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文化常识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即书信。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写给谁,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2.谏议大夫:官名。秦代置谏议大夫之官,专掌议论。西汉时沿用秦制,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置谏大夫,无定员,掌议论。东汉改称谏议大夫,魏晋时称散骑常侍,隋唐仍置谏议大夫,有左、右谏议大夫,各四人,分属门下省与中书省,另设补阙和拾遗,唐代的谏官有权力驳回明显不合理的诏书。3.有司:因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但“有司”并不是某个具体的部门,而是代指负有专责的官吏。4.古代常用谦称鄙人:本义指居于郊野之人。古人常用来谦称自己,表示地位不高,见识浅薄。臣
2、:古人对自己的谦称,表示自谦,多有君臣关系在内。仆:旧时男子自称谦辞。仆即奴仆,下对上、幼对长自称仆,借以表示对对方的敬重。晚生:旧时对前辈称己的谦辞。不肖:旧时男子自谦。不肖原指子不似其父那样贤能,故男子在其父母死后多借以自称,表示谦恭。不才:旧时男子自谦。不才即没有才能,故借以自称,以示谦恭。不敏:古人称自己不聪明,不敏捷。在下:自称的谦辞。古时坐席,尊长在上座,所以自称在下。他们既是国家政治的直接参与者,同时又是社会上文化、艺术的创造者、传承者。政治是绝大多数“士大夫”人生的第一要务;但同时,他们的文化素养也决定了他们是文学、书法、绘画、篆刻、古董收藏等文化的继承者和创造者。6.盘庚:甲
3、骨文作般庚,生卒年不详,子姓,名旬,商王祖丁之子,阳甲之弟,商朝第十九位君主(不计太丁)。重点实词释义重点实词释义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某(草稿中用以代指本人名字某(草稿中用以代指本人名字 ,我,我)启:昨日)启:昨日蒙(承蒙)蒙(承蒙)教,教,窃(私下)窃(私下)以为(认为)与君实游处(同游共处,交往)相好(相互交好)以为(认为)与君实游处(同游共处,交往)相好(相互交好)之日久,而之日久,而议事议事每(常常)每(常常)不合,
4、所不合,所操(操(持持)之之术(方法、主张)多异故也。虽欲强聒术(方法、主张)多异故也。虽欲强聒(勉强解释)(勉强解释),终必不蒙,终必不蒙见(介词,被)察(理解)见(介词,被)察(理解),故略上,故略上报(回信)报(回信),不复一一自不复一一自辨(同辨(同“辩辩”,分辩),分辩)。重(又)重(又)念蒙君实念蒙君实视遇(看待,对待)视遇(看待,对待)厚,于厚,于反覆(指书信往返)反覆(指书信往返)不宜卤莽,故今不宜卤莽,故今具(详细)具(详细)道道所以(所以(的原的原因)因),冀(希望)冀(希望)君实或见君实或见(见,相当于(见,相当于“我我”。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
5、么样,有称代作用)怎么样,有称代作用)恕也。恕也。盖盖儒者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君实所以见所以见教者,教者,以为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以致天下怨天下怨谤也。某谤也。某则则以谓受命以谓受命于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于朝廷,以授之朝廷,以授之于于有司,不为侵官;有司,不为侵官;举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为生事;生事;为为天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辟邪说,邪说,难壬人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多,则固前固
6、前知其如此也。知其如此也。盖盖儒者(这里指读书人)儒者(这里指读书人)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君实所以(用来所以(用来的)见(代的)见(代“我我”)教者,教者,以为(认为)以为(认为)侵官、生事、征利、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拒谏,以致(因而招致)以致(因而招致)天下怨谤也。某天下怨谤也。某则(却)则(却)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之于(在)于(在)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施行)举(施行)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不为(动词,是)为
7、(动词,是)生事;生事;为(介词,替)为(介词,替)天下理财,不为征利;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批驳)辟(批驳)邪说,邪说,难(排斥)壬人(善于巧言献媚、不行正道的人。难(排斥)壬人(善于巧言献媚、不行正道的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则固(本来)前(预先)固(本来)前(预先)知其如此也。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为善,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抗之,则众何之,则众何为为而不而不汹汹然汹汹然?盘庚之迁,?盘庚之
8、迁,胥胥怨者民也,非怨者民也,非特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为怨怨者故改其者故改其度度,度义度义而后动,而后动,是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未能助上大有为为,以,以膏泽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事,事,守守前所前所为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知。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顾念,忧虑)恤(顾念,忧虑)国事、同俗自媚于众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为(当作)(当作)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善,上乃欲变此
9、,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对抗)抗(对抗)之,则众之,则众何何为(因为)为(因为)而不而不汹汹然(形容声势盛大或凶猛)汹汹然(形容声势盛大或凶猛)?盘庚之迁,?盘庚之迁,胥(相)胥(相)怨者民也,怨者民也,非非特(仅仅,只是)特(仅仅,只是)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因为)为(因为)怨者故改其怨者故改其度(计划),度(计划),度(估计,考虑)义(适宜)度(估计,考虑)义(适宜)而后动,而后动,是(认为正确)是(认为正确)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名词,作为)为(名词,作为),以,以膏泽(施
10、加恩惠)膏泽(施加恩惠)斯民,则某知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动词,办,做)事(动词,办,做)事,事,守(墨守)守(墨守)前所前所为(动词,做)为(动词,做)而已,则非某之所敢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领教)知(领教)。无由无由会晤,会晤,不任区区不任区区向往之至。向往之至。无由(无由(没有缘由没有缘由 )会晤,会晤,不任(不胜不任(不胜 )区区(小,用)区区(小,用作自称的谦辞,指区区之心,或指自己。)作自称的谦辞,指区区之心,或指自己。)向往之至!向往之至!1所操之(术)多异故也。3至于怨(诽)之多,则(固 )前知其如此也。(这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大多不
11、同的缘故啊。2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如果名义和实际的关系已经明确了,那么天下的根本道理就清楚了。至于(社会上对我的)那么多怨恨和诽谤,那是我本来预先就料到它会这样的。4.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宽恕我。5.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 )(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又想到您对待我一向优厚,在书信往来上不应粗疏草率,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您或许会宽恕我。6.(辟)邪说,难(壬 )人,不为拒谏。批驳不正确的言论,责难巧言谄媚的佞人,这不算是拒绝他人的意见。7.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盘庚迁
12、都的时候,满怀怨恨的是老百姓啊。8.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而改变他的计划。一词多义见:冀君实或见恕也()见渔人,乃大惊()于是入朝见威王()秦王坐章台见相如()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风吹草低见牛羊()修: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乃重修岳阳楼()诌忌修八尺有余()是以圣人不期修古(韩非子)()臣修身洁行数十年(魏公子列传)()见:冀君实或见恕也(第一人称代词,我)见渔人,乃大惊(动词,看见)于是入朝见威王(动词,拜见)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动词,召见)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介词,表被动,译为“被”)风吹草低见牛羊(见通“现”出现)修: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动词,修改
13、)乃重修岳阳楼(动词,修建)诌忌修八尺有余(形容词,长)是以圣人不期修古(韩非子)(动词,学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魏公子列传)(动词,修养)以:以致天下怨谤也()以授之于有司()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为:不为侵官()为天下理财()同俗自媚于众为善()未能助上大有为()守前所为而已()邯郸为郡 ()以:以致天下怨谤也(连词,表结果,译为“因而”)以授之于有司(连词,表目的,译为“来,以便”)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介词,把)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介词,表原因,因为)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动词,认为)为:不为侵官(判断动词,是)为天下理财(介词,
14、替,给)同俗自媚于众为善(动词,当作)未能助上大有为(名词,作为)守前所为而已(动词,做)邯郸为郡(动词,变成)情境式名句默写 1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生事”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2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征利”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3在答司马谏议书中,王安石对司马光在来信中给自己因推行变法而冠以“拒谏”罪名加以反驳的句子是:_,_,_。4._,_,有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点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5.作者以“_,_”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1举
15、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2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3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4.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5.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6._,_,_,将新法从决策、制定到推行的全过程置于完全名正言顺、合理合法的基础上,“侵官”之说便不攻自破。7.作者对“怨诽”的来历作了一针见血的分析:_ _,_。8.作者举了盘庚迁都的历史事例,面对群起而怨恨的老百姓盘庚是如何做的:_,_,_。9.“_,_”,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10.最后作者却欲擒故纵,先让开一步,说如果对方是责备自己在位日久,没有能帮助皇帝干出一番大事,施惠于民,那么自己是知罪的。这
16、虽非本篇正意,却是由衷之言。紧接着又反转过去,正面表明态度:“_,_,_”委婉的口吻中蕴含着锐利的锋芒,一语点破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思想实质,直刺要害,使其无言以对。6.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7.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8、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9.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10.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结构梳理结构梳理答司马谏议书答司马谏议书一、交代写信的原因和目的一、交代写信的原因和目的二二、驳斥谬论、驳斥谬论 三三、分析原因、分析原因 指出现状、坚持自己、表明态度指出现状、坚
17、持自己、表明态度驳驳“侵官侵官”驳驳“生事生事”驳驳“征利征利”驳驳“拒谏拒谏”受命于受命于人主人主议议修于朝廷修于朝廷举先王之政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以兴利除弊为天下理财为天下理财辟辟 邪邪 说说难难 壬壬 人人四、书信常规的结尾四、书信常规的结尾王安石的反驳有何特色?1.行文简洁,结构严谨 除开头和结尾段用几句酬答的礼貌语言以外除开头和结尾段用几句酬答的礼貌语言以外,紧紧扣住保守派紧紧扣住保守派几个主要论点进行驳斥几个主要论点进行驳斥,只驳论点不涉及其他事情只驳论点不涉及其他事情,结构非常严谨结构非常严谨,驳斥驳斥时针对其要害时针对其要害,言简意明言简意明,使文章短小精悍。使文章短小精悍。2
18、.2.反驳的方法多样反驳的方法多样(1)(1)直接直接反驳反驳,如如“为天下理财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不为征利”。(2)(2)举出根据举出根据进行反驳进行反驳,如如“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不为侵官”,”,这里就举出了有利的根据这里就举出了有利的根据,说明不是自己独说明不是自己独出心裁出心裁,而是受命于皇帝而是受命于皇帝,是朝廷议过的法度是朝廷议过的法度,指出这不是我个人的行为指出这不是我个人的行为,而是合理合法的。而是合理合法的。(3)(3)举出史实举出史实进行反驳进行反驳,如如“盘庚迁都盘庚迁都”。3.气势
19、磅礴,寓刚于柔。(1 1)立足于理,理足则气势。)立足于理,理足则气势。(2 2)擅于排比,连用排比驳斥对方,则势如破竹,无可阻挡。)擅于排比,连用排比驳斥对方,则势如破竹,无可阻挡。(3 3)擅用反语,如)擅用反语,如“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鉴赏本文语言特点柔中带刚(多用谦称,谦词,并称“与君实游处相好”,但立场坚定)态度委婉而坚决(列出指责自己的罪名,再一 一批驳,采用驳论的论证方法)言简意赅(语言精练,客观清晰分析变法原因,)不容置辩(有理有据,驳论有力,立场坚定)全文立论的论点是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的指责,指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从而说明变法是正确的,司马光的攻击名实不符,全是谬论。文章逐条驳斥司马光的谬论,从而批驳了保守派不恤国事、墨守成规的弊端,表现出作者坚持改革、绝不为流言俗语所动的决心以及坚持变法的坚决态度。主题归纳主题归纳写作实践写作实践 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是赞同变法还是反对变法?课后通过图书馆或网络进一步丰富相关资料,为自己选择一个身份,用文言给王安石或司马光写一封信,表明自己的态度。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