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导则1 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市基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工作。本导则中的基层指区(市)、镇(街)、园区。本导则规定了基层安全生产风险评估(以下简称评估)的程序、内容、报告格式等基本要求。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文通过在本导则的引用而成为本导则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导则,同时,鼓励根据本导则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导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安委办201
2、511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通知 (鲁安发201616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3 术语和定义 (1)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2)主要危
3、险源指可能引发较大及以上事故的危险源。(3)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指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GB18218-2009)判别确定的重大危险源。(4)风险是指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组合。(5)重要目标和敏感场所重要目标和敏感场所包括人口密集区、重要设施等,内容如下:高敏感场所(如学校、医院、幼儿园、养老院等);重要目标(如党政机关、军事管理区、文物保护单位等);特殊高密度场所(如大型体育场、大型交通枢纽等)居住类高密度场所(如居民区、宾馆、度假村等);公众聚集类高密度场所(如办公场所、商场、饭店、娱乐场所等);重要的交通设施(机场、高速公路
4、、重要航道、隧道、铁路干线等)。4 评估目的及程序4.1 评估目的辨识和分析区域存在的风险点,评估其风险程度和应急保障能力,为安全生产规划建设、区域风险管控、区域应急管理提供依据;提出有效管控风险的对策措施和建议,规范基层安全生产风险管理,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4.2 评估程序评估程序分为:前期准备、资料收集、风险辨识、划分评估单元、风险评估、提出风险管控对策措施与建议、做出评估结论、编制评估报告。5评估工作内容5.1 前期准备5.1.1确定评估范围(包括时效性、区域范围)。5.1.2组建评估组。5.1.3制定评估计划5.2 收集评估对象的基础资料5.2.1区域风险评估适用的相关法律、法规
5、、规章、规范性文件、标准和规范,相关事故统计和案例等。5.2.2收集区域位置、周边环境、自然条件、总体布局以及风险评估所需要的其它资料。5.2.3根据收集到的评估资料,对区域内的总体布局、产业分布、企业基本情况、重大危险源以及周围重要目标和敏感场所分布、安全监管和应急管理等情况进行调查、核对。5.3 划分评估单元划分评估单元应考虑区域性特点以及风险评估的需要,划分的评估单元应相对独立,具有明显的特征界限,便于实施评估。功能区域明显的区(市)、镇(街)、开发区宜以功能区域为单元进行划分;功能区域不明显的区市、镇街、开发区可以按行业分类为单元进行划分,镇街或社区可以做为子单元进行划分;燃油、燃气、
6、热力等危险性较高的输送管线可单独划分为一个单元;区域安全监督管理和应急管理可以分别划分为独立的单元。5.4 危险源辨识结合评估对象周边环境、区域特点、自然条件以及国内外可类比的区域有关事故统计数据和事故案例等方面,辨识、分析各评估单元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源,可能引发的事故类型。5.5 风险评估5.5.1 评估方法选择根据评估单元及分析事项的特点,选择科学、合理、适用的评估方法。对于不同评估单元和分析事项,可根据评估、分析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评估方法。常用的定性、定量风险评估方法有安全检查表法、综合分析法、专家评议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事故后果模拟分析法,定量风险评价法、事故树分析法等。5.5.2风险
7、评估结合各评估单元危险源辨识结果,选定适用的评估方法,对各评估单元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估,确定单元内可能导致较大以上事故的风险点,评估其对区域安全风险可能产生的影响。评估可引用相关安全评价、检验检测报告、风险分级管控报告的有关内容。5.5.3现有控制及应急措施差距分析5.5.3.1现有控制能力差距分析包括预警预测能力、监管控制能力、应急保障能力等方面。预警预测能力可从区域预警信息平台建设、重大隐患报告等方面进行分析;监管控制能力可从安全责任制签订情况、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情况、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落实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应急措施差距分析可从交通疏散、消防、电力、通讯、给水、防洪排涝、医疗救
8、援等公用基础设施保障水平以及应急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建立、应急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及装备配套性、应急资金保障、应急救援预案覆盖范围、应急演练、可依托的周边区市、镇街的应急资源等应急管理方面进行分析。5.5.3.2风险承受能力的分析可从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影响等方面进行。5.6风险管控对策措施与建议为有效防控区域风险,从区域的规划布局、产业发展规划、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安全技术对策措施;从区域的监管控制管理措施、应急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建立、应急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及装备管理、应急救援管理等方面提出安全管理对策措施;其它提高安全生产条件的建议。5.7风险评估结论列出主要风险辨识结果;明确评估对
9、象应重点防范的风险点、应保护的重要目标和敏感场所;列出各评估单元重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预测结果;列出评估对象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控制能力分析结果以及总体评估结果。6评估报告6.1 评估报告的总体要求评估报告应全面、概括地反映评估的全部工作,文字应简洁、准确,可同时采用图表和照片,以使评估过程和结论清楚、明确,便于阅读和审查。6.2 评估报告的基本内容6.2.1 编制说明(1)评估目的(2)评估范围(时效性、区域范围)(3)评估程序;6.2.2 评估对象概况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描述:(1)区域位置及周边环境包括评估对象的地理位置、区域范围、周边区域情况等。(2)区域自然条件包括评估对象所在区
10、域的气象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地震烈度等。(3)总体布局与功能分区包括评估对象区域内的功能分区及产业发展规划;镇街或社区的布置情况;各功能区域、镇街或社区的概况;企业及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劳动密集型场所、公众聚集场所分布情况等。(4)公用基础设施包括交通、消防、电力、通讯、给水、防洪排涝、污水处理、医疗救援等方面。(5)安全监督管理状况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等。(6)应急管理状况介绍近年来安全事故情况、应急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建立、人员配置、应急预案、应急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及装备配备、应急资金保障、应急演练及可依托
11、的周边区市、镇街的应急资源等情况。6.2.3 评估单元划分阐述划分评估单元的原则,划分评估单元。6.2.4 主要危险源辨识辨识分析各评估单元可能存在主要危险源、重大危险源,及危险源涉及的主要危险物质、危险特征等内容。表述方式见附录1。6.2.5 风险评估6.2.5.1为各评估单元和分析事项选择评估方法,并阐述原因。可采用列表方式表述各评估单元和分析事项采用的评估方法。6.2.5.2结合危险源辨识及周边情况、风险管控情况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影响范围,判定风险点事故风险级别。风险级别判定见附录2。6.2.5.3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区域风险承受能力与控制能力进行分析分析及判定标准见附录3。6.2.6
12、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综合评估分析结果,从以下几方面补充安全对策措施与建议:(1)安全技术方面从规划布局、产业发展规划、公用基础设施建设、监管控制设施设置等方面提出;(2)安全监督管理方面从安全生产责任制签订、安全生产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及运行情况等方面提出。(3)应急管理方面从应急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建立、应急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及装备管理、应急救援管理等方面提出。(4)其它提高安全生产条件的建议。6.2.7 评估结论。概括总结评估结论,应包括以下几方面:(1)主要风险辨识结果。(2)按评估单元(行业或区域)列出应重点防范的风险点及应保护的重要目标和敏感场
13、所;见附表4-1。(3) 按评估单元(行业或区域)列出行业内重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结论及严重程度预测结果;评估行业典型事故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控制能力分析结果;见附表4-2。(4)总体评估结果。6.2.8 附件(1)周边环境图、总体规划图等图纸;(2)引用的有关检测检验报告、安全评价报告等附件目录;(3)评估过程制作的有关图表。(4)风险评估依据的国家现行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及标准的目录附录1 主要危险源辨识分析附表1 区域主要风险辨识表格序号主要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涉及的主要危险物质危险特征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或事故类型周边重要目标和敏感场所附录2 风险级别判定附表2-1 风险级别判定表格
14、序号评估单元主要事故类型发生可能性后果严重性风险级别影响范围/影响单位和人员“发生可能性、后果严重性、风险级别”判定可以依据LSR方法进行;“影响范围/影响单位和人员”根据事故后果确定可能的影响距离或可能影响到的单位和人员数量。LSR方法:R=LSR风险度或危险性(危险性分值)L发生事故可能性大小(发生事故的频率)S事故后果严重性(发生事故造成的损失后果)(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附表2-2 事故发生可能性L判定L分值判别标准5存在2级以上风险。未进行隐患排查,存在重大隐患;主体责任未落实4存在2级风险;隐患排查不及时、不细致,;主体责任落实情况一般。3采取措施将所有风险控制在3级以下
15、;无重大隐患存在,但隐患排查不及时、不细致,;主体责任落实有欠缺。2采取措施将所有风险控制在3级以下;隐患排查及时、细致,无重大隐患存在;主体责任落实到位1采取措施将所有风险控制在4级;隐患排查及时、细致,无重大隐患存在;主体责任落实到位。(2)事故后果严重性S判定准则:附表2-3 事故后果严重性S判定S分值人员伤亡/死亡人数X;重伤人数Y财产损失Z/万元形象530X或100Y10000Z重大国际影响410X30或50Y1005000Z10000国内影响33X10或10Y501000Z5000省内影响21X3或1Y10300Z1000地区影响1轻伤,X=0且Y=0Z300形象没有受损(3)风险
16、等级判定准则:附表2-4 风险等级判定准则风险度R等级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实施期限2125巨大风险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运行,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立刻1516重大风险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监测控制保护措施,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立即或近期整改612中等可考虑建立目标,加强培训及沟通半年内治理附录3 风险承受能力及控制能力分析判定标准1、风险承受能力分析及判定标准附表3-1 风险承受能力分析表格序号评估单元主要事故类型分析项目事故后果承受目标承受能力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造成的影响“人员伤亡”指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人数;“财产损失”指事故造成的财产损失数;“造成的影响”可依据LSR方法中的“形
17、象”填写;“承受目标”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安全生产客观条件及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安全生产指标确定。“承受能力”由高及低分“A、B、C、D”四种级别,可采用附表3-2别标准判别,每一种级别的确定须同时满足“人员伤亡、财产损失、造成的影响”各单项承受能力判别标准,各单项承受能力不相同时,以各单项承受能力中低级别的承受能力作为针对该主要事故的承受能力。附表3-2 承受能力判别标准判别标准承受能力事故伤亡人数50承受目标A50承受目标事故伤亡人数100承受目标B100承受目标事故伤亡人数200承受目标C200承受目标事故伤亡人数D事故财产损失50承受目标A50承受目标事故财产损失100承受目标B
18、100承受目标事故财产损失200承受目标C200承受目标事故财产损失D形象没有受损A地区影响B省内影响C国内、重大国际影响D2、风险控制能力分析及判定标准附表3-3 风险控制能力分析表格序号评估单元主要事故类型分析项目现状控制需要目标控制能力(合计得分)预警预测(10)监管控制(10)应急保障能力基础设施保障水平交通疏散(5)消防设施(10)电力(5)通讯(5)给水(5)防洪排涝(5)医疗救援(10)应急管理应急组织机构(5)应急队伍(5)应急物资及装备(5)应急资金(5)应急救援预案(10)可依托的周边应急资源(5)“现状”指现有设施、措施的名称、数量等基本情况;“控制需要目标”指根据当地经
19、济发展规模等基本情况,按照国家及地方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标准规范、有关文件等确定必需设置、采取的设施、措施的名称、数量;“控制能力”由高及低分“A、B、C、D”四种级别。可采用附表3-4判别标准判别。控制能力分数由各单项分析项目所得分数合计确定,如有单项分析项目缺项,按(合计所得分数/去除缺项后合计应得分数)100确定。各单项分析项目所得分数可按附表3-3确定,当“现状”满足“控制需要目标”时取应得分数,不满足时不得分。附表3-4 控制能力判别标准控制能力分数控制能力80控制能力分数A60控制能力分数80B40控制能力分数60C控制能力分数40D- 17 -附录4 重点防范风险点和行业典型事故评估附表4-重点防范风险点评估表评估单元(行业或区域)重点防范危险源(企业或部位)重要目标和敏感场所附表4-行业典型事故评估表行业典型事故评估措施建议严重程度事故类型具体的危险源(企业或部位)事故分析事故风险级别判定承受能力分析控制能力分析- 19 -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