸及其部分衍生物、烷基苯氧化:制备苯甲酸及其部分衍生物 CH3ClClCOOHKMnO44 4、格氏试剂与、格氏试剂与COCO2 2反应后水解反应后水解 RMgX +O=C=ORCOMgXOH
7、3O+RCOOH 5 5、羧酸衍生物水解:酰卤、酸酐、酯、酰胺、腈、羧酸衍生物水解:酰卤、酸酐、酯、酰胺、腈 RCOLH2ORCOOH +HLL=X,OCR,OR,NH2(R)ORCNH+(OH-)H2ORCOOH熔点熔点呈锯齿状上升,偶数碳原子的熔点比它前后相邻两呈锯齿状上升,偶数碳原子的熔点比它前后相邻两个奇数碳原子同系物的熔点高,个奇数碳原子同系物的熔点高,三、物理性质三、物理性质溶解性溶解性:丁酸以下与水混溶,:丁酸以下与水混溶,5-115-11碳部分溶解;羧酸盐碳部分溶解;羧酸盐溶解性好(表面活性剂)。溶解性好(表面活性剂)。沸点沸点:高于同分子量的烃、醚、卤代烃、醛、酮、醇。:高于
8、同分子量的烃、醚、卤代烃、醛、酮、醇。这是由于这是由于羧酸分子间由两个氢键羧酸分子间由两个氢键(二聚体或多聚体二聚体或多聚体),而醇分子间由一个氢键缔和。而醇分子间由一个氢键缔和。分子量相近的各类化合物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分子量相近的各类化合物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酸酸 醇醇 醛、酮醛、酮 烃烃RCOHHOCR.OO 二聚体(氢键缔合)二聚体(氢键缔合)羧酸是极性化合物,羧酸是极性化合物,沸点高于相应分子质量的醇。沸点高于相应分子质量的醇。CH3COOH bp.118oC CH3CH2CH2OH bp.97oC四、结构和酸性四、结构和酸性p-p-共轭导致键长的平均化共轭导致键长的平均化CRO
9、OHCROO-CROHOH+CROOCROO-CRO-O-12-12SP2P 羧酸酸性的强弱决定于电离后所成的羧酸根负离子羧酸酸性的强弱决定于电离后所成的羧酸根负离子(即共轭碱即共轭碱)的的相对相对稳定性。稳定性。无机酸 RCOOH H2CO3 H2O ROH1-2 4-5 6.4(pka1)9-10 15.7 16-19 OH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对酸性的影响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对酸性的影响 1.1.诱导效应的影响诱导效应的影响GCH2COO-GCH2COO-GCH2COO-各取代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的强弱次序:各取代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的强弱次序:NONO2 2 CN F Cl Br I CCH O
10、CH CN F Cl Br I CCH OCH3 3 OH C OH C6 6H H5 5 CH=CH CH=CH2 2 H H酸性减弱酸性减弱酸性增强酸性增强CH3CH2CHCOOH CH3CHCH2COOH CH2CH2CH2COOHClClClpKa 2.86 4.41 4.70pKa 2.86 4.41 4.70诱导效应具有加和性。诱导效应是一种短程效应。诱导效应具有加和性。诱导效应是一种短程效应。ClCl3 3CCOOH ClCCOOH Cl2 2CHCOOH ClCHCHCOOH ClCH2 2COOHCOOH pKa 0.65 1.29 pKa 0.65 1.29 2.86 2.
11、86 间位间位诱导效应诱导效应 对位对位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邻位邻位邻位效应邻位效应:不论是致活基团还是致钝基团:不论是致活基团还是致钝基团在邻位时(氨基除外)在邻位时(氨基除外),都使酸性增强。,都使酸性增强。取代苯甲酸:取代苯甲酸:C C6 6H H5 5的给电子共轭效应的给电子共轭效应超过了吸电子诱导效应超过了吸电子诱导效应HCOOH (3.77)COOH(4.20)H HC CO OO OH H 除除甲甲酸酸以以外外,苯苯甲甲酸酸的的酸酸性性比比脂脂肪肪酸酸酸酸性性强强C CO OO OH H C CH H3 3C CO OO OH H硝基在对位时,硝基在对位时,吸电子
12、诱导吸电子诱导作用和作用和吸电子共轭吸电子共轭作用都作用都使酸根负离子稳定,间位只有吸电子诱导作用。使酸根负离子稳定,间位只有吸电子诱导作用。pKa 2.21 3.40 3.46 4.17pKa 2.21 3.40 3.46 4.17 1 1、硝基苯甲酸硝基苯甲酸COOHNO2COOHNO2COOHNO2COOH甲氧基:间位,甲氧基:间位,吸电子诱导吸电子诱导使酸性增强;使酸性增强;对位,对位,给电子共轭大于吸电子诱导给电子共轭大于吸电子诱导使酸性减弱。使酸性减弱。pKa 4.09 4.09 4.17 4.47pKa 4.09 4.09 4.17 4.472 2、甲氧基苯甲酸甲氧基苯甲酸COO
13、HOCH3COOHOCH3COOHOCH3COOH=给电子共轭给电子共轭 吸电子诱导吸电子诱导吸电子诱导吸电子诱导吸电子诱导吸电子诱导 给电子共轭给电子共轭羟基:邻位,与羧基负离子形成分子内氢键,使酸性增强;羟基:邻位,与羧基负离子形成分子内氢键,使酸性增强;间位或对位则在几何上不允许形成分子内氢键。间位或对位则在几何上不允许形成分子内氢键。pKa 2.98 4.12 4.17 4.54pKa 2.98 4.12 4.17 4.54COOHOHCOOHOHCOOHOHCOOH吸电子诱导吸电子诱导推电子共轭推电子共轭分子内氢键分子内氢键吸电子诱导吸电子诱导吸电子诱导吸电子诱导推电子共轭推电子共轭
14、3 3、羟基苯甲酸、羟基苯甲酸COOHOH-H+OCOHO五、化学性质五、化学性质(5 5)-H-H的取代反应的取代反应一)成盐反应一)成盐反应 RCO2H+Na2CO3RCO2Na+H2CO3H2O+CO2RCHHCOHO(1)(2)(3)(4)(5)(1 1)O-HO-H键断裂而表现出的酸性键断裂而表现出的酸性(2 2)-OHOH被取代的反应被取代的反应(3 3)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4 4)C-CC-C键断裂发生脱羧反应键断裂发生脱羧反应可用于分离提纯;可用于分离提纯;当当R R较大时,称这种盐为较大时,称这种盐为“肥皂肥皂”。例题:例题:用化学方法分离下列化合物的混合
15、物:用化学方法分离下列化合物的混合物:COOHOHCH3加入稀加入稀NaOH油层油层CH3水层水层 通通COCO2 2油层油层水层水层 稀稀OHCOOHHClHCl可逆(酯化和水解),空阻大不利于反应,酸中的可逆(酯化和水解),空阻大不利于反应,酸中的-OHOH离去(离去(酰氧键断裂,羟基被取代)酰氧键断裂,羟基被取代)。二)羧基中羟基的取代反应二)羧基中羟基的取代反应可逆反应,为提高产率,可采用的方法?可逆反应,为提高产率,可采用的方法?从结构上看,酯是由酰基和烃从结构上看,酯是由酰基和烃氧基构成的,连接酰基和烃氧氧基构成的,连接酰基和烃氧基的化学键称为酯键,它是酯基的化学键称为酯键,它是酯
16、的官能团。的官能团。特点:特点:COORCOOH +HOR*H+RCOOR +H2O*1 1、酯化反应、酯化反应RCOOHHRCOHOHHORRCOHOHORHRCOHOH2ORH2ORCOHORHRCOORslow 反应中间体是一个四面体结构,比作用物更拥挤,所以空间反应中间体是一个四面体结构,比作用物更拥挤,所以空间位阻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很大。位阻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很大。不论醇或羧酸,在反应点附近有不论醇或羧酸,在反应点附近有取代基存在时,都使酯化反应速度变慢取代基存在时,都使酯化反应速度变慢,甚至不反应。其活性,甚至不反应。其活性规律如下:规律如下:醇醇 CHCH3 3OH 1OH 1 2
17、2 酸酸 HCOOH CHHCOOH CH3 3COOH RCHCOOH RCH2 2COOH RCOOH R2 2CHCOOH RCHCOOH R3 3CCOOHCCOOH双双分分子子历历程程 反应机制:(酸催化羰基氧原子发生质子化)反应机制:(酸催化羰基氧原子发生质子化)SpSp2 2杂化,杂化,电负性较大电负性较大SpSp3 3杂化,杂化,电负性较小电负性较小 通常伯醇和仲醇的酯化,按上述酸催化的酯化机理进行。通常伯醇和仲醇的酯化,按上述酸催化的酯化机理进行。叔醇在酸催化下的酯化则按下列反应机理叔醇在酸催化下的酯化则按下列反应机理(醇中的醇中的-OHOH离离去)去):R3COHR3COH
18、2R3C+H-H2OH+RCOHOCOHOCR3RCOROCR3CH3CO2H+SOCl2CO2H+SO2COCl+HCl+PCl5CH3COCl+POCl3+HCl79oC197oC107oC51oC166oCCH3CH2CH2CO2H+PCl3H3PO3+CH3CH2CH2COCl100oC75oC200oC2 2、成酰卤的反应、成酰卤的反应 酰氯容易水解,一般采用蒸馏法分离精制产物。故酰氯容易水解,一般采用蒸馏法分离精制产物。故在选用氯化剂时,应以酰氯与试剂或副产物的沸点相差在选用氯化剂时,应以酰氯与试剂或副产物的沸点相差较远为宜。较远为宜。SOClSOCl2 2,PXPX3 3、PXP
19、X5 53 3、成酸酐的反应、成酸酐的反应RCOHOHOCROP2O5RCOCROO+脱水剂:乙酸酐、五氧化二磷等脱水剂:乙酸酐、五氧化二磷等 此外,也可用羧酸盐与酰氯作用制取混合酸酐此外,也可用羧酸盐与酰氯作用制取混合酸酐RCONa +RCCl OORCOCR +NaClO O4、成酰胺的反应、成酰胺的反应 RC+NH3RCO2NH4OOHRCOOHNH3RCOOH2NH2H2ORCONH2CH2CH2CH2CCOOOHOHCH2CH2CH2CCOOO300H2O+有些二元酸如丁二酸、戊二酸在单独加热或与乙酸有些二元酸如丁二酸、戊二酸在单独加热或与乙酸酐共热时,脱水生成五元环和六元环的环状酸
20、酐。酐共热时,脱水生成五元环和六元环的环状酸酐。三)还原反应三)还原反应 注:注:羧酸很难被还原,只能用强还原剂或高温高压下羧酸很难被还原,只能用强还原剂或高温高压下催化加氢。硼氢化钠不能使羧酸还原成伯醇。氢化铝催化加氢。硼氢化钠不能使羧酸还原成伯醇。氢化铝锂是一个选择性还原剂,对不饱和羧酸分子中的双键、锂是一个选择性还原剂,对不饱和羧酸分子中的双键、叁键不产生影响。叁键不产生影响。LiAlHLiAlH4 4是还原羧酸为醇的最好试剂是还原羧酸为醇的最好试剂四)碳链上氢的取代反应四)碳链上氢的取代反应 COOHCH2OH(1)LiAlH4,Et2O(2)H3O+-H H活性:羧酸小于醛酮。能被卤
21、原子取代,但需要活性:羧酸小于醛酮。能被卤原子取代,但需要 PCl PCl3 3、PBrPBr3 3 或红磷或红磷(P)P)等催化。等催化。Br2CH3CH2CO2HP or PBr3CH3CHCO2HBrCH3CCO2HBrBrBr2P or PBr3羧酸分子中脱去羧基放出二氧化碳的反应。一般脂肪酸难羧酸分子中脱去羧基放出二氧化碳的反应。一般脂肪酸难以脱羧,但当羧酸以脱羧,但当羧酸-碳上连有吸电子基(如硝基、卤素、碳上连有吸电子基(如硝基、卤素、酰基和氰基等)容易脱羧酰基和氰基等)容易脱羧五)脱羧反应五)脱羧反应-酮酸形成分子内氢键(六元环过渡态)而脱羧。酮酸形成分子内氢键(六元环过渡态)而
22、脱羧。RCOCH2COOHRCCH2OHRCCH3O-CO2RCCH2COOHORCCH3O+CO2-酮酸酮酸二元酸受热后,由于两个羧基的位置不同,而发生不同的二元酸受热后,由于两个羧基的位置不同,而发生不同的化学反应,有的化学反应,有的失水失水,有的,有的失羧失羧,有的,有的同时失水失羧。同时失水失羧。1 1、乙二酸和丙二酸、乙二酸和丙二酸-脱羧脱羧HOOCCH2COOHCH3COOHCO2140160+六)二元酸的热解反应六)二元酸的热解反应CO2HH2ONO2O2NNO2NO2O2NNO2+CO2芳香酸的脱羧反应较脂肪酸容易,尤其是邻、对位芳香酸的脱羧反应较脂肪酸容易,尤其是邻、对位上连
23、有吸电子基,如:上连有吸电子基,如:HOOCCH2CH2COOHCH2CH2CCOOO+H2O3003002 2、丁二酸和戊二酸、丁二酸和戊二酸-脱水脱水生成环酐。生成环酐。300oCOOHOHOOOO+H2O脱水BlancBlanc规则:在可能形成环状化合物的条件下,总是比较规则:在可能形成环状化合物的条件下,总是比较容易形成五元或六元环状化合物。容易形成五元或六元环状化合物。3 3、己二酸和庚二酸、己二酸和庚二酸-脱羧又脱水脱羧又脱水,生成较稳定,生成较稳定的环戊酮和环己酮。的环戊酮和环己酮。取代的二元酸,同样也能发生上述反应。取代的二元酸,同样也能发生上述反应。CH2CH2CH2CH2C
24、OOHCOOH300oCO +CO2 +H2OCH2CH2COOHCH2300oCCH2CH2COOHO +CO2 +H2OHOOC(CH2)nCOOH聚酐 (n 5)脱羧脱水 HOOC(CH2)COOHn1 1、当、当n=0n=0或或1 1,脱羧,得一元羧酸;,脱羧,得一元羧酸;2 2、当、当n=2n=2或或3 3,脱水,得环酐;,脱水,得环酐;3 3、当、当n=4n=4或或5 5,脱水且脱羧,得环酮;,脱水且脱羧,得环酮;4 4、当、当n=6n=6以上,分子间脱水,得高分子量酸酐。以上,分子间脱水,得高分子量酸酐。总结:总结:在稀碱溶液中的反应在稀碱溶液中的反应亲核取代反应或消除反应亲核取
25、代反应或消除反应(1 1)-卤代酸发生水解反应卤代酸发生水解反应 -羟基酸羟基酸 六、取代羧酸六、取代羧酸RCHCOOH +H2O XRCHCOOHOH稀 OH-一)卤代酸一)卤代酸 常见的有卤代酸,羟基酸,酚酸和氨基酸等常见的有卤代酸,羟基酸,酚酸和氨基酸等(2 2)-卤代酸发生消除反应生成卤代酸发生消除反应生成,不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3 3)-或或-卤代酸在等摩尔稀碱液中加热卤代酸在等摩尔稀碱液中加热反应生成反应生成五元或六元环内酯(五元或六元环内酯(lactoelactoe)CH2CH2CH2COOHXNaCO3/H2OOORCHCHCOOH +H2O RCH=CHCOOHX稀 OH-H
26、-共轭共轭-丁内酯丁内酯(1 1)-羟基酸两分子间交叉脱水生成羟基酸两分子间交叉脱水生成交酯交酯(2 2)-羟基酸分子内脱水生成羟基酸分子内脱水生成,不饱和羧酸不饱和羧酸A A、脱水反应脱水反应RCHCH2COOHOHRCH=CHCOOH +H2O稀H+或稀OH-OHROOHHOHOROOORROO+2H2O二)羟基酸二)羟基酸(3 3)-羟基酸常温下羟基和羧基脱水生成羟基酸常温下羟基和羧基脱水生成五元环的内酯五元环的内酯CH2CH2CH2COOHOHCH2CH2CH2COO -羟基酸也能脱水成六元环的羟基酸也能脱水成六元环的内酯,但较难生成内酯,但较难生成(易开环,室温时即被水解而显酸性易开
27、环,室温时即被水解而显酸性)。当羧基和羟基。当羧基和羟基相距四个以上碳原子时,难发生脱水生成内酯,但加相距四个以上碳原子时,难发生脱水生成内酯,但加热可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链状聚酯。热可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链状聚酯。+H H2 2O O羟基连在芳环上的取代芳酸称为酚酸,酚酸具有芳羟基连在芳环上的取代芳酸称为酚酸,酚酸具有芳酸和酚的典型反应。有些酚酸受热容易脱羧。酸和酚的典型反应。有些酚酸受热容易脱羧。三)酚酸三)酚酸COOHOHOH+CO2220oC222oC水杨酸的工业制法水杨酸的工业制法柯尔贝柯尔贝-许密脱(许密脱(Kolbe-Kolbe-SchmittSchmitt)反应(即将干燥的酚钠与二
28、氧化碳在加热加反应(即将干燥的酚钠与二氧化碳在加热加压下生成水杨酸钠,再酸化即得到水杨酸。压下生成水杨酸钠,再酸化即得到水杨酸。ONaOHCOONaOHCOOH+CO2H+加压125oC146oC分子中分子中既含有氨基又含有羧基既含有氨基又含有羧基的化合物称的化合物称氨基酸氨基酸。根据根据-NHNH2 2相对于相对于-COOHCOOH的位置不同:的位置不同:-氨基酸、氨基酸、-氨基酸、氨基酸、-氨基酸等。氨基酸等。四、氨基酸(四、氨基酸(P383)RCHCOOHNH2-氨基酸氨基酸1、偶极离子和等电点偶极离子和等电点 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碱性)和羧基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碱性)和羧基(酸性)可相
29、互作用生成内盐,又称偶极(酸性)可相互作用生成内盐,又称偶极离子。氨基酸的偶极离子既可与离子。氨基酸的偶极离子既可与H+结合成结合成正离子,又可失去正离子,又可失去H+成为负离子。这三种成为负离子。这三种离子在水溶液中通过得失离子在水溶液中通过得失H+而相互转化并而相互转化并呈平衡态存在。呈平衡态存在。阳离子阳离子阴离子阴离子偶极离子偶极离子 氨基酸的溶液置于一个特定的电场中,由于氨基酸的溶液置于一个特定的电场中,由于溶液的溶液的pH值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当偶极值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当偶极离子在过量酸中则形成正离子,在电场中向负极离子在过量酸中则形成正离子,在电场中向负极移动;当其在过
30、量碱中则形成负离子,在电场中移动;当其在过量碱中则形成负离子,在电场中向正极移动;当调节某一个氨基酸溶液的向正极移动;当调节某一个氨基酸溶液的PH值值到某一个固定值,该种氨基酸刚好以偶极离子形到某一个固定值,该种氨基酸刚好以偶极离子形式存在,在电场中既不向负极移动也不向正极移式存在,在电场中既不向负极移动也不向正极移动,即其所带的正、负电荷数相等,净电荷为零,动,即其所带的正、负电荷数相等,净电荷为零,呈电中性。此时,这个氨基酸所在溶液呈电中性。此时,这个氨基酸所在溶液pH值,值,就叫做该氨基酸的就叫做该氨基酸的等电点等电点。(氨基酸以偶极离子。(氨基酸以偶极离子形式存在时,溶液的形式存在时,
31、溶液的PH值称为氨基酸的等电值称为氨基酸的等电点。)点。)中性氨基酸的等电点中性氨基酸的等电点pH=5.66.3;酸酸性氨基酸的等电点性氨基酸的等电点pH=2.83.2;碱性碱性氨基酸的等电点氨基酸的等电点pH=7.610.6 在混合氨基酸溶液中,由于某种氨基酸在混合氨基酸溶液中,由于某种氨基酸在其等电点时,以偶极离子形式存在在其等电点时,以偶极离子形式存在的氨基酸的浓度最高,而溶解度最小,的氨基酸的浓度最高,而溶解度最小,最容易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利用此性最容易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利用此性质,可将它们分离提纯。质,可将它们分离提纯。2、与亚硝酸反应、与亚硝酸反应RCHNH3COO+HNO2RCH
32、OHCOOH+N2+H2O氨基酸与亚硝酸作用,可定量释放出氮氨基酸与亚硝酸作用,可定量释放出氮气,气,-NH3+被羟基取代,生成被羟基取代,生成-羟基酸羟基酸若定量测定反应中所释放出若定量测定反应中所释放出N2的体积,的体积,即可计算出氨基酸的含量即可计算出氨基酸的含量.3 3、受热反应、受热反应RCHCOOHNH2H2O+22HNNHORORRCH=CHCOOH+NH3RCHCHCOOHHNH2-氨基酸:分子间交互脱水氨基酸:分子间交互脱水 二酮吡嗪类二酮吡嗪类-氨基酸:分子内脱氨氨基酸:分子内脱氨 ,不饱和酸不饱和酸脱水、脱氨或脱羧脱水、脱氨或脱羧或或-氨基酸:分子内脱水生成氨基酸:分子内
33、脱水生成-或或-内酰胺内酰胺NOH+H2OCH2(CH2)2COHONHHCH2(CH2)3COHONHHNO+H2OH 4显色反应显色反应 氨基酸氨基酸的水溶液遇水合茚三酮,的水溶液遇水合茚三酮,即显即显蓝蓝紫色紫色或或紫红色紫红色,可用于,可用于氨氨基酸的鉴定。基酸的鉴定。多肽、蛋白质多肽、蛋白质与茚三酮的丙酮溶液与茚三酮的丙酮溶液加热显加热显蓝紫色蓝紫色,可用于蛋白质的定,可用于蛋白质的定性与定量鉴定。性与定量鉴定。本本 章章 重重 点点1、羧酸的命名和结构,物理性质(沸点)。、羧酸的命名和结构,物理性质(沸点)。2、羧酸的酸性,羧酸衍生物的形成(酯、羧酸的酸性,羧酸衍生物的形成(酯、酸酐、酰卤和酰胺),羧酸的还原(催化酸酐、酰卤和酰胺),羧酸的还原(催化加氢、加氢、LiAlH4)及卤代反应(及卤代反应(P或或PX3催催化)。化)。3、羟基酸、卤代酸、酚酸及氨基酸的反应。、羟基酸、卤代酸、酚酸及氨基酸的反应。4、羧酸的制备方法。、羧酸的制备方法。5、二元酸受热变化规律。、二元酸受热变化规律。本本 章章 作作 业业 P277:1(3)(6)(8)3(1)(3)(4)(5)(6)(9)(10)P278:4(1)(3)7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