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2023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创造宣言同步作业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0课创造宣言 1.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中伤(zhng)遁词(xn)参天大树(cn) B.豢养(hun)儒夫(nu)先知先觉(ju) C.倘使(tng)剃头(t)耕读渔樵(jio) D.祠堂(c)烟囱(cng)血脉相承(xi) 2.下列加粗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黄老师这一笔,犹如画龙点睛,使画中的人物更加生动传神了。 B.你如果因为这点挫折便自暴自弃,那这辈子都难有所成就了 C.谁愿意在你走投无路时伸出援手,那人就是你真正的朋友。 D.过去的这里山穷水尽,如今已是牛羊成群,果树成林的“
2、赛江南”了。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石板上青幽幽的,宽敞阴凉,由不得人不去坐一坐、躺一躺。 B.老人、青年和孩子们,纷纷涌向那青青山坡几十年前革命英雄奋勇抗战的地方。 C.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D.一所安静的学校,一间安静的教室,一位心情平静的教师和一群能自由思想的学生,是我对教育的期待。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先确立中心论点再批驳错误观点。 B.本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 C.作者在本文中反驳了五种错误观点。 D.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5.找出下面句中的错别
3、字并改正。 (1)在刀法之交响中,投入一丝一毫的杂声,都是中伤整个的和协。() (2)粮水断绝、众判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 (3)爱心是对幼者无私的教化,虽鲁顿无知而不舍;爱心是对长辈日夜的关怀,虽贫病交加而不弃。() (4)那片庄稼经过清水的灌概,正在苗壮地成长。() 6.填空。 (1)陶行知,安徽歙县人,教育家。主要教育思想是“_”,代表作有中国教育改造中国大众教育问题等。罗丹,_(国籍)雕塑家、艺术理论家,代表作有_青铜时代等。歌德,_(国籍)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代表作有浮士德_等。 (2)易经又称_,儒家经典之一,相传是_(人
4、名)在狱中所作。 7.清代文学家张潮曾在幽梦影中为我们留下了两副尚未完成的对联,请你从中任选一副写出对句。 予尝偶得句,亦殊可喜,惜无佳对,遂未成诗。其一为“枯叶带虫飞”,其一为“乡月大于城”。姑存之,以俟异日。 选句:_对句:_ 8.根据下面材料,给“创造”下个定义,不超过30字。 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创造包括思维活动和行为活动。创造一定要获得成果。形形色色的创造成果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精神性的,即新的认识;另一类是物质性的,即新的事物。这些创造成果不管以何种形式表现出来,都必须具备“首次获得”这个必要条件。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创产品是指有文化内涵的创新性产品,包括文化
5、旅游纪念品、家居日用品等,是文创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文创产业呈现高速发展趋势,产值不断提高,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 【材料二】在济南市博物馆文创设计大赛成果展上,国宝级文物西汉彩绘负壶陶鸠被巧妙设计成了一套荼具。古老的文化资源走出博物馆,走进普通人的生活,成为当下的一股文化新潮流。 【材料三】国内已有2500多家博物馆、美术馆等进行文创产品的开发,如故宫博物院、苏州博物馆等。从目前国内博物馆文创产品来看,绝大多数博物馆走的都是“卖萌”路线。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可是细细盘点,多是文具、服饰、工艺品。对于文创产品,有“点赞派”,也有“吐槽派”,双方各执一词。 (1)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
6、二】,归纳文创产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2)【材料三】提到了对“文创产品”的两种态度,你支持哪一派?请你就材料“故宫文创长这样”中介绍的文创产品,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不超过40字) 10.创造宣言第4段中说:“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以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画龙点睛。”如何理解本句中的比喻手法?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学生的精神 陶行知 现在中国许多学生及一般教员,有一个很大的通病,就是容易“自满”,不论研究何种学科,只有相当的了解,即洋洋自得、心满意足。中国“四书”中有两句话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真是千古不灭的格言,并且是两句不能分开的话。因为要“学而不厌”,
7、才能够做到“诲人不倦”。所以学生求学,固然要“学而不厌”,就是当了教员,还是要继续“学而不厌”。这可说是我现在要讲的学生的精神的先决问题。 现在开始讲学生的精神了。学生的精神大约分为三点。 学生求学须具有科学的精神。我们不论研究什么学科,总要看一个明白,想一个透彻,多发些疑问,切不可武断盲从。例如别人要我们信仰国家主义,我们必须明了国家主义的内容是否合于现代社会,才定信仰不信仰的方针。其他,社会主义亦然,无政府主义亦然尤其我们研究科学之时,碰到了一个问题,“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因为我们自己知道自己不知的地方,那还有能够知道的一日;倘若不知的而认为知,那么,不知道的终究没有知道的日子了。这
8、可说是自己斩断自己求学的机能。所以我们学生求学,第一步就要有科学的精神。 要改造社会必具有委婉的精神。我们在任何环境里面做事,不可过于急进。譬如园丁栽花木,倘只执一镰斧,乱砍荆棘,我相信花木亦必随之而受伤。务须从旁着想,怎样才能使荆棘去掉,那么,非用委婉的功夫不可。改造社会也是一样。尤其是我们学生,因为是领导民众的中坚分子,倘用快刀斩乱麻的手段,必使一般民众起畏惧之心,还怎样讲改造社会?所以我们要改造社会,也需要用委婉的精神,走到民众前头,慢慢地领他们向前走,并且还要告示他们向前走的方法。如此才有改造社会的希望。不然,任你如何轰轰烈烈倡导改造社会,社会还是不能改造的。 应付环境必具有坚强人格和
9、百折不回的精神。我们处在任何环境里面,必抱有坚强人格,不可自由摇动,尤其到了利害生死关头之时,必富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这才算得一个真正的大丈夫,真正的国民。现在中国学生在普通情形的时候,各人的性格,好像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到危急存亡利害相冲的关头,就看得清清楚楚,各人露出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我们处在任何的环境里面,坚强不摇的人格及不屈不挠的精神,是绝不能少的,尤其在我们学生时代。 学生的精神,大概分为上列三点。我觉得今日的学生及教员,是必须具备学生的精神的。 (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3)下面
10、的材料是原文中的事实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为什么? 我现在举一段历史例子给诸君听,就是明朝的方孝孺先生,燕王朱棣篡位之时,使他起草即位诏书,他大书“燕王篡位”四宇,因此被诛十族。燕王篡位之时,势力胜过现在的任何军阀,但不能压倒方先生一笔锥。 (4)请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项“遁”读“dn”;项“樵”读“qio”;D项“血”读“xu”。 2.答案:D 解析:“山穷水尽”的意思是山和水都到了尽头,前面再没有路可走了,比喻陷入绝境。与语境不符。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标点的正确使用与修改能力。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
11、辅助工具。它帮助人们确切地表达思想感情和理解书面语言。要做到结合语境,准确规范地使用标点。A项使用错误,“坐一坐”和“躺一躺”两个分句之间应该用逗号隔开。 4.答案:A 解析:本文用了驳论文“先破后立”的写法,先通过事例论证错误观点,再在此基础上阐述正确的观点。 5.答案:(1)协改为谐(2)判改为叛(3)顿改为钝(4)概改为溉 6.答案:(1)生活教育;法国;思想者;德国;少年维特之烦恼 (2)周易;周文王 7.答案:【示例一】枯叶带虫飞;落花伴蝶眠(或:春风和蝉鸣)【示例二】乡月大于城;幽篁秀于林(或:秋叶红于霞) 8.答案:创造是人首次获得精神性或物质性成果的思维和行为活动。 解析:本题
12、考查语言表达应用之压缩语段的能力。理解段意可知,主要内容是表述创造有两种类型的成果,然后用引号重点表达了“首次获得”这一内容,所下定义一定要包含这两项内容,最后注意字数要求。 9.答案:(1)产生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发展;广泛传播产品文化,让古老的文化资源走进普通人的生活。 (2)示例一:我支持“点赞派”。文创产品顺应时代潮流,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巧妙结合,给人们生活带来无限的、新颖的创意的同时又传播着传统历史文化。“胤禛美人图”APP通过高科技手段,让大众更直接地接触古代服饰、器物等,又非常便捷,不受博物馆观赏的限制,对文化普及的作用不言而喻。 示例二:我支持“吐槽派”。文创产品看似好玩创新,
13、但是很多文创是将传统文化中比如官帽、朝珠等随意再加工,这是对历史文物的不尊重。失去了对文物的敬畏,又何来对其保护? 解析:(1)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筛选符合题意的内容概括作答。依掘【材料一】的“我国文创产业呈现高速发展趋势,产值不断提高,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和【材料二】的“古老的文化资源走出博物馆,走进普通人的生活,成为当下的一股文化新潮流”可概括出答案。(2)开放性试题。解答此类题目,可在结合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和自己的理解阐述观点。可赞同,也可以反对,答案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即可。 10.答案:用“刀法”比喻教育方法。用“万像”比喻众多教育对象。用“画龙点睛”比喻使众多教育对
14、象成才。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根据课文第3段第三句话可知,教育者所造的“石像”比喻的是“真善美的活人”,即受教育者,因此“万像”自然就是“众多的受教育者”。既然把教育比作“塑像”,原句的本义就是“教育得不好(教育方法不好),则全体(众多、大多数)受教育者被毁;教育得好(教育方法好),则全体(众多、大多数)受教育者成才”。于是,三个本体便顺理成章地凸显出来了。 11.答案:(1)今日的学生及教员,要有学生的精神。 (2)比喻论证。将学生改造社会比作园丁栽花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要改造社会必具有委婉的精神”这一论点,使说理更加通俗易懂,更易于读者理解。 (3)放在第段
15、最合适。因为方孝孺的事例表现了读书人具有坚强的人格,这和第段的论点“应付环境必具有坚强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相符。 (4)首先由中国学生和一般教员容易自满的通病,引出论题“学生的精神”;接着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论述学生必须其有三种精神;最后总结全文,点明中心论点。 解析:(1)中心论点的总结有以下方法:一是在原文中找,二是根据内容自己概括。中心论点在文中的位置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一在文章题目中,二在文章开头,三在文章结尾。根据文章结尾“学生的精神,大概分为上列三点。我觉得今日的学生及教员,是必须具备学生的精神的”可总结本文的中心论点为:今日的学生及教员,要有学生的
16、精神。 (2)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画线句将学生改造社会比作园丁栽花木,这是运用了比喻论证,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要改造社会必具有委婉的精神”这一论点,使说理更加通俗易懂。 (3)首先要明白论据的内容,然后分析各段所论述的观点,看这个论据与哪一段的观点一致即可。材料中,方孝孺不畏惧燕王,燕王的势力“不能压倒方先生一笔锥”,体现了读书人具有坚强的人格,这和第段的观点“应付环境必具有坚强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相符。 (4)解答论证思路类题,在厘清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的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将段落大意连缀起来即可。作者首先在第段由中国学生和一般教员容易自满的通病,引出论题“学生的精神”;接着第至段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论述学生必须具有三种精神;最后总结全文,点明中心论点。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