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历史 第 页(共 6 页)开封市 2023 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注意事项: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70 分钟。选择题答案填涂在答题卷相应位置,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一.选择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依据表中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尚书甘誓载:夏启“恭行天之罚”,讨伐有扈氏诗经商颂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尚书汤誓中商汤曰:“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征)”尚书召诰认为唯有“敬德”,才能“祈天永命”A.民本思想是政治认同的基础 B.执政者
2、注重社会权力的来源及合法性C.夏商时期战争具有正义性质 D.夏商朝代更替体现王位世袭制的特点2.汉初,利用“三老”的率众作用“导民以善”稳定局势,做出以“三老”为“民之师”暂替“以吏为师”的政策性调整。后来,文帝、景帝虽重提“以吏为师”,这时的“吏”已远不同于秦代纯粹的主法之吏,而强调廉吏为民表率,倡导官吏在地方行政治理的同时亦参与教化。汉代这些措施意在A.肃清秦朝体制残存的影响 B.推行休养生息政策C.构建天下一家的社会秩序 D.削弱地方官吏职权3.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鲜卑族的慕容氏已经建立了政权,并且成功入主中原,但仍旧采用晋臣称呼自己,并没有称帝。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鲜卑族深受儒释道三教
3、合流的影响 B.鲜卑族试图维持原有的生产方式C.鲜卑文化与汉文化碰撞交融的反映 D.慕容氏慑于汉族中央集权的威严4.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唐宋变革论”,认为:“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其立论根据有二:其一,“从政治上来说,在于贵族政治的式微和君主独裁的出现”;其二,“与此同时,人民的地位亦有显著变化”,“经过宋代王安石变法,人民拥有土地所有权的意义更加确实”。但也有学者不同意他的观点,下列可以作为论据反驳“唐宋变革论”的是A.战国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B.隋唐政治成为天子和贵族的协议体C.儒佛道三教合流宋明理学形成 D.两税法标志人民逐步摆脱佃农地位1高三历史 第 页(共
4、6 页)5.李贽认为六经不过是史官过分的“赞美之语”和孔孟之徒“记忆师说”的残缺笔记而己,并不是什么“万世之至论”。他强调“各从所好,各聘所长”,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和个性。他的主张A.动摇了儒学统治地位 B.具有近代思想启蒙的意义C.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 D.反映正在成长的市民意识6.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资本的矛头指向富庶的中华帝国和葡萄牙人独占已久的国际商港 澳门,使澳门面临了巨大的生存危机。这表明澳门生存危机主要源于A.英国强大海军实力的威慑 B.葡萄牙推行专制独裁殖民统治C.中国外贸出超地位的丧失 D.商业资本垄断贸易已不合时宜 7.梁启超曾说:“从甲午战役起,到民国六七年止
5、,约二十年的中间。这二十年间都是觉得我们政治法律等等,远不如人,恨不得把人家的组织形式,一件件搬进来,以为但能够这样,万事都有办法了。”这表明梁启超A.反对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B.质疑改良主义 C.反思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 D.宣传维新变法8.1931 年 11 月,中共临时中央通过的职工运动决议案强调:“应宣传苏维埃区域及苏联的工人生活,宣传苏联五年计划与中国工人的关系”。目的在于A.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B.推动马克思主义在白区的传播C.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做准备 D.大力宣传根据地建设的重要性9.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在中国,为民主主义奋斗的时间还是长期的”,“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
6、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再次重申,向社会主义过渡将是一个“相当长的时期”。这些论断A.意在说明民主革命的艰巨性 B.开始认识到中国革命的特殊性质C.吸取了十月革命的成功经验 D.强调了发展新民主主义的必要性10.1958 年下半年计件工资制度被取消后,北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指数变化情况如下表 1957 年1958 年1959 年1960 年100%85.16%87.68%86.63%这表明取消计件工资制度A.有利于促进消费品的供求平衡 B.主要目的在于缩小城乡差异 C.是八字方针指导下的合理调整 D.平衡了农轻重之间比例关系 11.图中
7、阶段甲数据变化主要得益于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B.解放思想深化改革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科教兴国战略实施2高三历史 第 页(共 6 页)12.美国学者戴利说:“罗马的法律体系里普遍包含着当地的习惯法,即便在公元 212 年所有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自由民都被赋予公民权之后,也依然如此。帝国境内的法官除了援引成文法,还享有遵循并建立判例的权力。”戴利意在强调A.万民法具有普遍的适用性 B.市民法与习惯法密不可分 C.罗马法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D.罗马法具有灵活实用特点13.马克思说:“机器生产摧毁国外市场的手工业产品,迫使这些市场变成它的原料产地。例如东印度就被迫为大不列颠生产棉花、
8、羊毛、大麻、黄麻、靛蓝等。一种与机器生产中心相适应的新的国际分工产生了,它使地球的一部分转变为主要从事农业的生产地区,以服务于另一部分主要从事工业的生产地区。”这一论述A.分析了欧洲贸易中心转移的原因 B.阐释了亚非拉地区形成单一经济的原因C.全面分析了机器生产的双重作用 D.阐明殖民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途径14.1787 年费城制宪会议上,联邦党人主张新宪法赋予总统庞大的权力,反联邦党人则认为这是极其危险的事情。联邦党人和反联邦党人的立足点分别是A.行政效率 公民权利 B.人性本能 道德自律 C.天赋人权 中央集权 D.三权分立 制约平衡15.方框甲和方框乙中的文字分别是对苏俄(联)不同时
9、期经济政策特征的描述 据此,经济政策由甲到乙的调整表明A.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形成 B.农业集体化方针业已推行C.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意图 D.粮食税取代了余粮收集制16.漫画长大主要反映了A.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B.美日欧三足鼎立局面初现C.美日对欧洲经济的扶植D.世界金融秩序制度化滥觞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1718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1921 题为选考题,考生任选一题作答。)17.(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 世纪 20-30 年代,丹日美中四国农民家庭费用分配百分比(%)食物房租衣服燃料杂项丹麦33.010.35
10、6.7日本42.83.19.55.539.1美国41.212.514.75.326.3中国58.95.37.312.316.2 资料来源:乔启明,中国农民生活程度之研究,社会学刊。3高三历史 第 页(共 6 页)(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 世纪 20-30 年代中国农民家庭消费的特点及原因(8 分)材料二:1980 年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吃、穿、住(生存型消费)食品衣着居住发展享受型消费交通通讯 家庭设备 文教娱乐 医疗保健其他农民各项消费支出占比198061.78%12.33%13.87%0.37%2.53%5.12%2.10%1.97%87.98%12.02%198557.
11、78%9.70%18.24%1.76%5.10%3.91%2.43%1.13%199058.81%7.77%17.35%1.44%5.29%5.37%3.25%0.74%199558.62%6.85%13.90%2.58%5.23%7.81%3.24%1.76%200049.13%5.75%15.47%5.57%4.51%11.18%5.25%3.14%70.35%29.65%200545.48%5.82%14.49%9.59%4.36%11.56%6.58%2.13%201041.09%6.02%19.06%10.52%5.34%8.37%7.44%2.15%201533.05%5.96%2
12、0.88%12.61%5.92%10.51%9.17%1.89%王小华等习惯形成与中国农民消费行为变迁: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验证(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980 年以来我国农民消费结构的变化特征,并简析原因。(12 分)(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近代以来农民消费变化的启示(5 分)18.(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8 世纪是一个大变革时期,自近代早期变化便已经开始,随后发生的不过是这些变化的延续。对于那些生活在 18 世纪的欧洲,特别是东欧和南欧,甚至包括西欧的人来说,他们的生活重心仍旧是农业、陆上财产和拥有土地的贵族的政治权利。在这个世纪,即便是富于变化的社会(包括英国
13、、荷兰和法国)也显示出一些顽固不变的结构要素,如宗教行为、政治理念和领导体制,以及传统社会精英的延续不断的影响。【美】伊塞沃洛克、格雷戈里布朗现代欧洲史依据上述材料,自拟一个论题,结合世界近代史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 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4高三历史 第 页(共 6 页)请考生在 19、20、21 三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19.(15 分)【历史 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1949 年 12 月 23 日至 31 日,在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关怀与直接领导下,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重申了共和国的教育是新民主主义的教育。其主要任
14、务是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会议提出“要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方针。会议提出教育工作的发展应是普及与提高的结合,在当时和以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必须把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普及上面,并将这种教育与国家建设的需要(目前的需要和长远的需要)密切地联系起来。同时,各级各类学校都必须向工农开门,招收工农干部和工农子女入学。新解放区教育工作的关键是争取、团结、改造知识分子,要在师生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他们逐步树立革命人生观。摘编自何东昌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1)根据材料并结
15、合所学知识,概括建国初期教育改革的背景。(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改革的特点及意义。(9 分)20.(15 分)【历史 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从 1990 年到 2001 年美国的亚太安全战略经历了 4 次大的调整,1990 年提出“合作性戒备”安全战略,精简兵力强化联盟。1993 年克林顿提出“新太平洋共同体”概念,突出经济安全在美国亚太安全政策中的重要性,并第一次提出要在亚太构筑集体多边安全机制,克林顿政府的安全战略以“参与与扩展”作为其指导方针。1997 年 8 月明确提出美国将推出“塑造、反应与准备”战略,将威胁进一步确定为地区性冲突、不对称挑战、跨
16、国危险与“不可知因素”,突出强调跨国组织和势力的威胁。摘编自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冷战结束前后美国亚太安全战略的变化,并分析原因。(10 分)(2)针对美国安全政策的变化谈谈我国应该如何应对。(5 分)5高三历史 第 页(共 6 页)21.(15 分)【历史 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狄德罗(Denis Diderot,1713 年 1784 年),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和作家。平民出身的他先后在朗格勒和巴黎的耶稣会学校读书。他从小接受基督教教育,但没有接受舅父的神甫职务。1746 年出版的哲学思想录被法院查禁,后来又因反对宗教的言论被投入监狱。出狱后,他决心通过对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来改变人们的思想方法,掀起一场人类精神上的革命。参加这项工作的人员极为广泛,其中有文学家、医师、工程师、旅行家、航海家和军事家等,几乎包括各个知识领域具有先进思想的一切杰出的代表人物。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工作,从1751 年开始,至1772 年完成,历时二十年。期间曾两度遭到当局勒令中辍,有的人被关进监狱,有的被迫流亡国外,狄德罗坚持工作,直到该书完成。摘编自菲利普李拉尔夫世界文明史(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狄德罗的主要贡献(8 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狄德罗做出贡献的条件(7 分)6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