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1.了解孟子及其政治主张。了解孟子及其政治主张。2.2.积累文言词汇,把握文章内容。积累文言词汇,把握文章内容。3.3.理清论证思路,学习论证方法。理清论证思路,学习论证方法。情境导入情境导入 在解放战争,国民党号称八百万大军,装备精良,占据长江天险,人民解放军却凭着“小米加步枪”的简陋装备,最终把国民党赶到了台湾,取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来看看两千多年前的儒家学派代表孟子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孟子简介孟子简介朗读课文朗读课文(1)七里之郭 ()(2)米粟非不多也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4)亲戚畔之 ()(5 5
2、)夫夫环而攻之环而攻之 ()(6 6)失道者失道者寡寡助助 ()(7 7)亲)亲戚戚畔之畔之 ()gusypnffuuqq重点字音重点字音天时天时/不如不如/地利地利,地利,地利/不如不如/人和。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而不胜。夫夫/环而攻之,必有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得天时者矣,然而然而/不胜者,是不胜者,是/天时天时/不如不如/地利也。城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非不坚利也,米粟粟/非不多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委而去之,是是/地利地利/不如不如/人和也。故曰人和也。故曰:域民域民/不
3、以不以/封疆之界,固国封疆之界,固国/不以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多助,失道者失道者/寡寡助。寡助助。寡助/之至,亲之至,亲戚戚/畔之;多助畔之;多助/之至,天下之至,天下/顺之。以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亲戚之所畔畔,故,故/君子君子/有不战,有不战,战战/必胜矣。必胜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朗读节奏朗读节奏要求:要求:1.1.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2.2.组内对译课文。组内对译课文。疏通文意疏通文意天时:天时:域:域:地利:地利:威:威:人和:人和:道
4、:道:郭:郭:寡:寡:环:环:亲戚:亲戚:池:池:至:至:兵革:兵革:顺:顺:委:委:畔:畔:去:去:宜于做事的自然气候条件。地理优势。包围。武器装备。护城河。人心所向,上 下团结。外城。离开。震慑。界限,这里做动词,解释为“限制”。极点。泛指内外亲属。同“叛”,背叛。归顺。放弃施行仁政。少。重点实词重点实词和自己有血亲和姻亲关系的家庭或成员,不包括家庭成员。古今异义词古今异义词池池 城城去去亲戚亲戚古义古义古义古义古义古义古义古义今今义义今今义义今今义义今今义义护城河护城河池塘池塘内城,城墙内城,城墙城市城市离开离开到到去去亲指族内,戚言族外。先秦时可指至亲,如父母、妻、嫂及叔伯兄弟、子侄等
5、。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作者接着是怎样展开论证的?3.怎样才能做到“人和”呢?“人和”用文中的原话来说是指什么?作者的结论是什么?4.本文反应了作者什么样的政治思想?本文主要是谈战争还是政治?为什么?5.请你谈谈这篇文章在写作上有什么特征?导读问题导读问题1.1.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请找出中心论点。本文是一篇议论文,请找出中心论点。论点:论点:讨论探究讨论探究 2.2.由论点看,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有哪些?其中由论点看,决定战争胜负的要素有哪些?其中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最重要的要素是什么?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地利、人和。其中其中“人和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天
6、时天时而而环环攻攻之之地利地利不如不如守方守方内容分析内容分析作者是怎样论证作者是怎样论证“天时不如地利天时不如地利”的?的?作者以作者以攻城攻城为例论证论点一。为例论证论点一。攻方攻方城城高高池深池深兵兵革革利利米粟多米粟多地利地利委而去之委而去之人和人和地利不如人和地利不如人和作者是怎样论证作者是怎样论证“地利不如人和地利不如人和”的?的?作者以作者以守城守城为例论证论点二为例论证论点二内容分析内容分析战战争争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治治国国得道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失道寡助主张(结论主张(结论)论点范围论点范围怎样
7、才能做到怎样才能做到“人和人和”呢?呢?内容分析内容分析施行施行“仁政仁政”论证思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攻方失利天时不如地利守方失利地利不如人和举例道理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战争要“人和”治国要“人和”提论点多助之至寡助之至顺叛得结论证论点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君子得胜行仁政得天下 作者借战争谈政治,孟子想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施行仁政,才会得到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本文反应了作者什么样的政治思想?本文主要是谈战争还是政治?为什么?内容分析内容分析写作特色写作特色2.2.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议论中运用排比、对比
8、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1.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突出了“人和人和”的重的重要;接着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要;接着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人和”,必先要,必先要“得道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拓展延
9、伸1.你能从历史上或现实中举个借助“天时”取得作战胜利的例子?草船借箭:诸葛亮借助大雾的天气迷惑曹军,使曹军把好多的箭射到他的草船上来。赤壁之战:诸葛亮借助东风,让熊熊燃烧着的很多小船冲向曹军的战船,把曹军烧得溃不成军,伤亡过半。拓展延伸2.你能举个借助“地利”取得作战胜利的例子吗?抗日战争中的平型关大捷八路军115师以第343旅第685团先敌占领关沟至老爷庙一线南侧高地,截击敌先头部队;以第686团占领老爷庙至小寨村一线南侧高地,实施中间突击;以第344旅第687团占领蔡家峪、西沟村和东河南镇一线阵地,断敌退路。崤之战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伏击歼灭战。是役晋国大获全胜,对于扼制秦国东出争霸中原,
10、保持自己的霸主地位,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它也是中国古代利用山地复杂地形伏击车兵部队而取胜的著名战例。崤之战3.你知道1980年前,深圳是怎么样的一个地方吗?为什么会在短短的几年之中发展成一个超级的大城市呢?一个小小的渔村。一个小小的渔村。是改革开放给了深圳是改革开放给了深圳“天时天时”。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4.你认为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在今天有什么普遍意义呢?拓展延伸拓展延伸 治国、作战以及做任何事情,都要顺乎民心,合乎正义,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失去民心的事情,注定要失败的。1.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2.仁政(关注民生,施恩于民,赢得民心,得天下,仁者无敌)
11、3.道德伦理(道德规范:仁 义 礼 智)(人伦关系: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4.人性论(人性本善)人性四端:恻隐之心、是非之心、恭敬之心、羞恶之心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孟子的思想主张孟子的思想主张1.环而攻之而不胜2.夫环而攻之3.然而不胜者4.三里之城5.亲戚畔之6.寡助之至7.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句首发语词,表示下面发议论这样,可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字代词,他动词,到介词,解释为“凭、靠”第一个“而”表修饰,解释为“着、地”。第二个“而”表示转折,解释为“但是、却”虚词积累虚词积累1.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5.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名句积累名句积累1.背诵全文。2.用白话文口头翻译全文。3.整理重点词语。布置作业布置作业再再 见见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