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讲义:第4讲-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演变与成熟专题概览专题概览时空定位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隋唐时期(581907年)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曲折发展和繁荣时期,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阶段特征魏晋南北朝政治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中央集权制遭到一定破坏,三省制雏形出现;选官采取九品中正制,士族势力强大经济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激烈冲突,农耕经济遭到一定破坏;经济重心逐渐南移,江南得到开发思想文化出现儒佛道“三教并存”局面;士族阶层深刻影响了中国艺术的发展方向;书法成为自觉艺术隋唐政治由政权并立到走向大一统,中央集权加强;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经济江南经
2、济进一步发展,农耕经济达到新高峰,手工业和商业繁荣思想文化政策宽松,出现了三教合流趋势;科技领先世界,文化繁荣,形成中华文化圈 第第4讲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演变与成熟讲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演变与成熟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魏晋、隋唐时期的政治(1)南北朝时期南北朝时期:三省制三省制;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选修选修1)(2)唐朝唐朝: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科举制与监察制度科举制与监察制度;唐太宗唐太宗(选修选修4)考纲要求考纲呈现考点魏晋、隋唐时期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1.魏晋南北朝: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考点魏晋
3、、隋唐时期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考点魏晋、隋唐时期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一、君主专制的演进一、君主专制的演进自主学习2.隋唐:中央实行三省六部 制。(1)内容三省:指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 、刑、工六部。(2)影响: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以后历朝基本沿袭。(3)局限:流程式分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专权问题及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误区警示误区警示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三权分立的区别二者形式上相似,都体现了分权的特点,但本质却不同。前者的目的在于强化皇权,是君
4、主专制的产物;后者的目的是防止专制,是近现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图解历史图解历史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作模式二、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削弱二、地方割据与中央集权削弱1.背景:唐朝在地方上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唐中期在地方设节度使 ,名为朝廷藩镇,实为割据势力。2.问题: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三、选官制度三、选官制度科举制科举制1.科举制的发展演变(1)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了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2)隋炀帝时开始设立进士科 ,科举制形成。(3)唐朝继承并加以完善:唐太宗时期,科举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首创武举和殿试。2.评价: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
5、情形;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及文化素养,提高了行政效率;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从追求公平公正 的角度来看,有一定的合理性;明清八股取士,阻碍着人们的思想和文化的进步,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图解历史图解历史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教材补遗教材补遗 中国古代的门阀政治1.含义:门阀政治是指中国东晋时期出现的士族与皇权的共治的历史现象,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治的变态。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的集团。它形成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从东晋末逐渐衰落。2.兴起原因(1)历史根源: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2)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的统治基础是士族
6、,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3)制度保障:九品中正制。3.特点(1)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职位。(2)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3)社会生活上: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4)文化上:崇尚清谈。4.评价:虽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统治的稳定,但缩小了选官范围,降低了统治集团的素质,造成冗员现象,不利于统治。5.衰落原因(1)经济上: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削弱了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了宗族血缘纽带。(2)文化上:文化的发展和普及使士族失去了文化优势,缩小了士族与平民的差距。(3)政治上:隋唐时期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剥夺了门阀
7、士族垄断官吏选拔的政治特权。四、监察机构四、监察机构1.汉代以后各朝都有监察机构的设置,如唐代有御史台、宋代有提点刑狱司、元代有御史台等。2.作用(1)积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 ,防止官员贪污腐败。(2)局限:专制制度 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监察官员只是帝王的耳目和工具。五、民族大融合五、民族大融合蜀国与西南少数民族联系加强,吴国境内的山越和汉族共同开发了江南,西晋内迁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与汉族联系日益密切。北六、北魏孝文帝改革六、北魏孝文帝改革(选修选修1)1.历史背景(1)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初步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生产发展
8、,民族融合 加强。(2)北魏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面临统治危机。(3)掌握朝廷实权的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积极改革。2.改革内容经济推行均田制 和新的租调制政治整顿吏治,制定官吏俸禄制;设立三长制 ;迁都洛阳文化易服装、改汉姓、通婚姻、讲汉话、改籍贯3.作用(1)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加,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2)政权封建化加速迁都洛阳以后,鲜卑族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3)促进
9、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七、唐太宗七、唐太宗(选修选修4)1.主要功绩:开启“贞观之治”的局面。(1)“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a.主观上:吸取隋亡教训,心存百姓;广揽人才,知人善任;广开言路,虚怀纳谏 ;开明开放,兼容并包。b.客观上:隋朝经济的繁荣为其奠定了基础;劳动人民辛勤劳动。(2)“贞观之治”的内容a.政治:发展和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精简了机构,提高了效率;重视法制建设,颁行唐律,肃清吏治。b.经济:延续均田制和租庸调制,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c.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开
10、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d.文教:发展隋朝科举制,重视进士科 ,扩大了统治基础。2.功过评述(1)唐太宗励精图治,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设,开创了“贞观之治 ”的局面,这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常常反省自己的行为,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3)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4)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为唐文化增添了开放多元的色彩,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尽管唐太宗晚年治国策略有不当之处,但他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对推动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11、。主题一皇权与相权之争主题一皇权与相权之争史料呈现史料呈现 史料1 隋唐以前的各朝,宰相的权力是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但隋唐以后的历代,随着封建制度的逐渐走向成熟,相权开始逐步削弱,皇权逐渐强化。史料2 内朝是侍从皇帝的宫廷机构组织。这些接近君主的近侍、仆从一旦受到皇帝的信任,就有机会参与政务、掌管机要,形成新的辅政集团。合作探究 史料3 宰相职位,尽管历代名称不尽相同,但几乎始终存在宰相设置的演进规律由实位宰相演进到虚位宰相。史料4 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这又形成了宰相官员的分权。为了弥补分权的弊端,实行事权相对集中的首长负责制就势在必行。读史指导读史指导(1)史料1反映了相
12、权与皇权的消长趋势。反映了隋唐以前的宰相拥有实权,反映出相权与皇权的消长趋势是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2)史料2反映出中枢权力的转移和决策机构的转变。(3)史料3反映的是相权的变化,表明宰相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4)史料4中,反映了用增加宰相数量来分权,反映出通过首长负责制来集权,这反映了既分权又集权的特点。问题思考问题思考(1)依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汉代宰相有无实权。提示提示有。(2)唐朝建立后,是如何分割宰相权力的?皇权和相权的总体发展趋势如何?提示提示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共议国政。趋势:强化皇权,削弱相权。史论归纳史论归纳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
13、的演变特点1.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逐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逐渐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3.宰相在中国古代行政体制中不可缺少,且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4.宰相既实行分权,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主题二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主题二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史料呈现史料呈现 史料1 与分封制相适应,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的职务世代为官。周秦汉唐历史文化十八讲 史料2 (科举制)一方面扩大了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冲破了“九品中正制”造成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封闭局面,使出身寒
14、微的知识分子也有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从政机会。另一方面,使统治集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和政治产生了相当的稳定作用。倪峻、姚立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读史指导读史指导(1)史料1选自史学专著,叙述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说明周时以出身选官,描述了世卿世禄制是与分封制相适应的选官制度。(2)史料2出自史学论文,论文题目提示了其主要内容是关于科举制的,其中说明了科举制度的作用。问题思考问题思考(1)根据史料1指出当时实行怎样的选官制度。提示提示世卿世禄制。(2)根据史料2概括实行科举制的意义。提示提示扩大了封建王朝的统治基础;突破了士族门阀垄断仕途的局面;有利于政权和社会稳
15、定。(3)综合以上史料说明选官标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提示提示由根据出身选官转变为通过考试选官。史论归纳史论归纳运用唯物史观辨析科举制的影响运用唯物史观辨析科举制的影响积极影响社会整合功能打破了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推动儒学发展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巩固国家统一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推动世界文明早在唐朝时,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的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
16、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消极影响重才轻品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于才学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官本位思想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禁锢思想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1.(2019广东广州模拟)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成为全国行
17、政运行的枢纽考点集训D解析解析从材料信息看,中央和地方机关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唐代前期,尚书省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故选D项。材料没有涉及中书省、门下省的信息,排除A项;起草诏令是中书省的职权,排除B项;尚书省管辖全国行政,有利于加强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故C项错误。2.(2018课标)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18、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C解析解析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可以大大降低宰相专权乱政的风险,有利于皇帝更全面地控制朝政,故C项正确。武则天改变了中书、门下二省的名称,并未扩大其职权,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枢机构名称的变化,与为官员晋升提供机会无关,B项错误;D项中“强化”表述有误。3.(2016课标)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D解析解析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两汉察举制采用地方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方式选拔官吏,具有范围小、任人
19、唯亲的缺陷,魏晋九品中正制以门第高低为选用标准,会导致官员素质良莠不齐,隋唐“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既可以扩大选官范围,又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鼓励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由此可见科举制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故选D项。最优秀的官吏未必能够由科举制选拔出来,A项错误;官员道德水平并不能通过科举考试得到鉴别,排除B项;科举制向社会开放,世家子弟可以通过科考入仕,C项错误。记知识结构记知识结构本讲小结背史论术语背史论术语(1)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同时,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2)从汉代的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原则。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是围绕皇权强化、中央集权加强的目的而变化的,是巩固统治的一种手段。(3)唐朝安史之乱后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