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测评考试试题(湘教版I)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mm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嫦娥四号”于2018年12月8日2:23分(北京时间)发射升空,其探测
2、器将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展开月球背面的探测,开启中国探月工程新旅程。据此完成13题。1.月球所在的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是A.河外星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地月系2.可能对“嫦娥四号”向地球表面传送的信息产生干扰的是A.太阳辐射 B.太阳活动 C.月球引力 D.地球运动3.“嫦娥四号”发射时,国际标准时间是A.7日18时23分 B.8日18时23分 C.8日10
3、时23分 D.7日10时23分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保护区”是世界著名的岩球地质公园,一堆堆硕大的圆形石头,鬼斧神工般排列在一起,蔚为壮观。其实这里的圆形大石头不是大理岩,而是典型的花岗岩。右图示意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石球景观。据此完成4、5题。4.“魔鬼大理岩”属于A.侵入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喷出岩5.图片中形态各异的大石头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A.固结成岩变质作用风化剥蚀 B.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C.地壳抬升风化剥蚀岩浆侵入
4、 D.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变质作用2018年5月9日2时28分,高分五号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下图示意大气的垂直分层。据此完成68题。6.高分五号卫星在升空过程中,气温的垂直变化规律是A.不断上升 B.不断下降 C.先降再升再降再升 D.先升再降再升再降7.高分五号穿过的对流层大气的特点是A.气流水平运动明显 B.有极光现象发生 C.大气层比较稳定 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8.对流层大气的能量源泉是A.地面辐射 B.地热能 &nb
5、sp; C.核能 D.太阳辐射山西省某中学学生以单面教学楼教室门内外的空气流动为例说明热力环流原理。下图示意教室内外空气流动方式。据此完成9、10题。9.冬季,教室内外的空气流动方向是A. B. C. D.10.与该地理原理密切相关的地理现象是A.极光 B.海陆风 C.流星 D.磁暴2018年11月上旬某城市经历了一次天气系统过境,下图示意某同络获取的该城市11月4日日的天气预报。据此完成11、12题
6、。11.2018年11月上旬经过该城市的天气系统是A.冷锋 B.暖锋 C.准静止锋 D.高压系统12.该城市在11月6日夜间气温较低的原因是A.暖气团影响明显 B.地面辐射弱 C.大气逆辐射弱 D.气压降低读某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13、14题。13.甲处是世界著名渔场,与之对应的洋流剖面示意图是14.该洋流可能使沿岸地区A.干旱加剧 B.极端天气增多 C.气温升高 &nbs
7、p; D.地震频发读地质时期某阶段的气候变化图,完成15、16题。15.中生代末期至新生代早期,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是A.气温上升、降水增多 B.气温上升、降水减少C.气温下降、降水增多 D.气温下降、降水减少16.中生代末期,陆地上大规模灭绝的生物是A.原始鱼类 B.被子植物 C.爬行动物 D.哺乳动物塔里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下图示意塔里木盆地
8、城镇分布。据此完成17、18题。17.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A.山前冲积扇 B.山谷地带 C.盆地中部 D.山间低地18.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水源 C.气候 D.土壤太原天龙山旅游公路于2018年年底通车,因其一段高架桥热爆网络。三层设计的回旋式高架桥耸立云端,行走在上,仿佛在玩“过山车”。据此完成19、20题。19.该段公路蜿蜒曲折,回旋多层设计是因为A.河流较多,河谷深邃 &nbs
9、p; B.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C.沿线地势陡,坡度大 D.发展沿线旅游业的需要20.通车后将A.缓解人口压力 B.促进太原市旅游业发展 C.推动煤炭工业发展 D.缩短太原市与其他城市的距离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合计60分)21.【地理实验】(14分)实验名称:流水侵蚀与堆积地貌形成实验资料:实验器材:木板和木条制成的可升降木槽(如右图),颗粒大小不同的砾石、砂石、粉砂,粘土,矿泉水5瓶,直尺、量角器各一把等。实验操作:在木槽斜面A中,铺上厚度约10厘米的
10、砂、砾、粘土混合物层。将A面的倾斜角度调整为30,取一瓶水,自斜面A顶端缓缓倒水,使水流呈线状,观察A、B面上砂层的变化,并加以记录。重复上述步,将水增加为两瓶,对比观察A、B面上砂层的变化差异,并加以记录。将A面的倾斜角度调整为40,重复上述步(两瓶水),观察A、B面上砂层的变化情况,并加以记录。实验记录:实验思考:(1)据实验推测流水侵蚀作用与径流量、坡度的关系。(4分)(2)实验小组在实验记录单上忘记了填写B面上颗粒物质分布特征。请从颗粒物的堆积形状及颗粒物大小排列,推测实验中B面上沉积颗粒物质的水平分布特征。(4分)(3)下图为地质学家在野外拍摄的地理景观图,说明其形成过程。(6分)2
11、2.【社会调查】(16分)调查任务:城市内涝调查资料:资料一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下图示意城市水循环。资料二 某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水循环数据比较表(单位:mm)。调查思考:(1)指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水循环环节。(4分)(2)根据表中数据变化,判断易发生内涝的地区,并说明原因。(8分)(3)每到汛期,我国许多城市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内涝。为缓解城市内涝,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任选其中一项措施,从水循环角度说明它的作用。(4分)甲:设计下凹式绿化带乙:铺设透水方孔砖23.【案例分析】(16分)
12、案例名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案例资料: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案例思考:(1)说出A、B两区域自然带(基带)的名称,并指出引起A、B两大自然带差异的主导因素。(6分)(2)运用陆地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简要分析黄土高原植被破坏对当地地理环境的影响。(6分)(3)结合上述案例,简要归纳陆地环境整体性的表现。(4分)24.【研究性学习】(14分)课题名称:喀斯特地貌课题资料: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等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水和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后者可溶于水。在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如路南石林、织金洞等著名景区。下图示意某地理课题组搜集的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图片(图中序号顺序被打乱)。课题思考:(1)根据资料,将搜集到的图片按照喀斯特地貌发育过程的先后进行排序。(4分)(2)根据成因判断图中的岩石类型,并说明该类岩石的特征。(6分)(3)列举图中的地下喀斯特地貌名称。(4分) - 10 -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