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后一次讲演 导入时期时期特点特点代表诗人代表诗人代表作代表作内容内容 知识补充新文化运动时期20年代30年代40年代新诗的“尝试”新诗的奠基与开创新诗的规范新诗的成熟与深化胡适等郭沫若等闻一多、徐志摩(新月派)戴望舒、卞之琳与现代派郭沫若女神等戴望舒雨巷等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等废除形式上的束缚,主张白话俗语入诗,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五四时期狂飙突进、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写作反映三四十年代战争与和平、革命与救亡的严酷斗争,新诗民族化胡适尝试集等蝴蝶蝴蝶 胡适胡适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知识
2、补充希望希望 胡适胡适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开花好。一日望三回,望到花时过;急坏看花人,苞也无一个。眼见秋天到,移花供在家;明年春风回,祝汝满盆花!知识补充 知识补充在雨的哀曲里,在雨的哀曲里,消了她的颜色,消了她的颜色,散了她的芬芳散了她的芬芳消散了,甚至她的消散了,甚至她的太息般的眼光,太息般的眼光,丁香般的惆怅。丁香般的惆怅。撑着油纸伞,独自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飘过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结着愁怨的姑娘。撑着油纸伞,独自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3、,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哀怨又彷徨;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撑着油纸伞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像我一样地像我一样地雨巷戴望舒默默彳亍(默默彳亍(ch chch ch)着,)着,冷漠,凄清,又惆怅。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静默地走近她静默地走近走近,又投出走近,又投出太息一般的眼光,太息一般的眼光,她飘过她飘过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像梦一
4、般的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我身旁飘过这女郎;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到了颓圮(pp)的篱墙,的篱墙,走尽这雨巷。走尽这雨巷。原名闻家骅原名闻家骅,改名多,字友三,又改名一多。改名多,字友三,又改名一多。18991899年年1111月月2424日生于湖北浠水。现代爱国诗人,学者,日生于湖北浠水。现代爱国诗人,学者,战士。自幼喜爱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五四运动战士。自幼喜爱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曾留学美国。先后在中山大学、后开始发表新诗。曾留学美国。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
5、大任教。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19461946年年7 7月月1515日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日发表了著名的最后一次讲演,当日下午,即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当日下午,即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杀害。作者简介(1899-1946)(1899-1946)先后在中山大学、武汉大学、青岛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任教。五四时期狂飙突进、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精神,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反映三四十年代战争与和平、革命与救亡的严酷斗争,新诗民族化这一(几)节写了什么内容?(1899-1946)默默彳亍(ch ch)着,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红烛,在诗人
6、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1899年11月24日生于湖北浠水。(1899-1946)五四运动后开始发表新诗。诗人劝勉红烛,也就是劝勉自己:“红烛啊!诗人爱国的赤诚之心是与祖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1919年五四运动的时代巨浪,把正在专心求学的闻一多推出了清华园,一战后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帝国列强拒绝中国取消与日本签订的二十一条不平等的要求,并且在对德合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诗人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戴望舒、卞之琳与现代派腐朽反动的北洋军阀公然卖国
7、,帝国列强肆无忌惮的掠夺祖国的土地和主权,所以诗人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联系在了一起,为寻求光明和出路,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追求。探究的主要问题(不必面面俱到,可侧重其中的一节某个方面)红烛这首诗写于1923年,当时诗人闻一多正准备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诗集,他在回顾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历程和诗作成就时,写下了这首名诗红烛,将它作为同名诗集红烛的序诗。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1919年五四运动的时代巨浪,把正在专心求学的闻一多推出了清华园,一战后巴黎和年五四运动的时代巨浪,把正在专心求学的闻一多推出了清华园,一战后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帝国列强拒绝中国取消与日本签订的二十一条不平等的要会在帝
8、国主义列强操纵下,帝国列强拒绝中国取消与日本签订的二十一条不平等的要求,并且在对德合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洋政府求,并且在对德合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洋政府竟准备在竟准备在“对德和约对德和约”上签字。上签字。腐朽反动的北洋军阀公然卖国,帝国列强肆无忌惮的掠夺祖国的土地和主权腐朽反动的北洋军阀公然卖国,帝国列强肆无忌惮的掠夺祖国的土地和主权,所以诗所以诗人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联系在了一起,为寻求光明和出路人自觉地把个人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联系在了一起,为寻求光明和出路,开始了漫长开始了漫长而艰苦的追求而艰苦的追求。从诗歌题材的特
9、点来看,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这种诗有什么特点?从诗歌题材的特点来看,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这种诗有什么特点?这是一首咏物诗。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是托物言咏物诗是托物言志的诗歌,通过志的诗歌,通过对事物的咏叹体对事物的咏叹体现文人思想。现文人思想。题裁题裁 整体感知咏物诗中所咏之咏物诗中所咏之“物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自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10、。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特点特点李商隐的诗句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成灰泪始干”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结构上:结构上:“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全诗是全诗的引子,引出诗歌言说的对象,诗歌的引子,引出诗歌言说的对象,诗歌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灰”与与“泪泪”(“自焚自焚”与与“流泪流泪”)分两层来展)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开抒情的。内容上:引出诗歌主旨。内容上:引出诗歌主旨。整体感知“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成灰泪始干”开头一节着眼于红烛的颜色,将红烛精神集中在一个开头一节着眼于红烛的颜色,将红烛精神集中在一个“红红”字字上面,凸现了红
11、烛的总体形象,由红烛形象即刻联想到诗人自上面,凸现了红烛的总体形象,由红烛形象即刻联想到诗人自身,身,“物物”与与“我我”就完全交融起来。就完全交融起来。最后一节归结到最后一节归结到“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样一个哲理,也就这样一个哲理,也就是将红烛精神归结到一种彻底奉献的人生哲学,也就表明了自是将红烛精神归结到一种彻底奉献的人生哲学,也就表明了自己的人生宗旨。己的人生宗旨。整体感知本诗共九节本诗共九节诗人情感的变化过程诗人情感的变化过程 读文析情第1节赞叹红烛的“红”第2节困惑于红烛的自焚第3节振奋于红烛的创造能量第4节感伤红烛的伤心流泪第5-7节欣喜于红烛的伟绩第8节掂量灰
12、心与创造的份量第9节红烛精神的总结诗人面对红烛,心绪起诗人面对红烛,心绪起伏,或惊叹赞美,或惊疑伏,或惊叹赞美,或惊疑发问,或自求解答,诗情发问,或自求解答,诗情的流动形成起伏的波澜,的流动形成起伏的波澜,诗篇的节奏抑扬顿挫,形诗篇的节奏抑扬顿挫,形象鲜明而又饱含哲理象鲜明而又饱含哲理。朗诵要领注意情感的表达、节奏停顿、重音轻音、抑扬顿挫、语气语调等。诗歌以问答的形式展开抒情,一共有几处问?问什么?诗歌以问答的形式展开抒情,一共有几处问?问什么?全诗以诗人对全诗以诗人对“红烛红烛”的心迹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的心迹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展开
13、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宗旨的求索过程和结果。作宗旨的求索过程和结果。整体感知第一问:红烛为什么这样红?第二问:红烛为什么要自焚?第三问:红烛为什么要流泪?小结灰灰第一部分第一部分1对红烛的赞叹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2-7对红烛奉献精神的讴歌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8-9对红烛精神的总结2-4泪泪5-7全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全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蜡炬成灰泪始干干”作为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作为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灰”与与“泪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全诗以诗人对全诗以诗人对“红烛红烛”心迹的交流为线索,用问心迹的交流为线索
14、,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的宗旨求索的过程和结果。生真谛对诗歌创作的宗旨求索的过程和结果。整体感知 这一(几)节写了什么内容?这一(几)节写了什么内容?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诗人有哪些困惑?有哪些感悟?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感悟?诗人有哪些困惑?有哪些感悟?为什么会产生这些感悟?语言上有哪些特色?哪些词用得比较好?语言上有哪些特色?哪些词用得比较好?思考探究探究的主要问题探究的主要问题(不必面面俱到,可侧重其中的一节某个方面)在这样的红烛面前,他提出了自我要求:在这样的红烛面前,他提出了自我要求:“诗人啊诗
15、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可是一般颜色?”诗人诗人的的心,心,也也是一颗赤子之心是一颗赤子之心。诗人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诗人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红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人与物化,意与境融”。一个。一个“吐吐”字;逼真的描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字;逼真的描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文本分析第二、三节第二、三节比喻。文中就是以“红烛”比作“人”,将“
16、蜡烛的烛身”比作“人的躯体”,将“蜡烛的火光”比作“人的灵魂”救国的道路和理想上,是否需要通过燃烧自己的生命去实现?作者在这里是不理解的。文本分析“不误,不误”,用了反复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一反一正两种回答,相形之下,更强烈的表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包含着对先前自作聪明的惭愧,由顿悟而对红烛产生了深为敬仰的感情。“烧吧!烧吧!烧吧!烧吧!监狱!监狱!”当时,民众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思想文化当时,民众深受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未觉醒,血性犹存然而麻木不仁,有如身陷囵圄受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未觉醒,血性犹存然而麻木不仁,有如身陷囵圄受着禁锢。着禁锢。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
17、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封建主义帝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国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第四节第四节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既制了,便烧着”人生的天职也在于奉献。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文本分析诗人爱国的赤诚之心是与祖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诗人爱国的赤诚之心是与祖国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第五六
18、七节第五六七节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第五节第五节拟人,呼唤拟人,呼唤,是同情的呼唤,是惊疑的呼唤。,是同情的呼唤,是惊疑的呼唤。文本分析第六节诗人第六节诗人驰骋想象驰骋想象,拟人拟人,比喻比喻,“急急”的只是不能给世人带来更的只是不能给世人带来更多的光明。多的光明。第七小节第七小节托物言志托物言志,以烛泪比喻自己带泪的诗行以烛泪比喻自己带泪的诗行,这些诗行中有诗人,这些诗行中有诗人爱国之情,忧国之心,它能使痛苦而麻木的世人感到欣慰,唤起他们爱国之情,忧国之心,它能使痛苦而麻木的世人感到欣慰,唤起他们的爱国之情,使祖国走向光明。的爱国之情,使祖国走向光明。第
19、八九节第八九节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鼓励的呼唤。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鼓励的呼唤。文本分析诗人劝勉红烛,也就是劝勉自己诗人劝勉红烛,也就是劝勉自己:“红烛啊!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耘。”收束得精警有力,诗情得到了凝聚与升华。收束得精警有力,诗情得到了凝聚与升华。在不合理的社会里,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在不合理的社会里,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那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爱祖国,热爱
20、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那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献身精神。诗人面对红烛,心绪起伏,或惊叹赞美,或惊疑发问,或自求解答,诗情的流动形成起伏的波澜,诗篇的节奏抑扬顿挫,形象鲜明而又饱含哲理。从诗歌题材的特点来看,这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这种诗有什么特点?第三问:红烛为什么要流泪?废除形式上的束缚,主张白话俗语入诗,以表现诗人的真情实感第二问:红烛为什么要自焚?第七小节托物言志,以烛泪比喻自己带泪的诗行,这些诗行中有诗人爱国之情,忧国之心,它能使痛苦而麻木的世人感到欣慰,唤起他们的爱国之情,使祖国走向光明。“不误,不误”,用了反复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全诗以诗人对“红烛”的心迹交流为线索,
21、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宗旨的求索过程和结果。戴望舒、卞之琳与现代派诗人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探究的主要问题(不必面面俱到,可侧重其中的一节某个方面)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第二问:红烛为什么要自焚?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收束得精警有力,诗情得到了凝聚与升华。红烛伤心落泪,为创造光明而忍受被摧残的痛苦,红烛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为宗旨,唯愿为世人创造光明。反映三四十年代战争与和平、革命与救亡的严酷斗争,新诗民族化李商隐的诗句“蜡炬
22、成灰泪始干”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全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开头一节着眼于红烛的颜色,将红烛精神集中在一个“红”字上面,凸现了红烛的总体形象,由红烛形象即刻联想到诗人自身,“物”与“我”就完全交融起来。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全诗以诗人对“红烛”心迹的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的宗旨求索的过程和结果。在这样的红烛面前,他提出了自我要求:“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的心,也是一颗赤子之心
23、。探究的主要问题(不必面面俱到,可侧重其中的一节某个方面)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全诗以诗人对“红烛”心迹的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的宗旨求索的过程和结果。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全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探究的主要问题(不必面面俱到,可侧重其中的一节某个方面)全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救国的道路和理想上,是否需要通过燃烧自己的生
24、命去实现?作者在这里是不理解的。戴望舒、卞之琳与现代派红烛烧蜡成灰,为创造光明而彻底的自我牺牲;救国的道路和理想上,是否需要通过燃烧自己的生命去实现?作者在这里是不理解的。咏物诗中所咏之“物”往往是作者的自况,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作者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或流露出自己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美好的愿望,或包涵生活的哲理,或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既制了,便烧着”人生的天职也在于奉献。诗人面对红烛,心绪起伏,或惊叹赞美,或惊疑发问,或自求解答,诗情的流动形成起伏的波澜,诗篇的节奏抑扬顿挫,形象鲜明而又饱含哲理。戴望舒、卞之琳与现代派本诗抒发的爱国主义激情,具有震撼人们灵魂的力量。红烛的精神是献身祖国的精神。红烛烧蜡成灰,为创造光明而彻底的自我牺牲;红烛伤心落泪,为创造光明而忍受被摧残的痛苦,红烛以“莫问收获,但问耕耘”为宗旨,唯愿为世人创造光明。读文析情诗歌主题这首诗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的心声,他赤诚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拯救世人的灵魂,结成快乐的果子,表明作者的诗歌创作一开始就有严肃的社会责任感。红烛的形象是诗人光辉人格的写照。诗篇闪耀着诗人人格美的光辉国。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