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 录1总则11.1目的及说明11.2编制依据11.3适用范围11.4工作原则12危险性分析及质量事故等级分类22.1工程概况22.2水文、气候和地质条件22.3危险性分析22.4质量事故等级分类33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和措施33.1事故调查43.2临时防护措施及实施53.3确定事故原因53.4结构可靠性鉴定63.5事故调查报告63.6处理前现场勘查63.7确定处理方案63.8事故处理设计73.9事故处理施工73.10处理效果检验73.11事故处理结论74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74.1应急组织机构74.2职责范围85外部救援126预警及信息报告126.1危险源监控126.2预警166.3信息报告1
2、67应急响应187.1响应分级187.2响应程序187.3应急处置流程197.4处置措施197.5应急结束218信息公开219后期处置2110应急保障措施2210.1通讯与信息保障2210.2应急物资装备保障2210.3卫生医疗保障2310.4交通运输保障2310.5应急队伍保障2310.6经费保障2411应急预案管理2411.1应急预案宣传与培训2411.2应急预案演练2411.3应急预案修订2511.4应急预案实施2512附件251 总则1.1 目的及说明为做好枋洋水利枢纽工程C4标施工质量事故应急处置工作,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质量事故的危害,并能在事故发生后有条不紊、快速及时地做好应
3、急处置和抢险救援的组织工作,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证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工程建设实际,制定本应急预案。本应急预案为针对施工质量事故应急预案,但往往质量事故会附带安全事故,因此在此特别声明,如在质量事故中出现安全事故,应首先按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处理,之后方可以本预案对质量事故进行处理。1.2 编制依据依据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1.3 适用范围本预案所有规定适用于枋洋水利枢纽工程C4施工标段内发生的各类一般质
4、量事故、严重质量事故、重大质量事故等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质量事故应急救援。1.4 工作原则1.4.1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人民群众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出发点,最大限度减少或减轻重大质量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社会危害。 1.4.2本项目实行总指挥统一领导指挥,副总指挥进行管理,发生事故时由总指挥统一指挥应急救援工作,副总指挥及各应急救援小组配合总指挥执行应急救援工作。1.4.3遵循上级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紧急处置,快速救援,分级负责,协调一致的原则。建立项目部应急救援体系,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关爱生命高于一切,确保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重大事故,能够迅速、快捷、有效
5、的启动应急系统。2 危险性分析及质量事故等级分类2.1 工程概况工程属跨地域引水工程,供水对象为厦门市,引水流量10.0m3/s,涉及漳州市县和厦门市集美区两个县(区)。工程枢纽主要由上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上存水库尚吉引水系统、尚吉厂房以及溪口闸坝、溪口许庄引水系统207省道绕坝公路等建筑物组成。C4施工标段施工项目主要有导流洞工程、600m引水隧洞和取水口工程、大坝土建工程、绕坝公路与大坝至进水口永久公路,以及金属结构制安工程等,上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204.30m,最大坝高89.30m,坝顶宽度8m,坝顶长338m,溢洪道布置在坝顶中央,设3孔1010m弧形钢闸门,堰顶高程为191.
6、00m。上存至尚吉引水系统总长约1019m(进水口至岔管中心),由进水口、引水隧洞、调压井和压力管道组成,进水口为塔式进水口,底板高程144.0m,引水隧洞开挖断面为底宽2.5m,直径4.1m的扩底圆形断面。2.2 水文、气候和地质条件龙津溪流域面积924km2,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214km2,多年平均流量8.0m3/s,年径流量2.53亿m3。工程所在流域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流域受锋面雨和台风雨影响,降雨集中在4-10月,年平均雨量为15001900mm,从上游向下游递减。多年平均气温21,极端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1.7,多年平均风速1.7m/s;多年平均
7、相对湿度80%。拟建工程场地出露的岩性主要为侏罗系上统南园组凝灰熔岩,岸坡主要覆盖第四系坡积粘土及全风化黑云母花岗岩,局部出露强弱风化岩,区域构造相对稳定。2.3 危险性分析根据本工程施工的特点,综合考虑在施工全过程的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确定突发事件、风险或紧急情况如下:2.3.1整体或部分模板垮塌,模板支撑偏移或倾覆及造成作业人员伤亡事故;洞挖施工穿过不良地层时,因围岩自稳性差、涌水、爆破等引起开挖面坍方;塔吊事故造成的质量事故。2.3.2主体高差边坡在外力荷载下滑坡倒塌;2.3.3自然灾害对施工部位的严重损坏;2.3.4火工品及其它危险物品管理不当爆炸造成事故引起质量事故;2.3.5因材料
8、不合格而产生的质量事故;2.3.6其他作业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高处跌落、物体打击、起重伤害等)造成的质量事故及人员伤亡等。 2.4 质量事故等级分类质量事故等级按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令(第9号)进行分类,其基本分类如下: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分类标准事故类别 特大质量 重大质量 较大质量 一般质量 损失情况 事故 事故 事故 事故 事故处理大体积混凝,所需的物土,金结制质、器材作和机电安和设备、装工程人工等直接损失费土石方工程,用(人民,混凝土薄币万元)壁工程事故处理所需合理工期,(月)事故处理后对工程功能影响工程正不影响正常不影响正确不影响正常和寿命影响常使用,需使用,
9、但对使用,但对使用和工程限制条件运工程寿命有工程寿命有寿命行较大影响一定影响注:、直接经济损失费用为必需条件,其余两项主要适用于大中型工程;、小于一般质量事故的质量问题称为质量缺陷。3 紧急情况的处理程序和措施3.1 事故调查初步调查:首先对建筑物的场地特征(如:邻近建筑物情况,有无腐蚀性环境)、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经过,事故现状和实测数据,事故的严重性和迫切性,之前是否对事故发生处做过处理,以及对图纸资料、成品和半成品的出厂报告和实验报告、施工日志等进行检查,之后进入详细调查。详细调查:在初步调查完成后,进入详细调查阶段,详细调查主要内容有,结构实际状况,如:结构布置、结构构造是否合理、连接方法
10、是否正确和支撑系统是否正常等。结构上部各种作用的调查,主要指结构上的作用及其效应,是否出现临时荷载过大或在基坑周边堆放材料等。施工情况调查,包含施工方法、工艺、施工规范执行情况、施工方案的落实情况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记录、施工日志等。变形缝和裂缝观测调查,主要为沉降观测记录、结构或构件的变形观测记录,裂缝的形状与分布特征,裂缝的宽度、长度、深度以及之后的发展规律。在详细调查结束后进行补充调查。补充调查:补充调查需要做某些试验、检验和测试的工作,通常包括以下几点:对有怀疑的地基进行补充勘探:如持力层以下的地质情况;桩基工程中,原勘探孔之间的地质情况等;测定建筑物中所用材料的实际性能:如取钢材
11、、水泥进行物理实验、化学分析;在结构上取试样,检验混凝土或砖砌体的实际强度;用回弹仪、超声波和射线作非破坏性检验;载荷试验:根据设计或使用要求,对结构或构件进行载荷试验,检查其实际承载能力、抗裂性能与变形情况;较长时间的观测:对建筑物已出现的缺陷(如裂缝、变形)进行较长时间的观测检查,以确定缺陷是否已经稳定,还是继续发展下去,并进一步寻找其发展变化的规律等。3.2 临时防护措施及实施在处理严重的质量事故时,应及时判定其是否有继续恶化的趋势,有的甚至可能造成建筑物倒塌或人员伤亡。一旦发现此类危险,应采取有效地防护措施,并立即组织实施。根据现场情况采取以下两种方法:防止建筑物进一步损坏或倒塌:一般
12、的措施有卸荷与支护两种。如发现悬挑悬挑结构存在有断塌或整体倾覆的危险时,应在悬出端或悬挑区内加设支撑;避免人员伤亡:当发现事故已经达到濒临倒塌的危险程度,在没有充分把握时,绝不采取盲目抢险支护,导致无谓的人员伤亡,当有此类情况出现时,应及时划定安全区域,设置围栏,在确定出合理的抢险方案前,防止人员进入。3.3 确定事故原因事故原因分析应建立在事故调查的基础上,为以后事故处理提供必要的依据,要分清事故的性质、类别及危害程度。根据经验,很多事故尤其是重大事故的原因往往涉及到设计、施工、材料制品质量和使用等几个方面,在事故分析中,必须全面顾及各项原因对事故的影响,以便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其次应确定事故
13、原点,事故原点为事故发生的初始点,如构件断裂始于裂缝,结构倒塌始于某跟柱的某个部位,原点的确定将直接反映出事故的直接原因。3.4 结构可靠性鉴定结构可靠性鉴定应包含安全性、适用性与耐久性的鉴定,此项鉴定因涉及需要对结构进行重新验算,因此此项鉴定在事故发生后,应联系设计院,对结构的可靠性进行验算。3.5 事故调查报告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进行初步报告,在事故调查完成后,应再次向上级部门进行事故调查报告,报告中,应对工程概况,主要是与事故有关部分的工程情况,事故概况,事故是否做过处理,事故调查中的实测数据和各种实验数据,事故原因分析,结构可靠性鉴定结果,事故处理的意见详细描述。3.6 处理前
14、现场勘查事故发生后应组织设计、施工以及上级部门有关人员,对事故现场现场进行实地勘察,重点是合适事故调查报告的有关内容,此外还需确定以下事项:1)查清是否留有隐患;2)勘查事故直接原因,确定事故性质;3)记录勘查内容,对现场进行拍摄,必要时录像记录。3.7 确定处理方案根据事故调查报告、实地勘察成果和确认事故的性质,对于影响结构可靠性的质量事故,应联合设计院对结构承载能力做重新验算后,确定处理方案。现场施工应对事故现场确定临时支护、围护或临时处理方案。3.8 事故处理设计此项内容在印象结构可靠性事故发生后,及时通知设计方,由设计方根据调查报告及现场勘查确定处理方案。3.9 事故处理施工事故处理施
15、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有关的标准、规范的规定进行,施工时应注意一下几个方面:1)认真复查事故实际情况,并采取相应对策;2)认真编制事故处理施工方案,此方案应以设计方的事故处理方案为依据进行深化设计方案;3)加强施工检查;3.10 处理效果检验在事故处理完成后,对事故处理现场进行一系列的检验检测,如:钻心取样、超声波检验等确保结构不留有隐患。3.11 事故处理结论所有事故经过处理后,向上级部门提交书面结论。4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4.1 应急组织机构4.1.1为切实落实质量事故应急预案,加强事故应急管理,成立枋洋水利枢纽工程C4施工标段事故应急指挥部,成立事故应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成如下:组 长
16、(总指挥): 项目经理副组长(副总指挥): 生产副经理 项目总工 成员: 安全总监 综合事务部部长 工程技术部部长 计划合同部部长 质量管理部部长 设备物资部部长 劳资财务部部长 调度室副主任 砂石拌和工区 土石方开挖一工区 土石方开挖二工区 浇筑工区3.1.2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质量事故应急的日常事务工作。事故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质量管理部。其组成如下:主任: 夏财桂 质量管理部部长 副主任:朱 彪 设备物资部部长联络员:质量管理部工作人员。4.2 职责范围4.2.1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1)负责制定施工质量事故应急预案,落实应急救援的具体措施;负责现场质量事故的应
17、急救援工作。发布启动和解除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命令。(2)接受业主、监理及地方政府的统一指挥和调度,事故发生后,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蔓延和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3)负责指挥事故现场的抢险、保护、救护及通讯工作;负责所需物资材料、设备、人员的落实。(4)负责了解和掌握质量事故信息,及时向上级质量管理机构汇报情况。配合上级有关职能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及评估工作。(5)负责指挥应急救援处置工作,协调解决应急救援处置中的重大问题,保证突发事件按应急救援预案顺利实施。(6)组织事故应急处置相关知识的宣传、培训和演练。(7)做好事故发生后的应急处置、善后处置等工作。4.2.
18、2现场总指挥主要职责(1)全面负责应急处理工作,领导应急处理的指挥和协调,对事故与灾害的紧急处置迅速做出判断与决策。(2)决定是否存在或可能存在重大紧急事故,要求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帮助并实施场外应急计划,在不受事故影响的地方进行直接控制;(3)指挥、协调应急救援的实施行动。与上一级应急救援组织和机构进行联系。(4)采取有力措施将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保证现场人员、外援人员以及相关人员的安全。协调后勤物资的供应,以保障应急救援行动。(5)复查和评估事故(事件)可能发展的方向,确定其可能的发展过程。(6)决定应急撤离;分析事故现场外受影响区域的安全性。(7)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实事求是
19、,不得瞒报、谎报。4.2.3现场副总指挥主要职责为: (1)协助组长工作,负责组织编写本项目总体应急预案,提出抢险抢修及避免事故扩大的临时应急方案和措施。(2)指导抢险抢修组实施应急方案和措施并修补实施中的应急方案和措施存在的缺陷;(3)评估事故的规模和发展态势,建立应急步骤,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减少设施和财产损失。(4)负责应急现场的直接指挥以及组织应急救援方案的演练。(5)定期检查常设应急救援组织、部门和人员的日常工作以及应急救援准备状态。(6)应急救援总指挥出差或有重大情况不能指挥,第一副总指挥自动成为事故应急救援总指挥,行使总指挥职责,不得推诿。(7)应急救援结束后,按照“四不放过”原则,
20、组织相关人员配合事故调查人员进行调查、处理落实并尽快把落实情况向上级报告。4.2.4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职责传达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各项指令,承办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召开的会议和重要活动,随时对各突发事件作出反应。负责事故应急的联络工作,保证24小时有专人值班,一旦有情况出现,首先如实上报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的应急小组做好准备工作,以最快的速度赶赴事故现场。4.2.5事故应急救援指挥组织机构图现场总指挥副总指挥各组指挥员技术咨询组抢险救灾组协调联络组理组质量控制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治组4.2.6事故应急指挥部小组下设六个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对事故现场进行应急处置:
21、(1)抢险救灾组、(2)技术咨询组、(3)医疗救治组、(4)后勤保障组、(5)质量控制组、(6)协调联络组。其组成及主要职责如下:(1)抢险救灾组组长: 副组长: 组员:现场调度室、各工区及施工队负责人(6人)组建一支现场救援队伍,人员由安全员、电工、装载机司机、汽车司机、挖机手及各施工队的主要生产骨干组成。在第一时间内组织施工现场安全抢险救灾工作并及时报告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应急管理预案;负责组织医疗人员对事故现场伤员的临时抢救和临时处置,并协助医护人员护送重伤员到相应的医疗机构治疗;抢险抢修或救援结束后,直接报告最高管理者并对结果进行复查和评估;负责组织调查事故经过,查明事故原因,提出防范
22、措施并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应急事件结束后向应急领导小组提交抢险救灾实施报告。(2)技术咨询组组长: 副组长: 组员:工程技术部人员(4人)应急预案启动后,根据事故现场的特点,及时分析事故发生原因,评估预测事故发展趋势,提出消减事故对人员和财产危害的应急救援技术措施和对策;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有效地指导应急行动中的工程技术工作。(3)医疗救治组组长: 副组长: 组员:现场施工管理部人员及医务室人员(10人)负责在事故现场附近的安全区域内设临时救护点,对现场受伤人员采取紧急救护工作,及时组织救治及护送受伤人员到医疗急救中心医治,并提供交通和通讯联络保障。(4)后勤
23、保障组组长: 副组长: 组员:设备物资部及财务部(3人)负责应急所需的机械、装备、材料、生活保障物资的供应、组织、调集工作;为安全应急处理及时提供资金;对通讯设施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与维修,保持通讯设施和设备处于良好状态。(5)质量控制组组长: 副组长: 组员:质量管理部工作人员(4人)事件发生后组织警戒保卫人员封闭事故现场、隔离事故或灾害区域;负责保护现场、组织人员对事故现场照相与图纸的测绘;。协助组织事故现场的安全警戒工作,禁止无关人员、车辆进入危险区域;负责维持秩序、疏通交通等工作;协助、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对伤亡事故的处理。(6)协调联络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项目部综合办公室(2人)设
24、立与应急中心的通讯联络,为应急服务机构提供建议和信息;负责事故或灾害的紧急救险、救灾与处置情况的通讯联络和指令的传达,保证领导指挥机构与各成员之间,本单位与上级和周边单位之间(如地方消防、医疗机构)信息及时沟通,完成调度、汇报、通告与救援工作;负责在整个救险救灾过程中与遇险人员的家属联络和接待,作好精神和生活上的安抚工作;负责对外消息的发布与澄清;负责保险索赔事宜的处理,做好善后事宜;负责应急过程的会议、记录与整理,应急事件结束后向应急领导小组提交会议记录报告。5 外部救援与枋洋水利枢纽相邻施工单位建立救援互助体系,做到事故信息和资源共享。与地方政府等有关救援机构建立联络协调互助机制,在启动救
25、援预案扩大响应时统一行动、密切配合、提高应急效率。发生事故时,应急总指挥进行现场指挥和协调以及根据现场情况,向上级主管部门、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报告,根据事故的大小确定是否请求邻近救助支援。6 预警及信息报告6.1 危险源监控根据工程施工场区内建筑物总平面分布及施工特点,定期对施工现场生产场所条件、设备运行、工艺程序、人员组成、安全管理进行现场观察,以及工程局曾经发生过的各类事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提高预控能力,使隐蔽多变的危险因数,变为可控、可防、在控。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按照设计、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及规章制度执行,重要危险部位施工实行领导带班值班制度。质量管理部经常监督检查,对工程建设过程中
26、的事故监测和预防,实现事前预防。对重大危险源,制定专项应急预案、专人进行监控。危险源控制措施见下表6-1:6-1危险控制措施简表序号质量事故现象及潜在险情及分析质量事故处理模板、钢筋及混凝土方面:1混凝土麻面掉角蜂窝露筋和空洞混凝土灌注高度高,大于5m;灌注混凝土厚度太厚,捣固不严,施工时未用振捣棒;柱子钢筋搭接处的设计净距小。剔除全部蜂窝四周的松散混凝土;用湿麻袋塞在凿剔面上,经24h使混凝土湿透厚度至少4050mm;按照蜂窝尺寸支以有喇叭口的模板;灌注加有早强剂的C30(旧混凝土为C20)豆石混凝土;养护14昼夜;拆模后将喇叭口上的混凝土凿除。除以上补强措施外,还应对柱进行超声波探伤,查明
27、是否还有隐患。2混凝土施工缝处理不当施工缝留在梁端剪力最大部位;施工缝处混凝土强度等级显然不满足设计要求,严重影响梁端抗剪能力和粘着力强度;新旧混凝土无法连接。将梁端混凝土用工小心地凿成如图所示形状,并将部分预制楼板,以加强梁端的抗剪能力。3混凝土碱骨料反应露天堆场钢筋混凝土柱的混凝土保护层严重剥落,后浇部位钢筋未采用有效保障措施,长时间露天。一旦发生碱骨料反应、混凝土内各部分均产生膨胀应力,将混凝土自身胀裂、发展严重的只能拆除重新浇筑,对混凝土材料进行仔细排查,杜绝同类事故出现。4钢筋配置不当受力筋放错了位置;多排钢筋放置对调或错误放置。在混凝土浇筑严格按照公司“三检制”仔细排查,依据施工蓝
28、图仔细核对梁、板及柱钢筋;对受力筋错误进行校正,多排钢筋配置不当根据设计蓝图要求进行纠正处理等;并加强对现场的监督检查力度。 5梁根断裂事故混凝土实际强度试验资料不全;.挑梁的主要受力钢筋移位;悬挑部分比设计要长;屋面超厚,自重加大;拆模时间过早。将墙上残剩的挑梁根部打掉500mm,露出全部钢筋;在墙内100mm处将挑梁的主筋锯断,重新焊接新的主筋;咨询设计意见,进行修改,将悬挑结构改为全现浇。6腹梁裂缝设计无弯起钢筋,箍筋断面及数量均不足实测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由于薄腹梁的承载能力不足,必须加固,加固方案在原有的薄腹梁上加钢筋混凝土,增设箍筋来承担斜截面强度,并配置纵向构造钢筋 。7砼
29、柱偏斜柱筋及钢柱吊装安装后没有认真校正,轴线放错。由于柱的偏差太大,必须进行纠正,纠偏方案有两个:一是大型屋面板与屋架焊接处割开后,再对柱纠偏;二是把屋架连同屋面板等整体顶起,然后对柱纠偏。8楼板开裂混凝土施工浇筑过程中控制不到位,设计方面箍筋间距大等。凿去裂缝表面范围内的混凝土并凿成V型,然后用高标号细石混凝土重新浇筑养护。9框架梁开裂混凝土收缩;施工图漏画附加的横向钢筋等。凿去裂缝范围内的混凝土并凿成直槎,然后用高标号细石混凝土重新浇筑养护。砖砌体方面:(灰砂砖、砼加气块)1通缝上下灰缝间距小于2.5CM或小于1/3砌块长度砌筑前尽量试排列,避免使用较小砖拼头.2灰缝厚薄不均未按规范要求施
30、工,操作马虎.严格控制灰缝在8-12mm,加强现场过程控制.3砂浆强度不稳定材料计量不准,搅拌不均,掺合料不佳,试块制作、养护不符合规范要求.根据砂子含水率,随时调整砂浆施工配合率,按规范要求取样、制作、养护试块,避免出现试块强度超大超小现象.4墙体拉结筋未设或不方便设置时拉结钢筋漏设或设计变更时不易设置时可用L型或直角型连接片连结或加固5墙体变形垂直度平整度偏差过大层高过高(6.2m)或一次性砌筑高度超高,墙体两端未拉横行、纵向通线加强过程实体监控,避免返工6墙顶塞缝不严墙体高度方向未试排列、顶缝留置过大或过小、或未在灰缝完成变形前塞缝的依塞缝工艺不同,留置合理顶缝间隙,2/3砖长间距用于砌
31、筑顶砖;留置5cm左右间隙,内塞泡沫棒用细石砼塞筑.钢结构方面:1焊缝探伤抽检焊缝探伤抽检,并严格执行缺陷返修规范要求碳弧气刨后重焊,碳刨区域为焊缝处向两端各延伸50mm的金属区域,一般不应二次修复.2焊缝错边、气孔、夹渣不当的焊接工艺及其除外的外界因素影响,以及保护气体纯度、焊材受潮、构件污损等控制焊接作业时的技术指标,保证气体纯度,做好焊接作业时熔池的保护措施,避免工艺指标不当,必要时可预热或减慢冷却速度,保证焊接作业环境.3节点焊缝封闭焊接操作粗糙补焊4交叉节点夹角专用仪器量测制作厂重点控制5现场焊接剖口方向角度对照设计图纸现场修正6构件截面尺寸加强现场量测,使用专用测量工具(水准仪、靠
32、尺、全站仪、卷尺、量规等)加工厂内重点控制,现场分时间段及各节点工序完成前后加强坐标测量.构件安装后三维坐标加工面垂直度节点、钢梁牛腿角度和三维坐标、变形7构件吊耳焊缝强度外观检查合格,且附带焊缝强度计算书补漏、补强或修正变形8高强螺栓扭矩系数达不到设计要求螺栓孔加工不当或螺栓安装不当,造成螺纹受损,系数降低;初终拧间隔时间过长,扭矩系数发生变化;施工安装前未做连接符扭矩系数复验如果栓孔错位,螺栓不得强行打入,在如许范围内扩孔;初终柠时间在同一天内必须24h内必须完成,高强螺栓进场应有质量保证书,在施工前必须对连接副按批做扭矩系数复验,合格后可使用.9焊缝外观形式不符合要求焊缝高度过高或过低,
33、宽度尺寸不一致,焊纹纵横向不规整、焊缝过宽过或过窄,角焊缝下凹量过大等构件焊缝应加强制作厂的质量控制,控制现场施焊电流,选择操作熟练地焊工作业,必要时进行焊工现场考试,焊缝宽度应以每边超过坡口边缘2mm为宜,过渡平缓。6.2 预警6.2.1根据工程的施工特点和范围,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作业人员进行危险源预警培训,加强质量事故应急有关知识的宣传教育。6.2.2以工区、厂队为单位建立预测预警系统与机制,针对存在的危险源及其监控与预防措施,开展风险分析,明确预警条件如下:发现各种不符合施工规范,高边坡长时间坠石掉渣或局部泥石流,高陡边坡异常变位开裂、地基异常下陷,道路涨洪淹没,基坑存在围堰过水风险
34、,脚手架施工平台严重摇晃、倾斜变形或发出异常响声,上方开挖翻渣、坠石,现场漏电、高压带电体坠地,交叉作业时高处乱扔物件的蛮干行为等险情。6.2.3 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无论是在工作或非工作状态都应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应急指挥办公室。6.2.4现场负责人应迅速采取措施,撤离人员与设备,确定可能涉及的范围并进行警戒,同时报告项目经理和应急指挥办公室。6.3 信息报告6.3.1信息接收与通报(1)应急指挥领导办公室24小时应急值守固定电话05967022320、7022326。事故应急领导小组通信录及外部救援机构报警电话见12-附件。(2)质量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现场有关人员应当遵循“快速、准确”的原
35、则,不得隐瞒不报、虚报、假报或故意拖延报告。事故发现人员必须在第一时间内向所属工区、厂队及班组的负责人或质量管理部人员报告,由各级负责人用手机或对讲机立即向项目经理、现场负责人或应急办公室报告。(3)应急指挥领导办公室值班人员接到事故报告的信息后用最快的方式通知指挥部人员到场,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并迅速作出响应,进入相应的应急状态,指挥部应急救援工作小组依据职责分工各自履行相应的职责。6.3.2信息上报(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项目负责人报告;项目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1小时内向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质量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2)质量负责人应立即向公司工程管理部报告,
36、并在1小时内按公司事故快报制度的要求,书面传真事故快报表,由公司工程管理部上部股份公司。公司主管领导及部门有关人员赶赴事故现场进行处置。(3)事故现场有关负责人向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或办公室报告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和已造成人员伤亡的人数;事故的简要经过。(4)项目负责人向上级行政有关部门报告的方式可先采用电话口头报告,随后递交正式书面报告。报告内容包括:A、 事故发生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B、 事故的简要经过。C、 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D、 已经采取的措施、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6.3.
37、3信息传递(1)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与指挥部的准确信息传递由协调联络组负责,以便指挥部进行救援方案的决策。(2)与地方质检、公安、工会、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劳动部门、建设单位和监理等单位的信息沟通由协调联络组负责,信息上报根据现场救援的情况及时上报真实、准确的救援信息。7 应急响应7.1 响应分级7.1.1按照工程项目的实际与我单位事态控制的能力,在紧急情况下,应急响应分为四级:级响应: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10人以上重伤,或者造成500万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级响应:造成12人死亡或者3人以上10人以下重伤,或者造成500万元以下100万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级响应:造成3人以下重伤,或
38、者100万元以下10万元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级响应:造成10万元以下的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7.1.2当发生、级质量事故发生后,应急总指挥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由项目自有应急救援力量立即组织进行抢救。7.1.3当发生级质量事故时,申请启动上级部门或当地政府级预案,并充分调动自有的应急力量和资源,积极配合上级或当地政府参与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7.1.4与业主及上级部门的相关应急预案的衔接关系:事故发生导致业主及上级部门的相关应急预案启动时,本预案响应行动服从相应预案安排。7.2 响应程序7.2.1初级应急当发生级质量事故发生后,现场事故施工队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组织实施救援。7.2.2基本应急当
39、发生、级质量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现人应立即向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报告或向事故应急指挥办公室与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成员报告。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应急办公室或应急总指挥报告,应急总指挥接到报告后,下达全面启动应急预案的命令。并立即通知现场事故施工队及临近施工队迅速、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组织实施前期救援,进行事故先期处置。7.2.3扩大应急当发生级质量事故或级质量事故发生后,自有应急力量无法控制住或减少事故损失,有造成扩大趋势时,应当机立断快速作出启动更高一级应急预案的决定,立即报请上级应急管理机构启动更高级别的应急预案,同时提出外部增援。7.3 应急处置流程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报告人现场施工员 s
40、higongyuan外部报警消防:119匪警:110交通:122救护:120质量控制组协调联络组后勤保障组医疗救治组技术咨询组抢险救灾组事故现场应急救援结果政府有关部门应急救援预案检验评价、修改图表-1 事故应急处置流程7.4 处置措施7.4.1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未到事故现场前,有关责任工区现场负责人或现场管理人员接到报警后,应立即组织自救队伍开展救援工作,及时发出报警求救信号,互相帮助,积极组织自救,迅速、有效地实施先期处置,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在事故现场及存在危险物质的重大危险源内外,采取紧急救援措施,特别是突发事故发生初期能采取的各种紧急措施,如紧急断电、组织撤离、救助伤员等。7.4.2
41、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接到报警后,不能及时赶到现场的,由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副组长代为指挥。迅速成立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指挥机构负责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协调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根据应急处置的信息,尽快制定有效的切实可行的抢险方案。根据事故程度确定相关工程是否需要暂停施工或运行;对现场实施交通管制,并提防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造成的伤害。7.4.3 应急总指挥要根据事件的性质、起因、规模、危害程度和事态发展,决定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控制势态范围,防止事态扩大。事故现场抢险人员根据事故特点,采用相应的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开展事故现场的紧急抢险工作,抢险过程中首先要注意人员的救援、事故现场内外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的封
42、存及转移等,其次是贵重物资设备的抢救。排除险情,减少损失。7.4.4当紧急情况威胁到人身安全时,事故应急总指挥必须首先确保人身安全,组织人员迅速脱离危险区域,同时采取应急措施以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和职业安全卫生状况的影响。7.4.5在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如突发性事故有可能危及周围人群的生命财产安全时,应立即出警报信号、应急广播,根据事故状态确定警戒区域设置临时警戒线、设置明显警示标志,采取有效现场管制措施封闭现场,保证救援工作顺利进行;实行区域性交通管制、畅通道路、维护秩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疏散无关人员立即离开现场,到安全地带,组织职工开展自救、互救。7.4.6根据事故发生后,人员的伤害程度,
43、在项目部救援能力无法救助时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申请启动上级部门或当地政府级预案,并充分调动自有的应急力量和资源,积极配合上级或当地政府参与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7.4.7在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为缩小事故等原因需移动现场现场设备、设施时,现场指挥和抢险人员要共同负责弄清现场情况,应当做出明显的标记和书面记录,并画出事故的现场图,尽可能拍照或者录像,妥善保管现场的重要物证和痕迹。7.4.8及时向业主、监理单位和相关部门汇报紧急处置情况,保持联系。7.5 应急结束7.5.1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已消除。危害已消除,对周边区域人员的威胁已排除,应急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7.5.2应急结束后在24小时内将事故简况报告报公司工程管理部与上级有关部门及地方质量监督管理部门。7.5.3应急结束后,对事故过程中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做收集统计、归纳、形成文件,为进一步处理事故的工作提供资料。7.5.4向事故调查组移交的资料包括:现场调查记录、照片,人证与物证材料,直接和间接损失材料,事故责任者的自述材料,医疗部门对伤亡人员的诊断书等。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