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 2019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历史试卷历史试卷 1.春秋时期,司马子鱼抨击人殉制度说:“祭祀以为人也,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谁飨之?”孔子亦诅咒: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反映了 A. 神权思想日益浓厚 B. 奴隶制的日渐崩溃 C. 儒家思想反对神权 D. 人民成为社会主人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司马子鱼和孔子都反对人殉制度,说明人殉制度的残酷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 殉制度是商周时期礼乐制度的组成部分,现在遭到抨击,说明奴隶制的日渐崩溃,B 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主 要是反对人殉制度,与神权思想无关,A 选项排除。材料
2、未体现儒家思想反对神权,且司马子鱼不是儒家代 表,C 选项排除。人民成为社会的主人不符合史实 ,当时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形成时期,D 选项排除。 2.汉吕后尽专权横肆,吕后四年,曾有一诏书,说皇帝疾久不已,不可属天下,命群臣公议替代的新皇帝。 霍光以后,汉昭帝崩,诏群臣议所立。这表明 A. 吕后专横左右皇帝废立 B. 君主专制权力日益加强 C. 官僚集团控制皇位继承 D. 传统政治习惯影响君权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吕后命群臣商议皇位继承人到霍光时期群臣商议皇位继承人”说明传统的政治习惯影响 君权,D 选项符合题意。吕后专横左右皇帝废立的说法错误,后宫专政是君权膨胀的产物,
3、A 选项排除。材料 反映的是君权受到传统政治习惯的威胁,B 选项排除。官僚集团控制皇位继承的说法错误,官僚商议皇位继 承人主要是由于皇帝年幼导致的,C 选项排除。 3.明初禁用白银,使用纸币宝钞,正统元年(1436 年)开始“驰用银之禁”,后来“朝野率皆用银”。这个 变化主要说明 A. 政府对货币发行的垄断权被打破 B. 明朝经济结构出现根本性的变化 C. 政府的法令朝令夕改而失信于民 D. 新航路开辟使中国成为贸易中心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明初禁用白银,使用纸币宝钞,正统元年(1436 年)开始“驰用银之禁”可知体现的 是政府对货币发行的垄断权被打破,也说明明中叶后,白银
4、开始在流通中占据主导地位,A 选项符合题意。 明朝虽然局部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是仍然是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经济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B 选项排除。明朝“驰用银之禁”主要与纸钞通货膨胀和新航路开辟后,白银大量涌入中国有关,C 选项排除。 新航路开辟使欧洲成为贸易中心,D 选项排除。 4.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提出提高宰相权力,顾炎武提出扩大地方权力,“寓分封于郡县”,这些思想的出现 表明 A. 中央集权制受到严重威胁 B. 限制专权回应了时代诉求 C. 反君主制的民主思想出现 D. 主流统治思想的嬗变趋势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黄宗羲提出提高宰相权力,顾炎武提出扩大地方权力
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和顾 炎武都认识到君主专制的弊端,并提出制约君权的办法,B 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与中央集权无关,强调的是 对君权的制约,A 选项排除。黄宗羲和顾炎武停留在对君主制的批判,不属于民主思想,未提出建设新社会 的政治构想, 这是由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导致的, C 选项排除。 明清时期的主流思想仍然是理学, D 选项排除。 5.以下对表中数据解读合理的是 据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制表 A. 晚清中国对外贸易始终处于逆差地位 B. 中国经济游走于世界市场的边缘之外 C. 中国商品整体上缺乏有效国际竞争力 D. 辛亥革命推动中国出口贸易加快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
6、】根据材料可知,中国的进口贸易指数明显大于出口指数,说明中国商品整体上缺乏有效国际竞争力, C 选项符合题意。18711873 年,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A 选项排除。鸦片战争后,中国就被卷入了资 本主义世界市场,B 选项排除。武昌起义发生于 1911 年 10 月 10 日,中国出口贸易的数据变化与辛亥革命无 关,D 选项排除。 6.李泽厚先生对中国近代某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如下评述:“启蒙性的文化运动”与“救亡性的政治运动”的 关系是“相互促进”、“一拍即合”、“彼此支援”、“相碰撞而又同步”。遗憾的是,这种局面并没有延 续多久,严峻的危亡局势和剧烈的现实斗争,迫使政治救亡全面压倒了思想启蒙。
7、据此判断作者评述的相关 历史事件是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中国人民掀起了 政治救亡运动,举国一致为维护国家主权而进行斗争,D 选项符合题意。洋务运动不属于政治救亡运动,A 选项排除。维新变法虽然属于救亡性政治运动,但是未受到启蒙性文化运动的影响,B 选项排除。辛亥革命 也未受到启蒙性的文化运动影响,C 选项排除。 【点睛】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乘机加强对中国的侵略,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 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增长。1919 年巴黎
8、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引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1919 年 5 月 4 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 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7.解放战争爆发之初,西方媒体通过计算国共双方的武器装备、军队数量、控制的区域等数据得出了一致的 结论,那就是共产党支撑不过半年必定灭亡;而毛主席却做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这主 要是因为毛主席 A. 看到了中国人民力量的伟大 B. 充满对战争胜利的必胜信心 C. 发现了西方数据来源不准确 D. 预判了国际形势对我党有利
9、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一科学论断是在人民解放战争初期, 人民解放军有稳固的战略后方,国统区人民民主运动高涨出现情况下发表的论断,A 选项符合题意。充满对 战争胜利的必胜信心是建立在认识到中国人民伟大力量的基础之上的,B 选项排除。发现了西方数据来源不 准确的说法错误,C 选项排除。对国共内战的结果判断属于国内局势的判断,D 选项排除。 【点睛】一切反动派既是纸老虎。从长远与战略来看,一切反动派在人民正义的力量前都是纸老虎,终将败 于人民汪洋大海的反抗,我们面对强大的反动派要树立必胜的信心;从现实与战术来看,反动派一般占有优 势资源
10、与强大的暴力工具,也是真老虎,在与反动派的斗争中要高度重视战术运用,有耐心、有战术地打倒 反动派。后来也广泛应用于人们工作生活中,把日常遇到的困难、挫折、挑战看作纸老虎。 8.下表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几个经济数据的统计表。该表统计数据表明 据王桧林主编中国现代史下册制表 A. 我国开展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已完成 B.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基本确立 C. 生产关系改造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D. 建国初期重工业的经济基础极为薄弱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效率要比私营企业的生产效率要高,说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 造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C 选项符合题意。材料数据无法得
11、出我国开展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已完成的结论,A 选项排除。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是在三大改造完成之后,B 选项排除。材料数据无法得出我国重工 业的经济基础薄弱的现状,D 选项排除。 【点睛】公私合营是中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高级形式。大体 上经过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两个阶段。公私合营本质上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最终是为了 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9.查士丁尼的法学阶梯指出:“关于买卖、租赁、合伙、委任等契约,债务以当事人的同意而成立。上 列各种契约,其债务的缔结只需双方当事人的同意的说法,乃是因为其缔结既不需要用文书,也不需要当事 人在场;此
12、外,也没有必要给予某物,只须进行该法律行为的当事人同意即可。”这表明 A. 罗马法严格的形式主义原则 B. 法律认可契约自由原则 C. 罗马法核心是保护私有财产 D. 罗马法的体系最终完善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的最终落脚点是“当事人同意即可”,当事人同意说明已经订立了契约,据此可以推断出罗马 法注重契约关系,B 选项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罗马法突破形式主义原则,A 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对私有 财产的保护,体现的是一种契约关系,C 选项排除。 民法大全的发表标志着罗马法的体系最终完善,D 选 项排除。 10.美国制宪会议代表富兰克林说:“首先我承认,对这部宪法的若干部分,到现在也仍
13、然不能同意,但没有 把握说永远不会同意。同时我也怀疑,无论召开多少次会议,也未必能制定一部更好的宪法。因为每个代表 固然会带来自己的智慧,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他的偏见。我们能指望有完美无缺的成果吗?”由此说明富 兰克林 A. 阻碍了宪法制定的进程 B. 批评美国宪法弊端丛生 C. 主张设计权力制衡框架 D. 认为制宪应该选择妥协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因为每个代表固然会带来自己的智慧,但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他的偏见。我们能指望有 完美无缺的成果吗”可知富兰克林强调的是妥协的艺术,中和大家的不同意见,D 选项符合题意。富兰克林 的主张推动了宪法制定的议程,A 选项排除。此时美国宪
14、法还未制定,B 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权力制衡,强 调的是妥协,C 选项排除。 11.下图是英国 1600 年-1850 年间人口的变化情况(单位:万) 。以下关于图中信息分析最正确的是 据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制图 A. 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城市化的兴起 B. 技术进步引起英国经济地理的变化 C. 英国人口优势促进其完成产业革命 D. 工厂制度兴起壮大了工人阶级队伍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材料可知,1750 年后,英国的总人口在呈现快速增长状态,西北部的人口开始超过东南部人口。 这主要和工业革命的进行,蒸汽机的应用,对煤炭需求变化导致的,B 选项符合题意。英国城市化在工业革 命之
15、前就已经开始了,A 选项排除。英国产业革命的完成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人口优势只不过是其中 之一,C 选项排除。工厂制度兴起壮大了工人阶级队伍的说法与材料无关,D 选项排除。 12.本世纪初, 美国高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奥尼尔首次将巴西、 俄罗斯、 印度和中国并称为“金砖四国”。 2005 年,高盛集团又提出“新钻十一国”,包括埃及、韩国、墨西哥、尼日利亚等 11 国。2007 年,日本学者门 仓贵史提出“展望五国”概念,即越南、印度尼西亚、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这些新概念的不断出现表明 A. 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危机 B. 亚洲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崛起 C. 新兴国家呈群体性崛起态势 D. 国
16、际格局中心转移到第三世界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的“新钻十一国”、 “展望五国”体现的是新兴国家呈群体性崛起态势,C 选项符合题意。 西方资本主义世界陷入危机的说法不符合史实,与材料无关,A 选项排除。墨西哥、尼日利亚、阿根廷等不 属于亚洲国家,B 选项排除。当今世界国际格局暂时出现“一超多强”的局面,总体上看优势还是在欧美国 家,D 选项排除。 13.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历史总会在某一个时期进入一个重要的时期, 抓住历史的机遇就能实现发展的飞跃, 错失历史的机遇只能一声叹息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认为从唐到宋还是经历了很大的改变。我们现在拿唐的 750 年与宋的
17、1050 年做一个比较。 我们会发现:从外交关系上,唐有霸权,在北方唐以外没有国家,只有少数民族,而到了宋代,中国的外交 关系就不一样了,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有宋、辽、夏、金;另外,唐时有 1/81/4 的人口在南方,而宋朝 时则有 1/2 的人口在南方,南方却变成了一个多元化的地方,有多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多种语言; 唐朝首都是一个典型的 adminitrative city,是政治的,而宋则是经济中心变成了首都;宋的人口是唐的两 倍,货币数量是唐的二十倍,这都说明了商业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技术方面,宋朝还有了印刷、火药、 指南针,这三个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从社会方面,唐朝人的社会地
18、位还是要看血统、身份,而宋朝人的社 会地位则是看教育文化,科举制度被扩大,其重要性在社会中也越来越大。宋朝 99%的学生考不上,可这些 人还算是士人,仍是国家的精英,士人中做官的人只是一小部分。到了 13 世纪中叶,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有 45 万人,但只有 500 人得到进士。 包弼德唐宋巨大历史变迁的现代意义:对 nation 观念的重新思考 材料二:1500 年前后,西欧发生了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为一种新的文明开辟了道路,这就是现代化的 准备阶段。1500 年前后,许多事指向农业文明的解体,比如说,农奴制解体解放了人身,文艺复兴解放了人 的精神,宗教改革解放了人的思想,地理大发现则把人推向全
19、球,第一次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在这个过程 中,民族国家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它就把自己的疆域封闭起来,使它与外界隔离,致力于自身的发展, 而不顾基督教大世界中其他兄弟的景况如何。事实上,在多数情况下,民族国家总是以牺牲别人为代价的。 这样,原先基督教大世界中社会经济状况基本拉平的情况就消失了,代之出现的,是某些地区发展起来,其 他地区则相对落后。因此,可以说,民族国家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化的起点,发展与社会的根本变迁都是从这 里开始的。 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宋历史变迁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唐宋历史变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20、1500 年前后西欧社会向现代化转型做了哪些准备?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唐宋历史变迁和西方社会变迁的实质差异。 【答案】 (1)表现:外交多元化;经济重心南移;商品(市场)经济发达;科技(文化)先进;士人政治。 原因:封建经济发展;士族衰弱(庶族崛起) ;选官、赋税等制度改革;汉学衰弱(理学兴起或新儒学出现) ; 市民阶层崛起。 (2)准备:解放农奴;解放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新航路开辟(世界连成一体) ;民族国家出现;制 度变革。 (3)唐宋:封建社会阶段性发展;西方:封建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社会(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 。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到了宋代,中国
21、的外交关系就不一样了,是一个多元化的世界”可知体现的是多元化 外交;根据材料“另外,唐时有 1/81/4 的人口在南方,而宋朝时则有 1/2 的人口在南方”可知体现的是经 济重心南移;根据材料“宋的人口是唐的两倍,货币数量是唐的二十倍,这都说明了商业经济、市场经济的 发展”可知商品经济发达;根据材料“宋朝还有了印刷、火药、指南针,这三个技术都是非常重要的”可知 科技文化领先;根据材料“到了 13 世纪中叶,参加科举考试的人有 45 万人,但只有 500 人得到进士。”可 知体现的是士人政治。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和封建经济发展、士族衰弱、选官、赋税等制度改革、汉学 衰弱、市民阶层崛起等密切相关
22、。 (2)根据材料“奴制解体解放了人身,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精神,宗教改革解放了人的思想,地理大发现则 把人推向全球,第一次把世界连成一个整体”可知做的准确有:解放农奴、解放思想、新航路开辟。根据材 料“民族国家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化的起点,发展与社会的根本变迁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可知做的准备欧:民 族国家出现和制度变革。 (3)根据材料可知,唐宋处于封建社会发展的上升期;而西方处于封建社会转向资本主义社会。 14.小人物的人生经历也可以反映社会大历史的变化, 小人物历史的研究逐渐成为近几年历史学界研究的新方 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无锡市民贺星允老人从 1958 年始每天不落的记账,20 多
23、本家庭账册以平民角度记录下国家历史 的巨变。表 3 数据是从贺星允老人 20 多本家庭账册整理出来的。 摘编自 2018 年 12 月 28 日扬子晚报 根据材料找出相互关联的数据自拟题目进行历史的的解读。 (要求:材料数据之间有关联,自拟题目与选取的 数据合适,历史解读合理,史论结合,论从史出,逻辑严密。 ) 【答案】示例: 题目:改革开放推动国家大发展 解读: 表中 19582018 年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家庭总收入的变化大幅提高, 说明总体上中国普通人的生活水平 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这也是国家大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贺星允老人的家庭总收入在 1979 年以前的增长幅度 有限,1979 年之后
24、几乎是呈几何倍数的增长,这说明在改革开放后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快了,人民生活水平 提高也更快了;从支出后的剩余情况也印证了这一点,1958 年几乎没有剩余,1979 年略有剩余,之后剩余的 也是呈高速增长状态,这也说明人民的生活水平加速提高;从一幅大饼油条物价的上涨 150 倍的情况也可以 说明这一点。 结论:贺星允老人的家庭账本从一个侧面反映反映了改革开放推动了国家大发展。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 1978 年之后贺星允老人家庭总收入在不断增加,大饼油条的价格也在不断增加。这主 要说明改革开放推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 关于表格的解读需要从表格的总体收入分析, 然后在以 1978 年为阶
25、段进行分析,1978 年收入增加主要和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加入世界贸 易组织等密切相关。 【历史选做题】【历史选做题】 15.【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铜钱制度是清代币制的主要内容。在价值规律的作用和供求关系的影响下,商品货币流通领域的 银钱比价,总是离开清政府的“定例”而上下波动,有时波动的幅度较大。在晚清以前的近二百年间,银钱 比价波动常常成为困扰清朝政治经济生活的严重问题而备受朝廷重视。 雍正即位后,即着手对铸币制度进行改革。雍正五年,“定以铜铅各半配铸制钱,”将铜六铅四改为铜 五铅五配铸,后来各朝都按这一比例铸钱;把改革铜钱铸重作为稳定铜钱
26、价格和杜绝铜钱流弊的重要手段, 规定各钱局按铜钱每文重一钱铸造,此后,钱文铸重一钱成为定制。京城户工二局鼓铸用铜 400 万斤, 后逐渐扩大到 630 余万斤,尽归云南办运。各省铸钱亦大部分采用滇铜,滇铜替代洋铜成为各铸钱局的主要 原料,长期以来困扰清政府的铸钱用铜问题完全得到解决。为保证铸币制度改革措施的顺利实施,雍正皇帝 还颁布法令,严禁民间使用黄铜器皿。另外,严令打击私铸和使用私钱,并定各级官吏失察之罪 摘编自二月河纵论雍正财税改革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雍正进行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雍正进行币制改革意义。 【答案】 (1)内容:铜铅对半铸钱;规定钱
27、重;稳定铸钱原料来源(滇铜) ;民间禁用铜器;打击私铸钱行为。 (2)意义: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控制了铸币权,加强了中央集权;规范了铸币制度,便利了货币的流通; 降低了铸钱成本,给清政府带来大量铸息银两;促使清代铸钱事业大规模发展;给不同阶层人们的生活带来 影响。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定以铜铅各半配铸制钱”可知铜铅对半铸钱;根据材料“规定各钱局按铜钱每文重 一钱铸造”可知规定钱重; 根据材料“各省铸钱亦大部分采用滇铜, 滇铜替代洋铜成为各铸钱局的主要原料” 可知稳定铸钱原料来源;根据材料“严禁民间使用黄铜器皿”可知民间禁用铜器;根据材料“令打击私铸和 使用私钱,并定各级官吏失
28、察之罪”可知打击私铸钱的行为。 (2) 根据雍正币制改革的内容结合相关知识可知, 雍正币制改革的意义需要从商品经济发展、 加强中央集权、 货币流通、降低成本、铸币事业的发展等角度思考。 16.【选修 3: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法国和德国作为欧洲大陆的两个大国,法德关系一直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从历史上看,两国 曾多次发生战争,长期的相互为敌使两国结下了深深的仇怨。19 世纪 70 年代以来,德国曾在短短的 70 年时 间里与法国打了 3 次战争,分别是 1870 年的普法战争、1914 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 1939 年的第二次世界大 战。德法两国在欧洲互相仇杀,不仅使两国人民深受战争
29、之苦,而且使欧洲经常处于动荡之中,严重影响欧 洲的发展。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法国和德国两个国家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打击。有人这样描述:战败的 德国已经成为一个遍地废墟的国家,一个缺乏粮食和原料的国家,一个社会混乱,前途未卜的国家。因此在 战后,要求复兴本国经济,便成为战后两国的首要任务。鉴于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欧洲各国的有 识之士尤其是德法两国的领导人提出了实行德法和解,实现欧洲联合的新目标。 1950 年法国提出实现西欧经济联合的舒曼计划, 该计划的目的在于将法德的全体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 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辖之下,以期通过对煤炭和钢铁实行共管,使一场新的法德战争成
30、 为不可能的事。 摘编自李平二战后法德关系探析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德在二战后和解的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德二战后和解的意义。 【答案】 (1)原因:多次战争的灾难;欧洲的普遍衰弱(欧洲丧失了世界中心地位) ;欧洲联合的历史渊源; 马歇尔计划的援助把欧洲连成一体;法德政治家的智慧。 (2)意义:维护了欧洲较长期的和平;推动了欧洲一体化进程;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欧洲的国际 地位;冲击了两极格局。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德法两国在欧洲互相仇杀,不仅使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苦,而且使欧洲经常处于动 荡之中,严重影响欧洲的发展”可知法德和解的原
31、因是多次战争的灾难;根据材料“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给法国和德国两个国家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可知法德和解的原因是欧洲的普遍衰弱;根据材料“欧洲 各国的有识之士尤其是德法两国的领导人提出了实行德法和解,实现欧洲联合的新目标”可知法德和解的原 因是有识之士的推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联合的历史渊源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也是法德和解的重要原 因。 (2)结合法德和解的原因和相关知识可知,法德和解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维护欧洲和平、促进经济发展、提高 国际地位、冲击两极格局等方面。 17.【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犹太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
32、解释了光电 效应,因此获得 1921 年诺贝尔物理奖,同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 年创立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为核能 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后来爱因斯坦移居美国,在得知希特勒动员力量进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给罗斯 福总统写信, 建议美国加快研究。 1945 年, 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 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按 了按钮”,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地制造原子弹,就忙都不会去帮了。他认为,消除原子弹对人类 生存的威胁已经成为今天最迫切的问题, 因而积极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 爱因斯坦联同史怀哲和伯特兰罗 素一起行动,以禁止核试验和核武器战争,在他去世的前几天,他签署了罗素爱因斯坦
33、宣言 ,这一声明 促使帕格沃什科学和世界事务会议召开。 爱因斯坦是和平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晚年成为民主社会主义者。他曾经说:“我认为甘地的观点是我 们这个时期所有政治家中最高明的。我们应该朝着他的精神方向努力:不是通过暴力达到我们的目的,而是 不同你认为邪恶的势力结盟。” 摘编自【美】沃尔特艾萨克森爱因斯坦传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爱因斯坦对人类的贡献。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爱因斯坦对待科学与战争的态度。 【答案】 (1)贡献:科学方面:光电效应、相对论、引力波、质能方程等;社会方面:反对不义战争;反对 核武器等;思想方面:坚持人道主义、民主主义 (2)态度评析:迫
34、不得已时,科学应该帮助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尽可能防止科学用于战争,威胁人类 生存;从人道主义出发,体现科学家的良知。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 1921 年诺贝尔物理奖,同 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 年创立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为核能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爱 恩斯坦的科学贡献体现在光电效应、相对论、引力波、质能方程等;根据材料“爱因斯坦联同史怀哲和伯特 兰罗素一起行动,以禁止核试验和核武器战争”可知爱恩斯坦反对不义战争和核武器;根据材料“爱因斯 坦是和平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晚年成为民主社会主义者”可知爱恩斯坦坚持人道主义、民主主义。 (2)根据材料“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按了按钮”,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地制造原子弹, 就忙都不会去帮了。”可知爱恩斯坦在迫不得已时,科学应该帮助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根据材料“他 认为,消除原子弹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经成为今天最迫切的问题,因而积极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可知爱 恩斯坦认为尽可能防止科学用于战争,威胁人类生存;根据材料“爱因斯坦是和平主义者和人道主义者,晚 年成为民主社会主义者”可知爱恩斯坦坚持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