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乌鲁木齐地区乌鲁木齐地区 20192019 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监测年高三年级第二次质量监测 文科综合历史文科综合历史 1.战国李悝变法规定“食有劳而禄有功”,商鞅变法时明确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这些做 法产生的影响是 A. 士人竞相追逐功名利禄 B. 官僚政治得以最终确立 C. 世卿世禄制度日益瓦解 D. 中央集权制得到了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食有劳而禄有功”和“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的规定,说明以血缘关系为标准的世卿世 禄制度日益瓦解,以军功论赏的制度逐步确立。故答案为 C 项。材料没有涉及士人对功名利禄的态度,排除 A 项;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2、,官僚政治得以确立,排除 B 项;秦朝统一后中央集权制逐步建立,排 除 D 项。 2.班固在汉书食货志说:“辟土殖谷为农。”中原人又因此被称为“粒食之民”。这种现象说明 A. 农业耕作以人力为主要的动力 B. 古代中国农业即种植业 C. 农民主要是开荒种植谷物的人 D. 粮食种植在农业中有特殊地位 【答案】D 【解析】 【详解】“辟土殖谷为农”和“粒食之民”等信息表明,在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粮食种植在农 业中具有特殊地位,人们依靠粮食赖以生存。故答案为 D 项。材料没有涉及农业生产的动力,排除 A 项;B 项说法绝对,古代中国农业还包括养殖业,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粮食对于农民的重要性,
3、排除 C 项。 3.按照元典章的记载,元代路、府、州、县各级官员,要“每日早聚圆坐,参议词讼,理会公事”,各 级“应有大小公事,官员别无差故,自上至下,须要圆书画押”。这种议事的方式 A. 着眼于集体议政监督皇权 B. 保障地方官员独立行使军政权力 C. 继承了唐代三省运行机制 D. 体现了地方官员之间的权力制衡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每日早聚圆坐,参议词讼,理会公事”“应有大小公事,官员别无差故,自上至下, 须要圆书画押”等信息来看,元朝注重地方官员共同议事决策,实现官员之间的权力制衡。故答案为 D 项。 集体议政实现地方官员之间的制衡,以此加强中央集权,排除 A 项;地
4、方官员之间互相制衡,不能独立行使 权力,排除 B 项;唐代三省是中央官制,与材料反映的地方官制不同,排除 C 项。 4.明末清初思想家颜元说:“天下尽八股,中何用乎!故八股行而天下无学术,无学术则无政事,无政事则 无治功,无治功则无升平矣。故八股之害,甚于焚坑。”由此可知,颜元 A. 倡导西方教育方式 B. 注重解决现实问题 C. 彻底否定孔孟之道 D. 主张冲破封建束缚 【答案】B 【解析】 【详解】材料反映的是颜元抨击八股取士制度,认为八股取士不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实际上反映颜元注重解 决现实问题。故答案为 B 项。材料没有反映颜元倡导西方教育方式,排除 A 项;材料没有反映颜元对于孔孟 之
5、道的态度,排除 C 项;抨击八股取士,并非主张冲破封建束缚,排除 D 项。 5.咸丰十一年 (1861 年) , 上谕命督抚要“不拘资格”保举武职人员, 于是督抚纷纷借军功之名保举下属官员。 清史稿记载称:“时督抚权宜行事,用人不拘资格,随时举措,固不能以大计举例绳其后也。”这表明 A.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步削弱 B. 清政府适时调整用人体制 C. 清朝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D. 国家权力转移到督抚手中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时督抚权宜行事,用人不拘资格,随时举措”等信息来看,地方用人权大为增强,表 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逐步削弱。故答案为 A 项。材料反映的是用人体制的
6、不正常现象,不是清政府对用人 体制的调整,排除 B 项;地方用人权扩大,表明中央集权有所削弱,排除 C 项;地方督抚用人权扩大,并非 国家权力转移到督抚手中,排除 D 项。 【点睛】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趋势,总的来说,是中央权力日益增强,地方权力不断受到削弱。 但这种趋势也不是直线型顺利发展的,也有中央权力受到削弱的例外情况。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封国有时 与朝廷对抗,并且导致“七国之乱”,中央权力一度受到削弱。唐朝节度使势力强大,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 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晚清时期,伴随汉族地方官僚集团势力的扩大,中央集权体制有所松动; 民国时期军阀势力强大,形成实际上的地方割
7、据局面。 6.1919 年,孙中山在实业计划中指出:“凡夫事物之可以委诸个人,或其较国家经营为适宜者,应任个 人为之,由国家奖励,而以法律保护之”,“须研究对于将来之资本家加以如何之限制”。由此反映孙中山 主张 A. 由私人资本主义全面进行实业建设 B. 国家全面干预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C. 国家保障垄断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 D. 使资本主义在国家调控下健康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由国家奖励,而以法律保护之” “须研究对于将来之资本家加以如何之限制”等信息 可以看出,孙中山认为对于资本主义应通过国家进行调控,从而使其健康发展。故答案为 D 项。孙中山认为 “或其较国家经营
8、为适宜者,应任个人为之”,并非主张由私人资本主义全面进行实业建设,排除 A 项;孙 中山主张对资本主义进行调控,并非全面干预,排除 B 项;孙中山认为对资本主义要加以限制,不可能主张 国家保障发展垄断资本主义,排除 C 项。 【点睛】节制资本是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基本纲领之一。“节制资本”的基本内容是发展国家资本和节制私人 资本,把“不能委诸个人及有独占性质”的企业收归国家经营,对私人资本则采取既保护、鼓励又加以限制 的政策,防止其操纵国计民生。孙中山认为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有善果,也有恶果”,实行节制资本, 就可以取其“善果”,避其“恶果”,做到既振兴实业,开发富源,又防止资本主义发展的流弊。
9、 7.日本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在 1943 年度的战报中公布:“在我方所收容的十九万九千具敌遗尸中,中共军也占 半数。但与此相比较,在我所收容的七万四千俘虏中,中共军所占的比率则只有一成五。”对此理解正确的 是 A. 日方战报故意夸大在中国战场的战果 B. 中共领导的正面战场是抗战的主战场 C. 国民党政府和军队已经放弃抵抗行动 D. 日方战报基本反映当时中国抗战局势 【答案】D 【解析】 【详解】 从材料反映的牺牲的中国士兵中“中共军也占半数”, 而俘虏中“中共军所占的比率则只有一成五” 等信息来看,说明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英勇顽强地抵抗日军侵略,日方战报基本反映出当时中国的抗 战局势。故答
10、案为 D 项。A 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中共领导敌后战场的抗战,排除 B 项;从材料反映的国 民党军队也有较大牺牲来看,国民政府仍然坚持抗战,排除 C 项。 【点睛】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抗击 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8.1982 年以来,中国政府多次对政府职能进行调整,以精简机构和人员为主题。2003 年,国家进一步推进政 府职能转型,通过部门整合,职能归并,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并颁布了行政许可法 。据此可知政府 职能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A. 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 B. 助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 C. 对接世界市
11、场的需要 D. 强化基层民主法制建设 【答案】B 【解析】 【详解】改革开放后国家在不同时期对政府职能的调整,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推进服 务型政府建设,并颁布了行政许可法”,是为了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减少权力对 市场的干预,助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故答案为 B 项。政府职能调整的目的是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A、C 项不是主要目的,均排除;材料反映的措施并非只是针对基层政府,排除 D 项。 9.公元前 399 年的天,按照一个月前雅典公民法庭的裁决,苏格拉底在监狱中服毒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苏格 拉底慷慨赴死的法理意义在于 A. 法律只有被遵守才有权威性 B.
12、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C. 天赋人权,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D. 公民法庭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 【答案】A 【解析】 【详解】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无罪,但他尊重陪审法庭的判决,因此苏格拉底慷慨赴死的法理意义在于尊重法 律,维护法律的权威。故答案为 A 项。B、C 项与材料信息无关,均排除;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排 除 D 项。 10.有学者认为,英国议会的两院制适应了资产阶级与封建贵族分享政权的需要,它的产生和长期存在是英国 宪政历史合乎逻辑的发展,保证了英国社会的高度稳定。材料表明英 A. 资产阶级革命充满妥协 B. 民主政体成为世界典范 C. 两院制顺应了时代潮流 D. 上下两院存在权力
13、制衡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它的产生和长期存在是英国宪政历史合乎逻辑的发展,保证了英国社会的高度稳定” 等信息来看,说明英国的两院制顺应了时代潮流,有其继续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故答案为 C 项。材料侧重 评价两院制的进步意义,不是评价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妥协性,排除 A 项;材料没有反映英国政体对世界其 他国家的影响,排除 B 项;材料没有反映两院之间的权力制衡,排除 D 项。 11.1883 年,恩格斯曾高度评价一项技术革命,并预见其深远意义,认为这一技术将“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 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不仅使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而且最终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
14、 与该项技术革命直接相关的理论成果是 A. 伽利略的自由落体理论 B. 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 C. 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 D.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883 年”和“并预见其深远意义”等信息可以看出,恩格斯评价的是第二次 工业革命。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理论与该项技术革命直接相关,故答案为 C 项。伽利略的自由落体理论和牛顿 的经典力学理论,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没有直接关系,排除 A、B 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提出时,第二次工业革 命早已开展,排除 D 项。 【点睛】第二次工业革命从 19 世纪中后期开始,所取得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
15、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和化学工业的建立。其中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著特点,人类 跨入电气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科学研究的新发现为先导的。19 世纪中期前后,自然科学研究在各方面 取得了新的进展,特别是法拉第发现的电磁感应原理等理论成果在生产领域的广泛运用,出现了第二次工业 革命的浪潮。 12.1953 年赫鲁晓夫上台后,提出了“谁不反对我们,谁就是和我们站在一起”的口号,并表示会对任何一个 提出要求的发展中国家给予经济和技术援助。其背景是 A. 苏联全面改变了斯大林模式 B. 赫鲁晓夫开始了全方位的改革 C. 苏联动摇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D. 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力量的壮大 【答案
16、】D 【解析】 【详解】从材料信息来看,苏联针对新兴的第三世界国家,采取拉拢手段,说明战后新兴民族国家已成为不 能忽视的国际政治力量。故答案为 D 项。1953 年苏联还没有全面改变斯大林模式,赫鲁晓夫还没有开始全方 位的改革,排除 A、B 项;当时苏联还没有力量动摇美国的霸权地位,排除 C 项。 【点睛】二战中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力量得到发展,而战争又极大地削弱了殖民主义国家的实力,战后 亚非拉地区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 世界殖民体系迅速瓦解, 一系列新生的民族国家出现在世界政治舞台上, 成为一股不能忽视的国际政治力量。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 世纪 40 年代末,曾任
17、美国国务院顾问的汉斯摩根索提出了权力利益理论。摩根索学派将 “利益权力实力”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他们说:“权力是以实力为基础的,增进国家利益就意味 着增进国家实力,增进国家实力则意味着增进国家权力,而增进国家权力则反过来又增进国家利益。”后冷 战时代,美国“理性主义”者提出“合作利益理论”、“规范性体系”等理论。这种合作利益理论主要是反 对现实主义用全球遏制战略来追求美国的利益,强调美国的利益应通过加强合作和结盟的途径来实现。 1998 年美国正式推出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 ,毫不隐讳地声称,美国的目标是“领导整个世界”,并 且美国决不允许出现向它的“领导地位”提出挑战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所谓在世界
18、上发挥“领导作用”,就 是企图把美国那一大套自由、人权、民主和法治的原则扩展到国际事务中去,通过在国际机制中确立原则来 推广美国的价值观。 杨冠达美国国际关系学与美国霸权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战略演变 新中国成 立初期 20 世纪 60 年 代 20 世纪 70 年代 20 世纪 80 年 代 20世纪90年 代 21 世纪 “一边 倒” “两个拳头打 人” “一大片、 一条 线” “不结盟” “找伙伴” “共同发 展” “大融入” (注解:“两个拳头打人”:依靠广大亚非拉国家,反对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和以苏联为首的修正主 义以及各国反动派;“一大片、一条线”:接照大致的纬度划出连接从
19、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 土耳其和欧洲的一条战略线.团结这条“线”外面的一大片国家,共同抗衡野心最大的苏联。 ) 唐家蔬新中国外交的光辉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20 世纪 40 年代以来美国对外战略的变化,并分析“后冷战时代”美 国调整外交战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美外交战略的异同。 【答案】 (1)外交战略变化:从权力利益论到合作利益论到单边主义、霸权主义。 原因: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当今世界出现了一超多强局面:发展中国家力量日益壮大,国 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各国交往日益密切,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政治家对美
20、国外交政策的反 思和总结; (2)同:从国家利益出发制定外交战略:都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外交战略。 异: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中国始终坚持开展多边外交;中国积极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友好 关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 20 世纪 40 年代以来美国对外战略的变化、中美外交战略的异同点,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 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20 世纪 40 年代以来美国对外战略的变化,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权力是以实力为基础的,增进国家利益 就意味着增进国家实力”“这种合作利益理论主要是反对现实主义用全球遏制战略来追求美国的利益,强调 美国的利益应通过加强合作和
21、结盟的途径来实现”“1998 年美国正式推出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 ,毫不隐 讳地声称,美国的目标是领导整个世界,并且美国决不允许出现向它的领导地位提出挑战的国家或 国家集团”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 “后冷战时代”美国调整外交战略的原因, 应当联系所学从两极格局瓦解、 国际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和政治家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反思总结等方面来回答。 (2)中美外交战略的相同点,可以根据材料信息或联系所学,从都是从国家利益出发制定外交战略、都时根 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外交战略等方面来回答。不同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不结盟”“共同发展”等信 息,并结合所学从中国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22、、始终坚持开展多边外交、积极发展同第三世界国家的 友好关系等方面来回答。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李大钊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他强调政治机关是为全体人民的,每个人都是为社会国家做有 益工作的人。他就把个人与社会相联系,把个人解放与民族救亡相联系。新文化运动所举起的资产阶级人文 主义的大旗,也就指向了民族的救亡图存。它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文艺复兴运动中强调的个人的价值和情欲以 及把个人与社会割裂的极端个人主义,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集体主 义的传统。 李海涛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比较 从以上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
23、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 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 【答案】论题: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时期中西方人文主义具有不同特点。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侧重于民族的救亡图存,强调个人价值与民族利益相结合,这是由中国的历史传 统和现实情况所造成的。一方面中国知识分子历史上就具有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崇尚“天下兴 亡,匹夫有责”,另一方面,近代中国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爱国志上们积极寻求挽救 民族危亡的道路: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人文主义则侧重于个人主义,重视个性解放和个人价值,这是近代西 方新兴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和必然要求。近代西方新兴的资产阶级对自己的能力日益自信
24、,他们希 望创造财富,也追求现世的享乐,他们反对教学宦扬的禁欲苦行,抨击教会的腐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 物质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的“新文化运动所举起的资产阶级人文主义的大旗,也就指向了民族的救亡图存”等信 息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与文艺复兴时期中西方人文主义具有不同特点,据此确定论题。然后根据材料中的 “它的价值取向不再是文艺复兴运动中强调的个人的价值和情欲以及把个人与社会割裂的极端个人主义,而 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传统”等信息,并结合所学西方人文 主义的有关内容进行论证说明。本题的解答首先
25、必须根据材料提取历史信息,然后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结 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阐述过程须有史实依据。 二、选考题:共二、选考题:共 2525 分。请考生从分。请考生从 2 2 道地理题和道地理题和 3 3 道历史题中各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道历史题中各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 所做的第一题计分。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武后、中宗、韦后以来,官吏的正常铨选阻塞,内外斜封官充斥,“政出多门,滥官充溢”。开 元二年(公元 714 年)五月,玄宗下令免去全部员外官、试官、检校官,除非有战功,或特诏录用外,吏、 兵二部不得任用。撤销、合并
26、闲散司、监、署十余所。 开元四年,玄宗降诏曰:“选京有才识者,除都督、刺史;都督、刺史有政迹者,除京官,使出入常均, 永为恒式。”内外官员互相交流,将任地方官作为简选京官的一项条件,鼓励官员外任,有利于吏治风习的 转化。 玄宗专门颁布了整饬吏治诏 ,明确规定:“每年十月,委当道按察使较量理行殿最,从第一等至五 等奏闻较考,仍使吏部长官总详核。”考评的结果作为官吏升降奖惩的依据。 在中央发挥御史台监督百官的作用,在地方各道设采访使督察地方。开元二十一年,玄宗下令把监察区 十道扩充为十五道,每道设采访使,成为地方常设机构,代表朝廷“以六条检非法”,纠察该地违法官吏。 徐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革新与变法
27、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唐玄宗吏治改革的主要原因和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玄宗吏治改革的影响。 【答案】 (1)原因:唐朝前期,政府机构臃肿,官僚机构庞大,选官混乱。 主要措施:停止以前提拔官员的举措:选拔有才能的人任地方官和京官,并形成制度:任人唯贤:精简官僚 机构:健全监察机构,加强对中央和地方官员的监督。 (2)影响:改革强化了皇权;澄清了吏治,裁汰了冗官冗员,减少国家财政支出;提高了行政效率,提高了 官员素质:促进“开元盛世”的局面形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唐玄宗吏治改革的主要原因和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和结合所学 对历史事件
28、的评价能力。 (1)唐玄宗吏治改革的主要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官吏的正常铨选阻塞,内外斜封官充斥”等信息分析 概括得出。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玄宗下令免去全部员外官、试官、检校官”“内外官员 互相交流,将任地方官作为简选京官的一项条件,鼓励官员外任,有利于吏治风习的转化”“考评的结果作 为官吏升降奖惩的依据”“在中央发挥御史台监督百官的作用,在地方各道设采访使督察地方”等信息分析 概括得出。 (2)简述唐玄宗吏治改革的影响,可以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从强化皇权、澄清吏治、裁汰冗官冗员减 少国家财政支出、提高行政效率和促进“开元盛世”的局面形成等方面来回答。 16.【历史选修
29、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2 年 7 月 4 日,内设于国防最高委员会的国际问题讨论会提出了国际集团会公约草案 。该 草案初步提出了战时做出重大贡献的四大国在战后理应发挥特殊作用的想法;和约成立后,应由中、英、美、 苏及其他盟国共同担任和约之执行及战后和平之保障。中、英、美、苏为反侵略之主要国家,既因共同奋斗 而再造和平,对于战后执行和约,保障和平,匪但理所当然,且抑责无旁贷。”该草案还从另一方面设计了 确保中国进入理事会的制度。草案提出:“理事会由人口最多之八会员国及其他七会员国之代表组织之。前 项人口最多之八会员国,由大会以出席会员国过半数指定之,其他七会员国由大会以出席会
30、员国过半数选举 之。”草案认为,过去国际联盟理事会往往行动迟缓,贻误事机。因此,应对理事会的活动方式加以改革, “将理事会改为常设,各代表长期驻会,以便随时应付事机”。各国都出现了建立强有力的国际组织的呼声。 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民国卷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际集团会公约草案提出的背景。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草案确保中国进入理事会的原因 【答案】 (1)背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国际联盟组织软弱;各国建立强有力的国际组织的呼声高涨。 (2)原因: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巨大贡献;中国是人口大国;国际社会需要中国在战后发挥重要作 用。 【解析】
31、【详解】本题考查二战中国际集团会公约草案提出的背景和草案确保中国进入理事会的原因,主要考查 学生联系所学有关内容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 (1) 国际集团会公约草案提出的背景,可以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42 年 7 月 4 日”,并结合所学从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国际联盟组织软弱和各国呼吁建立强有力的国际组织等方面来回答。 (2)草案确保中国进入理事会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中、英、美、苏为反侵略之主要国家,既因共同 奋斗而再造和平,对于战后执行和约,保障和平,匪但理所当然,且抑责无旁贷”“理事会由人口最多之八 会员国及其他七会员国之代表组织之”等信息,并结合所学中国
32、在抗战中的作用来回答。 1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颜惠庆 (18771950) , 1908 年随驻美公使伍廷芳使美, 负责使馆的英文文案和留学生事务。 1913 年,受北洋政府委派岀任驻德国全权公使,颜惠庆使徳期间促成了德国对北京政府的承认,出席第二、三届 国际禁烟会议,代表中国政府签署各国禁烟公约 。1921 年,正式出任外交总长,成功阻止了对华严重不 利的英日同盟条约续签。 1921 年 10 月,颜惠庆在京遥控参加华盛顿会议上的中国代表团,成为代表团在国内最坚实的后盾和外 交运作的总指挥。当时,不少国人希望中国能在华盛顿会议上借助多边谈判彻底解决山东问题和胶济铁路
33、的 中日争端。 在外交上一贯谨慎务实的颜惠庆并没有那么乐观, 由于国弱言轻, 他先是同意代表团接受对日“边 缘谈判”的方式,在将民众反日怒潮引向时任总理的梁士诒之后,又巧妙地利用军阀间的“电报战”,使外 交部取得了对于胶济铁路交涉案的控制权。1922 年他授权中国出席华盛顿会议代表团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 约 ,中国在华盛顿会议外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摘自颜惠庆日记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颜惠庆外交活动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颜惠庆外交活动的作用。 【答案】 (1)特点:外交思想和实践务实灵活:利用国际法和各方矛盾捍卫国家主权。 (2) 作用: 其外交活动推动
34、了中国外交事业的近代化, 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主权,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但限于近代中国的落后,颜惠庆的外交活动作用有限。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颜惠庆外交活动的主要特点和对其作用的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 和结合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1)颜惠庆外交活动的主要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又巧妙地利用军阀间的电报战,使外交部取得了 对于胶济铁路交涉案的控制权”“1922 年他授权中国出席华盛顿会议代表团签署解决山东悬案条约 ,中 国在华盛顿会议外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分析概括得出。 (2)对颜惠庆外交活动作用的评价,应当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从对中国外交事业近代化、国家主权和 中国国际地位的影响,以及颜惠庆的外交活动作用有限等方面来回答。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