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清照词二首李清照词二首李清照:(李清照:(1084约约1151)南宋女词人。)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
2、描手法,出对中原的怀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易安居士文集集、易安词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漱玉词辑本。今人有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李清照集校注注。李清照李清照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的著名女词人。她的词不仅能使读李清照是我国宋代的著名女词人。她的词不仅能使读者强烈
3、地感受到真实、自然、感人的意境,而且,其所表者强烈地感受到真实、自然、感人的意境,而且,其所表现出的艺术创造力也难以被模取,她的词作魅力也因此而现出的艺术创造力也难以被模取,她的词作魅力也因此而难以超越。李清照词之所以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是由于难以超越。李清照词之所以给人以强烈的真实感,是由于词中的情感和生活都是她的亲身经历和亲身体验,恐怕这词中的情感和生活都是她的亲身经历和亲身体验,恐怕这就是身为女性的李清照所得天独厚的一个条件,也是众多就是身为女性的李清照所得天独厚的一个条件,也是众多男性词人所可望而不可及的主要原因。她的词作既然与她男性词人所可望而不可及的主要原因。她的词作既然与她的生平
4、和生活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和因果关系,那么,追的生平和生活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和因果关系,那么,追寻她的生活轨迹以便更深刻地理解李词的意境就是必不可寻她的生活轨迹以便更深刻地理解李词的意境就是必不可少的了。李清照的生活历程可以分为泾渭分明的三个阶段,少的了。李清照的生活历程可以分为泾渭分明的三个阶段,即婚前、婚后及其丈夫赵明诚病逝后三个阶段。即婚前、婚后及其丈夫赵明诚病逝后三个阶段。鹧鸪天鹧鸪天 桂花桂花 暗淡轻黄体性柔,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自是花中第一流。梅定妒,菊应羞。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画栏开处冠中秋。骚
5、人可煞无情思,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何事当年不见收。这首这首鹧鸪天鹧鸪天是一首咏桂词,风格独特,是一首咏桂词,风格独特,颇得颇得 宋诗之风,即以议论入词,托物抒怀。宋诗之风,即以议论入词,托物抒怀。“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这这十四十四 字形神兼备,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字形神兼备,写出了桂花的独特风韵。前句重在赋前句重在赋“色色”,兼及体性;后句重在咏,兼及体性;后句重在咏怀,突出怀,突出“香香”字。桂字。桂 有三种,白者名银桂,有三种,白者名银桂,黄者名金桂,红者名丹桂。常黄者名金桂,红者名丹桂。常 生于高山之上,生于高山之上,冬夏常青,
6、以同类为林,间无杂树。冬夏常青,以同类为林,间无杂树。又秋天又秋天开花者为多,其花香味浓郁。开花者为多,其花香味浓郁。“暗淡暗淡”、“轻黄轻黄”二词,说明桂花不以明亮炫目的光二词,说明桂花不以明亮炫目的光泽和浓艳娇媚的颜泽和浓艳娇媚的颜 色取悦于人。虽色淡光暗,色取悦于人。虽色淡光暗,却秉性温雅柔和,自有情却秉性温雅柔和,自有情 怀疏淡,远迹深山,怀疏淡,远迹深山,唯将浓郁的芳香常飘人间。唯将浓郁的芳香常飘人间。以下转入议论。以下转入议论。“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花中第一流。”反映了清照的审美观,她认为反映了清照的审美观,她认为品格的美、内在的美尤为重要。品格的美
7、、内在的美尤为重要。“何须何须”二字,二字,把仅以把仅以“色色”美取美取 胜的群花一笔荡开,而推胜的群花一笔荡开,而推出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大书特书。出色淡香浓、迹远品高的桂花,大书特书。“自是花中第一流自是花中第一流”为第一层议论。为第一层议论。“梅定妨,梅定妨,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为第二层议论。为第二层议论。连清照一生酷爱的梅花在连清照一生酷爱的梅花在“暗淡轻黄体性柔暗淡轻黄体性柔”的桂花面前,也不能不油然而生忌妒之意。而的桂花面前,也不能不油然而生忌妒之意。而作者颇为称许的菊花也只能掩面含羞,自叹弗作者颇为称许的菊花也只能掩面含羞,自叹弗如。接着又从节
8、令上着眼,称桂花为中秋时节如。接着又从节令上着眼,称桂花为中秋时节的花中之冠。的花中之冠。“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见收”,为第三层议论。,为第三层议论。传说传说 屈原当年作屈原当年作离骚离骚,遍收名花,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独桂花不在珍卉,以喻君子修身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清照很为桂花抱屈,因而其列。清照很为桂花抱屈,因而 毫不客毫不客气地批评了这位先贤,说他情思不足,竟气地批评了这位先贤,说他情思不足,竟把香冠中秋的桂花给遗漏了,实乃一大遗把香冠中秋的桂花给遗漏了,实乃一大遗恨。恨。这首词以群花作衬,以梅花作比,这首词以群花作衬,以梅花作比,展
9、开三层议论,展开三层议论,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桂形象地表达了词人对桂花的由衷赞美。桂花貌不出众,花的由衷赞美。桂花貌不出众,色不诱色不诱人,但却人,但却“暗淡轻黄暗淡轻黄”、“情疏迹远情疏迹远”而而又馥香自芳,这正是词人品格的写照。这又馥香自芳,这正是词人品格的写照。这首词显示了词人卓而不群的审美品味,值首词显示了词人卓而不群的审美品味,值得用心玩味。得用心玩味。永遇乐永遇乐 落日熔金,落日熔金,暮云合璧,暮云合璧,人在何处?人在何处?染柳烟染柳烟浓,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融和天气,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来相召、香车
10、宝马,谢谢他酒朋诗侣。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中州盛日,闺门多暇,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记得偏重三五。铺铺翠冠儿,翠冠儿,捻金雪柳,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如今憔悴,风鬟霜鬓,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听人笑语。李清照的这首永遇乐是作者流寓临安时所 作。这首词虽写元夕,却一反常调,以今昔元宵的不 同情景作对比,抒发了深沉的盛衰之感和身世之悲。上片写今年元宵节的情景。“落日熔金,暮云合 璧”着力描绘元夕绚丽的暮景,写的是落日的光辉,像熔解的金子,一片赤红璀璨;傍晚的云彩,围合着 璧玉一样的圆月。两句对仗工整,辞采鲜丽,
11、形象飞 动。但紧接着一句“人在何处”,却宕开去,是一声 充满迷惘与痛苦的长叹。这里包含着词人由今而昔、又由昔而今的意念活动。置身表面上依然热闹繁华的 临安,恍惚又回到“中州盛日”,但旋即又意识到这 只不过是一时的幻觉,因而不由自主地发出“人在何 处”的叹息。这是一个饱经丧乱的人在似曾相识的情 景面前产生的一时的感情活动,看似突兀,实则含蕴 丰富,耐人咀嚼。“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 许!许!”三句,又三句,又转笔写初春之景:在浓浓的烟霭的熏转笔写初春之景:在浓浓的烟霭的熏 染下,柳色染下,柳色似乎深了一些;笛子吹秦出哀怨的似乎深了一些;笛子吹秦出哀怨的梅花落梅花
12、落曲曲调,原来先春而开的梅花已经调谢了。这眼前调,原来先春而开的梅花已经调谢了。这眼前 的的春意究竟有多少呢?春意究竟有多少呢?“几许几许”是不定之词,具体是不定之词,具体运用时,意常侧重于少。运用时,意常侧重于少。“春意知几许春意知几许”,实际,实际上是说春意尚浅。词人不直说梅花已谢而说上是说春意尚浅。词人不直说梅花已谢而说“吹吹梅笛怨梅笛怨”,借以抒写自己怀念旧都的哀思。正因,借以抒写自己怀念旧都的哀思。正因为这样,虽有为这样,虽有“染染 柳烟浓柳烟浓”的春色,却只觉春意的春色,却只觉春意味少。味少。“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承承上描写作一收束
13、。佳节良辰,应该畅快地游乐了,上描写作一收束。佳节良辰,应该畅快地游乐了,却又突作转折,说转眼间难道就没有风雨吗?这却又突作转折,说转眼间难道就没有风雨吗?这种突然而种突然而 起的起的“忧愁风雨忧愁风雨”的心理状态,深刻地的心理状态,深刻地反映了词人多反映了词人多 年来颠沛流离的境遇和深重的国难年来颠沛流离的境遇和深重的国难家愁所形成的特殊家愁所形成的特殊 心境。心境。“来相召,香车宝马,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谢他酒朋诗侣。”词人的词人的 晚景虽然凄凉,但由于晚景虽然凄凉,但由于她的才名家世,临安城中还是有一些贵家妇女乘她的才名家世,临安城中还是有一些贵家妇女乘着香车宝马邀她去参加元
14、宵的诗酒盛会。只因心着香车宝马邀她去参加元宵的诗酒盛会。只因心绪落寞,她都婉言推辞了。这几句看似平淡,却绪落寞,她都婉言推辞了。这几句看似平淡,却恰好透露出词人饱经忧患后近乎漠然的心理恰好透露出词人饱经忧患后近乎漠然的心理 状态。状态。“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由由上片的写今转为忆昔。中州,本指今河南之地,上片的写今转为忆昔。中州,本指今河南之地,这里专指汴京;三五,指正月十五元宵节。遥想这里专指汴京;三五,指正月十五元宵节。遥想当年汴京繁盛的时代,自己有的是闲暇游乐的时当年汴京繁盛的时代,自己有的是闲暇游乐的时间,而最重视的是元宵佳节。间,而最重
15、视的是元宵佳节。“铺翠冠儿,捻金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雪柳,簇带争济楚。”这天晚上,同闺中女伴们这天晚上,同闺中女伴们戴上嵌插着翠鸟羽毛的时兴帽子,和金线捻丝所戴上嵌插着翠鸟羽毛的时兴帽子,和金线捻丝所制的雪柳,插戴得齐齐整整,前去游乐。这几句制的雪柳,插戴得齐齐整整,前去游乐。这几句集中写当年的着意穿戴打扮,既切合青春少女的集中写当年的着意穿戴打扮,既切合青春少女的特点,充分体现那时候无忧无虑的游赏兴致,同特点,充分体现那时候无忧无虑的游赏兴致,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汴京的繁华热闹。时也从侧面反映了汴京的繁华热闹。以上六句以上六句 忆昔,语调轻松欢快,多用当时俗忆昔,语调轻松欢快,多用
16、当时俗语,宛然少女心声。语,宛然少女心声。但是,昔日的繁华欢乐早已但是,昔日的繁华欢乐早已成为不可追寻的幻梦,成为不可追寻的幻梦,“如如 今憔悴,风鬟霜鬓,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怕见夜间出去。”历尽国破家倾、历尽国破家倾、夫亡亲逝之痛,夫亡亲逝之痛,词人不但由簇带济楚的少女变为形容词人不但由簇带济楚的少女变为形容 憔悴、蓬头憔悴、蓬头霜鬓的老妇,而且心也老了,对外面的热闹繁华霜鬓的老妇,而且心也老了,对外面的热闹繁华提不起兴致,懒得夜间出去。提不起兴致,懒得夜间出去。“盛日盛日”与与“如如 今今”两种迥然不同的心境,从侧面反映了金兵南下前两种迥然不同的心境,从侧面反映了金兵南下前后两
17、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和词人相隔天壤的生活境后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和词人相隔天壤的生活境遇,以及它们在词人心灵上投下的巨大阴影。遇,以及它们在词人心灵上投下的巨大阴影。“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却又横生却又横生波澜,词人一方面担心面对元宵胜景会触动今波澜,词人一方面担心面对元宵胜景会触动今昔盛衰之昔盛衰之 慨,加深内心的痛苦;另一方面却慨,加深内心的痛苦;另一方面却又怀恋着往昔的元宵盛况,想在观赏今夕的繁又怀恋着往昔的元宵盛况,想在观赏今夕的繁华中重温旧梦,给沉重的心灵一点慰藉。这种华中重温旧梦,给沉重的心灵一点慰藉。这种矛盾心理,看来似乎透露出她对生活还有所追矛盾心
18、理,看来似乎透露出她对生活还有所追恋的向往,但骨子里却蕴含着无限的孤寂悲凉。恋的向往,但骨子里却蕴含着无限的孤寂悲凉。面对现实的繁华热闹,她却只能在隔帘笑语面对现实的繁华热闹,她却只能在隔帘笑语 声中聊温旧梦。这是何等的悲凉!声中聊温旧梦。这是何等的悲凉!这首词运用今昔对比与丽景衬哀情的手法,这首词运用今昔对比与丽景衬哀情的手法,还有意识地将浅显平易而富表现力的口语与锤还有意识地将浅显平易而富表现力的口语与锤炼工致的炼工致的 书面语交错融合,以极富表现力的书面语交错融合,以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写出了浓厚的语言写出了浓厚的 今昔盛衰之感和个人身世今昔盛衰之感和个人身世之悲。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之悲。这首词的艺术感染力 如此之强,以至如此之强,以至于南宋著名词人刘辰翁会每诵此词必于南宋著名词人刘辰翁会每诵此词必“为之为之涕下涕下”。精要点评:精要点评: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