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作业精选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上第08课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基础练习】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内:同“纳”,结交 B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要:求取 C自贼者也贼:小人 D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保:使安定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及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人之有是四端也 A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B知皆扩而充之矣 C人皆有不忍人之心D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B无欲速,无见小利 C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D若火之始然 4下列关于孟子相关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A孟子由“不忍人之心”推导出“行不忍人之政”,以情感为基础,推出理性结论,影响深远。 B虽然孟子周游列国受到礼遇,但他的政治主张却被讥为“迂阔”,其政治理想并没有能够实现,所以其晚年和孔子一样退而著述。 C孟子原本并不在儒家经典之列,直到南宋朱熹将孟子列为“五经”之一,其地位才最终确立。 D孟子和论语都属于以记言为主的语体文,但后者简约、含蓄,前者则长于论辩,气势磅礴。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以人突然看见小孩子将要掉入井里的反应为依据,论证人有一种本能,即“”。 (2)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由不忍人之心而推导出“四端”,并用比喻句“,”形象地说明其
3、于人的重要性。 (3)在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中,孟子论及“仁义礼智”扩充推广的积极作用时所说的两句是“,”。 6请为下面文段写一个点明中心、统领全段的起始句。 论语是语录体散文,所记孔子言论,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形象生动,精练简洁,带有格言意味。孟子用语警辟,比喻精当,往往借助形象议论说理,深入浅出。庄子想象丰富,汪洋恣肆,总能为其所说的道理创造出生动的寓言故事,全书仿佛是由寓言故事连缀而成。其他诸子散文,如墨子荀子韩非子等,也都具有这一特色。 答: 【基础阅读】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
4、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选自孟子.公孙丑上) (2)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
5、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 曰:“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 王笑曰:“是诚何心哉?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曰:“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6、”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曰:“否。” “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然则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 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 (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7下列对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怵惕:惊骇 B自贼者也贼:伤害 C以羊易之易:交易 D百姓皆以王为爱也爱:吝惜 8下列各组词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非恶其声而然也彼恶知之 B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C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而不足以举一羽 D若火之始然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9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8、是() 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 B知皆扩而充之矣 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 C于我心有戚戚焉 在我心里产生了触动 D挟太山以超北海 一个人背着泰山超过渤海 10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文段(1)中孟子高度重视“恻隐、羞恶、辞让、是非”这四种心。 B文段(2)中孟子亲眼看到梁惠王可怜牛,判断他可以实行王道。 C两个文段中均采用的排比手法,凸显了孟子的雄辩语言艺术智慧。 D两个文段中孟子都运用了喻证法阐述自身观点,让他人容易理解。 11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12两则文段中都提到了“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9、”“天下可运于掌”,结合两则文段,归纳总结孟子治天下运于掌的前提条件及具体表现。 【提升阅读】 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怜悯是人的天性(节选) (法国)卢梭 我们不可像霍布斯那样,因为人没有任何善的观念,便认为人天生是恶人:因为人不知道什么是美德,便认为人是邪恶的;人从来不对他的同类效劳,因为他认为他对他们没有任何义务;人自认为他有取得自己所需之物的权利,因此便以为他自己是整个宇宙的唯一的主人。既然这位作者是根据他自己提出的原则进行推理的,他的论点就应该这样来表述:我们在自然状态中对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存的关心,丝毫不妨碍他人对保护他自己的生存的关心的,因此这个状态是有利于和平的,是
10、适合于人类的。然而他在书中所说的话却恰恰相反,因为他把为了满足许许多多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一谈了:其实,这些欲望乃是社会造成的,而且,正因为人的欲望丛生才使法律成为必需的东西。既然布斯认为恶人是一个强壮的孩子,那我们就要问:野蛮人是否也是一个强壮的孩子?如果我们承认他是一个强壮的孩子,那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如果这个人强壮的时候也像他柔弱的时候那样依赖他人,那么,什么过分的事他干不出来呢?他的母亲如果不及时喂他奶,他就会打她;如果他觉得他的弟弟招他讨厌,他就会掐死他;如果别人碰撞了他或打扰了他,他就会咬别人的腿。说自然状态中的人是强壮的,与说自然状态中的
11、人需要依赖于人,这两种说法是矛盾的。人只有在处于依赖状态的时候才是柔弱的;如果他无拘无束,不依赖他人的话,他早就是很强壮的了。霍布斯没有看出:我们的法学家所说的阻碍野蛮人使用理智的原因,正好就是霍布斯本人所说的阻碍野蛮人滥用他们的官能的原因。因此,我们认为野蛮人之所以不是恶人,其原因恰恰在于他不知道什么是善,因为防止他们作恶的,既不是智慧的发达,也不是法律的约束,而是欲念的平静和对恶事的无知。 此外霍布斯还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使他不至于过于为了谋求自己的幸福而损害他人,因而可以在某种情况下克制他的强烈的自尊心,或者在自尊心产生之前克制他的自爱心。
12、认为这是人类唯一具有的天然的美德。我认为怜悯心是我们这样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人最应具备的禀性,是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人类在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以前就有怜悯心了;它是那样地合乎自然,甚至动物有时候也有明显的怜悯之心的表现。且不说母兽对幼兽的温情和在危险时刻不惜牺性命保护它们,我们经常看到,就连马也是不愿意踩着一个活着的生物的身体跑过去的。一个动物在它的同类的尸体旁边走过时,总是感到不安的。走进屠宰场的动物发出的哀鸣,表明它们对所看到的恐怖情景是感同身受的。我们看到蜜蜂的寓言不得不承认人是一个有感情和同情心的生物。书中描述了一个动人的事例:一个被囚禁的人看见一头猛兽从一个母亲的怀抱里抢走了她
13、的孩子,用尖锐的牙齿咬孩子的肢体,用爪子掏取他还在跳动的内脏。他看到的这件事情虽与他个人无关,但他心中的感受是何等悲伤啊:目睹这种情景,而自己却不能对晕过去的母亲和垂死的孩子一伸援手,他难道不难过吗? 乙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孟子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
14、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13依据甲文,用判断句给“怜悯心”下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具备的定义。 14依据甲文,以下不是霍布斯观点的一项是()。 A因为没有任何善的观念,所以人天生是恶人。 B因为人不知道什么是美德,所以人是邪恶的。 C因为认为对同类无义务,所以人不对同类效劳。 D因为人是宇宙的主人,所以自然权利互不妨碍。 15甲文第段划线部分两个“既然”领起两个方法相同的反驳,下列各项中与这两个
15、反驳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A生物不变论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因为,生物不变论是一种违反客观事实的观点,违反客观事实的观点当然是错误的。 B生物不变论不符合事实,动物是发展变化的,植物是发展变化的,微生物是发展变化的,所以,生物不变论是错误的 C生物不变论是错误的,如果生物是不发展变化的,那么,古代生物和今天生物应相同,而事实上古今生物差异很大。 D生物不变论是错误的,因为,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已表明人从猿进化而来。 16甲文第段画线部分和乙文画线句在逻辑论证上有重要作用,且作用相同,请加以分析。 17甲乙两文的理论思想有相通之处,请加以概括。 【片段写作】 18下面
16、的四则材料体现出同为儒家圣人的孔子与孟子在处世态度上的细微区别。你更推崇谁的处世态度?写一段话来阐明自己的理由,不少于60字。 子曰:“道不行,乘桴(木筏)浮于海。” (论语.公冶长) 子谓颜渊曰:“用(任用)之则行(施展抱负),舍之则藏(退隐),惟我与尔有是夫!” (论语.述而) 孟子曰:“得志与民由(分享,为百姓服务)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曰:“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孟子.公孙丑下) 答: 19孟子认为仁政就是“不忍人之政”的政治,而“不忍人之政”又是“不忍人之心”的延伸。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拥有这种“不忍人之心”,他主张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你是怎么理解的?写一段议论文字,谈谈你的想法,300字左右。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