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诗两首劳动诗两首【学习目标】1.诵读这两首诗,把握它们的朗读节奏。2.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表达技巧。3.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欣赏劳动之美芣苢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的光辉起点。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11世纪至前世纪至前6 6世纪)的诗歌,现存世纪)的诗歌,现存305305篇,此外还有篇,此外还有6 6篇篇有目无诗,共有目无诗,共311311篇。诗经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在先秦时期称篇。诗经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2、。西汉时被尊为儒家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并沿用至今。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先秦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先秦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被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诗经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包含十五是周代各地的歌谣,包含十五“国风国风”;雅是周人的;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
3、,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朝廷和贵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朝廷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诗经中的诗歌大致分为四类:诗经中的诗歌大致分为四类:社会政治诗,对生活愤懑忧伤,抒发感慨,对政治社会政治诗,对生活愤懑忧伤,抒发感慨,对政治或赞美或讥讽、抨击;或赞美或讥讽、抨击;爱情诗,歌颂美好的爱情;爱情诗,歌颂美好的爱情;史诗,记载民族的历史,歌颂祖先的功勋;史诗,记载民族的历史,歌颂祖先的功勋;反映兵役、劳役给劳动人民带来的不幸。反映兵役、劳役给劳动人民带来的不幸。诗经六义诗经的艺术技法被总结成诗经的艺术技法被总结成“赋,比,兴赋,比,兴”
4、。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赋、比、兴的运用,既是诗经艺术特征的重要标志,也开启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启了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如赋,是直接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如“死生契阔,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携老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比,即比喻,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点更鲜明。如魏风使其特点更鲜明。如魏风硕鼠都是通篇用比的。硕鼠都是通篇用比的。兴,即起兴,用其他东西
5、引出歌咏的内容。比兴手法可增强诗兴,即起兴,用其他东西引出歌咏的内容。比兴手法可增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韵味和形象的感染力。如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韵味和形象的感染力。如“关关雎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即是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即是用雎鸠鸟在河中叫起兴。芣苢芣苢车前草车前草写作背景写作背景 西周取代殷商,政治、经济制度发生巨大变革,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的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周南”指周王城以南的地方,也就是西周王城镐京及东周王城洛邑以南,直至江汉流域和淮河流域等地。该
6、地的歌谣中正平和,历来被认为是“正风”的典范,故作为诗经的首章。芣苢是周代人们采集野生植物车前草时所唱的歌谣。诗经 国风 周南中总计十一篇:关雎、葛覃、卷耳、樛木、螽斯、桃夭、兔罝、芣苢、汉广、汝坟、麟之趾。芣芣 苢(苢(f yf y)采采芣苢,采采芣苢,薄薄(b)(b)言采之。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采采芣苢,薄言掇掇(du)(du)之。之。采采芣苢,薄言采采芣苢,薄言捋捋(lu)(lu)之。之。采采芣苢,薄言采采芣苢,薄言袺袺(ji)(ji)之。之。采采芣苢,薄言采采芣苢,薄言襭襭(xi)(xi)之。之。朗诵朗诵朗读时,四言诗一般二二断。朗读时,四言诗
7、一般二二断。字字甲骨文、甲骨文、小篆写法小篆写法含义含义综观综观这这六个六个字字,你眼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采采 采摘 有有 取得,获得掇掇 捋捋 袺袺 襭襭 拾取,摘取从茎上成把地取下提起衣襟兜东西把衣襟掖在腰带上兜东西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采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来采得来。采采芣苢,薄言采采芣苢,薄言采采之。之。采采芣苢,薄言采采芣苢,薄言有有之。之。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来摘下来。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来捋下来。采采芣苢,薄言采采芣苢,薄言
8、掇掇之。之。采采芣苢,薄言采采芣苢,薄言捋捋之。之。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衣襟兜起来提起衣襟兜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来掖起衣襟兜回来。采采芣苢,薄言采采芣苢,薄言袺袺之。之。采采芣苢,薄言采采芣苢,薄言襭襭之。之。课文翻译课文翻译主题归纳主题归纳 这是一首集体劳动的赞歌,描写了这是一首集体劳动的赞歌,描写了人们集体采摘芣苢的人们集体采摘芣苢的过程,表达了劳动者喜悦的心情过程,表达了劳动者喜悦的心情。开始是泛言采摘,最后是。开始是泛言采摘,最后是满载而归,欢乐之情也从这一过程表现出来。诗歌反复地描满载而归,欢乐之情也从这一过程表现出来。诗歌反复地描写劳动
9、的过程,形象地表现了劳动成果的由少至多,充满了写劳动的过程,形象地表现了劳动成果的由少至多,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小组合作做探究:诗中小组合作做探究:诗中“采、有、掇、捋、袺、襭采、有、掇、捋、袺、襭”这六个字的顺序能够更换吗?试结合诗歌分析原因。这六个字的顺序能够更换吗?试结合诗歌分析原因。不能。这首诗用词连贯,是按劳动情景的推进来写的。人不能。这首诗用词连贯,是按劳动情景的推进来写的。人们从一开始的呼朋引伴们从一开始的呼朋引伴“采之采之”“”“有之有之”,拉开了劳动的序幕,拉开了劳动的序幕,之后到一片片之后到一片片“掇之掇之”,一把把,一把把“捋
10、之捋之”,再到手提衣襟,再到手提衣襟“袺袺之之”,掖起衣襟,掖起衣襟“襭之襭之”,这是一个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的完,这是一个由少到多、由慢到快的完整劳动过程,即越采越多,直至满载而归,所以顺序不能更换。整劳动过程,即越采越多,直至满载而归,所以顺序不能更换。赏诗歌之美赏诗歌之美-赏析诗歌手法之巧赏析诗歌手法之巧1.1.芣苢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有什么特别之处?并分芣苢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有什么特别之处?并分析诗歌采用这一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析诗歌采用这一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重章叠句是诗歌的一种常见手法,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本诗三章十二句,只有六字交替变动,其余全
11、是重叠,看似单调重叠复沓,实则别有韵味。“采采”是一重叠词,“采采芣苢”“薄言之”反复咏唱,产生简洁明快、回环往复的韵律感,有音乐之美。这种回环往复的节奏又与反复的劳动动作和劳动效果谐和一致,形成融合无间、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重章叠重章叠句句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读者试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清】【清】方玉润诗经原始方玉润诗经原始 终篇言乐,不出一乐字,读之自见意
12、思。终篇言乐,不出一乐字,读之自见意思。【吴】元师道【吴】元师道插秧歌诗人简介诗人简介 杨万里杨万里(11271206)(11271206),字廷秀字廷秀,号诚斋。吉号诚斋。吉州吉水州吉水(今江西今江西)人。人。南宋著名诗人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四大家南宋四大家”。因宋光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宗曾为其亲书“诚斋诚斋”二字二字,故学者称其为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诚斋先生”。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
13、然,富有幽默情趣富有幽默情趣的的“诚斋体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写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且以此见长,也有写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有诚斋集传世。情的作品。有诚斋集传世。插秧歌插秧歌杨万里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照管鹅儿与雏鸭。插秧歌插秧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笠是兜
14、鍪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胛。唤渠唤渠朝餐朝餐歇歇半霎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秧根未牢莳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兜兜(dudu)鍪鍪(mumu)胛胛(jiji)朝朝(zhozho)餐餐 半霎半霎(shsh)莳莳(shsh)翻译:翻译:种田的农夫将秧苗抛在半空,农妇一把接住,小儿种田的农夫将秧苗抛在半空,农妇一把接住,小儿子把秧苗拔起,大儿子再把秧苗插入水中。子把秧苗拔起,大儿子再把秧苗插入水中。斗笠是头盔,蓑衣是战甲,但似乎没什么用,雨水从头上斗笠是头盔,蓑衣是战甲,但似乎没什么用,雨水从头上进入,直湿到肩胛。进入,直湿到肩胛
15、。(家中老人)喊他们停下来吃早餐好休息一会儿,都低头(家中老人)喊他们停下来吃早餐好休息一会儿,都低头弯腰,努力抢农时,半天不回答。弯腰,努力抢农时,半天不回答。“秧苗根部尚不牢固,栽种也还没完成,一定要照看好小秧苗根部尚不牢固,栽种也还没完成,一定要照看好小鹅小鸭,不要让它们来破坏秧苗。鹅小鸭,不要让它们来破坏秧苗。”插秧歌插秧歌 南宋南宋 杨万里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笠是兜鍪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胛。唤唤渠渠朝朝餐歇餐歇半霎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秧根未牢莳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未匝,照管
16、鹅儿与雏鸭。秧田稻田拔秧抛秧插秧接秧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插秧歌插秧歌是杨万里写给农民的是杨万里写给农民的赞赞歌歌:赞:赞颂他们颂他们辛劳辛劳中的中的秩序井然秩序井然,顶风冒雨中的顶风冒雨中的热火朝天热火朝天;赞颂他赞颂他们们吃苦耐劳,废寝忘食,投入忘我吃苦耐劳,废寝忘食,投入忘我。春种,秋收,这春种,秋收,这是劳动者发自内心的责任,也是根植于骨子里的习惯。是劳动者发自内心的责任,也是根植于骨子里的习惯。紧张紧张 繁忙繁忙 艰辛艰辛 劳心劳心 吃苦吃苦 耐劳耐劳插秧歌插秧歌劳动者的劳动者的赞赞歌歌劳动的特点?劳动的特点?课文结构课文结构3.3.插秧歌一
17、诗写得新、奇、插秧歌一诗写得新、奇、快、活、趣,充分体现了诚斋快、活、趣,充分体现了诚斋体的风格。试结合诗歌的内容体的风格。试结合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是怎样描绘江南农户分析诗歌是怎样描绘江南农户紧张忙碌又秩序井然的插秧情紧张忙碌又秩序井然的插秧情景的。景的。1.动作描写。一、二句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展示了插秧的繁忙景象,“抛”“接”“拔”“插”四个动词用语直白却传神,描绘出全家齐上阵,为抢农时忙碌不停而又秩序井然的场景。五、六句,家人送饭让歇一会儿却无人答话,连抬头看一眼的工夫也没有,“低头折腰只不答”,撷取田夫的肢体动作,表现农事的紧张与忙碌。2.环境描写。“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写雨势
18、之猛,天气条件极为恶劣。虽然戴着斗笠,穿着蓑衣,雨水仍从头上湿到肩胛。农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插秧不辍,表现了农事的繁忙与紧张。3、语言描写。七、八句写田夫的对答语言,模拟田夫口吻说这块田还没插完,让管好鸭鹅,不要作践了秧苗。送饭人也被安排上了护秧苗的任务,江南农家紧张忙碌而又秩序井然的插秧情景映现在读者眼前。3.插秧歌中运用了什么手法来描绘劳动画面的?有何作用?(1)诗前两句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诗中用了四个动词“抛”“接”“拔”插”,准确地刻画出这家老小低头插秧、全神贯注的神态。(2)“签是兜鍪蓑是甲”一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身
19、上的蓑衣斗笠比喻成战场上土兵的铠甲头盔。说明插秧就是一场抢天时的战斗;“雨从头上湿到胛”运用环境烘托突出了农人农忙时辛勤。此诗是一幅描绘农忙时节的风俗图画,此诗是一幅描绘农忙时节的风俗图画,其中第三句其中第三句“笠是兜鍪蓑是甲笠是兜鍪蓑是甲”有人有人认为认为“游离诗外游离诗外”了,你怎么看?了,你怎么看?此句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用“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有一股火药味儿,暗示抢插稻秧就像一场紧张的战斗,也突出了农忙抢种的题旨。所以看似“游离诗外”,实则堪称“神来之笔”。题目芣苢插秧歌相同点 不同点 主题相同主题相同劳动劳动劳动画面劳动画面一幅妇女们采摘芣苢,一幅妇女们
20、采摘芣苢,收获满满的欢乐劳动图收获满满的欢乐劳动图一家人齐心协力,一家人齐心协力,紧张忙碌的插秧图紧张忙碌的插秧图艺术手法艺术手法情感表达情感表达重章叠句、回环往复重章叠句、回环往复比喻比喻、白描手法白描手法细节描写,环境烘托细节描写,环境烘托 劳动者的欢歌劳动者的欢歌劳动者的颂歌劳动者的颂歌【探究】【探究】表现手法:芣苢一诗运用重章叠唱的手法,直接把快乐采摘芣苢的全过程绘声绘色地描写出来,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插秧歌一诗运用白描、比喻、环境烘托、细节描写等手法,描写的是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图景。思想主旨:芣苢这首诗让我们了解了远古太平盛世时期人们生活的一个场景、精神状态,同时也让
21、我们了解到了古代人的生活理念:没有战争、暴政、苛捐杂税,内心安宁平静,生活上能够丰衣足食。插秧歌这首诗是诗人没有像晚唐诗人李绅那样抱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同情去表现劳动人民的生活,也不像范成大那样具体深刻地揭露残酷剥削,同情农民疾苦,而是抱着欣赏的态度,客观地表现劳动场面,其间也流露出诗人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劳动本身的滋味劳动本身的滋味 劳动,辛苦繁忙劳动,辛苦繁忙 劳动者们却甘之乐之劳动者们却甘之乐之 在辛苦中收获快乐,也就生出了美在辛苦中收获快乐,也就生出了美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只有劳动的人生才称得上是幸福的只有劳动的人生才称得上是幸福的人生。人生。劳动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劳动是
22、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劳作,我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劳作,我们要勇于在艰苦的劳动中净化灵魂、磨们要勇于在艰苦的劳动中净化灵魂、磨炼意志,坚定信念炼意志,坚定信念。习近平习近平【知识运用】【知识运用】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插秧歌 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插田歌(节选)唐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翻译:冈上头花草一抹齐,燕子飞东呵又飞西。远望田塍像条线呵,一片白水波光参差。
23、农妇穿着白麻布裙,农夫披着绿草蓑衣。一齐唱起田中歌呀,轻声细语好似竹枝词。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诗首联写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老少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抛”“接”“拔”“插”四个动作,自然流畅,勾勒出插秧工作的繁忙情形。B杨诗尾联以田夫的口吻说秧苗还未栽稳,稻田还没有插完,让送饭人把饭放下,赶紧回去照看好家里的鸭和鹅。C刘诗以花鸟发端,勾勒出一幅意趣盎然的画面:山冈上面花草繁密茂盛,燕子飞东又飞西;远远望去,田埂笔直如线,秧田里一片白水波光参差。D刘诗用简练的笔触,刻画了农民夫妇的形象:农妇穿着白麻布做的衣裙,农夫披着绿草编的蓑衣,一起唱起田中歌,轻声细语的唱和很像竹枝词。B 答案:B(“赶紧回去照看好那帮鸭鹅”理解有误,应该是“要看管好饲养的鹅与雏鸭,提防他们来捣乱。另外,从整体上看,插秧歌每联的着笔角度都不一样:首联正面写插秧场景,颔联写劳动时的大雨情景,颈联写劳动的紧张程度,尾联写田夫的嘱咐,则暗指插秧繁忙,)2.如果说杨诗的劳动者是“繁忙”的,那么刘诗的劳动者则是“轻松愉快”的。请你结合诗句对刘诗劳动者的“轻松愉快”进行简析。答案:美景让其轻松:环境优美,草长鸟飞,水田潋滟;穿戴显其轻松:农民夫妇白裙绿衣,穿戴与景色相谐。唱和表露其轻松愉快:他们一边劳动,一边唱和,声音缠绵柔媚,就像竹枝词的音调。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