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纵横拓展中外链接一、中国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与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起源的异同项目中国“百家争鸣”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不同点原因经济发展,战争频繁,各国需要人才工商业发展,公民社会地位提高及由此产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目的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统治者服务发展人的个性,强调个体力量的发展历程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出现,法家思想备受推崇,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的儒学逐渐成为大宗智者学派、苏格拉底等研究人与人类社会;经过中世纪的黑暗后,人文主义复兴专题纵横拓展项目中国“百家争鸣”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相同点背景 战争频繁,处于分裂或分立状态主题 研究社会问题,研究人类本身成就产生了诸如孔子、苏格拉底等伟大
2、的思想家;都对各自所属文明的思想文化产生深远影响【考题例证1】2018山东滨州模拟 普罗泰格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孔子也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普罗泰格拉的思想受到孔子的影响B.东西方文化交流自孔子时代就已展开C.二者思想都体现了古代的人文精神D.两人的思想均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专题纵横拓展高考链接突破【答案】C【解析】材料中讲述到普罗泰格拉怀疑神灵,也意味着他肯定人的价值,孔子对鬼神敬而远之的态度,也体现出孔子重人事的主张,因此普罗泰格拉和孔子的主张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故选C。在普罗泰格拉和孔子所处时
3、代,二者不可能相互影响,A项错误;在孔子所处的时代,东西方文化交流并没有展开,故B项错误;普罗泰格拉的人文主义思想是希腊当时的主流思想,而孔子的思想在他所处的时代由于不顺应时代要求,因此并不是主流,D项错误。二、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与古代希腊城邦的差异1.希腊城邦始终作为独立的政治单位,分立于希腊古典世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则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2.希腊城邦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农、工、商并重;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则大多以农为本,提出重农抑商政策。3.希腊城邦普遍实行共和政体,王权衰微,有的城邦甚至建立了比较发达的民主政治;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诸侯国王权日益强大,最后发展成为君主专制制
4、度。4.体系、性质不同:古代希腊城邦之间是联盟性质而非统一政体,没有统一的上级政治体系;而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并立局面形成前就存在统一“天下”的观念,并且存在周礼的维系。专题纵横拓展【考题例证2】2018贵州黔东南模拟 有历史文化学者在评价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时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作“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作“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该学者揭示了()A.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
5、政治制度的核心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专题纵横拓展高考链接突破【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授土授民叫作建国”“授土授民叫作立家”可知是分封制,根据材料“只知效忠于家不知效忠于国”得出分封引发家国对立,故A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宗法制相关内容,故B、C两项错误;材料论述了分封制的弊端,未涉及分封制利弊的比较,故D项错误。学科技能提升历史素养素养一史料实证史事推理和论证的基石史料实证是新课程标准阐述的五大历史学科素养之一。所谓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真实历史的态度与方法,任何史事的推理和论证必须以可靠的史料为依据。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
6、料,要形成关于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因而解读和运用历史史料,获取历史结论,也是中学生学习历史和应对高考的必备能力之一。一般主要从史料鉴别、解读和运用史料获取历史结论这两个方面进行备考。一、史料鉴别史料的分类:通常说的史料,就是指那些人类社会历史在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帮助我们认识、解释和重构历史过程的痕迹,详细地说就是研究历史和编纂史书所用的资料。(1)按表现形式划分:文献史料(指以文字形式记载的史料)、实物史料(历史上人类活动所遗留的各种物件)、口述史料(口头叙述并记录下来的资料)。学科技能提升(2)按资料价值划分第一手史料:原始史料
7、,即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发生时代流传下来的材料,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第二手史料:经过后人转述、记录或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的材料,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这类史料与按表现形式划分的三类史料的关系是: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史料;文献史料中第二手史料居多;口述史料辗转相传,需要仔细甄别。(3)其他史料分类:有意史料(成文的历史著述、公开的报道或回忆录等)与无意史料(官方无意遗留下来的档案、军事文件及私人日记等);“正史”(官方记载)与“野史”(私家编撰史书或民间记载)。从史料价值看,无意史料多为第一手史料。学科技能提升二、研读史料的步骤史料是史学研究的直接或间接材料,学习历
8、史必须从史料实证角度,培养学生研读史料、获取结论的能力,一般史料研读步骤如下:1.捕捉时空要素:历史指的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所以必须依托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时间的表示方法主要有公历纪年法、朝代纪年法、皇帝年号纪年法、民国纪年法、干支纪年法;注意公元前后和某世纪或者年代的初期、中期、末期等;历史事件发生的某洲、某国、某地区、某城市等。抓住这些要素,可以帮助学生对材料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学科技能提升2.抓关键词、关键句:历史试题所提供的史料中,并非所有文字都是有用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起铺垫、解释作用的,真正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往往是某个词或句子。只有抓住了关键词、关键句,才能正确理解材料,正确解答
9、题目。关键词、关键句一般具有如下特征中的一种:历史概念(如“工农武装割据”);历史事件名称(如辛亥革命);历史人物(如康有为);特有历史名词(如租界);等等。关键词、关键句或是上述历史要素本身,或是对这些要素的解释。学科技能提升3.“论从史出”的方法:“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也是学习历史要求遵循的基本原则。历史研究的任务就是依据史料发现隐藏在史料背后的历史事实。因此,根据史料推出历史结论在高考试题中较为常见。破解这类试题的最佳策略就是始终坚持“充分条件”的原则,即“如果有A(史料),则必然有B(结论)”,就像胡适所说的“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同时,对史料的解读非常关键,通过研读史料,
10、最终论证和形成较为客观的历史结论。学科技能提升【考题例证】2017全国卷 学科技能提升记述“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旧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旧唐书太宗本纪“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新唐书高祖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新唐书太宗本纪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学科技能提升高考链接突破【解析】本题以旧唐书和新唐书有关唐军与薛举作战的记载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的史学积累,以及解读和获取史料信息、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的能力。旧唐书高祖本纪和新唐书高祖本纪中的记载均将李世民称为“秦王”,故A项“皇帝李世民”说法有误,排除A项;据新唐书高祖本纪中“刘文静(唐朝将领)”不能得出刘文静是战役中的唐军主帅,排除B项;只有新唐书太宗本纪中提到“太宗有疾”,其他材料没有提到,排除D项。四则材料都提到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故C项正确。【答案】C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