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统编版 必修 下册 第一单元演讲人2021-03-29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 教学设计01 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了解孟子其人及孟子一书的大致概况。熟练朗读课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写作背景层次结构作者介绍题目解说(开头至“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指出齐桓、晋文之事不足道,提出“保民而王”教学过程以齐宣王本身的事为例,由小及大、由近及远地言及为政的大事,使之对“保民而王”产生兴趣。以“以羊易牛”的事例证明齐宣王有不忍之心,具备行王道的基本条件。借此打开话题,激发齐宣王施行王道、施仁政的信心和兴趣,为下文的议论张本。面对齐宣王的自我解嘲,孟子采取了怎样的策略?孟子为什么
2、不正面谈王道,而谈“以羊易牛”的事情?孟子在追问齐宣王的“大欲”时,为什么不直接一语道破,而故意从“吃”“穿”“看”“听”等方面去发问?教学过程在追问齐宣王的“大欲”之前,孟子两次发出诘问“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这是齐宣王无法回答的问题,所以造成了尴尬的局面,为了扭转僵局,孟子不等齐宣王回答,就调转笔锋,另辟蹊径,提出“大欲”的问题。孟子明知齐宣王的“大欲”是成就霸业,但为了舒缓气氛,迎合齐宣王,就欲擒故纵,故意以口体目耳之娱来揣度连用五个句子构成排比,用筛除法,巧妙地引出立志兴国、图霸天下这个“大欲”,使齐宣王因受到恭维而在心理上感到快慰。这样既把孟子的议论推进了一步
3、,又抓住了齐宣王的心理,使论辩得以顺利进行,形成文章的顿挫。最后一段中孟子认为“保民而王”的根本措施是什么?他是如何展开论述的?写作特点环环相扣,结构严谨。巧设比喻,说理生动。导入新课战国中期,是诸侯之间争斗不息、兼并不断的时代,“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当是之时,秦用商鞅,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史记-孟子荀卿传而齐国在东方诸国中实力强大,齐宣王的父亲齐威王曾经两次大败魏军(-为公元前353年,于桂陵;一为公元前341年,于马陵),并以善于纳谏
4、著称,有“战胜于朝廷”之美誉(邹忌讽齐王纳谏。齐宣王本人也曾经攻破燕国都城(公元前314年),威震诸侯,并且继承其父遗业,在稷下(齐国都城临淄稷门附近地区)扩置学宫,招揽士子数千人,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正以客卿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写作背景u战国中期,是诸侯之间争斗不息、兼并不断的时代,“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当是之时,秦用商鞅,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史记-孟子荀卿传而齐国在东方诸国中实力强大,齐宣王的父亲齐威王曾经两次大败魏军(一为公元前3
5、53年,于桂陵;一为公元前341年,于马陵),并以善于纳谏著称,有“战胜于朝廷”之美誉邹忌讽齐王纳谏。齐宣王本人也曾经攻破燕国都城(公元前314年),威震诸侯,并且继承其父遗业,在稷下(齐国都城临淄稷门附近地区)扩置学宫,招揽士子数千人,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正以客卿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教学过程写作背景战国中期,是诸侯之间争斗不息、兼并不断的时代,“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给人民带来了严重的灾难。“当是之时,秦用商鞅,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史记-孟子荀卿传而齐国在东方诸
6、国中实力强大,齐宣王的父亲齐威王曾经两次大败魏军(一为公元前353年,于桂陵;一为公元前341年,于马陵),并以善于纳谏著称,有“战胜于朝廷”之美誉邹忌讽齐王纳谏。齐宣王本人也曾经攻破燕国都城(公元前314年),威震诸侯,并且继承其父遗业,在稷下(齐国都城临淄稷门附近地区)扩置学宫,招揽士子数千人,任其讲学议论。孟子这时也正以客卿身份在齐宣王身边供职。作者介绍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服王二十六年。相传盂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候,
7、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迁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教学过程题目解说01020304烛 之 武 是 郑 国 大 夫。冯 梦 龙 东 周 列 国 演 义 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退:使.撤退。秦师:秦国的军队。05这 篇 文 章 讲 的 是 郑
8、国 老 臣 烛 之 武 运 用自 己 的 外 交 才 能 使 秦 国 退 兵 的 事。题目解说01020304烛 之 武 是 郑 国 大 夫。冯 梦 龙 东 周 列 国 演 义 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y、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退:使.撤退。秦师:秦国的军队。05这 篇 文 章 讲 的 是 郑 国 老 臣 烛 之 武 运 用自 己 的 外 交 才 能 使 秦 国 退 兵 的 事。层次结构u 这次谈话的记录,可分为四部分。教学过程层次结构这次谈话的记录,可分为四部分。
9、教学过程 (开头至“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指出齐桓、晋文之事不足道,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开头至“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指出齐桓、晋文之事不足道,提出“保民而王”的主张。教学过程 (王日:吾悟,不能进于是矣。.”至结尾),归结到“保民而王”的主张,并举出实现这一主张的根本措施。总之,孟子反对武力征服,主张推行王道,面王道的关键在于先解决人民的生计问题,然后进行教化。这种主张渊源有自,子路、曾智、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即有先“足民后“礼乐”的提法,但孟子将这种思想闸述得更为细致、具体,勾画出了一幅美好的政治蓝图一衣食无忧,守礼知义,天下归心,远人来附。然而,当时的诸侯醉心于征战杀伐、武力兼并,尽管如
10、齐宣王、梁惠王等愿意让孟子陈述自己的主张,却没有一个统治者真正愿意践行:更何况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孟子的主张在当时也是难以实现的。但不得不说的是,现实中的不得施行,并不妨碍孟子的思想光耀后世,成为-代代仁人志士奋力追求的目标,成为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资源。(王日:吾悟,不能进于是矣。.”至结尾),归结到“保民而王”的主张,并举出实现这一主张的根本措施。总之,孟子反对武力征服,主张推行王道,面王道的关键在于先解决人民的生计问题,然后进行教化。这种主张渊源有自,子路、曾智、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即有先“足民后“礼乐”的提法,但孟子将这种思想闸述得更为细致、具体,勾画出了一幅美好的政治蓝图一衣食无忧,
11、守礼知义,天下归心,远人来附。然而,当时的诸侯醉心于征战杀伐、武力兼并,尽管如齐宣王、梁惠王等愿意让孟子陈述自己的主张,却没有一个统治者真正愿意践行:更何况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孟子的主张在当时也是难以实现的。但不得不说的是,现实中的不得施行,并不妨碍孟子的思想光耀后世,成为-代代仁人志士奋力追求的目标,成为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资源。教学过程为什么齐宣王一见孟子就问“齐桓、晋文之事”?孟子是怎样回答的?齐宣王想像齐桓公、晋文公一样,通过武力施行“霸道”,所以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讨教齐桓公、晋文公成为霸主的途径和方式。孟子借口孔子的弟子没有谈论过这样的事,不正面回答,反而把话题引开,转向谈论“王
12、道”。明确:0201教学过程 孟子作为当时的大学问家,他真的没有听说过“齐桓、晋文之事”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回答?你怎么理解?明确:孟子并不是真的不知道“齐桓、晋文之事”,而是看透了齐宣王想施行“霸道”的企图。主张“仁政”和“王道”的孟子对此心知肚明,他不能助齐宣王实现图谋,因而避而不谈“霸道”,巧妙地引出“王道”话题,成功地为下文向齐宣王提出自己的“王道”主张打下了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孟子敏锐的政治嗅觉和高超的谈话艺术。孟子作为当时的大学问家,他真的没有听说过“齐桓、晋文之事”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回答?你怎么理解?明确:孟子并不是真的不知道“齐桓、晋文之事”,而是看透了齐宣王想施行“霸道”的企图。
13、主张“仁政”和“王道”的孟子对此心知肚明,他不能助齐宣王实现图谋,因而避而不谈“霸道”,巧妙地引出“王道”话题,成功地为下文向齐宣王提出自己的“王道”主张打下了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孟子敏锐的政治嗅觉和高超的谈话艺术。孟子为什么不正面谈王道,而谈“以羊易牛”的事情?明确:面对齐宣王的自我解嘲,孟子采取了怎样的策略?u明确:教学过程“彼恶知之”,先好言安慰,以免使齐宣王失去对王道的兴趣。u 再引导齐宣王思考“牛羊何择焉”,激发齐宣王的好奇心,引起他的困惑。u“是乃仁术也”,最后进一步明确、肯定齐宣王的仁爱之心,将齐宣王对“齐桓、晋文之事”的注意转到对仁的注意上,并上升为“君子远庖厨”的普遍规律。明确
14、:教学过程 孟子在追问齐宣王的“大欲”时,为什么不直接一语道破,而故意从“吃”“穿”“看”“听”等方面去发问?明确:孟子在追问齐宣王的“大欲”时,为什么不直接一语道破,而故意从“吃”“穿”“看”“听”等方面去发问?明确:教学过程最后一段中孟子认为“保民而王”的根本措施是什么?他是如何展开论述的?明确:孟子认为“保民而王”的根本措施是实施养民、教民的施政纲领。这就必须做到“制民之产”发展生产,“谨庠序之教”以孝悌之义教化百姓。首先论说恒产与恒心的关系,说明百姓无恒产必然行为不轨,反对不“制民之产”而一味“罔民”的“虐民”政策。然后论说“明君制民之产”的标准并以此对比齐国现状,说明百姓只有富足才能
15、够知礼义。最后论说“保民而王”的具体措施使百姓有养有教。123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有人说孟子的文章“长于比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孟子(约前372前289),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孟子并不是真的不知道“齐桓、晋文之事”,而是看透了齐宣王想施行“霸道”的企图。相传盂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首先论说恒产与恒心的关系,说明百姓无恒产必然行为不轨,反对不“制民之产”而一味“罔民”的“虐民”政策。战国中期,是诸侯之间争斗不息、兼并不断的时代,“争地以战,杀人盈野;文章的主旨是“保民而王”,有些文字似乎与此无关,实际上是有的从侧
16、面讲,有的从远处讲,有的巧设比喻,以造成波澜起伏的文势,引人入胜。主张“仁政”和“王道”的孟子对此心知肚明,他不能助齐宣王实现图谋,因而避而不谈“霸道”,巧妙地引出“王道”话题,成功地为下文向齐宣王提出自己的“王道”主张打下了基础。孟子在追问齐宣王的“大欲”时,为什么不直接一语道破,而故意从“吃”“穿”“看”“听”等方面去发问?然后论说“明君制民之产”的标准并以此对比齐国现状,说明百姓只有富足才能够知礼义。孟子作为当时的大学问家,他真的没有听说过“齐桓、晋文之事”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回答?你怎么理解?”至结尾),归结到“保民而王”的主张,并举出实现这一主张的根本措施。以齐宣王本身的事为例,由小及
17、大、由近及远地言及为政的大事,使之对“保民而王”产生兴趣。孟子认为“保民而王”的根本措施是实施养民、教民的施政纲领。文章的主旨是“保民而王”,有些文字似乎与此无关,实际上是有的从侧面讲,有的从远处讲,有的巧设比喻,以造成波澜起伏的文势,引人入胜。文章的主旨是“保民而王”,有些文字似乎与此无关,实际上是有的从侧面讲,有的从远处讲,有的巧设比喻,以造成波澜起伏的文势,引人入胜。首先论说恒产与恒心的关系,说明百姓无恒产必然行为不轨,反对不“制民之产”而一味“罔民”的“虐民”政策。齐宣王本人也曾经攻破燕国都城(公元前314年),威震诸侯,并且继承其父遗业,在稷下(齐国都城临淄稷门附近地区)扩置学宫,招
18、揽士子数千人,任其讲学议论。这是说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表面上看所用比喻似乎是信手拈来,而实际上是事先有周密的准备,才使说理生动、精到。最后一段中孟子认为“保民而王”的根本措施是什么?他是如何展开论述的?一明确:二孟子认为“保民而王”的根本措施是实施养民、教民的施政纲领。这就必须做到“制民之产”发展生产,“谨庠序之教”以孝悌之义教化百姓。三首先论说恒产与恒心的关系,说明百姓无恒产必然行为不轨,反对不“制民之产”而一味“罔民”的“虐民”政策。然后论说“明君制民之产”的标准并以此对比齐国现状,说明百姓只有富足才能够知礼义。最后论说“保民而王”的具体措施使百姓有养有教。环环相扣,结
19、构严谨。u 孟子的文章从表面上看,纵横恣肆,似乎散漫无羁,而实际上紧扣论题,层层深入,层次井然。文章的主旨是“保民而王”,有些文字似乎与此无关,实际上是有的从侧面讲,有的从远处讲,有的巧设比喻,以造成波澜起伏的文势,引人入胜。教学过程环环相扣,结构严谨。孟子的文章从表面上看,纵横恣肆,似乎散漫无羁,而实际上紧扣论题,层层深入,层次井然。文章的主旨是“保民而王”,有些文字似乎与此无关,实际上是有的从侧面讲,有的从远处讲,有的巧设比喻,以造成波澜起伏的文势,引人入胜。巧设比喻,说理生动。有人说孟子的文章“长于比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这是说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表面上看所用比喻似乎是信手拈来,而实际上是事先有周密的准备,才使说理生动、精到。在本文的论述中,孟子使用了“以羊易牛”和“挟太山以超北海”等许多故事和比喻,巧妙地把抽象的道理化为对方易于接受的生动具体的直觉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感谢聆听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