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51.50KB ,
文档编号:434604      下载积分:5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434604.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tdj2000)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19~2020学年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备课素材.doc)为本站会员(tdj2000)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2020学年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 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备课素材.doc

1、1.古诗三首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昼、耘、供、稚、漪”5 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 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昼、耘、桑、晓” ;正确读写课文中的重点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4.体会古诗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授课时间:授课时间:3 课时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昼、耘、供”3 个生字;正确书写会写字“昼、

2、耘” ; 正确读写课文中“耘田” “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4.通过观察插图、想象画面等方式帮助学生体验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带来的 情趣,体会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5.引导学生发现古诗词的美,培养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激发其对古诗词 的热爱之情,从而使其养成课外主动积累的好习惯。 教具准备教具准备 课件:作者简介、词语解释、有关图片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同学们,在学习课文和课外阅读中一定积累了很多古诗,现在老师给同学 们一个自我表现的机会,把

3、你最喜欢的一首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朗诵给大 家听。 2.学生自愿举手朗诵古诗。 3.教师评议。 4.【出示课件 2】谈话揭题:我国宋代有一位诗人,叫范成大。他十分喜爱 农村一年四季的生活,写了很多描写农村四季的诗歌。今天我们来学习其中描写 农村夏日生活中一个场景的一首。 (板书: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 5.朗读诗题,理解题意:指名学生读课题。 (引导学生理解: “兴”在这儿读 第四声,在文中的意思是兴致; “杂兴”的意思是各种兴致; “四时”在这诗中表 示的是一年四季。 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 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 6.了解诗人。 【出示课件 3

4、】 范成大(1126 年 6 月 26 日1193 年 10 月 1 日) ,字致能,一字幼元,早年 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 家、诗人。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初读诗歌,读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 【出示课件 4】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议,重点指导读准“昼、耘、供” 。 (3) 【出示课件 5】指导书写会写字“昼、耘” 。 学生观察生字,交流生字的书写特点。 老师范写,学生认真观察。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学

5、生习字,让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 2.理解词语。 让学生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 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学生熟读古诗。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开火车读、比赛读。 2.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全班交流, 教师评议并小结: 白天出去给田里锄草, 到了夜晚回家搓麻绳, 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担。儿童不明白怎么耕田织布,但也在桑树下学着 大人的样子种瓜。 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赏析诗句“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板书: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 【出示

6、课件 6】 (1)小组交流:这两句诗写了什么内容?(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 (板书: 辛勤劳动) (2)想象交流: “昼”和“夜”分别指什么?(白天和晚上。 ) 农民们除了“耘田” “绩麻”还要干些什么农活?(插秧、收割、犁地、 积肥) 。 看到此情景作者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家庭 的重担。你们虽然辛苦,但生活是快乐的。 ) (3)指导朗读。 (读出对“村庄儿女”的敬重和赞美之情,读出诗的节奏。 ) (板书:赞美) 指名读,师生评议。 A读出农民的辛苦。 B读出农民的忙碌,表现繁忙的劳动场面。 C读出农家生活的和谐。 反复读:自由读、指名读、教师读、学生再读、齐读。

7、(4)教师小结:从短短的诗句里我们感受到了农民劳动的辛苦和劳碌,但 在当时这种男耕女织的生活却是诗人这种文人墨客所向往的。忙碌了一天,晚上 一家人各自做着各自的事情,这种温馨,使人们劳动的疲倦和劳累一扫而光,这 种快乐与满足就是人们从劳动中得到的。再次齐读课文,试着把这种满足与快乐 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赏析诗句“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板书: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 【出示课件 10】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抓住儿童神态、动作,想象 儿童会说些什么。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想象到的当时的情景。 (2)你们了解了这些孩子的什么特点?(天真、勤劳、好

8、学、可爱、爱劳 动) (板书:天真可爱) (3)教师引读:在当时的农村不只是村子里的男男女女各尽其能,做着分 内的事,就连那小孩也“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4) 【出示课件 12】小组交流:从“童孙” “学种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孩子们很懂事:父母的勤劳感染了村庄的“童孙” ,孩子们也喜欢上了劳 动。 孩子们的快乐: 他们感受到劳动的快乐, 心里也想到了丰收时收获的快乐。 孩子们的可爱: 从孩子们的神情、 动作感受到他们的童真童趣, 俏皮可爱。 (5)指导朗读:在朗读中表现出孩子们的自豪;读出孩子们的快乐;读出 小孩子的调皮可爱; 读出小孩子的聪明好学; 读出作者对他们的喜爱

9、之情 (板 书:喜爱) 3.了解写法。 (1)在这首诗中作者以什么为写作题材?(农村生活。 ) (2)作者是怎样描写农家生活的?(作者抓住农家生活的片段,运用通俗 的语言,如“耘田、绩麻、村庄、儿女、 童孙、耕织、种瓜”等词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3)教师小结: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平白、朴实、自然的语言勾画出质朴 的乡村生活的画面,具有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 五、课堂总结,拓展阅读。五、课堂总结,拓展阅读。 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所作的一首田园诗,是 其所创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中的一首,诗人抓住村庄男女的劳动局面描 写,男的外出劳作,女的在家忙碌,就连孩子们也深受

10、家长勤劳品质的影响,学 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真实地再现夏日乡村农忙时的质朴生活。那生活充溢着 辛劳,也充溢着恬适。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 ) ,对劳动人民的( ) ,以及对乡村生 活的( ) 。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乡村生活气息。 喜爱 赞美 热爱 2.学生自由阅读。 【出示课件 13】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3.搜集并阅读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其他诗句。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辛勤劳动 赞美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天真可爱

11、 喜爱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读准“稚”字音,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书写会写字 “晓” ;正确读写课文中“稚子”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 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5.领悟作者的感情,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欢乐。 教具准备教具准备 课件:作者简介、词语解释、有关图片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了解我国古代诗人杨万里吗? 2.学生交

12、流与杨万里有关的资料。 3.教师评议。 【出示课件 3】学生自由阅读。 杨万里(1127 年 10 月 29 日-1206 年 6 月 15 日) ,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 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 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被誉为一代诗宗。 杨万里一生写作勤奋, 相传有诗二万余首, 现存诗四千二百首。 有 诚斋集 行世。 4.引导学生交流读过的杨万里的诗。 【出示课件 4】 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舟过安仁 宋代: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

13、是遮头是使风。 4.谈话揭题:以上两首诗都与儿童生活有关。 宿新市徐公店是一首描写 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 诗中描绘了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 作者将儿童的天真活泼、 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跃然纸上。 舟过安仁浅白如话,充 满情趣, 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以伞当帆来使船前 进。其行为中透出了只有儿童才有的奇思妙想,体现了两小童的可爱与聪明。今 天我们再来学习杨万里描写儿童生活的另一首古诗稚子弄冰 。 (板书:稚子弄 冰) 5.朗读诗题,理解题意:指名学生读课题。 ( “稚子”在这儿的意思是幼小的 孩子; “弄”是“玩”的意思。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幼小的孩子玩冰

14、。 ) 6.了解写作背景。 【出示课件 4】 此诗作于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当时在常州任上。打春牛是古 时的习俗,立春前一日,用土牛打春,以示迎春和劝农。这首诗写儿童看到大人 们鞭打春牛的场面后进行模仿的情景,这一场景引起诗人对丰收的联想。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初读诗歌,读准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议, 【出示课件 5】重点指导读准“稚” 。 (3)指导书写会写字“晓” 。 学生观察生字,交流生字的书写特点。 老师范写,学生认真观察。 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

15、学生习字,在相互交流中引导学生相互借鉴。 2.理解词语:学生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的理 解。 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出示课件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出示课件 6】 1.学生熟读课文: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开火车读、比赛读。 2.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并小结【出示课件 7】 :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 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串起,当做银钲。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 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 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水玉破碎的声音。 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四、品读欣赏,

16、深入探究 1.指名学生朗读全诗,其他同学闭眼想象,然后找同学说一说,你眼前浮现 了怎样的场景。全班同学齐读诗歌。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 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1)作者在这首诗中抓住瞬间快景避开直接描写,用生动形象的“穿林” 响声和贴切的比喻,用老者的眼光欣赏稚子的情趣。 (2)诗中孩子“弄冰”的场景,充满了乐趣。 【出示课件 8】 心态上:虽然在寒冷的天气里“弄冰” ,但孩子兴趣浓厚。 色泽上: “金”盆“彩”丝串“银”冰。 (板书:色泽上金盆 彩丝 银 钲) 形态上:是用“金盆”脱出的“银钲” ,圆形。 (板书:形态上圆形) 声音上:有“玉罄穿林响”的高亢,忽又转作

17、“玻璃碎地声”的清脆。 (板 书:声音上玉罄穿林响 玻璃碎地声) (3)全诗形色兼具,赏心悦目;声意俱美,悦耳赏心。绘声绘色地表现出 儿童以冰为钲、自得其乐的盎然意趣。 (板书:以冰为钲 自得其乐) (4) 【出示课件 11】全诗突出一个“稚”字。稚气和乐趣能使儿童忘却严 冬的寒冷,保持他一如既往的活力和快乐。孩童与老人在心理特征上有许多的相 通之处,正是因为这样,孩童的“脱冰作戏”场景在老人的眼里才有依依情趣。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学生练习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2.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六、课堂总结,拓展阅读六、课堂总结,拓展阅读 1.稚子弄冰是南宋

18、诗人杨万里所作的七言绝句。全诗四句,从小孩幼稚 嗜玩的心理特征切入,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 的场景。 2.搜集并阅读杨万里的其他诗句。 板书板书设计设计 稚子弄冰 宋代:杨万里 色泽上金盆 彩丝 银钲 形态上圆形 声音上玉罄穿林响 玻璃碎地声 以冰为钲、自得其乐 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读准生字“漪” ,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3.借助注释和插图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凭借语言文字注解、图片等,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 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

19、内蕴美。 5.领悟作者的感情。 教具准备教具准备 课件:作者简介、词语解释、有关图片 教学教学过程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交流: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引导,导入课题【出示课件 2】 :我们今天领略 的是宋代乡村的一段美丽风光,这段风光是一位诗人带给我们的,他的名字叫 雷震。 (板书:村晚 宋代 雷震) 3.简介作者。 【出示课件 3】学生自由阅读。 雷震,宋朝,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 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 年)进士。其诗见宋诗纪事 卷七十四。 4.

20、理解课题。 (1)指名解题。 (2)小组交流:看了诗题,你想到什么? (3)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村晚”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可以知道这首诗 是描绘乡村傍晚景色的。 5.谈话过渡: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作者雷震一起去欣赏乡村傍晚的景色。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初读诗歌,读准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学生读,师生评议, 【出示课件 4】重点指导读准“漪” 。 2.理解词语:结合注释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互相交流对古诗中词语的理解。 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三、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学生熟读课文: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开火车读、比

21、赛读。 2.借助注释互相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3.全班交流, 教师评议并小结 【出示课件 5】 : 绿草长满了池塘, 池塘里的水, 几乎溢出了池岸。远远的青山,衔着通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 着让人感到寒意的粼粼波光。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回家去,他拿着一 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四、品读欣赏,深入探究 1.【出示课件 6】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学生观察图片后自由朗读全诗。 2.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感受。 3.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出示课件 8】 (1)交流学习: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板书:草满池塘水满 陂

22、,山衔落日浸寒漪。 ) 从首句中的“草满池塘”你了解到什么?(是说节令已在春末,池塘里的 青草已经长满。 ) 从“水满陂”你又了解到什么?(是说正逢多雨季节,因此水涨得很高。 ) 诗中的“陂”和“池塘”意思一样吗?(它们的意思是相同的,都是包括 了池塘和池边上的岸上两部分。 ) 鼓励学生找出诗句 “草满池塘水满陂” 中和图画上相对应的地方, 看看图, 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池岸。 ) 从“草满池塘水满陂”一句你感受到什么?(水草丰美,生机勃勃。 ) 次句“山衔落日浸寒漪”主要写了什么?(写远山落日。 ) “山衔落日浸寒漪”这一行里的“山衔落日”是什么意思?

23、看图理解诗句 的意思。 (远远的青山,衔着通红的落日。 ) 为什么要用“衔”字呢?(用一个“衔”字,形象地展现出落日挂在山头 上的情景。 ) “寒漪”指什么?(指的是让人感到寒意的的水面波纹。 )“浸”是什 么意思?(倒映在水中的意思。 ) 从图画上能看出“山衔落日浸寒漪”这句诗的内容吗?你能想象出这部 分的图画吗?(学生自由的发挥想象,比如可以说说图画上没有的内容是怎样 的。 ) 教师小结:这首诗写景文字集中在一、二两句,写的是山村晚景。诗人 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幽雅美丽的图画,为后两句 写牧童出场布置了背景。 (板书:山村晚景) (2)交流学习:牧童归去横牛背,短

24、笛无腔信口吹。 在这样宁静优美的背景中,主人公-牧童登场了。一名同学读这句诗,其 他同学闭眼想象画面。 “牧童”是指什么人?(指放牛放羊的儿童,这里指的是 放牛娃。 ) “归去”是指去哪里?(去村里) “横牛背”是什么意思?(看图理解该词的意思:横骑在牛背上。 ) 看看插图上的牧童在牛背上干什么?(吹笛子)哪一句诗和这个画面是对 应的?( “短笛无腔信口吹” ) 你是怎样理解“短笛无腔信口吹”一句的?(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 也没有固定的曲调。 ) 从诗句“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你感受到牧童的什么性格 特点?(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 ) (板书:天真可爱) 4.学生用自

25、己喜欢的方式反复朗读,教师小结:这首诗摄取的画面不大,写 景则集中在池塘上,写人则集中在牧童上,又都紧紧围绕着“村晚”二字落笔, 把人引入了江南优美的田园之中,使人对悠然恬静的乡村生活充满着向往。诗家 有“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说法。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交流了解朗读节奏。 2.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3.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六、 【出示课件六、 【出示课件 13】总结课文主旨。】总结课文主旨。 村晚 是南宋诗人雷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 形象描绘了一幅有着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 似被山含住的红红落日以及放牛回家 的孩子横

26、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 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七、课堂总结,拓展阅读【出示课件七、课堂总结,拓展阅读【出示课件 14】 1.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 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落山后) ,倒映在冰凉 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便的吹奏。诗人即景 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2.对比阅读。 【出示课件 15】 所见 作者:袁枚 (清)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3.搜集并阅读描写儿童

27、生活的其他诗句。 板书板书设计设计 村晚 宋代: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山村晚景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天真可爱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自己认为成功之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熟读深思,层层深入 在教学四时田园杂兴时,首先让学生了解诗题及作者,然后给予学生充 分的时间去品读、感悟。在熟读诗歌的基础上,梳理诗中的重点词句,抓住诗中 的字眼,理解整首诗的诗意。通过自学、小组交流、全班反馈的形式充分调动学 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诗歌的意境,体 悟作者表达的情感。最后又为学生补充了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其他诗句,让学 生自己分析

28、、感悟。 二、抓住字眼,品味意境 在教学稚子弄冰时,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细细品味,鼓励学生抓住相 应的字眼,品味到了古诗所传达的意境。 三、以画激趣,读中感悟 在村晚这首诗的教学中,改变了古诗教学一味讲解、生硬体会诗意的传 统教法,从插图激趣、读中自悟、延伸阅读几个方面进行教学,力求让学生从画 中体验古诗的意境,在个性化朗读中感悟诗意和情感,很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不仅学得轻松,而且学得快乐,体现了让学生“乐 学”的教学新理念。 备课素材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家诗,共六十首,描 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 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稚子弄冰这首诗写冬天孩子们的一场嬉戏:一块大冰被穿上彩线,当作 钲来敲打,声音倒也清越嘹亮。忽然冰锣敲碎落地,发出水玉破碎的声音。诗写 得清新明快,稚子的嬉乐与失望,宛然在目。 村晚是一首描写农村晚景的诗。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 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落山后) ,倒映在冰凉的 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便的吹奏。诗人即景而 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