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礼记二则礼记二则 第 1 课时第 1 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全篇内容,积累重点文言字词。2.反复诵读课文,理清文章论证思路。3.联系实际,谈谈对“教学相长”的理解。【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全篇内容,积累重点文言字词。2.反复诵读课文,理清文章论证思路。【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联系实际,谈谈对“教学相长”的理解。【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一、课程导入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凡事预则立,
2、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今天,就让我们亲近礼记,领悟为学之道。(板书课题:虽有嘉肴)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由与礼记有关的名言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新课学习。二、夯实基础二、夯实基础1.作品简介1.作品简介礼记,又名小戴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它与仪礼 周礼合称“三礼”。礼记的内容分为两大类:一是关于礼乐的一般理论文章,二是关于礼乐制度的文章。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其中许多看法和认识至今仍然有
3、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如“因材施教”“教学相长”等。虽有嘉肴节选自礼记学记,主要谈了关于“教学相长”的学习观点。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介绍让学生了解礼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2.诗文朗读2.诗文朗读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出停顿。(1)检测一:正音虽有嘉嘉肴(yo)弗弗食(f)自强强(qing)兑兑命(yu)学学学半(xio)教学相长长(zhng)(2)检测二:断句先展示断句,再根据情境课文跟读版进行跟读。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
4、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设计意图:设计意图:进行常规字词教学及古诗文朗读教学,培养文言语感,扫清阅读障碍。三、问题探究三、问题探究(一)自主探究(一)自主探究1.探究任务1.探究任务熟读课文,并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把这篇文章翻译成白话文。2.过程安排2.过程安排(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2)查看注释或工具书,在圈画的字词旁写上其意思。(3)结合课下注释和前后文,逐句梳理文意。(4)再次朗读课文,进一步把握本文的句式特点和朗读方法。3.成果展示3.成果展示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
5、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注释:旨味美。至道最好的道理。困困惑。自反自我反思。教学相长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兑命 即说(yu)命,尚书中的一篇。学学半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前一个“学”同“敩(xio)”,教导。译文: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说“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6、吧!提示:讲解后老师可让同学们再次朗读课文,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尝试读出情感。教师点拨:大声朗读,并根据文意揣摩本文的句式和节奏。明确:本文仅 70 字,而且大量运用对举句式,节奏分明,朗朗上口,容易记诵。首句,是对偶的结构,注意读出各分句内部的层次感(转折、假设),两个结句要读出惋惜、遗憾之情。第二句,“是故”“学”“教”后应停顿,“不足”“困”应重读,语速要渐缓,表现出一种沉重感。第三句,要在第二句的基础上有所奋起,语调要略微上扬,重读“自反”“自强”,表现出一种振奋感。第四句,是全文的中心,是经过前文层层推导得出的结论,要读得语重心长。第五句,是从前代经典尚书中发现了上述观点的佐证,“其此
7、之谓乎”要读出一种欣喜的感觉。此外,全文短短 70 字的篇幅内出现了五个“也”,起舒缓语气的作用,读来应有一种谆谆教诲之感。设计意图:设计意图:通过疏通文意,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并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把握本文的句式特点和朗读方法。(二)合作探究一(二)合作探究一1.探究任务1.探究任务诵读虽有嘉肴,说说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述的。2.过程安排2.过程安排(1)自由诵读并思考: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述的?(2)小组讨论,达成小组共识。(3)班级分享,选派一位代表在班级中说出你们观点。3.成果
8、展示3.成果展示教师点拨 1: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明确:类比论证,用“佳肴”与“至道”作类比,告诉我们只有亲自去学习才能体会其中的奥妙和好处,指出学习的重要性,并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使说理浅显易懂。教师点拨 2:引用兑命中的话有什么作用?明确:引用兑命中的话“学学半”(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再一次强调和印证“教学相长”这一道理,增强了说服力。班级分享预设: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教学相长”,即“教”与“学”相互促进,“教”是“学”的另一种形式。作者用类比的方法切入话题,先以“嘉肴”为喻,指出“弗食,不知其旨”,自然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然后,再对举“学
9、”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境,并进一步解释,将论述引向深入,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最后引用尚书中的话印证观点。全文语言精练,逻辑严密。(相机板书)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理清思路,引导学生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论证脉络和方法,进而准确理解作者观点。(三)合作探究二(三)合作探究二1.探究任务1.探究任务读完短文,你如何理解“教学相长”这一观点呢?你有哪些自己的体会?2.过程安排2.过程安排(1)自主阅读并思考“教学相长”的含义。(2)小组讨论,说说自己是如何理解“教学相长”这一观点的,并谈谈自己的体会。(3)选派一位代表在班级中说出你们观点,在班级内分享交流。3.成果展示
10、3.成果展示理解:课文所讲的“教学相长”与现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并不是一个概念。课文所讲的“教学相长”是一个人学习成长的过程:一方面,“学然后知不足”,而后“自反”;另一方面,“教然后知困”,而后“自强”。在同一个主体的身上,学与教互相促进。而在现代教育学意义上,“教学相长”是对师生关系的一种阐述。教师不仅仅是讲授者,他本身也在教学中受到教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反过来对老师有所启发。比如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回答可能会激发教师的思维,使他对问题认识更深入;学生提出的某个疑问,可能也正是教师自己理解上的难点;等等。但无论哪一种“教学相长”,都是一种辩证的观点,值得肯定。体会:教者的角度:教与学是互
11、相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学者的角度:实践出真知,重视实践,在教与学的实践里“知不足”“知困”,不断提升自己,得到进步与发展。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有时,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教学相长”也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的理解还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你就可以“知困”而“自强”。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四、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如果说“学”是红烛,那么“教”就是红烛上的火苗;如果说“学”是春蚕,那么“教”就是
12、春蚕嘴里吐出的丝线。“学”是整个人生的常态,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充实自我,才能有更多的收获与别人分享。“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少年时期是学习的大好时光,我们要静下心来,不断学习,不断反省,不断自勉。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所学内容,巩固知识,激发学生对下节课的学习兴趣。五、拓展延伸五、拓展延伸1.通假字学学半(“学”同“敩”,教导)2.古今异义(1)教然后知困(古义:困惑;今义:困难)(2)然后能自反也(古义:反思;今义:颠倒的,方向相背的/跟“正”相对)(3)教学相长也(古义:教与学;今义:现代汉语中指“教书”或指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大致相当于古代汉语中的
13、“教”)3.重点字词的知识联结或拓展重点字词文中义知识的联结或扩展虽有嘉肴虽然虽有名马(即使)虽有千里之能(虽然)虽有至道达到极点,最好的宾至如归(到)色愈恭,礼愈至(周到)寡助之至(极,最)然后能自强也这吴广以为然(对的)满目萧然(的样子)若听茶声然(像一样)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然而)然后能自强也勉励外强中干(强大)博闻强识(在某方面强)赏赐百千强(有余)凶强侠气(强横)强饮三大白(勉强)不知其善也它的其此之谓乎(恐怕,大概,表推测)其视下也(它,代大鹏)其真无马邪(难道,表反诘)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中,当中)4.特殊句式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其谓此乎”)设计意图:设计意图:拓
14、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文言知识,增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度了解。六、布置作业六、布置作业1.课堂作业1.课堂作业跟随情境课文反复诵读短文,两两一组,互相诵读并点评。2.课后作业2.课后作业下面是礼记学记中的一些格言警句,查阅工具书,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谈谈你的理解。(1)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2)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3)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4)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参考答案:(1)就学年龄过了然后才去学习,那么就劳苦而难有成就。(强调学习的时效性)(2)独自学习而没有学友一起研讨,就会孤陋寡闻。(提倡共同探讨交流、相互启发
15、、增广见闻的学习方法)(3)人在学习过程中,有的错在贪求太多而难以消化,有的错在所学太少而浅陋狭隘,有的错在把学习看得太容易,有的错在畏难而止步不前。(指出学习中容易出现的四种错误)(4)善于提问的人,如同砍伐坚硬的树,先砍伐纹理平顺的地方,最后砍伐纹理不平顺有疙瘩的地方。(提倡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学习虽有嘉肴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理解礼记中的另一些论学格言,对自己的学习有所启发。学生要在理解基础上结合自身经验谈“学学半”,此之谓出体会,而不是简单地翻译了事。【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虽有嘉肴弗食嘉肴,不知其旨教学相长弗学至道,不知其善学知不足,教后知困不足自反,知困自强类比引入逐层论证提出论点引用作结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