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藏象学说,中医基础理论教研室 张绪富,主要功能 主疏泄 主藏血 联属功能 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 在志为怒, 在液为泪,与足少阳胆经相为表里。,四、肝,肝位于腹部,横膈之下,右胁之内,呈分叶状,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升发,(一)肝主疏泄,肝主疏泄: 是指肝具有疏通全身气机,使之调畅的功能。 “泄”有“通”的意思。疏泄,即疏通。,“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籍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始能调畅而不病。”,肝的疏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调节情志活动,人的精神情志属心所主管,正常的情志活动依赖于气机的调畅,而肝能疏通气机,所以具有调节情志活动的功能
2、。,生理上: 气机调畅,则情志活动舒畅,心情开朗,乐观愉快,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既不易怒,又不易郁。,郁郁不乐,多疑善感 肝气郁结 情志抑郁 沉闷欲哭,胸闷叹息 急躁易怒,心烦失眠 肝气亢逆 情志亢奋 头目眩晕,头胀头痛,情志活动异常,病理上:,2促进消化吸收,脾胃是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而肝的疏泄,对脾胃的消化起着协助作用,即肝具有促进消化吸收的功能。,生理上:,病理上: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称为“木乘土”,影响胆汁的分泌与排泄,出现胁肋胀痛、黄疸、食欲不振等症,3调畅气血,人体血液的运行,有赖于气机的调畅,肝气疏通,能使其他脏腑的气机调畅,充分发挥心推动血液运行、肺助心行血的功能,所以说肝能
3、促进血液运行。,生理上:肝主疏泄,气机调畅,促进血液营运不休。 病理上:肝失疏泄,气升太过,则血随气逆,可导致吐血、咯血等血从上溢的病症;气机郁结,血行不畅,可以形成瘀血。,4调节生殖功能,肝气能调畅冲、任二脉,使血脉流行,月经通调,表现为周期、经量正常。所以女性月经的周期、经量等正常与否,与肝之疏泄功能的关系密切相关。,肝气疏泄 女子行经规律,正常排卵 “女子以肝为先天” 二者协调 肾气闭藏 男子正常排精,促进男子排精与女子排卵行经,“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生理上:,女子月经紊乱,经行不畅,痛经闭经等 男子排精不畅,阳痿或不射精等,生殖机能障碍,病理上:,(二)主藏血,“肝藏血
4、”,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生理功能,其中又以储藏血液的功能为主。,生理上: “肝为血海”,贮藏血液濡养全身,涵养和制约肝阳,防止出血,肝脏随条件变化调节人体各部分血量的分配,前提,肝主疏泄功能体现,病理上: 1)藏血不足,即肝血不足,2)藏血失职,即肝不藏血:出现吐血、衄血,女性月经量多,甚至发生崩漏等多种出血症,特点 “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 (临证指南医案 ) “将军之官”。( 素问灵兰秘典论 ) 肝脏在生理上内藏阴血,所以称“体阴”;因肝主春属木,木气升发而生机萌动,所以称“用阳”。,体现在病理方面,肝病多见阴血虚而阳气亢。 治疗上宜用柔和之药,而不宜用刚燥之药,“肝为刚
5、脏,职司疏泄,用药不宜刚而宜柔,不宜伐而宜和” (类证治裁肝气论治),形体官窍,1、在体合筋:筋有赖于肝之阴血的滋养。(筋是联结肌肉、骨和关节的一种组织,包括肌腱、韧带等 。) 2、在窍为目:肝的筋脉上联目系,目的视力,有赖于肝气疏泄和肝血营养。,在体合筋,肝精血充盛 筋力强健,运动灵活,耐受疲劳 生理意义 则筋膜得养 并能快速解除疲劳 肝精血不足 筋力减退,运动失灵,动则疲劳 病理意义 则筋膜失养 手足震颤,肢体麻木,屈伸不利,含义:筋的功能有赖于肝精肝血的濡养,筋膜的功能 由肝所主。,肝为罢极之本,筋力强健,运动灵活,能曲能直 刚柔相济,其华在爪,爪甲赖肝精肝血以濡养,其荣枯与肝之功能盛衰
6、密切相关,生理意义:肝精肝血充足,则爪甲坚韧,红润光泽;,病理意义:肝精肝血不足,则爪甲萎软而薄,枯而色夭,甚则变形、脆裂,目赤肿痛,开窍于目,在志为怒,一定限度内的怒,对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有重要的意义,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而恶抑郁,故肝生怒志是肝脏功能本有的特性。,病理:郁怒伤肝郁怒不解,使肝气郁结;,大怒伤肝大怒暴怒,使肝气升发太过;,若肝之精血不足,不能涵养怒志,,肝阴不足,肝阳偏亢,则人易怒,与春气相应,生机勃发,生气盎然,生生不息,主要功能 主藏精 主水 主纳气 联属功能 肾在体合骨、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和二阴, 在志为恐 在液为唾,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为表里。,五、肾,肾的解剖部位在腹后壁
7、、脊柱两侧的腹膜外,左右各一。“腰者,肾之府。”,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素问上古天真论,(一)主藏精,“先天之精”:来源于父母的生殖之精。 “后天之精”:来源于出生后机体从饮食物中摄取的营养成分和脏腑代谢所化生的精微物质。,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气的功能。,肾为先天之本,人体生长发育情况,可从头发、牙齿、骨骼以及生殖功能等方面表现出来。 素问上古天真论,明确提出了机体生、长、老、已的自然规律,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主管生长发育,“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
8、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主生长发育,病理: 肾中精气不足,儿童:先天不足,可导致生长发育不良的呆小症与保儒症,成人:未老先衰,主管生殖,人的生殖器官的发育情况、性机能的成熟与维持,以及生殖能力等,都与肾中精气和阴阳密
9、切相关。 “天癸”:由肾中精气产生,能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并维持性机能。,生 肾藏精藏男女媾精之精,是生育繁殖的根本物质。 肾中精气充盛 生殖机 男子排精 阴阳和 理 青春期 天癸渐至充盈 能成熟 女子排卵 故能有子 性功能减退性欲低下,阳痿等 病理:肾精亏损 影响生育能力不孕或不育等。,注意: 人体生长发育与生殖功能之间密切联系,发育至一定阶段,生殖器官成熟,才具有生殖功能。,肾阴:又称元阴、真阴,能涵养各脏腑之阴。 肾阳:又称元阳、真阳,能温煦各脏腑之阳。是人体各脏腑阴阳的根本。,主一身之阴阳,调节脏腑阴阳平衡,“无形化有形” 一身阴气之源 具有促进机体的滋润、宁静、成形和制约阳热的作用
10、抑制和调控脏腑机能 濡养、凉润脏腑形体官窍。 减缓精血津液的化生及输布 抑制机体新陈代谢,“有形化无形” 一身阳气之源 具有促进机体的温煦、运动、兴奋和化气的作用 对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具有推动激发作用。 温煦脏腑形体官窍。 促进精血津液的化生及输布 加速机体新陈代谢,肾阳,肾阴,一身阴气之源,一身阳气之源,肾阴与肾阳的关系:,五脏之阳,非肾阳不能发。 肾阴、肾阳为五脏阴阳之本 五脏之阴,非肾阴不能滋。 肾阴 相互协调促进 互根互制 维持全身阴阳的和谐与平衡 肾阳 互相承制约束,生理上:,阳虚内寒 形寒肢冷、腰膝冷痛、疲惫乏力、 肾阳虚 温化失职 水肿尿少或小便清长、阳痿等 阴不制阳 潮热心烦、
11、腰膝酸软、口干咽燥、 肾阴虚 阴虚内热 耳鸣眩晕、遗精早泄、舌红少津等,病理上:,肾阳虚常伴有心、脾阳虚 肾虚常累及它脏 肾阴虚常伴有心 肝 肺阴虚 导致肾阴或肾阳不足五脏之伤,穷必及肾 故阴阳互损多在损及肾之阴阳的基础上发生,肾,五脏,肾阴、肾阳与各脏腑阴阳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为用,(二)主水,肾能主管水液的输布与排泄,并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 “肾者水脏,主津液。” 素问逆调论,物质基础:肾阳与肾气,固摄作用,推动作用,水液之清者上升,维持体内的正常水液量,水液之浊者下降,并使之下注膀胱排出体外,蒸 化,尿液,肾气及肾阴肾阳通过对各脏腑 之气及其阴阳的资助和促进作用, 主司和调节着机体水
12、液代谢的各个 环节。,肾气对参与水液代谢脏腑的促进作用,汗液,气,上焦 中焦 下焦,肝 气,心,病理: 肾阳虚弱,气化失常,固摄不力,可发生小便量多,以及遗尿、小便失禁等;推动无力,可发生尿少、水肿等。,(三)主纳气,肾主管纳气:纳,接受、藏入。是指肾具有受藏肺所吸入之清气的功能。 功能基础:肾气的固摄作用,肺呼吸功能正常,肾才有足量的清气受藏。肾气充足,又能保证肺的正常呼吸。 “肺出气也,肾纳气也,故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本也。”(景岳全书),病理: “肾不纳气”:肾气虚弱,纳气功能减退,就会出现呼吸表浅的气短,以及动则气喘等症状。,形体官窍,1、在体为骨:骨的生长发育及其功能的发挥,均依赖于
13、肾中精 气的充养 。 “齿为骨之余”,牙齿与骨同属肾所主,牙齿也主要由肾中精气所充养。,2、在窍为耳及二阴:耳的听觉功能灵敏与否,与肾中精气的盈亏有密切关系。 二阴,即前阴(外生殖器)和后阴(肛门)。尿液和粪便的排泄和肾的 气化功能密切相关。,肾精肾气充盛,髓海得养,则听觉灵敏,分辨力高。 病理意义: 肾精肾气虚衰,髓海失养,则听力减退,耳鸣耳聋。 临床上常以耳的听觉变化,作为判断肾精及肾气 盛衰的重要标志,故说“肾开窍于耳”。,肾中精气的荣华外现于发。即发之生长及其色泽,取决于肾中精气的盛衰。,头发稀疏、早秃、 枯萎无光泽、早白,恐是一种恐惧、害怕的情志活动,与肾的关系最密切。 生理意义:
14、恐是对事物惧怕的一种情神状态,属七情之一。恐动于心而肾应之。 病理意义:过度惊恐,肾气气机逆乱,肾气不固,出现二便失禁,滑精等。,在志为恐,与冬气 相通应,第二节 六 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 三焦,称为六腑。,唇为飞门,齿为户门,会厌为吸门,胃上口为贲门,胃下口为幽门,大小肠之会为阑门,下极为魄门,七 冲 门,从饮食物进入人体,至排出体外,要通过七个重要关口,难经称之为“七冲门“,,一、胆,概述:胆与肝相连,附于肝下,内贮胆汁。 功能:贮藏和排泄胆汁 特点:胆气以下降为顺,胆排泄胆汁的功能,是胆气的疏泄作用。,胆汁分泌与排泄受阻:厌食、腹胀、腹泻胆气不利,气机上逆:口苦、呕吐黄绿苦水
15、胆汁滞留,郁而化热,日久易形成砂石,二、胃,概述:胃,又称胃脘,位于上腹部,上连食管,下接小肠。 功能:受纳、腐熟水谷(接受容纳由口腔经过食管下传的饮食物,进行初步消化,形成食糜,然后向下传入小肠。),特性:“喜润恶燥” “胃主通降” ,以降为和。 地位:胃为“水谷气血之海” “脏腑之本”。,病理: 胃气不和,可见胃脘胀痛、食少等症; 胃气不降,甚则上逆,可见到嗳气、呕吐、呃逆等症。 临床诊治疾病,“保胃气”为重要原则。,三、小肠,概述:小肠是一个相当长的管道器官,盘曲于腹腔的中下部。 功能:主受盛和化物 主分别清浊,(一) :主受盛和化物 受盛,接受、贮盛;化物,即消化。是指小肠接受由胃传下
16、的食糜,停留相当长的时间,以作进一步消化。,(二) :主分别清浊 “清”指水谷精微,“浊”指食物残渣。是对食糜在进一步消化的基础上,吸收其中的精微部分,并将残渣向下传送至大肠。,两者关系:受盛化物与分别清浊功能密切联系。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的。 小肠的吸收功能与尿量有关。临床上有“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治法。,注意: 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归属于脾主运化范围。消化吸收不良等,用健脾方法治疗。,四、大肠,概述:上口于阑门处相接小肠,下口连肛门 。 功能:传化糟粕 大肠接受经过小肠秘别清浊剩下的食物残渣,吸收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经肛门排出体外。,五、膀胱,概述:膀胱位于小腹,上口通于肾,下口连接尿
17、道。 功能:贮尿和排尿,(一)贮尿功能 津液在肾的气化作用下生成尿液,下输于膀胱,通过膀胱之气的固摄作用,使尿液暂时贮存于此。亦称“藏津液”。,(二)排尿功能 肾生成的尿液不断下输贮存于膀胱,当积存到一定量时,便产生尿意,及时自主地经尿道排出体外。,“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素问灵兰秘典论 )州都,通“洲”,为蓄水之处。,六、三焦,一)概念: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总称 。 它是对人体某些部位和内脏生理功能的概括。,二)三焦部位的划分 上焦:是指横膈以上的胸部。也有人认为包括上肢与头面部。 中焦:是指横膈以下、脐以上的上腹部。 下焦:是指脐下的下腹部。也有人认为包括外阴
18、与下肢。,三)三焦的生理功能 1三焦是对元气和水液运行通道的概括 2三焦是对部分内脏及其部分功能的概括,1 三焦是对元气和水液运行通道的概括,1)三焦是元气运行的通道: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输布于全身。 2)三焦是水液运行的通道 :人体水液的输布和排泄,都要依靠一定的管道系统,这种运行水液的管道系统,即称三焦。,2 三焦是对部分内脏及其部分功能的概括,(1) “上焦如雾”:形容水谷精气轻清而弥漫的状态。主要指心肺输布气血,象雾露一样均匀的敷布全身,(2) “中焦如沤 ”:是对水谷被消化时状态的生动描述。主要指脾胃消化饮食,吸收精液,蒸化津液的作用。 (3) “下焦如渎”:沟渠水道之意。是对肾、膀胱、大肠、小肠,渗泄水液, 泌别清浊,排泄二便作用的概括。,复习思考题,1.肝有那些生理特性? 2.何谓“肝主疏泄”?肝主疏泄的功能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 3.何谓“肾藏精”?肾中精气主要有那些生理功能? 4.胆与胃分别有何生理功能?,谢谢!,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