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工作事务所 项目 流动儿童小学 一次偏离航线的谈话 谁来接手项目?学习、成长,一场理念的混战 让步与妥协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基本情况 被迫参加活动 什么是正确的做法?忙了一下午的王云瘫坐在公交车上,噪声不绝于耳,她仍然回想着自 己下午在教室努力给学生家长和班主任解释的样子,她不知道自己做得对 不对,望着窗外的风景,她不禁回忆起项目运营的种种。王云 王云(化名)是社会工作事务所经验较为丰富的员工之一,在进行 项目之前已经负责过多个项目,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机构和服务对象 对她的评价很好。这次,王云和机构的两个实习生李想、马晓一起负责 项目,王云为项目负责人。项目从审批下来到落地实施都是王云一
2、手操持 的,现在项目已经运营到中期阶段,各方面都在平稳运行。社会工作事务所(以下简称机构)是位于东部地区某市的社会工 作服务机构。该机构成立于年,目前(年)有总干事一名、专职社工七名、实习生十几名,长期服务的志愿者有一百多人。机构督导为 香港资深督导,拥有丰富的实务经验。机构的主要服务人群为青少年,且 机构长期在该市流动儿童中开展各类一线服务,有较多服务经验。社会工作事务所 项目是年该市公益创投中标项目,由该市机构联合某小学 开展实施。该小学是一所民办打工子弟学校,在校学生都是没有本市户籍 的青少年。该项目主要服务于该小学岁的外来青少年,项目容量为 人,为在校学生提供个案咨询、小组活动、探访外
3、展和工作坊服务。专业社会工作者带领学生学习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的方法,协助学生改 掉性格缺陷,增强他们面对逆境的能力,使学生更加积极乐观,为学生的 健康发展提供帮助。该项目通过在小学开展一系列抗逆力活动,帮助学生 掌握抗逆力知识和技巧,进而帮助他们增强抗逆力,提升自我,以得到更 好的成长。项目 该小学成立于年,至今(年)已经办学年,学校接收的 大部分学生为流动儿童。近些年来,学校师资力量不够成了限制学校发展 的重要问题。此外,教学设备也比较落后,需要及时进行更换。该小学的 学生也存在着社会融入困难的问题,许多学生觉得自己与城市格格不入,部分学生因为转学而导致学习成绩落后。年,通过对该小学的考察
4、,机构决定和该学校合作,为学生提供提升抗逆力的项目。流动儿童小学 年月的一天,王云来到该小学校长办公室。因为之前和校长有 过预约,所以她径直来到校长办公室门口,但得知校长正在开会,还要等 分钟左右。王云没有离开,在门外静静等候。这个项目已经准备有些日 子了,不能在最后一步出现任何差错,一定要和校长协商好,想到这些,王云给自己打了打气。大约过了一个小时,会议结束了。校长看到等在办 公室门口的王云,才突然想起了之前的约定,寒暄了几句就把王云引进了 自己的办公室。校长姓王,看上去岁出头,身体微微发福,眉头紧锁,似乎最近的工作不是很顺心。坐定之后,他渐渐平复了心情,对刚刚的迟 到表示了歉意。王云简单自
5、我介绍了一下,就提到了项目。她解释项目 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抗逆力,社工在项目期间会组织活动来帮助学生 提高抗逆力,同时,项目也会为学生在其他心理或生活问题方面提供帮 助,以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希望学校在项目开展期间能提供场地,老师也能配合社工,在社工开展活动时提供一些支持。显然,王校长对社 工还不是很了解。他向王云咨询了社工机构是如何运行的,是什么性质的 一种机构,王云向王校长一一作答。王校长稍做思考,表示会支持该项目的开展,然后开始向王云说明学校的情况和学校最近出现的一些问题,聊 天渐渐偏离了原先的项目。一次偏离航线的谈话王云发现,王校长并不清楚项目的意义,只是模糊地觉得通过社工 组
6、织开展一些活动,学生的抗压能力会提高一些。而且,王校长支持该项 目的重要原因是认为这个项目能为学校带来一些可利用的资源。他认为,首先,学校师资力量缺乏,社工在开展工作之余,也可以为学生上课,壮 大教师队伍;其次,学校大部分学生经济比较困难,社工可以号召社会人 士为学生募集更多的社会资源,为学生捐款捐物;再次,学生如果有一些 心理方面的问题,可以由社工来帮助解决;最后,就算社工不能代替老师 教课,至少可以帮助学生补习一下功课,提升学习成绩。王云认为王校长 转移了社工的工作重点,对于项目反而并没有那么热衷。王云有意识地 又向校长介绍了项目的具体运行和活动意义,校长还是没有对项目本身给 予足够的关注
7、,而是问王云:“你们工作人员的素质怎么样?可以麻烦你 们的工作人员帮我们代课吗?最近学校缺老师的问题已经困扰我很久了。你们过来也是为了孩子好,其实我们的目的是一样的。”对于王校长的提 议,王云觉得自己毕竟有求于学校,不能直接拒绝。思考了一下后,她表 示:“我们还是会以项目的具体实施为主的,当然如果社工有余力的话也 会为学生代课。”就这样,王云与校长的意见基本达成一致:王云负责的项目在该小学 开展,而项目的实施者要为校方提供免费的课堂教学。一次偏离航线的谈话在回去的路上,王云觉得今天与校长的会谈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校长已经年过半百,可能不能迅速接受新的事物或理念。在王云看来,抗 逆力项目的实施
8、对孩子是有深远的影响的,而校长似乎并没有看到这一 点。王云觉得也许是自己表达不到位,打算过些天再到学校来和校长详 谈,希望能够引起校方的足够重视。王云想,下次过来一定要做好更充分 的准备,要带上项目计划书,因为关于活动的场地问题以及时间问题还没 有和校长商量好。想到以上的种种,王云拿起手机给王校长打了电话,预 约下一次见面的时间。两人约定月中旬再针对项目的细节进行一次交谈,因为项目在月底就要实施了。一次偏离航线的谈话月日,阴雨蒙蒙,王云撑着伞又来到了学校。这次王校长没有安 排其他事务,在办公室等待王云的到来。又是一阵寒暄过后,王云坐了下 来,并且递了一份项目计划书给校长。王校长的心情似乎不错,
9、夸机构的 计划书做得不错。他来回翻动了几页,看得并不是很仔细。在王校长翻看 的间隙,王云向校长说明了本次来访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谈一下活动具体 的时间和地点安排的问题。王云希望学校每周可以抽出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让社工开展活动,最好 不要占用学生的午休时间。王云提议利用每周五的最后两节课,王校长却 不是很赞同。他认为学生的学习时间非常宝贵,利用学习时间安排他们做 游戏显然不合适,要是家长知道学生在学校玩游戏而不学习,自己难辞其 咎;况且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班级,最后一节课若有同学早走,其他同学 就不能够安心学习了。他提议可以利用孩子们放学的时间开展活动。王云 表示自己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一两节课是
10、不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况 且项目开展的活动也不是单纯的游戏,而是要帮助孩子们提高抵御挫折的 能力;再者,利用放学时间开展活动也很不明智,项目结束后正好赶上下 班高峰,学生回家非常不安全,一旦出现特殊情况,项目方和学校都要承 担责任。王校长沉默了一下,他也意识到利用放学时间确实存在安全隐患,但仍不愿意利用学校的上课时间来进行这个项目。让步与妥协 就在两人僵持不下 的时候,办公室响起了敲门声,进来的是四年级二班的班主任李老师。李 老师和校长的关系一直不错,经常过来帮校长处理一些学校的事务。王校 长便让李老师坐下来,和他们一起探讨项目实施时间等问题。王云把自己 和校长的观点分别向李老师陈述了一遍,想征
11、询李老师的意见。李老师是 一位十分较真的人,非常在意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王云说的想利用周五 的上课时间来开展活动,他和校长一样坚决反对。他认为虽然学校目前缺 老师,但是也不能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农民工子女本来学习基础就比较 薄弱,现在不努力便很难赶上城里孩子。王云明白自己在时间安排上显然说服不了他们,转而问如何解决学生活动结束后的安全问题。李老师表示 活动结束后可以让家长过来接学生,这样就不会存在安全隐患了。校长非 常赞同,并且提出每周五社工可以提前过来,帮助老师给学生上课,还能 给学生答疑解惑。对于校长的提议,王云表示回去和其他社工商量后再做 答复,会尽量抽出时间给孩子们上课。李老师下午还有
12、课,便先行离开。王云接着询问校长有没有固定的活 动教室或者场地。王校长表示学校没有专门的活动教室,但是教室、学校 会议室、室外的操场等可以供社工开展活动用。王云认为教室太小,且要 挪动桌椅,耽误时间;本市经常下雨,在操场开展活动也多有不便。她不 希望在场地问题上出现意外,最后只剩下会议室符合要求。王云提议王校 长带自己去参观会议室。会议室看起来比较宽敞,桌椅、话筒、投影等都 可以使用。王云希望以后项目尽量在会议室实施,却被校长告知学校周五 可能会在会议室开会,如果开会的话会提前通知王云,到时候再想别的办 法。王云只能接受这样的安排。让步与妥协 活动时间安排的复杂性、场地的不确定性为开展项目增加
13、了许多困 难。王云回去之后,把学校的情况告诉了和自己一起做项目的实习生李想 和马晓,两人对此也感到很郁闷,每周五他们不得不提前到学校给学生讲 课。授课的时候是老师,授课结束了还要立刻转换角色变成社工,他们担 心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王云也很为难,自己当时是真的难以拒绝校长的 恳求。她想,既然答应了,以后就要认真完成,但是,一定要以开展项目 为主。在后来的项目开展过程中,问题还是出现了。一个下午,李想和马晓 给孩子们上完课,拖着疲惫的身体走进了会议室,准备开展活动。这时,学校的一位工作人员却告知他们学校要开全校教职员工会议,需要使用会 议室。李想和马晓感到意外而不知所措,校方居然仅提前分钟通知他们
14、 需要使用会议室,现在唯一的方法就是赶紧找到其他的活动场所。马晓看 着室外潮湿的地面,说:“今天室外肯定不行了,地面还有积水,不利于 活动的开展,只能去找一间教室了。”于是李想和马晓兵分两路,一个负责找教室安排场地,一个负责通知学生地点有所改变。后来,虽说活动还 是按时开展了,但是由于场地的限制,并没有达到他们想象中的效果。对 于校方没能及时反馈场地信息,他们感到非常郁闷。关于场地的问题其实 还不止这些,社工希望在一个比较封闭、安全的地方开展活动,但是不论 是会议室还是临时的教室,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总会受到外界的干扰。比 如有的老师会过来旁听,他们觉得这和上课没什么区别,可以看看学生到 底有什
15、么表现,有的是好奇社工究竟会为孩子们做些什么,也有其他的一 些学生会留下来站在窗口观看,有的甚至制造一些杂音,这些问题都很让人头疼。让步与妥协 下午开展完活动,王云和李想、马晓在整理会议室的桌椅,四年级一 班的班主任黄老师敲门而入,一起来的还有两位学生家长。原来,这两位 家长的孩子是黄老师班上的学生,他们近期学习成绩有些下降,一位家长 觉得这和他的孩子参加项目有一定的关系,另一位家长也这么想,他们决 定今天一起过来找班主任谈谈。黄老师对此也是左右为难,本来也很难说 清楚学生成绩下降究竟是什么原因,总不能就一口咬定是因为参加项目活 动吧。毕竟,班级里有的学生自从参加项目后成绩是有所提升的,并且平
16、 时的表现也越来越好了。迫于无奈,他把两位家长带了过来,希望大家一 起来谈谈。这个情景使王云不禁回想起项目开展之初的情形。那时,王云认为有 必要获得家长和班主任的支持。在项目安排基本上确定之后,王云决定和 参加项目的四个班的班主任以及一些家长代表进行一次谈话,把项目向 老师和家长简单介绍一下,同时征得老师和家长的支持,以便项目更好地开展。会议之初,大家都在耐心听着王云的项目汇报。王云先就项目的目 的、活动过程、意义做出了说明,然后请大家相互讨论,提出问题。其 实,大多数家长对项目的具体内容和意义还是不够了解的,而且也不信任 社工的服务。但是当他们听到政府出资支持这个项目时,便也没有提出反对的意
17、见。家长们觉得,做这些总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不失为一件好事。四年级的一位班主任提出质疑。他认为项目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抗逆 力,虽然很有意义,但是,每周都会有活动,且每次活动的成员相同,这 样会耽搁学生许多时间,学生当前的任务主要还是学习,最好能帮助学生 把成绩提上去。学习、成长,一场理念的混战 一些家长附和,要求活动在不耽误学生学习成绩的前提下 进行。另外,有的家长向社工反映自家孩子不能融入班级,希望社工也能 帮助孩子融入班级、融入学校。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会场立刻变得混乱起 来。很多家长都担心活动的开展会影响自己孩子的学习,自己辛苦在外工 作就是为了孩子能够上更好的大学,将来不像自己这么辛苦
18、。为了提升孩 子的成绩,他们还特地请了大学生家教。他们虽然知道这个项目有利于孩 子身心健康发展,但是也绝对不希望孩子因为参加项目导致学习成绩有所 下降。有家长提出来,能不能给孩子们多点额外的课堂辅导,其他家长听 了纷纷表示赞同。王云面对家长以及老师的种种疑虑,情绪也开始变得激动起来。她表 示自己不能确保每个孩子的成绩都不下降,这里面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社工机构为了开展这个项目已经做了很多的工作,希望家长们能够给予足 够的理解和支持。王云意识到,家长关注最多的还是孩子的学业问题。她 只能暂时答应家长,机构会尽量给孩子们进行额外的课堂辅导。回到现在,面对家长的质疑,王云,甚至李想和马晓也有些困惑,
19、毕 竟他们一直在负责这个项目。他们觉得,项目是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的,很 难顾及每一个学生,他们也不希望学生成绩退步。王云告诉过李想和马 晓,一定要想办法保证所有参与者都完成这个项目,不希望中途有成员退 出,因为一旦有人中途退出,就会影响整个团队。面对家长的质疑,他们 只好向家长保证会尽量给这两个孩子多一些关注,在活动之余尽力对他们 进行课业辅导。学习、成长,一场理念的混战 转眼,项目已经进行到第三期。就在整个项目逐渐走上正轨,效果 也开始显现的时候,原先的项目负责人王云却不能再继续参与项目了。此时,政府要对机构去年承接的公益创投的另外一个项目进行绩效审查,王云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并且有较多的经验
20、,需要花费精力整理项目资 料,无法继续执行项目。机构总干事赵黎明是本地人,大学毕业后在一个劳工群体组织做志愿 者。虽然本科所学专业并不是社会工作,但是出于对社工这个新兴行业的 兴趣和创业的热情,加之当地政府在政策上对社会组织的大力扶持,他和 几个朋友共同建立了 机构。经过几年的发展,机构的运行已经走上正 轨,逐渐在行业里脱颖而出。不久前,赵黎明参加了由市民政局举办的社 会工作督导培训班,并且随队参观了香港、深圳的社会工作机构,学习其 发展模式及成功经验。培训结束后,赵黎明对机构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思 考。他觉得机构的发展虽然已经走上正轨,也承接了大量的政府购买服务 项目,但在专业化上还有所欠缺,所
21、以决定以项目为契机,提高项目运 作的专业化水平。应该忠于谁?为了让项目继续开展,赵黎明不得不另外寻找一名专业知识比较扎实 的人负责该活动。但现实情况是,目前机构开展的项目较多,每一个专职 人员都在负责一到两个项目,谁都没有办法抽出精力。到底应该由谁来负 责项目第三期活动,赵黎明左右为难。除了几个专职社工,机构里还有 十几个实习生,虽然都是社工专业出身,也都参与过项目的开展,但负责 一个项目和辅助项目是两回事,在做好活动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协调好各方 面的关系,在保证活动顺利进行的同时,也要确保活动达到预期效果。经 过再三思考,赵黎明最终决定由机构内的实习生马晓负责第三期活动的 开展。几天后,赵黎明
22、找来负责项目的社工王云,征求她的意见。王云提议 由机构的实习生马晓来担任第三期活动的负责人。马晓恰巧也是赵黎明考 虑的人选之一,马晓平时的工作表现深得赵黎明和机构员工的认可。赵黎 明觉得马晓虽然还只是个本科生,实务经验有所欠缺,但在这批实习生当 中表现比较突出,而且实习时间也比其他人要长。尽管把项目交给一个实习生不太让人放心,但现在人手不足,而且考虑到项目已经开展了两 期,整个活动已经粗具规模,也只能暂时如此。实习生马晓是一名即将毕业的本科生,所学专业是社会工作。马晓对 所学专业认同感很高,打算毕业后从事社工职业,初期希望在机构从事 一线工作积累经验。马晓利用专业实习的机会联系了该机构,开始实
23、习。自马晓实习以来,机构负责人赵黎明及其他员工都对马晓的表现十分满 意。赵黎明觉得马晓的专业知识基础比较扎实,工作热情也很高。恰在此 时,需要确定项目第三期的负责人。赵黎明希望让马晓负责项目第三期 活动的开展,这对马晓而言既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提高工作能力的好机 会。在得知赵黎明的决定后,马晓内心感到有些不安。谁来接手项目?马晓觉得自己还只是一个实习生,虽然来机构工作的时间已经有半年 多,但还没有独立负责过项目;虽然自己在专业学习方面一直比较努力,但毕竟缺乏实务经验;而且这个项目是关于青少年抗逆力提升的,自己本 身对项目的相关理论不是很熟悉,在本科的专业实践中也没有接触过类似 的活动,这也增加
24、了自己负责活动的难度,一旦在活动中出现什么纰漏,对自己和整个项目以及机构都会有影响。另外,马晓最近也听到有实习生 对这期活动负责人的任命问题议论纷纷,她怀疑自己能否胜任负责人的工 作。思考再三,马晓决定再和赵黎明谈一谈,说清楚自己的困惑。来到赵 黎明的办公室,马晓开门见山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希望赵黎明能够重新考 虑让自己负责第三期活动的决定。赵黎明斩钉截铁地告诉马晓,现在机构 里人手不够,专职人员都有自己的工作,把项目加给他们负担太重。赵黎 明表示把这期活动交给马晓是对她的信任,也是给她一个成长的平台,况 且交给她的只是项目中的一期活动,项目开展到现在已经形成一定的模 式,没什么可紧张的。听完赵
25、黎明的一席话,马晓答应试一下,心里却还 是不太情愿。离开赵黎明的办公室,马晓心里仍然觉得不安,认为自己的能力还不 够。于是马晓去找负责项目的社工王云进行了一次交谈。她向王云说出了 自己的想法,希望王云能给自己提出一些建议和帮助。王云是项目的负责人,同时也负责机构里的财务管理。在机构成立之初,王云就是机构的 一员,是机构里资历较老的一位,而且工作经验也比较丰富。马晓在刚进 机构实习时,就由王云担任她的指导员,因此两人私下里关系很好,经常 在一起交流。谁来接手项目?王云觉得,目前机构正在进行的项目较多,同时又要接受较 多的审查,人手不足,很难抽出专职社工负责活动的开展,而马晓已经在 机构实习了较长
26、的时间,也参与了项目第二期的活动,对活动内容和流程 比较熟悉,应该可以负责第三期的活动。并且,项目已经开展了两期,整个项目的运作过程已经比较成熟,如果有问题,马晓可以向之前的活动负 责人王云请教。另外,王云曾私下里和赵黎明交流过,两人都对马晓非常 认可,希望让马晓多参与机构的工作,如果马晓有意愿留在机构,毕业后 可以直接应聘到机构继续工作。于是王云鼓励马晓尝试一下,毕竟不管是 刚毕业的,还是工作了几年的,总归是要有个开始的。早点开始对马晓的 个人成长也是有好处的。既然机构领导把这期活动交给马晓,就是相信马 晓的能力。而且独立负责一项为期周的活动,对马晓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历练。项目已经开展了两期,
27、马晓自己也参与了之前的活动,就算遇到困难,也可以找大家一起来解决,没什么好担心的。王云最后又建议马晓,如果有什么疑惑,可以和负责人当面谈谈。听完王云的话,马晓心里踏实 了不少。和王云谈完以后,马晓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虽然当赵黎明要自己 负责第三期项目活动时,自己心里有一些担心和慌乱,特别是听到了周围 人的议论后,更加深了对自己能力的怀疑,但其实自己心里还是有一点激 动的,毕竟自己也希望能有这样一个尝试的机会。既然负责人把这次活动 交给了自己,自己也应该有信心才对。谁来接手项目?放下了心里的包袱,马晓决定尽全力把第三期活动组织好就算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能带头做好这期活动,但是至少可以付出百分之百
28、的努 力。第三期活动开始的前几天,马晓一直忙于收集与活动相关的各种资 料,并向之前的活动负责人王云询问需要提前准备的东西和注意事项。在活动准备阶段,首先要确定参与活动的小组成员名单。根据之前的经验,在开展活动之前要进行一次调查和需求评估,找出需要参加项目的候选人 员,再根据需求程度筛选出最终的小组成员。为此,马晓用了几天的时间 参考之前的需求问卷,查阅相关资料。然而,就在马晓准备联系学校进行 需求调查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小的意外。这天,马晓一进机构就被赵黎明叫住了。赵黎明随即递给她一份名 单,望着手里的名单,马晓满心的疑问:这些孩子是怎么选出来的?他们 是合适的人选吗?他们需要这些活动吗?没等马
29、晓开口,赵黎明就发话了:名单上面是前两期活动的候选人员,立即从名单里选出小组成员,确 定成员名单,活动也要抓紧时间开始。由于即将面临期末考试,学校一早 就打来电话,要求对第三期活动的时间进行调整,之前每周两次的活动安 排被改成了每周三次,而且整个活动时间被压缩和提前。按照学校的要 求,第二天就开始活动,现在已经没有时间做调查和评估,只能临时从前 两期活动的候选名单中挑选小组成员,而且活动的准备工作也要立即完成,不能耽误第二天的活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回想起这几天一直在做的工作,马晓不知道心里是什么滋味。众所周 知,社工服务中前期的需求评估是很重要的。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 半,如果不做好需求
30、评估,怎么知道哪些人需要服务、多少人需要服务、服务对象对项目的兴趣有多大?如果不考虑服务对象对项目有多大的需 求,后面的工作很可能都是徒劳的。况且,为此马晓特意咨询了之前两期 活动的负责人,服务对象是如何筛选的,怎么选取合适的量表等。她翻阅 了这么多资料,制订了自己的工作计划,想给自己这一战开个漂亮的好 头,到头来一句时间不够,所有的前期工作就都不需要了,马晓不知道这 是喜是悲。赵黎明离开后,马晓一直在不停地思考,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办。按照 赵黎明的意思,就这样随便选几个人出来也挺好的。既然名单都已经有 了,就没必要再做需求评估,而且本来时间就很紧张,还有好多准备工作 要做,没必要在这上面耗费精
31、力。况且,是学校和机构要求自己不做需求评估的,自己也不用承担什么责任,没必要给自己找麻烦。但马晓转念一 想,自己第一次负责整个活动,就这么草率地决定成员名单,也未免太应 付了。如果从一开始就没有认真对待,那后面整个第三期活动的质量就会 大打折扣。马晓认为,前两期的活动都与这一期有差别,用之前的需求评 估结果可能不太合适。既然前期已经做了那么多工作,为什么不去和机构 领导争取一下,说不定赵黎明会支持自己。毕竟机会难得,马晓还是想把 事情做到最好,不然总觉得愧对自己学了几年的专业。只要可能,就要去 争取。马晓决定还是要先沟通一下,对于任何事情,只有通过沟通,才会知道别人是怎么想的。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32、 完成了活动的准备工作,马晓带着查阅过的资料和做好的问卷来找赵 黎明,希望可以重新进行需求评估选择服务对象。来之前她在脑海里预演 了很多可能的情形,比如如果赵黎明不同意该怎么说服他,甚至想好了自 己去和校方负责人进行沟通。但是赵黎明表示和校方沟通无果,毕竟学生 的学业是首位的。赵黎明无奈地告诉马晓,校方负责人说学校要进行期末 考试,需要预留时间给学生复习,老师不希望学生再去参加活动影响复 习,所以活动周期必须缩短,不但没有时间给他们重新做问卷调查,而且 原本一周两次的活动很可能增加到一周三次。所以,为了完成这一期的项 目计划,机构这边只能对活动做出调整。听完赵黎明的话,马晓的心情失 落到了极点
33、,甚至有些后悔当初答应负责这期活动。但马晓心里也清楚,自己没有办法改变学校和机构的决定,再争取也是徒劳。最后,马晓只好 放弃自己几天来辛苦做好的问卷,按照赵黎明的意思,草草地在名单里挑 选了几个学生作为最终的小组活动成员。然而,麻烦没有就此结束。项目计划书里明确要求机构在开展小组活 动的同时,也要开展规定数量的个案服务。马晓并不抗拒个案服务,他本 科有过相关实践经验,熟悉个案服务的流程。但是马晓觉得一周三次的小 组活动任务已经非常繁重,没想到还需要完成一定数量的个案服务,而且 个案所需要的时间很有可能无法和项目周期同步,怎么在一个活动周期内 完成指定数量的个案服务,马晓觉得很费解。于是,马晓又
34、找到王云,向她请教开展项目里的个案服务的经验。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出乎马晓意料的是,王云告诉马 晓,她只在每次活动开始前找几个孩子随便聊聊,回来写成个案报告,没 有做其他服务。马晓觉得难以置信:没有对接受个案服务的孩子进行实质 性的指导,仅仅是聊天而已,这样怎么能算个案。王云有些无奈地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标准的个案要视服务对象的具体问题而定,会 持续进行几次,但一期活动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么短的时间要完成项 目要求的个案数量是很困难的。而且关于个案工作室,我们同学校交涉 过,但是学校是一个农民工子弟学校,本身条件非常有限,无法给机构提 供专门的个案工作室。”王云建议马晓,本来开展个案就
35、有困难,现在第 三期活动又要压缩时间,就不用太认真了,只要把个案记录写好就行了。对于政府购买的服务项目,项目指标一定要完成。马晓感到有些不理解,找几个孩子聊聊天,写完个案记录就算是完成了个案服务,这不仅仅是应 付,这是对参加项目的孩子不负责任。马晓决定再去找机构领导赵黎明谈 谈。但赵黎明告诉马晓,对于这方面机构也很无奈,因为现在整个行业才 刚刚开始发展,连规范的个案表格都没有,至于平时都在做的这种辅导或 者交流到底算不算个案,也很难进行界定。考虑到机构现在的条件,要做 完整的个案还是有一些困难的,只能先通过这种一对一的辅导一步一步发 展,逐渐开展完整的个案。完成服务量是政府的硬性指标,也没有别
36、的办 法。赵黎明又提醒马晓,第三期活动和学校的期末考试有所冲突,现在必 须调整活动进度,因此不要在一些细节上太在意,只要能让活动顺利完成 就可以了。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活动还没正式开始,马晓就遭遇了不少的麻烦事,给她原本高昂的热 情浇了一盆冷水。马晓觉得,自己负责一期活动和之前跟着负责人做活动 完全是两回事。虽然自己很想竭尽所能做好这期活动,但现实中总是有这 样那样的困难阻碍自己。马晓感觉自己有些失望,也有些无奈。失望的 是,项目还没开始,就和自己的初衷南辕北辙,自己心里有一种挫败感;无奈的是,自己没有办法改变现实的情况,只能够按照机构的要求去做。马晓又开始后悔自己最开始答应了当活动负责人。但眼
37、下活动就要开始了,临时反悔找别人去做项目不太现实。马晓犹豫不定,不知道自己是该 放弃还是该坚持。第三期活动就要开始了,王云还是有些放心不下马晓,过来找马晓看 一下活动准备情况。马晓把自己内心的苦恼告诉了王云,王云对马晓的苦 恼表示理解,并且告诉马晓自己刚开始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也和马晓一样 有很多的苦恼和疑问,但时间长了也就习惯这种情况了。王云安慰马晓,现在的项目比自己刚进机构那时候要专业得多,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现 在整个社工行业还处在起步阶段,必然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如果想以后 继续在这个行业发展,就要接受这些问题,不断地对这个行业做出改变。听完王云的话,马晓获得了些许安慰,决定还是继续把活
38、动做到底。针对 马晓的活动准备,王云又给出了不少建议;针对活动的临时调整,王云也 给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让马晓对后面的工作有了更清晰的思路。项目第 三期活动开始前的这些风波算是告一段落了。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小宇,今年岁,独生子。妈妈是一名售货员,小学文化程度,平时 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较少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小宇的老家在中部某 省的革命老区,岁之前小宇一直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母则都在该市 打工。去年,妈妈把小宇接到身边跟随自己一起生活,小宇也就转到该小 学上学。现在,小宇和父母一起居住在该市的某个城中村。村里居民多和 小宇父母一样,是外来务工人员。村里人员流动性较大,社区活动少,邻 里之间
39、互相不熟悉,互动很少。而小宇除上学外基本都待在自己家中,在 社区中没什么朋友。对于爸爸妈妈的婚姻状况,小宇觉得父母整天吵架打 架,爸爸经常出去喝酒打牌,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学习状况根本不关心。小 宇觉得妈妈对自己的关心完全是无用的,觉得自己已经是个大孩子了,有自己的想法,不想再听家人唠叨。对妈妈的任何话,小宇都很反感,哪怕 妈妈是真的关心他。基本情况 每天下午放学之后,小宇都会自己坐公交车去参加补习班,待到八点 钟,然后妈妈去接他回家。小宇非常不愿意参加补习班,经常会逃出去和 朋友一起玩,具体是什么朋友,小宇不愿意透露,马晓猜测可能是一些社 会上的朋友。据老师反映,他在上课的时候听课有些不认真,有
40、时会有小 动作,注意力不集中,而且影响其他人。妈妈说小宇看起来比较老实,挺 聪明的,只是对学习有些不感兴趣。但从马晓与小宇的接触来看,小宇有 些调皮,参加小组活动的时候他总是跟社工反着来,不配合社工的活动,并影响其他组员,导致其他人对他很反感。小宇的同学这样评价他:平时 就调皮,爱捉弄人,欺负别人,爱发脾气。在马晓与小宇的个案访谈中,马晓发现小宇很内向,不愿意过多地与社工进行交流。这样比较起来,可 见妈妈对小宇的了解并不是很深。平时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小宇大多是自 己解决,并没有向老师、同学还有家长寻求帮助。小宇平时在学校表现得 很调皮,与其他同学的关系不那么融洽,班里同学都觉得小宇不合群,不愿
41、意和他交朋友。于是,小宇总是受到同学的排挤。基本情况 小宇在参加小组活动的时候时常发生状况。在第一节活动中,社工给 每个人发了一张纸牌,作为号码签使用,在这一节活动结束后的分享环 节,小宇拒绝分享,并且不听指示,一直和自己身边的小伙伴聊天。社工 在屡次邀请小宇分享无果的情况下,强迫他分享。小宇很生气地把手中的 纸牌撕了个粉碎,扔在地上,并扬言以后再也不参加小组活动了。其他小 组成员都指责了他。但小宇没有对自己的行为做任何解释,一怒之下直接 摔坏了所有的物资,离开了小组。马晓从班主任那儿了解到,小宇学习成 绩不好,上课不认真听讲,还总是捣乱。班主任觉得小宇平常很不合群,才想让他多参加活动;加上小
42、宇家住学校附近,参加完活动再回家也不会 很晚,就决定让他参加了。班主任没想到小宇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这么差,早知如此就不让他参加活动了。现在他已经报了名,既然无法换人,那就一定要劝他继续参加小组活动。虽然也有考虑过小宇的意愿,但是为了项目以及机构,马晓每次在开 展活动之前还是会格外留心小宇,让他来参加活动,尽管小宇内心对参加 活动是非常抗拒的。第二次发生状况同样是在参加小组活动的过程中。这一节活动的主题 是信任,在主题活动“盲人之旅”中,小宇和一个女生分在一组,两人轮 流做“盲人”。在小宇做盲人的时候,女生因为指挥不到位,使得小宇和 其他小伙伴撞在一起,中间还摔了一次。小宇很生气,觉得这位女生是
43、故 意的,两个人发生了争吵,小宇一气之下动手把女生打哭了。其他小组成 员纷纷指责小宇的行为,结果小宇当即离开小组,同小组其他成员的关系 更加紧张。此时,整个第三期的活动才进行了一半而已,社工马晓不知如 何安排小宇参加接下来的活动。被迫参加活动 有一次小宇妈妈遇见马晓的时候向她表示非常希望小宇参加小组活 动。马晓向妈妈透露小宇的表现不是很好并且也不想参加活动,这几次活 动都是自己强制小宇参加的,小宇在活动中的表现很不积极,多次和其他 组员发生冲突。希望小宇妈妈能够劝说小宇认真参加接下来的活动。回到家后,小宇妈妈认真思考了马晓的话,质问小宇为什么在学校表 现差劲,而且连活动都不愿参加,甚至一怒之下
44、动手打了小宇,警告他以 后的每次小组活动都要参加,自己也会打电话问老师参加的情况,如果不 参加活动,就每天罚抄写作业。小宇本来就对妈妈很反感,现在她还强迫 自己做不愿意做的事情,就更是生气。但是面对妈妈的打骂,小宇很伤心 地被迫表示愿意参加活动。就这样在妈妈的“劝说”以及社工马晓每次的“围堵”下,小宇参加了后续的活动。被迫参加活动 马晓决定找小宇了解他不愿意参加活动的原因。本想邀请其父母共同 参与谈话,但小宇爸爸因为工作忙而一直推托。小宇妈妈很愿意参加,但 是受工作时间限制也不是每次都参加。所以马晓和小宇每次聊天就随便选 择一个教室,大概持续十分钟。刚开始,马晓发现小宇独自坐在教室里玩玩具,在
45、征得小宇同意后,便与小宇共同玩玩具。小宇表现得并不像在小组活动中那样调皮,愿意回 答马晓提出的问题。多数时候他总是低着头,不时会有抠指甲、挠头的小 动作,眼睛还不时向窗外张望。马晓与小宇进行了一个互动,希望能够引 起小宇的兴趣。在游戏过程中,小宇比较容易接近,也能够配合马晓,不 像在小组活动中那么调皮捣蛋。但小宇性格比较内向,在对话过程中,大部分时间小宇处于被动状态。马晓在与小宇的交流中了解了他的成长经 历,发现小宇岁之前没有和父母共同生活过,对父母没有太多感情,他 并不是不愿意听长辈的话,只是很不适应陌生的父母。小宇表示自己渴望 交朋友,但在学校基本没什么朋友,也不知道该跟谁交朋友,所以只能
46、出 去找朋友。马晓和小宇聊过几次之后,发现小宇内心是孤独的,他想要得到关注 和理解,但似乎总是事与愿违。之后的几次活动小宇也都来参加了,但在 活动中的表现却不是很积极。马晓想,或许小宇在内心深处仍然是不想参 加活动的吧。只是她觉得,小组活动或许能够帮助他成长,至少小组中有 很多可以接触的同学,不然,他可能会更加孤独,或者会选择和社会青年 玩耍。站在项目运营的角度来讲她也是希望小宇能够参加的,希望小宇能 够更好地完成项目。但到底什么做法是最好的呢?什么是正确的做法?(一)摘要(一)摘要 机构的社工王云前往一个民办打工子弟学校与校长谈论关于机构的“抗逆力提升”项目在该学校的实施事宜。虽然她发现校长
47、对于项目的热 情不高,反而希望社工们能够帮忙代课,但她还是勉强答应了。在项目实 施时,活动时间、地点、空间封闭性等因素给王云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使 她困扰不堪。在项目开展中期,机构忽然要换负责人,并选择了实习生马 晓来负责该项目。马晓在接手项目时,因为需求评估和服务对象招募不能 按照规范开展而沮丧。后期,她也因为服务质量和案主自决等问题感到 苦恼。(二)教学目标(二)教学目标 这个案例较好地描述了在我国各地区,尤其是社会工作认知度不高的 地区,社会工作开展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伦理困境。该案例对于项目运行初 期和运行中期常见的伦理困境都有描述,能够给我们在操作中提供更多指导。在项目开展阶段,不是每个人
48、都对项目无条件支持和欢迎,尤其是在 中国目前的社会背景下,利益相关方往往很难去主动支持社工的项目,项 目的开展往往是一系列利益相互博弈的结果。(三)教学计划(三)教学计划 本案例可以用于社会工作伦理课程,适用于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课程。案例中呈现的一些现象可能很多同学在实习过程中都会碰到,教师可 以请同学们分享一下自己是否遇到过类似的情境,具体是什么情境,最后 的处理结果是什么样的。在同学们说明自己的情况后,教师可以请同学们 比较一下自己的做法和案例中的做法有什么不一样,哪一种处理方式更好 一点。(四)启发思考题(四)启发思考题()如果你是王云,当校长提出希望社工能够帮忙代课时,你会怎 么办?()
49、如果你是王云,在和家长会面时,面对家长们的质疑,你会怎 么做?()如果在开小组活动时,有老师过来旁听,你会怎么办?这样的情 况能不能避免?()如果你是马晓,当机构负责人让你运营项目时,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马晓,机构负责人告诉你没有时间做需求评估,要求你 直接开展项目活动,你该怎么做?()你认为谁对小宇是否参与小组活动具有决定权?(五)问题分析(五)问题分析如果你是王云,当校长提出希望社工能够帮忙代课时,你会怎如果你是王云,当校长提出希望社工能够帮忙代课时,你会怎 么办?么办?(五)问题分析(五)问题分析 在案例中,我们需要更细致地分析王云所处的情境,并探讨具体情境 冲突背后的原则和利益。更
50、进一步说,我们需要探讨的是:伦理冲突中的 利益相关方都有谁?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利益如何发生冲突?有些同学会回答,利益相关方有校长、王云、社工机构等,这时需要提醒同学们不要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群体,就是项目的直接服务者小学生们。在对利益相关方进行说明后,需要分别解释各方的利益诉求。()校长的利益诉求在于减轻学校师资力量方面的压力。()社工机构希 望能够顺利开展项目,获得更多的政府资金。()同学们可能会发现王云 的诉求是多样的:她作为社工,想要为案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作为机构 的员工,希望履行自己的职责,完成机构分配的任务,或许她还有维护个 人已有威信的想法。()可能有同学会回答小学生们需要提升抗逆力,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