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 著 导 读论语大卫科波菲尔 一、走近作者一、走近作者 孔子孔子(公元前公元前551551公元前公元前479479),名丘,),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始人。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至圣先师、万世师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评选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之首。论语论语 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其父叔梁纥,其母颜氏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其父叔梁纥,其
2、母颜氏名徵在。名徵在。3 3岁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岁丧父,家境衰落。他曾说过:“吾少也贱,故多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能鄙事。”年轻时做过年轻时做过“委吏委吏”(管理粮仓)与(管理粮仓)与“乘田乘田”(管(管理牲畜)。直到理牲畜)。直到5050岁时才做了主管司法的司寇。岁时才做了主管司法的司寇。他学无常师,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他学无常师,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师襄。30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学者。他一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颇有名气的学者。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其思想核心为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其思想核心为
3、“仁仁”,主,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大,被尊为圣人。孔子晚年致力于教育,开始授徒讲学,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孔子晚年致力于教育,开始授徒讲学,是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创者,打破了开创者,打破了“学在官府学在官府”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传统,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循循善的下移,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循循善诱,因材施教,他的弟子相传有
4、诱,因材施教,他的弟子相传有3 0003 000人,著名的有人,著名的有7070余人。余人。同时,他还整理同时,他还整理诗诗书书礼礼乐乐周易周易等古代文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献,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体历史著作。二、相关知识二、相关知识 论语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班固的子的言行,班固的汉书汉书艺文志艺文志说:说:“论语论语者,孔子者,孔子应答
5、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论语。”论语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哲学思想及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哲学思想及教育原则等。教育原则等。论语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封建时代人人必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封建时代人人必读的书。东汉将其列入读的书。东汉将其列入“七经七经”(诗诗书书礼礼易易春秋春秋论语论语孝经孝经),南宋时朱熹把它与),南宋时朱熹把它与大学大学中庸中庸孟子孟子并称并称“四书四书”。
6、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收藏的书里发现只有半部们在他收藏的书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论语,故有,故有“半部半部论语论语治天下治天下”之说。之说。论语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现存现存论语论语共共2020篇,各篇的题目并无特定的含义,一篇,各篇的题目并无特定的含义,一般都是以每篇第一章的前两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般都是以每篇第一章的前两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论语论语的的内容相当丰富,涉及伦理、教育、哲学、政治、经济、历史、内容相当丰富,涉及伦理、教育、哲学、政治、经济、历史
7、、艺术、宗教等方面,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见解、社会理想和艺术、宗教等方面,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见解、社会理想和教育主张,它是一本儒家思想的教育主张,它是一本儒家思想的“教科书教科书”,也是研究孔子思,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各篇的内容如下:想的主要依据。各篇的内容如下:学而学而篇共篇共16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其中重点是“吾吾日三省吾身日三省吾身”“”“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礼之用,和为贵礼之用,和为贵”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的内容。以及仁、孝、信等道德范畴的内容。为政为政篇共篇共2424章,内容主要涉及孔子章,内容主要涉及孔
8、子“为政以德为政以德”的思的思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想、如何谋求官职和从政为官的基本原则、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孔子本人学习和修养的过程、“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名句有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名句有“学而不思则罔,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等。等。八佾八佾篇共篇共2626章,内容主要涉及章,内容主要涉及“礼礼”的问题,主张维的问题,主张维护
9、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孔子提出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孔子提出“绘事后素绘事后素”的的命题,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命题,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张。名句有的政治道德主张。名句有“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成事不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等。等。里仁里仁篇共篇共2626章,内容主要涉及义与利的关系、个人的章,内容主要涉及义与利的关系、个人的道德修养、孝敬父母等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名句有道德修养、孝敬父母等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名句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贤
10、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等。等。公冶长公冶长篇共篇共2828章,内容以谈论仁德为主。在本篇里,章,内容以谈论仁德为主。在本篇里,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名句有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的特征。名句有“朽木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听其言而观其行”“”“敏而好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不耻下问”“”“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行”等。等。雍也雍也篇共篇共3030章,内容涉及孔子对颜回的评价、章,内容涉及孔子对颜回的评价、“中庸中庸之道之道”、“恕恕”的学说、的学说、“文质文质”思想
11、和如何培养思想和如何培养“仁德仁德”的的一些主张。名句有一些主张。名句有“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后君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己欲立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等。等。述而述而篇共篇共3838章,内容涉及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章,内容涉及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等。名句有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等。名句有“学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
12、忘忧,不知老之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等。泰伯泰伯篇共篇共2121章,内容涉及孔子及其学生对尧、舜、禹章,内容涉及孔子及其学生对尧、舜、禹等古代先王的评价,孔子教学方法、教育思想、道德思想的具等古代先王的评价,孔子教学方法、教育思想、道德思想的具体内容等。名句有体内容等。名句有“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善”“”“任重而道远任重而道远”“”“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等。子罕子罕篇共篇共3030章,内容涉及孔子的道德教
13、育思想,孔子章,内容涉及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弟子对其师的议论等。名句有弟子对其师的议论等。名句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知者不惑,仁者不忧,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勇者不惧”等。等。乡党乡党篇共篇共2727章,集中记载了孔子的容色言动、衣食住章,集中记载了孔子的容色言动、衣食住行以及日常生活的一些侧面,颂扬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符合礼行以及日常生活的一些侧面,颂扬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符合礼的正人君子。名句有的正人君子。名句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不语,寝不食不语,寝不言
14、言”等。等。先进先进篇共篇共2626章,内容涉及孔子对弟子们的评价及章,内容涉及孔子对弟子们的评价及“过过犹不及犹不及”的中庸思想,学习各种知识与日后做官的关系和孔子的中庸思想,学习各种知识与日后做官的关系和孔子对待鬼神、生死问题的态度等。名句有对待鬼神、生死问题的态度等。名句有“未能事人,焉能事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鬼”“”“未知生,焉知死未知生,焉知死”“”“过犹不及过犹不及”等。等。颜渊颜渊篇共篇共2424章。内容涉及为仁、为政以及处事的道理章。内容涉及为仁、为政以及处事的道理办法等。名句有办法等。名句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动”“”“己
15、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等。等。子路子路篇共篇共3030章,内容包括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教育章,内容包括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教育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以及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和而不同”的思想的思想等。名句有等。名句有“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欲速则不欲速则不达达”“”“言必信,行必果言必信,行必果”“”“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等。宪问宪问篇共篇共4444章,内容包括君子
16、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章,内容包括君子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见利思义见利思义”的义利观等。名句有的义利观等。名句有“见利思义,见危授见利思义,见危授命命”“”“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惧”等。等。卫灵公卫灵公篇共篇共4242章,内容涉及孔子的章,内容涉及孔子的“君子小人君子小人”观、观、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等。名句有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等。名句有“无为而治无为而治”“”“人无远虑,必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近忧”“”“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小不忍则乱大小不忍则乱大谋谋”“”“当仁,不让于师当仁,不让于
17、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道不道不同,不相为谋同,不相为谋”等。等。季氏季氏篇共篇共1414章,内容包括孔子及其学生的政治活动、章,内容包括孔子及其学生的政治活动、与人相处和结交时注意的原则、君子的三戒、三畏和九思等。与人相处和结交时注意的原则、君子的三戒、三畏和九思等。名句有名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益者三友,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便佞,损矣”等。等。阳货阳货篇共篇共2626章,内容包括孔子的道德教育思
18、想、对仁章,内容包括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对仁的进一步解释,为父母守丧三年问题,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等。的进一步解释,为父母守丧三年问题,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等。名句有名句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也”“”“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等。等。微子微子篇共篇共1111章,内容包括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孔子章,内容包括孔子的政治思想主张,孔子弟子与老农谈孔子,孔子关于塑造独立人格的思想等。名句有弟子与老农谈孔子,孔子关于塑造独立人格的思想等。名句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往者不可
19、谏,来者犹可追”等。等。子张子张篇共篇共2525章,主要内容有孔子学而不厌、不耻下问章,主要内容有孔子学而不厌、不耻下问的精神、对殷纣王的批评、关于学与仕的关系,君子与小人在的精神、对殷纣王的批评、关于学与仕的关系,君子与小人在有过失时的不同表现等。名句有有过失时的不同表现等。名句有“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仕”“”“君子之过也,犹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君子之过也,犹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人皆仰之”等。等。尧曰尧曰篇共篇共3 3章,主要谈到尧、舜、禹、汤的善政和孔章,主要谈到尧、舜、禹、汤的善政和孔子关于治理国家事务的基本要求。名句有子关于治理
20、国家事务的基本要求。名句有“君子惠而不费,劳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宽则得众,信则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民任焉”等。等。论语论语虽然只有虽然只有12 70012 700多个字,但内涵却非常丰富,在多个字,但内涵却非常丰富,在政治、从政、修身养性乃至交友之道等方面,孔子都有深刻的政治、从政、修身养性乃至交友之道等方面,孔子都有深刻的见解。概括地说,它对后人的启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见解。概括地说,它对后人的启发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一)论语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充分反映了儒家的治国理念。作为儒家经典充分反映了儒家的治国理念。如
21、果说如果说论语论语有什么思想能够统率全书的话,那就是有什么思想能够统率全书的话,那就是“仁仁”。1.1.孔子很重视孔子很重视“周礼周礼”,他希望社会和个体都能以,他希望社会和个体都能以“礼礼”为根本。而为根本。而“仁仁”的实现,正有赖于对的实现,正有赖于对“礼礼”的施行。的施行。【经典链接经典链接】(1 1)颜渊问仁。子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颜渊曰:“请问其目。请问其目。”子曰: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
22、勿动。”颜渊曰: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颜渊)【译文译文】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颜渊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吗?”颜渊说: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纲目。请问实行仁的纲目。”孔子说: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于礼的不要
23、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愿意照您的这些话去做。我虽然愚笨,也愿意照您的这些话去做。”【评析评析】“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礼”来规定来规定“仁仁”,依,依“礼礼”而行就是而行就是“仁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的根本要求。所以,“礼礼”以以“仁仁”为基础,为基础,以以“仁仁”来维护。来维护。“仁仁”是内在的,是内在的,“礼礼”是外在的,二者紧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克己”,二,二是是
24、“复礼复礼”。“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守“礼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论语一书的始终。一书的始终。(2 2)樊迟问仁。子曰:)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子路)【译文译文】樊迟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樊迟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平常在家时要平常在家时要恭恭敬敬,在外办事的时候要认真谨慎,待人接物时要忠心诚恭恭敬敬,在外办事的时候要认真谨慎,待人接物时要忠心诚意。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意
25、。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评析评析】这里孔子对这里孔子对“仁仁”的解释,是以的解释,是以“恭恭”“”“敬敬”“忠忠”为基本内涵。在家恭敬有礼,就是要符合孝悌的道德要为基本内涵。在家恭敬有礼,就是要符合孝悌的道德要求;办事认真谨慎,就是要符合求;办事认真谨慎,就是要符合“礼礼”的要求;待人忠厚诚实的要求;待人忠厚诚实显示出仁德的本色。显示出仁德的本色。2 2在孔子看来,在孔子看来,“仁仁”绝不只是个人的修养绝不只是个人的修养问题,它也是人与人的相处之道。问题,它也是人与人的相处之道。【经典链接经典链接】(1 1)仲弓问仁。子曰:)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
26、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怨,在家无怨。”仲弓曰: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颜渊)【译文译文】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说:仲弓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出门如同去接待贵出门如同去接待贵宾一样恭敬谨慎,使唤百姓就像承当重大的祭祀一样严肃庄重。宾一样恭敬谨慎,使唤百姓就像承当重大的祭祀一样严肃庄重。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加到别人身上。在诸侯做官、为诸侯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加到别人身上。在诸侯做官、为诸侯做事时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时不怨天做事时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时不怨天尤
27、人。尤人。”仲弓说:仲弓说:“我虽然资质愚钝,愿意实践这些话。我虽然资质愚钝,愿意实践这些话。”【评析评析】这里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仲弓论说这里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仲弓论说“仁仁”的一段话。的一段话。他谈到了他谈到了“仁仁”的两个内容。一是要他的学生事君使民都要严的两个内容。一是要他的学生事君使民都要严肃认真,二是要宽以待人,肃认真,二是要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做。只有做到了这两点,就向到了这两点,就向“仁德仁德”迈进了一大步。迈进了一大步。“己所不欲,勿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于人”,这句话成为后世遵奉的信条。,这句话成为后世遵奉的信条。(2 2)子贡曰:)子贡曰:“如
28、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乎?”子曰: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雍也)【译文译文】子贡说: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能够广泛地施惠于民众,假若有一个人能够广泛地施惠于民众,并给有需要的民众以帮助,怎么样?可以算是仁吧?并给有需要的民众以帮助,怎么样?可以算是仁吧?”孔子说:孔子说:“这何止是仁呢,简直是圣了!尧、舜大概还担这何止是仁呢,简直是圣了!尧、舜大概还担忧达不到这
29、种境界呢!仁就是,自己想要站得住就使别人站得忧达不到这种境界呢!仁就是,自己想要站得住就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通达。能够近取自己作比方(即将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通达。能够近取自己作比方(即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就是实行仁的方法。心比心、推己及人),就是实行仁的方法。”【评析评析】“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是实行“仁仁”的重要原则。的重要原则。“将心比心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推己及人”就做到了就做到了“仁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这些都说明了孔子关于这些都
30、说明了孔子关于“仁仁”的基本主张。总之,这是孔子思的基本主张。总之,这是孔子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基本伦理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基本伦理准则,在今天同样具有重要价值。要价值。3 3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仁者爱人仁者爱人”的思想,并将的思想,并将“仁仁”提升到理想社会的高提升到理想社会的高度。他希望建设一个充满仁爱的社会。而为政者的最主要责任,度。他希望建设一个充满仁爱的社会。而为政者的最主要责任,就是用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关注民众需求,宽刑法而重教化。就是用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关注民众需求,宽刑法而重教化。【经典链接经典链接】(1 1)子曰:)子曰:
31、“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之。”(为政为政)【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以道德教化来治理政事,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会环绕在它的周围。”【评析评析】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这段话代表了孔子的“为政以德为政以德”的思想,意思的思想,意思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他转。是说,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他转。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治国这是强调道德对政治生活的决定作用,主张以道德教化为
32、治国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的原则。这是孔子学说中较有价值的部分,表明儒家治国的基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本原则是德治,而非严刑峻法。(2 2)子曰:)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为政)【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心;用道德教化引导
33、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评析评析】在这里,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在这里,孔子举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治国方针。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循规蹈矩,又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循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廉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能使百姓有廉耻之心。这反映了道德在治理国家时有不同于法制的特点。但也应指出:孔子的制的特点。但也应指出:孔子的“为政以德为政
34、以德”思想,重视道德思想,重视道德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罚、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是应该的,但却忽视了刑罚、法制在治理国家中的作用。(二)孔子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也有很多(二)孔子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在教育方面也有很多精辟的言论。精辟的言论。1.1.从治学的角度看,他主张从治学的角度看,他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知也”(为政为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公冶长)的学习态度,提出的学习态度,提出“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为政为政)的学习方法,)的学习方法,强调强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5、(为政为政)。)。【经典链接经典链接】(1 1)子曰:)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知,是知也。”(为政为政)【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仲由,我来教教你!你懂得这个道理仲由,我来教教你!你懂得这个道理吗?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就是聪明。吗?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就是聪明。”【评析评析】孔子这句话的含意是说,人的聪明不在于知道什孔子这句话的含意是说,人的聪明不在于知道什么,而在于坦然承认自己不知道什么。么,而在于坦然承认自己不知道什么。聪明的人能正视自聪明的人能正视自己的无知。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
36、、刻己的无知。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到更多的知识。(2 2)子贡问曰:)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文也?也?”子曰: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文也。也。”(公冶长公冶长)【译文译文】子贡问道: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为什么给孔圉一个圉一个文文的谥号呢?的谥号呢?”孔子说: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
37、好学,不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比他地位卑下的人虚心请教为耻,以向比他地位卑下的人虚心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为所以给他谥号为文文。”【评析评析】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提问时讲到这里,孔子在回答子贡提问时讲到“不耻下问不耻下问”的问题。这是孔子治学一贯应用的方法。的问题。这是孔子治学一贯应用的方法。“敏而好学敏而好学”,就是,就是聪敏勤勉而好学。聪敏勤勉而好学。“不耻下问不耻下问”,就是不以向比他地位卑下的,就是不以向比他地位卑下的人虚心请教为耻。孔子人虚心请教为耻。孔子“不耻下问不耻下问”的表现:一是就近学习自的表现:一是就近学习自己的学生们,即边教边学;二是学于百姓,在他看来,群众中己的学生们
38、,即边教边学;二是学于百姓,在他看来,群众中可以学的东西很多。他提倡的可以学的东西很多。他提倡的“不耻下问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对后世的学习态度对后世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影响。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影响。(3 3)子曰:)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为政)【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在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有新体会、在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评析评析】“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献之一,他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
39、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在今天也有不可识。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适用性。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否认的适用性。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行的学习方法。(4 4)子曰:)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为政政)【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只是学习却不动脑子思考就会迷茫,只是学习却不动脑子思考就会迷茫,只是空想却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只是空想
40、却不学习就会陷入危险。”【评析评析】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与思相结合。只有将学与思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有学识的人。这种思想在今天的教育活动中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值。2.2.从教育的角度看,孔子特别注重因材施教。从教育的角度看,孔子特别注重因材施教。【经典链接经典链接】(1 1)子曰:)子曰:“中人以上,可以
41、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语上也。”(雍也雍也)【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具有中等水平以上具有中等水平以上资质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资质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具有中等水平以下资质的人,不可以告诉他具有中等水平以下资质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和道理。高深的学问和道理。”【评析评析】孔子向来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孔子向来认为,人的智力从出生就有聪明和愚笨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既然人有这么多的差距,那的差别,即上智、下愚与中人。既然人有这么多的差距,那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么,孔子在教学过程中,就提出
42、“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原则,这是他的原则,这是他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即根据学生智力水平的高低来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这对我国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极贡献。(2 2)子路问:)子路问:“闻斯行诸?闻斯行诸?”子曰:子曰:“有父兄在,为之何其闻斯行之?有父兄在,为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冉有问:“闻斯行诸?闻斯行诸?”子曰:子曰:“闻斯行之。闻斯行之。”公西华曰:公西华曰:“由也问由也问闻斯行诸闻斯行诸,子曰,子曰有父兄在有父兄在;求也问求也问闻斯行诸闻斯行诸,子曰,子曰
43、闻斯行之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赤也惑,敢问。”子曰: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先进)【译文译文】子路问:子路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孔子说:孔子说:“有父亲兄长活着,怎么能听到就去实践它呢?有父亲兄长活着,怎么能听到就去实践它呢?”冉求问:冉求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孔子说:孔子说:“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公西华说:公西华说:“仲由问仲由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您说:,您说:有父亲兄长活着有父亲兄长活着;冉求问:;冉求问: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吗听到了就去实践它
44、吗您说:您说: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听到了就去实践它。我有点糊涂,斗胆问问。我有点糊涂,斗胆问问。”孔子说:孔子说:“冉求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这样回答他)推冉求平时做事退缩,所以(我这样回答他)推进他一把;子路敢作敢为有时不够慎重,所以(我这样回答他)进他一把;子路敢作敢为有时不够慎重,所以(我这样回答他)压压他。压压他。”【评析评析】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要求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体事例。在这里,他要求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进,要进退适中。所以
45、,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有的不同情况做了不同回答,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有的不同情况做了不同回答,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个特点,即“因材施教因材施教”。3.3.孔子特别强调把握时机,进行启发式教育。孔子特别强调把握时机,进行启发式教育。【经典链接经典链接】(1 1)子曰:)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述而)【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不是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没不是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没弄明白,就不去开导他;不是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表达不出弄明白,就不去开导他;不是弟
46、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表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举一个方面给弟子讲清楚,而弟子不能触来,就不去启发他。举一个方面给弟子讲清楚,而弟子不能触类旁通推知另外三个方面的情况(就是说不能由一件事类推而类旁通推知另外三个方面的情况(就是说不能由一件事类推而弄明白其他许多事情),就不要再去教他。弄明白其他许多事情),就不要再去教他。”【评析评析】在这里,孔子提出了在这里,孔子提出了“启发式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填鸭式”“”“满堂灌满堂灌”的做法。要求学的做法。要求学生能够生能够“举一反三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在学生充分进行
47、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借鉴。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借鉴。(2 2)子贡曰:)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也。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也。”子贡曰:子贡曰:“诗诗云: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其斯之谓与?之谓与?”子曰: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赐也,始可与言诗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者。”(学而学而)【译文译文】子贡说:
48、子贡说:“贫穷却不谄媚巴结别人,富有却不骄贫穷却不谄媚巴结别人,富有却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孔子说:“可以啊,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裕而喜好可以啊,但是不如贫穷而乐于道,富裕而喜好礼啊。礼啊。”子贡说:子贡说:“诗经诗经上说:上说:好比加工象牙和骨头,切了好比加工象牙和骨头,切了之后还要磨制;好比加工玉石,用刀雕刻后还要打磨。之后还要磨制;好比加工玉石,用刀雕刻后还要打磨。那就那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吧?是说的这个道理吧?”孔子说:孔子说:“子贡呀,从现在开始可以同他讨论子贡呀,从现在开始可以同他讨论诗经诗经了,了,告诉他以往的事情就能推知道将来的事情。告诉他以往的事情就能
49、推知道将来的事情。”【评析评析】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孔子希望他的弟子以及所有的人们,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因而在平时对弟子的教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育中,就把这样的思想讲授给学生。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孔子对子贡比较满意,在这段对话中可以看出,子贡能独立思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这是孔子教育思
50、想中的考、举一反三,因而得到孔子的赞扬。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一个显著特点。一个显著特点。(三三)论语中还有许多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极富有论语中还有许多为人处世的格言警句,极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堪称至理名言。哲理性和启发性,堪称至理名言。【经典链接】【经典链接】(1 1)子曰:)子曰:“见贤思齐焉,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里仁)【译文译文】孔子说:孔子说:“见到贤人,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评析评析】这里谈的是个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