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94 ,大小:1.16MB ,
文档编号:4461178      下载积分:28 文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系统将以此处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生成账号和密码,方便再次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和密码都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优惠套餐
 

温馨提示:若手机下载失败,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163wenku.com/d-4461178.html】到电脑浏览器->登陆(账号密码均为手机号或邮箱;不要扫码登陆)->重新下载(不再收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试题类文档的标题没说有答案,则无答案;主观题也可能无答案。PPT的音视频可能无法播放。 请谨慎下单,一旦售出,概不退换。
2: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3: 本文为用户(晟晟文业)主动上传,所有收益归该用户。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个性倾向性课件.ppt)为本站会员(晟晟文业)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个性倾向性课件.ppt

1、个性倾向性PPT课件第二节 个性倾向性 一、需要 二、动机 三、兴趣 四、理想和信念 五、价值观和世界观 一、需一、需 要要人类的欲望 需要:个体的一种缺乏状态 人类行为原因的模型:需要动机行为诱因结论:人缺乏什么就会追求什么 下列各种人的需要是什么?脾气急噪没有耐心的人总喜欢和别人粘在一起的人喜欢说大话的人脾气大爱生气的人喜欢攒钱的人(一)需要及其特点:(一)需要及其特点:1 1、什么是、什么是需要需要 是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是由生理上或心理上的缺失或不足所引起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是个人活所引起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源泉。动积极性源泉。当个体或群体因缺乏某种刺激时会当个

2、体或群体因缺乏某种刺激时会呈现一种不平衡状态,对这种不平衡状呈现一种不平衡状态,对这种不平衡状态以及要求达到新的平衡的体验就是需态以及要求达到新的平衡的体验就是需要。要。(1)需要是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需要是一种内部的紧张状态;(2)需要都指向一定的对象)需要都指向一定的对象;(3)需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需要是个人活动积极性的源泉。2、需要的特点:(1)需要的对象性对象性:(2)紧张性紧张性:(3)驱动性驱动性:(4)共性共性:(二)需要的种类(二)需要的种类 1、根据需要的起源,可分为:自然性需、根据需要的起源,可分为: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要和社会性需要 2、按照需要对象的性质,可分

3、为:物质、按照需要对象的性质,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需要和精神需要 3、按照需要的内容,可分为:活动需要、按照需要的内容,可分为:活动需要、交往需要、认识需要和成就需要交往需要、认识需要和成就需要(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Abraham.H.Maslow,19081970)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需要的层次理论需要的层次理论 需要的层次理论需要的层次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AH马斯洛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需要包括不同的层次,而且这些需要都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层次越低的需要强度越大,人们优先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再依次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马斯洛

4、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类需要的层次关系 直接和有机体生存和繁衍有关的需要。例如:对阳光,水,食物,空气,排泄,求偶,栖息等的需要特点:最基本,最明显,最强烈要求首先满足对于一个长期饥饿的人来说,乌托邦就是一个食物充足的地方1、生理需要:吃饭是因为饥饿那么 为什么有些人超出生理需求猛吃不止,造成肥胖?为什么有些人不顾生理需求因节食而厌食?人为什么吃饭?脂肪细胞多有机会就吃的文化遗传倾向情绪状态:肥胖者在任何情绪状态下都会有胃口与父母育婴方式有关对食物线索敏感吃的好,动的少肥胖的原因节食减肥的恶性循环自我战争:结 果是更胖或者神经性

5、厌食症肥胖的原因:新陈代谢长期效果与短期效果之间的矛盾适当控制体重的建议定时,定点,定量吃饭,适度吃零食;注意饮食结构与营养搭配:养成体育健身的习惯节食与减肥甲类蔬菜:富含胡萝卜素、核黄素等,营养价值很 高。主要有青菜、菠菜、苋菜、韭菜、芥菜、雪里蕻等。乙类蔬菜:营养成分较次于甲类蔬菜,通常可分为、号:号蔬菜主要含核黄素,包括所有新鲜豆类和豆芽等;号蔬菜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含量较多,包括胡萝卜、番茄、辣椒、芹菜、大葱、蒜苗、番薯等;3号蔬菜主要含维生素C,包括大白菜、卷心菜、花菜 等。丙类蔬菜:维生素含量很少,热量却很高,主要有土豆、芋头、山药、南瓜等。丁类蔬菜:只含少量维生素C,营养价值较差,

6、主要有冬瓜、茄子、竹笋、茭白、瓠瓜等。蔬菜营养分类法 误区一:不吃早餐。有人误以为不吃早餐能减少热量的摄入,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殊不知不吃早餐对人体伤害极大,无益健康。误区二:固定食谱。这样做减少了许多东西的摄入,久而久之会使身体缺少全面的营养成份,有害无益。误区三:高纤维食品的摄入。如果是精麦面包,其中的高纤维在加工中已被去除,营养也不健全。误区四:混淆烦躁和饥饿。有时心情不好,肠胃不适,误以为是想吃东西。误区五:缺钙饮食。一味追求苗条,忽视了钙质的摄入,从而容易患骨质疏松症。瘦身健美十误区 误区六:以药物代替天然食品。如一味服用营养品、维生素类药,而忽视了日常饮食。误区七:认为鸡肉比牛肉脂

7、肪低。其实去皮鸡肉为低脂肪,而鸡翅上胆固醇却很高。误区八:认为勤擦脸能保护皮肤。其实如果经常用毛巾擦脸,特别是易长暗疮的皮肤,只能增加皮肤的分泌物,促进暗疮的生长,正确的方法是以按摩的方法洗脸。误区九:忽视颈部护理。平日颈部受到化妆品、风沙、头发油能的污染侵袭,因而同样要每天加以清洁。误区十:油性皮肤不用涂润肤霜。其实油性皮肤只是不应使用含油性成分高的润肤霜,但同样需要补充营养物质。人对无威胁的,能预测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的要求表现为要求安全,稳定,依赖;免受恐吓,焦躁和混乱的折磨;对体制,秩序,规律的要求;对保护者实力的要求。安全需要缺乏的表现:儿童的分离焦虑,陌生人焦虑喜欢成群结队,吝啬喜

8、欢储蓄总是担心的心理状态2、安全需要:会空前强烈的感到缺乏朋友,爱人,妻子或者孩子对人们之间的一种深情关系的渴望爱与被爱,渴望在家庭和团体中占有一席之地例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社会流动带来的人的归属需要的缺乏,人们关系的市场化带来的人的深情关系的缺乏缺乏归属与爱的人会将注意力高度指向与别人的深度交流3、归属和爱的需要个人对自立的尊严和价值的需要,希望得到赞许,赏识,拥护,同时需要自己对自己有信心这种需要的满足会使人感觉自己有价值,有能力,有地位和必不少如果不满足,个体会体会到一种弱小无能感4、被尊重的需要:(1)自我价值感的来源个人的经验和主观的成败标准 榜样的经验和榜样与自己相似的评价和他人

9、的交流与他人可靠性的评价生理状况及其自我评价现实的价值感要建立在真实的成功和别人真实的尊重上5、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洞察世界社会和人生 热爱世界社会和人生能独立自主,自我完善(2)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3)达到自我实现的个性特征 (马斯洛)1、有积极肯定自我的观念,有接纳一切人和全世界的能力;2、能和其他人建立深厚的人际关系;3、能够有效的感知并客观的对待现实,保持与现实和谐的关系;4、对现实永保新鲜感,不断地从生活中寻找乐趣;(3)达到自我实现的个性特征 (马斯洛)5、尊重自己的行为和价值标准,成为自主的人,不受文化和环境束缚;6、不墨守成规,有首创性;7、尊重他人的独特性;8、灵感的频度较

10、多;9、相信新生事物具有无比的生命力;(3)达到自我实现的个性特征 (马斯洛)10、把助人当作是个人应尽的义务;11、有与人合作的愿望;12、有良好的心境和幽默感;13、有强烈的道德感,他们的行为以理性和逻辑为依据;14、他们需要有独处的时机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自我实现尊尊 重重归归 属属 与与 爱爱安安 全全 需需 要要生生 理理 需需 要要 认认 知知审审 美美 认知的需要 审美的需要培养一点艺术爱好调节大脑两个半球 马斯洛所描绘的 五种主要需要渐进变化图 忙碌为充肚子饥,刚得饭饱又思衣。忙碌为充肚子饥,刚得饭饱又思衣。恰的衣食两分足,家中缺少美貌妻。恰的衣食

11、两分足,家中缺少美貌妻。家娶三妻和两妾,出门走路少马骑。家娶三妻和两妾,出门走路少马骑。骡马成群任驱使,身无官职被人欺。骡马成群任驱使,身无官职被人欺。七品、六品官太小,四品、三品官亦低。七品、六品官太小,四品、三品官亦低。朝中一品当宰相,又想面南坐皇帝。朝中一品当宰相,又想面南坐皇帝。需要层次理论在我国古代已具雏形需要层次理论在我国古代已具雏形(四)不同年龄段学生需要的(四)不同年龄段学生需要的发展特点及培养发展特点及培养 1 1、学前儿童需要的发展与培养、学前儿童需要的发展与培养2、小学儿童需要的发展与培养(1)发展:活动需要的发展 认识需要的发展 交往需要的发展 成就需要的发展 第一,儿

12、童的期望变得更加现实;第二,儿童越来越多的使用社会比较来评价自 己的成绩;第三,对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抱负水平有所提高;第四,儿童对学业失败的焦虑增长。(2)小学儿童需要的引导和培养 满足其合理需要,抑制不合理需要;引导和培养新的更高层次的需要。3、少年期学生需要的发展与培养 肯定的需要肯定的需要 自主的需要自主的需要 参与的需要参与的需要 轻松愉快的需要轻松愉快的需要 友善的需要友善的需要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人 建议:在任何情况下,都尝试从积极乐观的角度看问题,多欣赏,少抱怨坐而空谈,不如起而实行,制定积极可行的目标,然后全力以赴与人相处,温和而坦城,让别人看到你的长处和缺点,也让别人分享你的快

13、乐和痛苦不使生活僵化,为自己留一点弹性空间,调节身心二、动机:行为背后的秘密(一)动机的一般概念1、动机的涵义及其功能 动机的涵义 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的功能 激活功能 指向功能 维持和调整功能2、动机与需要 需要及其种类 内涵: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需要种类:按起源:自然需要vs.社会文化需要 按对象:物质需要vs.精神需要3、动机与行为效率 动机与行为 同一行为可有不同动机;同一动机产生不同行为。同一个人行为动机多种;良好动机不一定良好结果。耶基斯多德森定律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主要观点:总体而言,动机越强,效果越好。具体活

14、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是一种到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它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变化。较容易的任务中,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4、动机与价值观 动机与价值观 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种类:根据社会文化生活方式根据社会文化生活方式;施普兰格尔,1928 经济价值观 理论价值观 审美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 政治价值观 宗教价值观 根据工具根据工具目标维度目标维度 工具性价值观 终极性价值观 表现形式: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是价值观的

15、初级形式,可发展为内在动机。信念:是坚信某种观点、思想或知识的正确性,并调节控制自己行动的人格倾向性。理想:是个体对未来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二)动机的理论1、本能理论 詹姆斯:人的行为依赖于本能的指引,人有生物本能和社会本能。如“爱、同情”。其他代表观点 人的大部分行为是由本能控制的。本能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由遗传固定下来,一种不学而能的行为模式,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麦独孤: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本能具有能量、行为和目标指向三个成分;个人和民族的性格与意志也是由本能逐渐发展形成的。人有18种本能。劳伦次:印刻现象2、驱力理论(

16、赫尔)观点 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驱力是一种动机结构,它供给机体的力量或能量使需要得到满足,进而减少驱力。人类的行为主要是由习惯支配的,而不是由生物驱力支配的。驱力为行为提供能量,而习惯决定着行为的方向。PDHI(P,个体的有效行为潜能;D驱力;H习惯强度;I抑制)3、诱因理论 观点 诱因是指能满足个体需要的刺激物,它具有激发或诱使个体朝向目标的作用。诱因有积极和消极之分。赫尔的修改公式:PDHKI(K,诱因)诱因与驱力分不开,它由外在目标所激发,只有当其成为个体内在的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4、唤醒

17、理论 观点(赫布和柏林,60)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种水平,不太高,也不太低。唤醒理论三原理:一是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 二是简化原理 三是个人经验对于偏好有影响。5、动机的认知理论 动机的归因理论 海德:人会把行为的原因归结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种;维纳:增加稳定性维度。维纳关于归因的维度划分稳定性内在的外在的稳定能力工作难度不稳定努力运气 自我效能论(班杜拉)人对行为的决策是主动的,人的认知期待是决定行为的的先行因素。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两种。前者指个体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估计;后者指个体对自己能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的推测和判断,即自我效能感。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包括:

18、一是个体成败经验;二是替代性经验;三是言语说服;四是情绪唤起。成就目标理论 目标是影响行为的环境因素之一,它是个体要努力达到的、具体的成绩标准和结果。德韦克认为,不同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有不同的看法。这种能力的潜在认识会直接影响到个体对成就目标的选择。有些人为掌握目标,有些人为作业目标。几种动机理论的比较:理论代表人物主要观点本能理论詹姆斯、麦独孤人的行为由本能所指引驱力理论赫尔驱力为行为提供能量,习惯决定行为的方向诱因理论赫尔诱因与驱力紧密联系,在习惯导引下产生相应行为唤醒理论赫布和柏林行为的原因是刺激偏离了人的最佳唤醒水平认知理论托尔曼等人的行为受主观的期待、结果归因、自我认识、目标认识等影响

19、(三)动机的种类1、动机的一般分类 根据动机的性质 生理性动机:也称驱力,它以有机体自身的生物学需要为基础,引起的活动满足某种生物学需要。社会性动机:它以人的社会文化的需要为基础。根据学习在动机形成发展中的作用 原始的动机:与生俱来的动机,以人的本能的需要为基础。习得的动机:后天获得的各种动机。根据动机的意识水平 有意识的动机:无意识的动机:根据动机的来源 外在动机:人在外界的要求与外力的作用下所产生的行为动机。内在动机:是由个体的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2、生理性动机 饥饿 与胃壁收缩有关 与血液化学成分有关 与下视丘的神经中枢有关 渴 与中枢神经系统及血液的化学变化有关。饥饿、饮食和体重的影响

20、因素下丘脑饮食习惯差异(正常者vs.超重者)什么样的体形吸引人?来自男女的不同想法 性 与性的需要为基础。由荷尔蒙的刺激引起。性激素不是产生性驱力的唯一基础。人的性驱力带有社会的性质。睡眠 与机体的疲劳程度有关。3、社会性动机 兴趣 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兴趣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种。前者由认识事物本身所引起;后者是由认识事物的目的和结果所引起。兴趣也可分为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前者指个体长期指向一定客体、活动和知识领域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兴趣;后者是由环境中的某一事物突然激发的兴趣。成就动机 成就

21、动机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的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成就动机对个体活动有重要作用;并影响到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它是在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成就动机可以通过投射测验来测量。TAT测验:George是一个工程师,TAT测验:有两位女性,权力动机 权力动机是指人们具有的某种支配和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力。从个体行为目标上,权力动机分为个人化权力和社会化权力。交往动机 交往动机是在交往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儿童学习动机儿童学习动机 的培养和激发的培养和激发 1、创设问题情景,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

22、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利用争强好胜心理,组织学习竞赛 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三、兴趣(一)概念 是一个人努力趋向某种客体所表现出的积极的个性倾向 是人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认识倾向。1、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在较低级的需要基础上所产生的兴趣是比较短暂的。建立在精神文化需要基础上的兴趣,需要的满足常常会引起更浓厚的兴趣。2、认识越深厚,情感越丰富,兴趣也越浓厚。思考并讨论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二)兴趣的作用 兴趣对人的活动的作用1、对未来活动的准备作用2

23、、对正在进行的活动的推动作用3、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的促进作用 兴趣使人集中注意,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对认识过程也产生积极的影响。(三)兴趣的分类 1、根据目的性分(1)直接兴趣(2)间接兴趣 2、按照广度分(1)广博的兴趣(2)狭窄的兴趣 3、按稳定性即维持时间的长短来分(1)短暂的兴趣(2)稳定的兴趣4、按兴趣的对象分(1)物质兴趣:表现为对食物、衣服和舒适的生活环境等生活条件等的兴趣。(2)精神兴趣:主要指认识的兴趣,如对学习和研究哲学、文学、艺术、数学等的兴趣(三)兴趣的品质 1、兴趣的倾向性 2、兴趣的广阔性 3、兴趣的稳定性 4、兴趣的效能性(四)不同年龄段学生兴趣的特点及培养

24、1、学前儿童 2、小学儿童 3、少年期学生四、理想和信念(一)理想 1、什么是理想 是人生奋斗的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理想的形成是一个人的认识扩大、加深和发展的结果。2、理想的形成与发展 儿童时期是理想的萌芽时期,他们的理想主要与生活和兴趣相联系,而且不稳定。少年时期是理想的形成时期,他们的理想大都与未来的职业相联系;青年时期是理想的发展时期,他们的理想具有概括性,是以科学原理为依据,以社会需要为前提的一种较高水平的社会理想,而且比较稳定。(二)信念 1、什么是信念 是人们所遵循的与理想相联系的生活准则。信念是坚信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用来支配自己行动的个性倾向性。它是认识和情感的“合

25、金”。信念的一旦确立以后,就会给主体的心理活动以深远的倾向,它决定着一个人的行动的原则性和坚韧性。2、举例说明信念的意义和作用五、价值观和世界观(一)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客观事物意义的判断和评价。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是紧密相联的,它既支配人的生活方式,又在方式中得以表现。(二)世界观 世界观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和态度,并指导着人的行动。世界观:是人对整个世界的总看法和观点,其中包括对人生的看法人生观。它是个性倾向性的集中表现,是人性心理的核心,也是个人举止的最高调节器。它指导人的行动,影响着人的整个精神面貌。个人的世界观总是在一定的思想体系影响下形成的,但心理学研究的是

26、个人的世界观在各种心理活动中的作用及其形成规律。学生的世界观萌芽于初中,成熟于高中的阶段。中学生的世界观的形成有以下几个特点:1、世界观的形成过程是与中学生对世界的全面而深刻认识程度相联系的,中学生的知识和智力水平直接影响着世界观成熟的程度 2、在中学生世界观的形成过程中,主要是要解决关于人生意义的问题。价值观与行为价值观与行为 一、价值观的概念与作用一、价值观的概念与作用 1、概念、概念: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2、作用、作用:1影响个人行为及组织行为。影响个人行为及组织行为。2在同一条件下,对于同一事

27、物,由于人在同一条件下,对于同一事物,由于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们的价值观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行为。3同一规章制度,如果两个人的价值观相反,同一规章制度,如果两个人的价值观相反,那么他们就会采取完全相反的行为。那么他们就会采取完全相反的行为。4组组织只有在平衡各方面价值观的基础上,才能织只有在平衡各方面价值观的基础上,才能选择出合理的组织目标。选择出合理的组织目标。二、价值观的分类二、价值观的分类 一格雷夫斯一格雷夫斯认为认为(分为七级)(分为七级)第一级第一级:反应型,只对自己基本的生理要求作出反应。:反应型,只对自己基本的生理要求作出反应。第二级第二级:宗法式忠诚型,喜欢按

28、部就班地看问题,作:宗法式忠诚型,喜欢按部就班地看问题,作工作依赖成性。工作依赖成性。第三级第三级:自我中心型,性格粗诳,富有闯劲,为了取:自我中心型,性格粗诳,富有闯劲,为了取得自己希望的报酬,愿做任何工作,愿意尊敬严格要得自己希望的报酬,愿做任何工作,愿意尊敬严格要求的领导。求的领导。第四级第四级:顺从型,具有传统的忠诚努力和尽职的性格,:顺从型,具有传统的忠诚努力和尽职的性格,勤恳、谨小慎微,喜欢任务明确的工作。勤恳、谨小慎微,喜欢任务明确的工作。第五级第五级:权术型。:权术型。第六级第六级:社交中心型。:社交中心型。第七级第七级:存在主义型,重视挑战性的工作和学习成长:存在主义型,重视

29、挑战性的工作和学习成长的机会。的机会。二美国组织行为学家斯布兰格认为二美国组织行为学家斯布兰格认为:第一类第一类:理性价值观,以知识和真理为中心。:理性价值观,以知识和真理为中心。第二类第二类:审美价值观,以外型协调和匀称为:审美价值观,以外型协调和匀称为中心。中心。第三类第三类:政治型价值观,以权力和地位为中:政治型价值观,以权力和地位为中心。心。第四类第四类:社会型价值观,以群体和他人为中:社会型价值观,以群体和他人为中心。心。第五类第五类:经济性价值观,以有效和实惠为中:经济性价值观,以有效和实惠为中心。心。第六类第六类:宗教性价值观,以信仰为中心。:宗教性价值观,以信仰为中心。二、态度

30、的概念与因素分析二、态度的概念与因素分析 1、概念、概念:是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是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与心理和行为倾向。价与心理和行为倾向。2、因素构成、因素构成:认知、情感、意向。:认知、情感、意向。如对工作:重要、热爱、认真。如对工作:重要、热爱、认真。3、态度的特性、态度的特性:1社会性社会性2针对性针对性3协调性协调性 4稳定性稳定性5两极性两极性6间接性间接性 三、态度的形成和改变的因素分析三、态度的形成和改变的因素分析 1、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是同一发展过程的两个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是同一发展过程的两个方面,态度的形成强调某一态度的发生发展,方面,态度的形成强调某一态度的发生发展,

31、而它的改变则强调由旧的态度改变为新的态而它的改变则强调由旧的态度改变为新的态度。度。2、态度的改变分为两种、态度的改变分为两种:其一,态度的一致:其一,态度的一致性改变,其二,态度的不一致性改变。性改变,其二,态度的不一致性改变。3、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的影响因素:、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的影响因素:1社会因素社会因素:社会制度、道德规范、国家:社会制度、道德规范、国家法律、风俗习惯等。法律、风俗习惯等。2团体因素团体因素:信仰、目标、规章制度、行:信仰、目标、规章制度、行为规范等。为规范等。3宣传因素宣传因素4个性因素个性因素(态度是否鲜(态度是否鲜明)明)四、态度改变理论四、态度改变理论 1、平衡理

32、论、平衡理论 1958年社会心理学家海德提出平衡理论,他年社会心理学家海德提出平衡理论,他用用opx图式说明这个理论,图式说明这个理论,0与与p各代表各代表一个人,一个人,x是介于两人之间的第三者或态度对是介于两人之间的第三者或态度对象。象。1四种平衡模式:四种平衡模式:2四种不平衡模式四种不平衡模式 2、功能理论、功能理论 1人们持有某种态度,是因为那种态度可人们持有某种态度,是因为那种态度可以满足个人一定的心理需求。以满足个人一定的心理需求。2既然态度的存在受满足个人的心理需求既然态度的存在受满足个人的心理需求所支持,态度的改变在于改变相应的心理需所支持,态度的改变在于改变相应的心理需求进行相应的工作(改变其需求),以达到求进行相应的工作(改变其需求),以达到改变态度的目的。改变态度的目的。讨论 你认为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科学的世界观是什么?为什么?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