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122 ,大小:1.31MB ,
文档编号:4438000      下载积分:3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4438000.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Q123)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PDF版).pdf)为本站会员(Q123)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PDF版).pdf

1、1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及教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反思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一、一、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和以往的三年级学生相比,这一届三年级显得与众不同,因为他们是伴随科学新教材共同学习成长的。1.1.思维层次和行为习惯思维层次和行为习惯通过一、二年级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在进行观察、记录、实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也得到培养。受年龄的限制,学生的思维依旧处于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仍然比较弱,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仍然非常重要。教师还要注重

2、观察、记录方法的示范和引导,注重提供语言表达的范例。学生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但还有不稳定的现象,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遇事很容易冲动,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另外,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具有好奇、好动等特点,在活动过程中需要通过不断巡视来关注学生的观察体验进展,用学生喜欢的形式来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观察、体验等活动。2.2.知识衔接和学习基础知识衔接和学习基础“水水”单元:单元: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一种物质,也是液体的典型代表。学生们已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有关水的认知经验,比如水可以用来清洗物品,水可以溶解一些物质,从水中可以看见气泡等等。这些知识是有趣的

3、,和生活情境直接相关的,但也是零散的。教学中教师要将学生对水的感性认识向科学概念转化,引导学生们关注和探究有关水的各种问题。“空气空气”单元:单元:在一年级教材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 7 课,学生已经对空气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但研究方法仅限于使用感官对空气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学生对空气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进入三年级,学生的探究方法和技能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因此在“空气”单元的学习中,引2导学生采用感官和各种辅助工具,对空气这种物质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天气天气”单元:单元:三年级的学生对天气现象有粗浅的认识,也对天气的变化有一些直观的感受。天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学生注意到

4、天气影响着他们的生活,但是,他们对天气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感官的感知,或听家长、天气预报对天气的描述。对于天气,学生也会有一大堆疑问,比如下雨天为什么有时会打雷?为什么一天中有时冷,有时热?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契机。二、教材分析二、教材分析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内容,由“水”、“空气”和“天气”三个单元组成,每个单元各有 8 个教学内容,共计 24 个教学内容。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需 10课时左右,一学期共需 30 课时左右。1 1“水水”单元单元本单元以“水”为探究主题,引导学生探究物质状态之间的变化。通过观察水的各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集中研究水在融化、蒸发、凝结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初步

5、建立起“物质是不断变化的”概念;同时,通过对食盐和沙混合物的分离实验,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自然界“物质循环”和“变化可逆”的概念。本单元共有 8 课,这 8 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第 1 课到第 4 课了解水的三态变化,从观察常见的水蒸发现象开始,逐步深入地探究水的沸腾、结冰以及融化现象,比较三种形态的水的特点;第 5 课引导学生探究一定数量的水能溶解多少物质,第 6 课引导学生探究怎样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认识水与别的物质混合后发生的变化以及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第 7 课引导学生探究分离混合物,从而知道某些变化是可逆的。第 8 课引导学生探究与水的三态变化类似的一些物质变化,总结提升学生对

6、变化和水这种物质的认识。2 2“空气空气”单元单元本单元将带领学生认真地观察空气,用多种方法研究空气的性质。让学生了解到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也是可以被压缩的;空气虽然很轻,但也是有质量的,很多很多的空气积聚起来,质量还不小;空气也是可流动的,自然界的很多现象都与空气的流动有很大关系。学生还将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到空气是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人们利用空气的性质做了许多事情。在本单元的探究活动中,学生首先用感官观察空气,然后通过简单的实验,用竖直倒扣的杯子、注射器、简单天平、热气球、风的成因盒子来探究3空气的各种性质,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实现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协同发

7、展。本单元共 8 课,这 8 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感知空气(第 1 课,感受空气);具体研究空气的各种性质特征(第 2 课到第 7 课);讨论、归纳、总结、提炼空气的特征和作用(第 8 课)。学生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空气的基本性质,再聚焦到空气的资源属性,认识空气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让学生了解空气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3 3“天气天气”单元单元本单元以天气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观察、记录、分析。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比较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心和热情。

8、学生还会发现科学工具使他们的观察能力得到延伸,并使他们在观察过程中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本单元学生将经历一个较长时间的观察和记录天气现象的过程,教师要对每天的观测和记录活动给予及时的指导、督促,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让他们保持继续实验的热情,这将是决定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由于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在特定的天气环境下进行,如第 5 课“风的观测”和第 6 课“云的观测”,需要教师根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内容。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悉天气现象,用他们的感官和科学的工具获取天气特征和记录数据。学生在本单元学到有关天气的科学知识,提高了实践能力,这将有助于他们对天气的理解和

9、应对天气对生活产生的影响。三、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本学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至关重要的时期。教学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汇总尊重客观事实、注重证据、大胆质疑,逐渐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和思维方式,真正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四、四、具体教学具体教学方法和方法和措施措施1了解学生前概念,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开展教学。2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44引导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过程中做好记录。5引导学生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描述观察到的事实和现象。6引导学生对观察和实验结果进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确的解释。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5教学进度

10、表教学进度表周次起止日期教学内容1始业教育课;一 1.水到哪里去了2一 2.水沸腾了;一 3.水结冰了3一 4.冰融化了;一 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4一 6.加快溶解;一 7.混合与分离5一 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6国庆节放假7第一单元复习;第一单元测验8二 1.感受空气;二 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9二 3.压缩空气;二 4.空气有质量吗10二 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二 6.我们来做“热气球”11二 7.风的成因;二 8.空气和我们的生活12第二单元复习;第二单元测验13三 1.我们关心天气;三 2.认识气温计14三 3.测量气温;三 4.测量降水量15三 5.观测风;三 6.观察云16三

11、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机动17三 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机动18第三单元复习;第三单元测验19期末复习20期末测验注:以上教学安排仅为参考,实施中将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6教学设计教学设计1.1.水到哪里去了水到哪里去了【教材简析】教材简析】这是本单元的起始课,本课在教科书上共 3 页,分为 3 个版块:教科书第 2 页,聚焦版块,展示了幅占据一整个页面的水。聚焦部分的问题是“水还可能有其他的形态吗?”指明了这节课的内容是让学生研究水的其他形态。教科书第 3-4 页的探索版块主要有四个活动,一是解释水去哪儿了,二是说说生活中的蒸发现象,三是用实验解释蒸发现象,四是比较水和水蒸气的相

12、同点和不同点。第一个活动用湿布擦黑板,过一会儿黑板上的水迹不见了。用水洗手,不用擦手也会干。这些水去哪儿了呢?学生通过尝试解释日常的生活经历,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在此过程中丰富对水的感性认识。第二个活动说说生活中类似的现象是基于第一个活动展开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深刻体会发生在周围的蒸发现象,了解到蒸发是无处不在、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的。值得注意的是,“说一说”部分中的“煮食物”现象,学生会将煮食物过程中出现的白气误认为是水蒸气,教师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在基于第一和二个活动的认识之后,学生需要用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测,因为科学探究讲求的是有事实,有依据。实验一通过比较两个有盖和无盖的杯子,在相同

13、环境条件下,杯中等量的水的变化,探讨水到底去哪儿了?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当提醒学生控制好变量,如实验一中两个杯子大小、形状一致,两杯水的起始水量相同才能体现公平,还应提醒学生做好标记,以便记录下相应的实验现象。实验二通过倒扣在地面一段时间的透明塑料盒的变化,观察和研究水去哪儿了?该过程需要引导学生关注水蒸气的特点。这两个活动都需要较长时间,应该提前安排。第四个活动是基于对实验的理解和分析之后展开,此时对水蒸气的理解变得更具体丰富,更容易理解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和不同。教科书第 4 页,研讨版块,共有 3 个问题:1.“怎样解释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依据是什么?”2.“你在透明塑料盒中看到了什么,

14、你认为它们是什么?”3.“水和水蒸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水蒸气也是水吗?”这三个问题都是围绕着实验探究和比较展开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描述情况来发现学生是否理解了整个过程,并对两者的特点进行归纳整。【学情分析学情分析】7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物质,也是最常见的物质,学生在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学习时,对水进行了一些学习和观察,在生活中也积累了大量有关水的认知经验。了解到水可以用来清洗物品,水可以溶解一些物质,从水中可以看见气泡,人类离不开水等等。这些知识是有趣的,和生活情境直接相关的,但也是零散的。如何将学生对水的感性认识向科学概念转化呢?这是我们期待学生关注和探究的问题。【教学目标】【教学

15、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2.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像空气一样的气体。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水去哪儿了”的探究活动。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1.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解释生活中的现象。2.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水在人们生活中重要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重点:1.了解水蒸气的一些特点;2.能设计实验证明“水到哪里去了”。难点:1.区分“水蒸气”与“白汽”;2.明白水蒸气还是水。【教学教学准备】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小组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一片透明塑料薄

16、膜(或保鲜膜)、一根橡皮筋、一个透明塑料盒。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有关水的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 5 5 分钟)分钟)材料准备:干净的抹布、黑板,一杯清水1.出示一杯清水,提问:这是一杯清水,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质,一年级我们就观察过一瓶水,你能说说水有哪些特点?教师用抹布蘸清水板书“水”,为后续的探索阶段埋下伏笔。2.学生交流他们知道的有关水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注意把水和水蒸气8的共同特点有意识地板书在中间一点。)3.揭题:黑板上的“水”消失了,提问:水到哪里去了(顺势板书课题)。二、二、探索探索:水到哪里去了(

17、预设:水到哪里去了(预设 2020 分钟)分钟)材料准备:两个完全相同的透明杯子、一片透明塑料薄膜(或保鲜膜)、一根橡皮筋、一个透明塑料盒、学生活动手册1.提问:水到哪里去了?(预设:蒸发了、跑到空气中去了)2.追问:你知道什么是蒸发吗?小结:哦,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就叫做蒸发。3.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现象。(学生举例)当学生将煮食物(或烧开水)时上方飘着的白气理解为水蒸气时,教师出示课件(烧开水的图片或小视频),观察壶嘴与白汽之间的部分,帮助学生理解水与水蒸气之间的变化。4.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水是蒸发了(跑到空气中去了)呢?空气中的水能不能回到杯子里呢?5.学生分小组讨论方法

18、。6.交流方法。7.课前的实验方法参考实验要在前几天完成实验并记录。实验要在前几天完成实验并记录。方法一:准备两个大小、形状一致的透明水杯,向两杯水中加入相同量的水,并做好起始水位的标记,其中一个杯子用塑料薄膜盖好并用皮筋扎紧,另一个敞口。两个杯子同时放置在同一个通风、向阳的位置一段时间(注意不能去碰,以免影响实验效果),观察并记录下实验现象。方法二:将一只塑料盒倒扣在地面,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现象。三、三、研讨研讨:实验发现(预设:实验发现(预设 1313 分钟)分钟)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1.围绕三个问题,学生先进行小组内交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2.派代表作集体交流,问题逐个解决。问题一

19、:怎样解释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依据是什么?小结:没有盖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都“跑”到空气中了,而盖了塑料薄膜的杯子里的水在跑出去的过程中被拦住了。问题二:你在透明塑料盒中看到了什么,你认为它们是什么?9预设:一是小水珠,二是水蒸气小结:这确切地来说是水蒸气凝结形成的小水滴。问题三:水和水蒸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水蒸气也是水吗?(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板书,形成韦恩图,学生补充修改自己的活动手册。)四、四、拓展拓展(预设(预设 2 2 分钟)分钟)思考:水蒸气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请你课外通过各种途径去搜集信息。【板书设计】【板书设计】1.1.水到哪里去了水到哪里去了蒸发(吸热)蒸发(吸热)水水水

20、蒸气水蒸气【活动【活动手册手册使用使用说明】说明】韦恩图主要用于比较两个事物的异同点,已经多次出现在学生的记录活动中。比较水和水蒸气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水的特点有哪些,水蒸气的特点有哪些,有目的地将共同特征放在中间,最终通过画图的方式将水和水蒸气的特点分别圈画出来,最终呈现出交叉。这样的方式也有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韦恩图,在接下去的几课当中可以尝试多使用巩固。另外,学生对水和水蒸气的特点中无色与透明这两个概念容易混淆,认为无色的东西一定是透明的,透明的也必然是无色的。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戴过墨镜,是个能帮助学生理解透明与无色区别的很好例子。【作业设计】【作业设计】1.下列

21、关于水蒸气的颜色描述正确的是()。A.白色B.无色C.透明2.下列关于水蒸气的形状描述正确的是()。无色无味透明会流动无固定形状液态看得见摸得着有固定体积较重气态看不见摸不着没有固定体积较轻10A.没有形状B.有固定形状C.没有固定形状3.下列关于水蒸气的体积描述正确的是()A.没有体积B.有固定体积C.没有固定体积2.2.水沸腾了水沸腾了【教材简析】【教材简析】本节课学生主要做好探究水的沸腾实验,观察水的沸腾过程,能从探究实验中获得并记录水沸腾的相关现象与证据,与已有的认知形成冲撞、整合,获得深刻的身心体验。聚焦板块:通过观察图片现象,结合提示的问题,明确这节课需要在加热的前提下观察杯子里水

22、会出现什么现象。探索板块:共分为 2 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预测,即说一说或画一画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暴露学生已有的认知。第二部分是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通过给烧杯里的水加热,观察水在加热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记录加热温度数据,教材中的提示要点给予了详细的参考。由于该过程涉及实验器材的组装和酒精灯的使用,教师需要提供必要的演示,并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安全,谨防烫伤。研讨板块:组织整理实验记录,进行讨论分析,利用提示性问题,让学生对水沸腾过程的变化有全面的认识,并能够有序、有条理地汇报;明确水的沸点在正常压强下是 100,在沸腾过程中一直保持 100。知道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大大增加。亲历探究活动,进11一步

23、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的方法和良好的观察习惯。【学情分析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常见水沸腾现象,但不会太在意,只有较为模糊的感性印象,例如温度的上升,水沸腾时能够看见气泡以及听到声音等,缺乏对沸腾过程具体的认知。酒精灯等实验器材第一次接触,用温度计测量水温的方法也是第一次具体涉及。在探究活动中,要学会合理分工,小组合作完成观察实验,并且十分注意实验安全的意识已经初步具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观察、实验、研讨等发现事实,发展思维。利用文字、图表、

24、图画等方式描述观察、实验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分析。2.探究活动中,发展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能力。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形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水是地球上十分重要的资源,形成保护水,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重点:水加热过程的变化。难点:实验器材的组装和使用。【教学教学准备】准备】教师准备:漏斗、塑料袋、教学课件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小组准备:三脚架、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硬纸盖、水、(计时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 2 2 分钟

25、)分钟)12材料准备:教学课件1.课件出示图片提问:你烧过水吗?提问: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2.揭示课题:水沸腾了(板书)二、二、探索探索:给水杯里的水加热(预设:给水杯里的水加热(预设 2020 分钟)分钟)(一)预测活动(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说一说或画一画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记录在书本的记录框里。(预设:(1)说:水里看见气泡,水面上看见白色的气体等;(2)用画图的形式。)(二)给烧杯里的水加热材料准备教师准备:漏斗、塑料袋、教学课件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小组准备:三脚架、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硬纸盖、水。1.给水加热的实验,我们的需要安装什

26、么样的装置呢?2.ppt 展示实验装置,认识实验器材名称及作用。3.结合微课或其他视频了解酒精灯的使用。酒 精 灯 使 用 参 考 视 频(可 用 其 他 微 课、网 络 视 频):https:/ ppt,学生了解测量水温的方法。(教师补充介绍。)5.实验安全提示。6.分组组装实验装置,开展实验,在活动手册上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屏幕出示电子计时器或分组提供计时器。)三、三、研讨研讨:实验发现(预设:实验发现(预设 1818 分钟)分钟)1.提问水在加热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沸腾后温度不再上升。水在加热的过程中,我们看见杯底有气泡产生,气泡上升并且不断变大,到水

27、面时气泡破了,水面看见热气产生。2.提问:水在达到什么温度时沸腾?正常压强下是 100。(同时让学生明确温度计的 100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13定的。)提问:水在沸腾过程中我们看见了什么现象?水在沸腾过程中我们看见温度保持不变。3.演示实验:水变成水蒸气的体积变化小结: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大。【板书设计】【板书设计】2.2.水沸腾了水沸腾了水中:气泡产生水加热水面:气泡破裂水面上:热气产生水沸腾:100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大大增加。(响水不开,开水不响)【活动【活动手册手册使用使用说明】说明】1.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不同水量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应当提前做好预实验,将时间

28、控制在 10 分钟左右,时间的设置可以是 0 分钟,2 分钟,4 分钟,6 分钟,8 分钟,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在这里,观察的重点在于温度计的示数以及水的变化。此时水的变化也是涉及多个方面的,水底、水面、水面上方,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2.水沸腾时的活动记录,表格已经详细地呈现地呈现出了需要观察的四个角度,教师应当组织学生进行有序的观察,并及时地记录。这里容易将水中和水面的现象混到一起,此时水中和水面都有气泡产生,要注意观察区别。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就是水沸腾时的温度,它是一直保持不变的,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如果触碰到温度计,改变了它的位置,有可能 会引起一些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做好合理的解释

29、。【作业设计】【作业设计】1.正常压强下,水沸腾的温度是()A.90B.100C.60142.水沸腾时的温度()A.不断上升B.保持不变C.逐渐下降3.水变成水蒸气,它的体积()A.不变B.变大C.变小3.3.水结冰了水结冰了【教材简析】【教材简析】通过前面 2 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本节课要研究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以及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水的这种变化是怎样产生的,即水是怎样结成冰的。聚焦板块通过观察冬天湖面的冰和冬天房檐下冰的图片,初步体验冰和水的不同,

30、引出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会出现什么情况的问题。探索板块,主要是通过学生活动,观察发现水结冰过程中试管里水温的变化过程,以及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长时间保持在 0时,水结冰后占据了更大的空间等。学生还认识到随着温度的变化,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由水的液态水变成了水的固态冰。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当环境温度低于 0,水的温度下降到 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仔细观察还会发现烧杯外的水蒸气遇冷(0以下)液化成小水珠或凝结成霜。了解碎冰中加入食盐可以让冰在同温度下融化,这样有利于降低实验的温度,达到预期的效果。拓展板块,通过让学生讨论水结冰

31、这种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和不便?使学生认识到水结冰这是一种常见的生活现象。再让学生想办法能把试管里的冰取出来,初步体会环境温度高起来时,冰可以融化成水。再提出固态的冰在什么条件下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呢?引导学生尝试寻找冰融化成水的温度条件等。【学情分析学情分析】不少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已经有了这样的经验:水在一定的温度下能结成冰。甚至有的学生就已经知道了环境温度在很低的情况下,水能结成冰。但是,从什么温度开始结冰,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学生的体验不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当环境温度低于 0,水的温度下降到 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1

32、5态。2.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观察、记录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2.观察、比较水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1.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的变化。2.乐于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在自然环境中,水与冰可以相互转化。【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重点:分析发现水结冰过程中的温度变化。难点:初步建立水的形态变化与热量变化有关系的概念【教学准备】【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试管、清水、碎冰、水银温度计、烧杯、食盐、小勺、彩色橡皮筋、直尺、食用色素、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师准备:各种冰的图片、

33、热水、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 5 5 分钟)分钟)材料准备:热水、水银温度计、各种冰的图片1.出示一杯热水并测量水的温度提问:如果我十分钟后再测这杯水的温度,温度会如何变化?(预设:温度会下降一些。)2.出示几张各种冰的图片。提问: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会出现什么情况?(预设:会和室内温度一样。如果继续下降会怎样呢?水会结冰。)3.揭示课题:水结冰了(板书)二、探索: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预设二、探索:水结冰过程中的各种变化(预设 1515 分钟)分钟)材料准备:试管、清水、碎冰、水银温度计、烧杯、食盐、小勺、彩色橡皮筋、直尺、

34、食用色素、学生活动手册161.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后组织学生讨论本课的实验方法。提问:说一说我们对这个问题的想法?今天在教室里,我们可以怎么做实验?2.学生相互合作,测量水结冰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同时体会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在活动中,教师要提醒学生:(1)做两次标记:第一次是试管中倒入清水后(为了便于观察,可以在清水中滴一滴食用色素);第二次是试管中的水完全结冰后;两次用不同颜色橡皮筋标记;(2)温度计插入试管塞的小孔中,保持在中间的位置不能动,不要碰到试管壁;(3)仔细观察水结冰的变化过程,需要把试管经常拿出来观察是否开始结冰,当水开始结冰时,记录温度。(4).冰块尽可能碎一些,再加

35、入一部分食盐(食盐多一些,降温速度快一些),有利于降低烧杯内冰水混合物的温度。(5).因为需要拿出来看,碎冰可能会使橡皮筋移动,所以需要直尺重新确定一下标记位置是否正确。3.出示活动手册第 9 页,明确实验要求,并记录观察比较水和冰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 1515 分钟)分钟)材料准备:结冰后的试管、碎冰内加食盐的烧杯、碎冰内不加食盐的烧杯、直尺、水银温度计1.学生反馈交流: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小结:当环境温度低于 0,水的温度下降到 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水结冰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长时间保持在 0时。2.提问:水结冰后有哪

36、些变化?水结冰后占据了更大的空间。3.冰还是水吗?引发学生去思考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4.为什么烧杯外壁有小水珠或一层白白的?它是冰吗?和试管里的冰一样吗?它是哪里来的?和哪些现象类似?烧杯外的水蒸气遇冷(0以下)凝结成霜。不是冰,不一样。(当外界温度较高时,也会只是液化成小水珠。)5.在碎冰里加入了食盐,有什么作用?碎冰中加入食盐可以让冰在同温度下融化,这样有利于降低实验的温度,达到预期的效果。四、拓展:固态的冰能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预设四、拓展:固态的冰能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预设 5 5 分钟)分钟)材料准备:结冰的水、试管、烧杯、清水171.提问:水结冰这种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

37、处和不便?好处:可以看到美丽的冰雕,吃到冰淇淋。不便:路滑给人们行走带来了不便。2.出示装有冰的试管。提问:我们有什么办法能把冰取出来?比一比谁的方法更科学?你为什么这么想?3.提问:固态的冰在什么条件下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呢?学生猜测。引导学生课外自主探究【板书设计】【板书设计】3.3.水结冰了水结冰了水(液态)凝固(0或 0以下)冰(固态)【活动手册使用说明】【活动手册使用说明】1.学生活动手册上的内容是让学生比较水与冰的相同和不同。需要在学生通过观察冰和水之后,再研讨归纳后填写。2.维恩图的填写,要将水和冰的不同点写在两侧的空白处,相同点写在交叉的空白处。【作业设计】【作业设计】1.当水的温

38、度下降到()的时候,水开始结冰。A.3 B.0C.-3 2.装有冰块的烧杯外壁会有小水珠,这些小水珠()可配图A.可能是从杯子里渗出来B.可能是杯子里的冰变成的C.可能是空气里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3.在冰里加入一些盐会使得冰的温度()A.会上升B.不变C.会下降4 4.冰融化了冰融化了【教材简析】【教材简析】学生在观察了水结冰的变化过程,了解到结冰使液态的水变成了固态的冰,同时也产生了继续探索的兴趣,由此自然地继续开展观察水变化的探究活动。在本课,学生将经历观察18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从固态到液态),我们希望学生在关注冰状态发生变化的同时,还能注意到状态变化过程中的其他现象。本课安排了三项探究

39、活动。第 1 项活动是学生用吸管或用吹风机的热风向冰块的某一个部分吹热气,观察冰块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冰块融化的原因。第 2 项活动是将结冰的试管放入热水中,观察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通过在试管上做标记,了解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减少。第 3 项活动是比较水、水蒸气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建立起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着想实验方法,提高他们实验的积极性。在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出一些办法后,教师出示本课的实验材料,给学生一些提示与启发,在学生的不断补充、完善后,梳理、整理出本课的实验方法。比较水、水蒸气和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是对本单元前 4 课的梳理与小结,让学生认识到水有气态、液

40、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它们有相同之处,也都有各自的不同之处。学生通过用箭头表示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了解加热,遇冷都能使水的三态之间相互转化。【学情分析学情分析】本课是基于学生在实践水结冰的课堂后展开的,而学生对冰既熟悉又陌生,他们从小就经常玩弄冰块,冰融化了这个过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经验。但是学生可能缺少细致地观察冰融化的过程,也没有比较过冰融化成水后的体积的变化。因此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就成为本课重点,通过探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仔细记录,交流表达等良好的科学习惯。冰融化成水是因为温度升高了,但要让学生说出热量这个词还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引导与启发。本课还可以通过观察水的各种图片

41、,播放视频,让学生充分感知水在自然界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当环境温度高于 0,冰开始融化。2.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科学探究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给冰块加热,观察冰块的变化。192.观察并记录冰融化成水的变化过程。科学态度目标科学态度目标1.初步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2.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在自然环境里,水蒸气、水

42、、冰三态共存,水的三态之间可以互相转化。【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难点:感知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小组准备:冰块、吸管、蒸发皿、结冰的试管(或碎碎冰)、烧杯、热水、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 2 2 分钟)分钟)1.这是一块冰,如果我们给冰加热,会看到什么现象呢?2.揭示课题:冰融化了冰融化了(板书)(板书)二、二、科学科学探索:探索:观察冰融化成水观察冰融化成水(预设(预设 1818 分分钟钟)材料准备:冰块、吸管、蒸发皿

43、1.吸管吹冰块(预设 8 分钟)(1)科学家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高于 0,冰就会开始融化。我们可以怎样加快冰块的融化?如果给你一台吹风机,你可以怎么做?如果给你一根吸管,可以怎么做?(预设:让每一位学生体验用吸管吹热气让冰融化)(2)学生用吸管朝冰块一个部位吹气。(3)交流现象:被吹热气的部位冰融化得快。(4)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小结:这个实验说明了热量增加,可以加快冰块的融化速度。材料准备:结冰的试管、烧杯、热水、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2.将结冰的试管放入热水中(预设(预设 1 10 0 分分钟钟)(1)讨论:你知道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我们可以怎么做实验?20(2)教师出示实验材料:结

44、冰的试管、烧杯、热水、记号笔、学生活动手册(3)提问:怎么利用以上材料做这个实验?(4)教师在学生的基础上补充、完善后实验方法。提示:a.用记号笔在冰面位置做好记号,再把试管放入有热水的烧杯里。b.冰在融化过程中用眼睛观察,不能动手触摸移动试管和烧杯。c.冰完全融化后再在水面做好记号。d.讨论补充完成学生活动手册。3.讨论比较水、水蒸气和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完成学生活动手册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 1515 分钟)分钟)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1.学生汇报实验现象:(1)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冰为什么会融化成水?(预设:吸收热量)(板板书:书:吸收吸收热量热量)(2)冰融化前是

45、什么状态的?(预设:固态)(3)冰融化一半是什么状态的?(预设:一半水一半冰的冰水混合物)(4)冰完全融化后是什么状态的?冰在融化过程中形态发生了什么变化?(预设:液态;固态转化成液态)(5)除此之外你还观察到其他什么现象?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预设:试管外面有小水珠,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6)冰完全融化成水体积有什么变化吗?(预设:体积变小)2.学生补充。3.学生观察水状态的各种图片。它们之间能不能相互转化?4.水、水蒸气、冰有哪些相同和不同?它们是同一种物质吗?(预设: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

46、存在于空气中。所以它们是同一种物质。)(板书:冰(板书:冰固态固态水水液态液态水蒸气水蒸气气态气态)5.水的状态变化与什么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否可以互相转化?(预设: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水遇冷转化成冰,冰加热转化成水)216.教师小结:水在自然界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水的状态变化与热量有关,水的三种状态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板书:(板书:互相转化互相转化 热量热量)四、四、课后课后拓展(预设拓展(预设 4 4 分钟)分钟)你们喜欢吃冰激凌吗?我们课后如果要研究“在相同的条件下,冰和冰激凌哪一个融化得更快一些?”应该怎么做?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47、?请同学们回家后认真准备,完成实验。【板书设计】【板书设计】4.4.冰融化了冰融化了吸收热量冰固态水液态互相转化热量水蒸气气态【活动手册使用说明】【活动手册使用说明】1.让学生记录冰的融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记录:冰融化前;冰融化一半;冰完全融化。表格里的记录既可以让学生画图,也可以用文字记录,也可以图文结合。2.让学生用箭头标出水、水蒸气和冰的转化关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箭头上方简单的注明水的三态的转化条件:比如加热、遇冷等。【作业设计】【作业设计】1.下列方法中,不能加快冰的融化速度的是。A.晒太阳B.用手捂C.放在 0以下的冰柜里2.试管中的冰在完全融化成水后,我们发现体积。A.变小B.变

48、大C.不变3.冰在融化成水的过程中形态从。A.固态转化成液态B.气态转化成液态C.液态转化成固态225.5.水能溶解多少水能溶解多少物质物质【教材简析】【教材简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和平时的生活经验,学生知道食盐、白糖、味精、红糖等物体在水中能够溶解,知道通过搅拌能加快食盐的溶解速度。本节课将要研究比较不同物质(以食盐和小苏打为例)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学生将学习到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对比实验。通过对比实验的方式,对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比较,明白水能够溶解的物质的数量是有限的,且不同的物质溶解的数量是不同的。聚焦环节,通过提问和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引出本课主题“同样多的水中,不同的物质溶解

49、能力一样吗”。探索环节,主要编排了 2 个学生探索活动。探究活动 1 让学生根据一年级学习实践过的体验,说一说哪些物体能够溶解在水中。探究活动 2 是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的方式,说明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溶解的能力不同。实验时可以采用书本上的先取 20 克食盐和小苏打然后平分成 8 份,这种方法在教师准备材料时需要花费较多时间,称量好 20 克食盐和小苏打后将它们先平分成 2 份,再平分成 4 份。最后平均分成 8 份;也可以采用平勺定量法,即用 2 克的勺子盛一勺食盐或小苏打,用尺子刮去多余的,这种方法易操作,但刮的力度、深浅会不同,还有将盐洒出等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这是本课的主要

50、活动,通过对比的方式对实验现象有直观的感受。其中探究活动 2 为本课的核心活动,为保证其有足够的探究23时间和空间,教学时可把探究活动 1 前置到聚焦环节。研讨活动,通过分析全班小组的实验数据,分析出食盐和小苏打在相同的水中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并组织学生研讨“为什么我们在做上面实验的时候,要一份一份地加入?”通过研讨,让学生认识到,在实验的过程中,“要等前一份完全溶解之后才能加入后一份”这一实验方法的目的和意义,使学生初步建立起控制实验变量,防止干扰的实验意识。拓展环节,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物质,比如味精、红糖、白糖等,让这些物质也溶解在水中,并自主去研究、比较它们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从更加广泛的角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