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单元 一单元一单元 主备人主备人 教 学教 学 课题课题 1 1 古诗三首古诗三首 四时田园杂兴四时田园杂兴 教教 学学 时时 间间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20202020 年年 月月 日日 总总 节节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会认“昼、耘”等 4 个生字,读准 1 个多音字“供”,会写“昼、耘、桑、 晓”4 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 。 3.理解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中蕴含的乐趣。 重点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 。 难点难点 理解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中蕴含的乐趣。 教具教具 课件课件 教学环节教学环
2、节 师生活动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自主预学,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1.单元导读。 课件出示冰心的话: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往事, 快乐也好, 辛酸也好, 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 2.导入课文题目。 (1)谈话导入:古时候,儿童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呢?你们 想知道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古诗三首 。 (2)板书课文 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3.猜读诗题。 (1) 教师引导: 童年生活历来总是诗人笔下最美的一幅 画卷,诗人范成大将带领我们感受什么样的儿童生活呢?现 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首古诗 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 。 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板书:四时田园杂兴
3、(其三 十一) (2)教师引导:猜猜诗题的意思。读了诗题,你会 有什么疑问呢? 4.了解作者。 (课件出示作者的资料) 合作共学,合作共学,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指名学生读古诗。老师相机正音: “供”读一声“ n”时表示供给,读四声“n”时表示从事;在本诗中应 该读四声。 (2) 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田园风光? (夏季) 教师引导学生:从哪个词看出来的?理解“桑阴” 。 “桑”就 是桑树, “桑阴” 就是桑树成荫了, 当桑树成荫时, 就是夏季。 (3)引导学生读出古诗的节奏。 (课件出示诗的节奏划 分)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昼夜 耘田 供耕织
4、 指名学生读,相机正音,再齐读。 (3)全班交流汇报古诗的大意。 再读课文,理清脉络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读出感情,想象画面。 (1)指名学生读“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2)结合注释说一说“耘田”和“绩麻”分别是在干什 么。 (锄草;搓麻线) (3)查工具书说一说“各当家”是什么意思。 (各忙各 的农活) (4)再读一读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全 班交流眼前浮现的画面) 2.观察插图,感悟诗境。 (1) 插图也能帮助我们感受诗情。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 文中这首诗的插图,这样的劳动在我们眼里是辛苦的、忙碌 的, 但在当时, 这种男耕女织的生活却是人人向往的。(板书:
5、劳动场景) 一天的辛苦劳动后, 回家看到妻儿各做各的事情, 这样温馨的画面,使劳动的疲倦、劳累一扫而光,这种快乐 与满足就是从劳动中得到的。难怪诗人看到村子里那繁忙而 井然有序的劳动场面时,不禁感叹(学生接读)昼出耘 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2) 不只是村子里的男男女女各尽所能, 做着分内的事 情,就连小孩子们也(学生接读)童孙未解供耕织,也 傍桑阴学种瓜。从诗中描述的小孩子学种瓜的情景中,你又 获得了怎样的感受呢? 3.想象画面,体会乐趣。 (1)指名学生读“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 (2)结合注释说一说“解” “供” “傍”和“阴”分别是 什么意思。 (懂得;从事;靠近;
6、树荫) (3) 再读一读这两句诗, 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 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全班自由交流) 4.教师相机小结:能帮家里做力所能及的事,劳动也是快乐 的。 (板书:勤劳)一起快乐地读最后两句(学生接读)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拓展延学,拓展延学, 生发问题生发问题 1.读出诗味,体会诗情。 (1) 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之情) (2) 村庄儿女日夜劳作, 虽然繁忙、 辛劳, 但十分快乐, 孩子虽然不懂耕织,却爱学做农活,也是快乐的。 (板书:童 趣、孩子)这样和谐、温馨的劳动场面感染了诗人,让
7、他深 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爱上了这里勤劳朴实的人们,更爱上 了这温馨美好的田园生活。 2.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单元单元 一单元一单元 主备人主备人 教 学教 学 课题课题 1 1 古诗三首古诗三首 稚子弄冰稚子弄冰 教教 学学 时时 间间 第第 2 2 课时课时 20202020 年年 月月 日日 总总 节节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会认“稚”1 个生字,会写“晓”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稚子弄冰 。 3.理解古诗稚子弄冰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 。 难点难点 理解诗句,
8、想象画面,体会诗中蕴含的乐趣。 教具教具 课件课件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自主预学,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 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时期,你们正经 历着人生的快乐时光,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是美 好的。古时候,儿童的生活是怎样的呢?在许多喜爱 儿童和富有童心的诗人为我们留下的诗词中,我们能 清晰地看到古时候孩童的生活情景。现在我们就一起 来学习第二首古诗稚子弄冰 。 2.板书诗题,齐读诗题。 (板书:稚子弄冰) 3.指名学生猜诗题的意思。 师总结: “稚子”是指幼小的孩子, “弄”是玩的 意思,古诗题目的意思是幼小的孩子玩冰。
9、4.了解诗人杨万里。 (课件出示诗人的资料) 5.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合作共学,合作共学,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初读古诗,感知诗意初读古诗,感知诗意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指名读古诗,相机正音: “钲”应读“zhn” , “磬” 应读“qn” 。 (2)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发生的事?(冬季) (3)给古诗划分节奏,引导朗诵古诗。 (课件出示诗的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课件出示:稚子 玉磬 指名学生读,相机正音,再齐读。 3.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汉字“晓” 。 (学生观察老师范写 学生练写) 4.运用学法,理解诗意。 (1)让学生运用第一首古诗的学法,自学这首古诗,理 解诗意。 (课件出
10、示自学提示) 课件出示 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诗意。 读古诗,想象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 (2)全班交流汇报古诗的大意。 5.教师相机小结:清晨,儿童将铜盆里结冻的冰块剜下 来,用带来的丝线穿起来当钲来敲打。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 样穿越树林,冰忽然落在地上发出像玉石碎裂一样的声音。 品读古诗,想象诗境品读古诗,想象诗境 1.读出感情,想象画面。 (1)指名学生读“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 (2)结合注释说一说“稚子” “金盆脱晓冰” “钲”分别 是什么意思。 (幼小的孩子;早晨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一 种金属打击乐器) (3) 再读一读这两句诗, 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 景,体会其
11、中的乐趣。 (全班自由交流) 2.想象画面,体会情境。 (1)指名学生读“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 (2)结合注释说一说“磬” “玻璃”分别是什么意思。 (一种用玉或石制成的打击乐器; 一种天然玉石, 也叫水玉, 并不是现在的玻璃) (3)再读一读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全 班交流眼前浮现的画面) 3.多么调皮的孩子,他从金属盆里把冰取出来(学 生接读)稚子金盆脱晓冰;多么聪明的孩子,他用彩色的线 把冰块穿起来当作银锣来敲(学生接读)彩丝穿取当银 钲;多么快乐的孩子,敲出的声音像玉磬一样穿越树林,真 好听(学生接读)敲成玉磬穿林响;多么沮丧的孩子, 冰忽然落在地上发出像美
12、玉摔碎的破裂声(学生接读) 忽作玻璃碎地声。 4.教师小结:快乐也好沮丧也好,对孩子来说都是心动 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对作者来说,他多么羡慕这个无忧无 虑、聪明可爱的孩子啊。 拓展延学,拓展延学, 生发问题生发问题 品读古诗,想象诗境品读古诗,想象诗境 1.读出诗味,体会诗情。 (1)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圈出这首诗中的动词。 (脱、穿、敲、碎) (3)从这几个动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这首诗通过对小孩子一系列动作的描写, 如 “脱” 字, 形象传神地写出了孩子剜冰的样子,表现了孩子的天 真烂漫。 (4)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 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13、之情)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单元单元 一单元一单元 主备人主备人 教 学教 学 课题课题 1 1 古诗三首古诗三首 村晚村晚 教教 学学 时时 间间 第第 3 3 课时课时 20202020 年年 月月 日日 总总 节节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 会认“漪”1 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村晚 。 .理解古诗村晚的意思,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 。 难点难点 理解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中蕴含的乐趣。 教具教具 课件课件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自主调控区 自
14、主预学,自主预学,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了两首关于古时候儿童田园生活 的古诗,一首诗通过小孩子学种瓜来体现孩子们的天 真可爱,一首诗通过孩子因冰块做成的打击乐器摔碎 而失落沮丧来表现孩子的聪明、天真。你们还能背诵 这两首诗吗?谁愿意背一背这两首诗? 2.谈话引出作者。 这节课我们要领略的是宋代乡村的一段美丽风 光。这段风光是一位诗人带给我们的,他的名字叫雷 震。 3.板书诗题,齐读诗题。 (板书:村晚) 4.读了诗题,你想到了什么? “村晚”的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所以这首诗描 绘的是乡村傍晚的景色。 5.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1)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首古诗,我们学
15、习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和稚子弄冰用 了哪些学习方法? 学生交流学习古诗的方法: 借助注释、 查工具书、 结合课文插图理解、小组交流讨论等。 (2) 运用这些方法自学古诗 村晚 , 理解诗意。 课件出示 正确、流利地朗诵古诗村晚 。 利用注释、工具书和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 理解诗意。 6.教师小结: 诗人抓住了对景物和人的描写。(板 书景:草、水、山、日;板书人:归、横、吹)整首 诗描绘了一幅牧童骑牛吹笛晚归图。 合作共学,合作共学,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品读古诗,想象诗境品读古诗,想象诗境 1.读出感情,想象画面。 (1)指名学生读“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 浸寒漪” 。 (2)结合注释说
16、一说“陂” “漪”分别是什么意 思。 (池岸;水中的波纹) (3)再读一读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 面?(全班交流眼前浮现的画面) 2.想象画面,体会情境。 (1)指名学生读“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 信口吹” 。 (2)结合注释说一说“腔” “信口”分别是什么 意思。 (曲调;随口) (3)再读一读这两句诗,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 怎样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 3.乡村的晚景多美啊(学生接读)草满池塘 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的生活多么悠闲自在 呀(学生接读)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 吹。 4.教师小结: 村晚这首古诗描写了乡村傍晚 时的景色,给人一种无限的遐想,特别是牧童骑在牛 背
17、上随意吹着短笛的悠闲自在,让人无比向往。 诵读古诗,感悟诗情诵读古诗,感悟诗情 1.读出感情,体会诗情。 (1)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 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1)全体师生在配乐中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村晚 。 (2)学生自由背诵古诗村晚 。 拓展延学,拓展延学, 生发问题生发问题 对比阅读,感悟表达对比阅读,感悟表达 1.现在我们已经学完三首关于古时候儿童田园 生活的古诗,请比较一下这三首诗有什么异同?四人 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2.全班学生交流汇报并填表。 (课件出示表格的 3.教师小结:这三首古诗都向我
18、们展示了古时候 儿童生活的情景,只是写的事情不同, 四时田园杂 兴 (其三十一)写了夏天孩子们学着大人在桑树下 种瓜的事情; 稚子弄冰写了冬天孩子们剜冰,用 彩线将冰穿起来当打击乐器,冰块摔碎了孩子们失落 沮丧的事情; 村晚写了傍晚,牧童骑在牛背上吹 笛归来的事情。三位诗人都善于捕捉儿童在做某件事 时某一个瞬间的情景,来体现田园生活的美好。我们 在今后的习作中也要留心观察,捕捉某件事中的某一 个瞬间的情景,掌握由面到点的写法。 4.完成课后小练笔。 (1)这三首古诗中所描绘的田园风光都很美, 都体现了古代儿童的有趣可爱,古代田园生活的和谐 美好。请同学们根据诗歌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 的一首
19、改写成短文。 (2)学生自由完成小练笔。 (老师相机指导) (3)用展示台展示写得好的小练笔。 5.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共 60 首,这也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请同学们课后去搜 集这组古诗中的其他古诗,读一读,背一背。 【设计意图】利用表格的形式,找出三首古诗的 异同,让学生一目了然,利用古诗中描绘的情景指导 学生注意捕捉生活中某件事的某一个瞬间,了解由面 到点的写作方法。指导学生写小练笔,意在激发学生 的想象力,读写结合。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单元单元 一单元一单元 主备人主备人 教 学教 学 课题课题 2 2 祖父的园子祖父的园子 教教 学学 时时 间间 第第 1
20、 1 课时课时 20202020 年年 月月 日日 总总 节节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会认“蚱、啃、樱”等 10 个生字,读准 1 个多音字“晃” ,会写“蝴、 蚂、蚱”等 14 个字,正确读写“蝴蝶、蜻蜓、蚂蚱”等 11 个词语。 2.默读课文,感知“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体会祖父的园子的特 别之处。 重点重点 默读课文,感知“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体会祖父的园子的特别 之处。 难点难点 品读描写园中景物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 教具教具 课件课件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自主预学,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 每一个人都有自
21、己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心酸 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今天我 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一个小女孩向我们讲述的 她的童年往事,这个小女孩叫萧红。 2.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板书:祖父 的园子) 3.过渡:萧红为什么会对祖父的园子如此念念不忘 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一生魂牵梦萦的园子。 合作共学,合作共学,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 读准字音, 读通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检查字词学习。课件出示 第一组:蚂蚱 蜻蜓 蚂蚱 蚌壳 第二组:樱桃 谷穗 倭瓜 第三组:拔草 铲地 割草 第四组:圆滚滚 明晃晃 毛
22、嘟嘟 蓝悠悠 (1)指名分组读,教师相机正音。 (2)引导发现:你发现这几组词有什么特点? 3.重点指导“樱、承、瓢、逛”4 个笔画较多的字。 (1)指导写 “樱”字。 (学生观察老师范写 学生练写) (2)指导写“承”字。最后两笔不要连写。 (3)指导写“瓢”字。右边是“瓜” ,不要写成 “爪” 。 (4)指导写“逛”字。注意不要漏掉“辶” 。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小组讨论: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课文主要 写了园子里的景象以及园子里发生的趣事) 走进园子,感受美景走进园子,感受美景 1.教师引导:作者记忆中的园子是怎样的呢?让 我们跟随作者一起走进这个园子。快速浏览课文,找 出文中哪几
23、个自然段直接描写了园子中的景物。 (1 3 自然段) 2.指名读第 1 自然段,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园 子?(指名学生回答) 3.全班学生交流,老师相机概括。 课件出示 动物多: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 颜色美:蝴蝶白、黄、红中带着金粉;蜻蜓 金;蚂蚱绿 形态美:蜜蜂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胖乎 乎、圆滚滚、像小毛球似的 4.教师小结: 作者在这段对园子的描写中,不仅 写了好看的,还写了不好看的,不仅写了昆虫的色彩 还写了昆虫的样子,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是一个五彩缤 纷、丰富多彩的园子。齐读第 1 自然段,共同感受这 幅五彩缤纷的画面。 (齐读) 5.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大花园!仅仅只有这些小昆
24、 虫吗?(联系下文可知还有天上飞的,地上长的,果 然是样样都有) 拓展延学,拓展延学, 生发问题生发问题 1.默读课文第 416 自然段,说说“我”和祖父 在园子里做了什么?(栽花、拔草、种菜、铲地、嬉 戏、浇水) 2.这六件事都体现了一个什么字?(乐)还体现 了一个什么词?(自由) 3.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祖父的园子不仅景色美, 样样都有, 而且给 “我” 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快乐和自由,难怪“我”对祖父的 园子念念不忘! 【设计意图】这部分的设计是针对课后第一题来完成 的,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我”和祖父在园子里 做的六件事,感受祖父的园子的特别之处。初识祖父 的园子,从整体上把握课
25、文内容,感受园中的快乐和 自由。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单元单元 一单元一单元 主备人主备人 教 学教 学 课题课题 2 2 祖父的园子祖父的园子 教教 学学 时时 间间 第第 2 2 课时课时 20202020 年年 月月 日日 总总 节节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品读描写园中景物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阅读链接”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重点 默读课文,感知“我”和祖父在园子里的活动,体会祖父的园子的特别 之处。 难点难点 品读描写园中景物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 教具教具 课件课件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师生活动 自主调
26、控区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自主预学,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1.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跟着祖父在园 子里做了六件事,是哪六件事?(栽花、拔草、种菜、 铲地、嬉戏、浇水) 2.浏览课文第 416 自然段,想一想“我”在园 子里做的哪一件事最有趣,为什么?抓住关键词句, 谈谈自己的感受。 (全班汇报交流) (1)预设一。 课件出示 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 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不过 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 反而把它踢飞了。 哪几个词让你感到特别有趣?(东一脚西一 脚、瞎闹、踢飞了) 老师先指名学生表演这几个动作,再指名学生 回答:你
27、在瞎闹时的心情怎样?(板书:快乐) 指名学生读出这份快乐。教师小结:踢出的是 泥土和种子,可飞出去的却是快乐! (2)预设二。 (课件出示课文第 5 想象“我”铲过的地是什么样的?(该铲的没 铲,不该铲的却被铲掉了) 想象 “我” 铲地的动作是怎样的? (伏在地上, 用锄头乱钩一阵) 教师小结:边读边想象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发 现!以后要多运用这种学习方法。 (3)预设三。 课件出示 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 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 “下雨啰!下雨啰!” “把水往天空一扬”中,这一扬,你看到了什 么?感受到了什么? 作者把自己淋湿了,像只落汤鸡。我感受到了
28、她 的自由畅快。 指导朗读。 教师小结:作者扬起的不仅是水,更是她的无 忧无虑。 (4)预设四。 (课件出示课文第 13 作者想吃黄瓜就吃黄瓜,想追蜻蜓就追蜻蜓, 想捉蚂蚱就捉蚂蚱,真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 样就怎么样。这一切让你感受到了什么?(板书:自 由) 指名学生读出“我”的自由。 (轻松自由的语 气) 3.教师小结:不管是栽花、拔草、种菜、铲地、 嬉戏,还是浇水,作者都是在瞎闹、乱钩、乱闹。从 这里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童年生活是自由快乐的。 课件出示 这是一个( )的园子。 全班同学一起回答“这是一个自由快乐的园子” 。 合作共学,合作共学,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研读课文,笑中悟爱研读
29、课文,笑中悟爱 1.引导思考:为什么“我”可以在园子里这样自由自在、 随心所欲地玩耍、瞎闹呢?(因为祖父对“我”的宠爱) 2.引导交流:你从文中哪些词句感受到祖父对“我”的 3.抓住文中的细节描写来体会祖父对“我”的爱。文中 还有一个细节描写,即“祖父大笑起来” ,从笑中,我们完全 明白了: “我”在这园子里拥有的快乐和自由,都是源自祖父 的爱。 (板书:爱) 4.在呼兰河传中,作者是这样回忆祖父的笑的。 课件出示: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祖父的笑,常常笑得和 孩子似的。 让我们把目光停留在祖父的这张和蔼可亲的笑脸上,发 挥你的想象,用“当的时候,祖父笑了”来说一句话。 课件出示:当我东一脚西一
30、脚地瞎闹,把菜种都踢飞的 时候,祖父笑了! 指名学生仿照例句说话,对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5.祖父这一次又一次的笑,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祖父 对“我”浓浓的爱,这爱就组成了一首爱的小诗。 课件出示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 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祖父铲地,我也铲地; 祖父浇菜,我也浇菜 (1)齐读这首小诗。你发现诗句有什么特点吗?( “我” 都是跟在祖父后面,祖父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2)这首诗还没有写完,帮老师完成这首小诗。 (学生 练习写诗,老师相机指导) (3) 指名学生读自己写的诗。 说说作者为什么不厌其烦 地重复着这样的句子呢?(作者是在一次次地
31、回味着祖父的 爱) 6.在一遍遍的反复中, 作者在一次次地回味着祖父的爱, 祖父的爱就像涓涓细流,静静地滋润着作者,悄悄地在作者 的心中流淌。此时,你感受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园子呢? 课件出示 这是一个( )的园子。 全班同学一起回答“这是一个充满爱的园子” 。 品读重点,感悟表达品读重点,感悟表达 1.正因为“我”在这园子里享受着快乐、自由,享受着 祖父浓浓的爱,所以“我”看这个园子时,就感到这园子有 一种特有的魅力。 (课件出示课文第 17 (1)自由读第 17 自然段,用文中的一句话说说这园子 特有的魅力是什么?(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2)师
32、生接读。 师引读: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生接读:鸟飞了, 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 在说话似的。 师引读: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 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生接读: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 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 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 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 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 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 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 2.这段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运用了排比和拟人的 修辞手
33、法) 课件出示 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 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 也没有人问它。 (1) 指名学生读这句话, 想一想作者当时的内心感受是 怎样的?(作者的内心是自由快乐的) (2) 文中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 从文中找出类似的句 子画上横线,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学生互相交流) (3)仿照这些拟人句写一写。 3.作者萧红曾在呼兰河传中这样写道: 课件出示:因为我感受到的是自由快乐,所以我看什么 都是自由和快乐的。 教师小结:这种借其他的景物来写自己心情的方法就叫 作借景抒情、寄情于物。以后我们也可以在写作中运用这种 方法来描写景物。 拓
34、展延学,拓展延学, 生发问题生发问题 1.作者在园子里可真是快乐、 自由、 无拘无束啊! 读了 2.故乡住着她的许多亲人,可呼兰河传这本 书开篇却写道: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为什 么“我”只说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呢?(因为 只有祖父带给“我”无限的快乐自由,无限的爱,所 以“我”只怀念自己的祖父) 3.无论呼兰河有多少人, “我”都已经淡忘了, 唯一记得的只有祖父。只要回忆起祖父, “我”就回 忆起快乐、自由和有祖父疼爱的童年生活, “我”的 心中就充满了温馨、幸福。于是作者萧红写下了一部 伟大的作品呼兰河传 。她在这本书的结尾部分这 样写道:呼兰河这小城里边(课件出示呼兰河 (1)
35、学生自由读这段话,说说你对课文有什么 新的体会?(体会到作者对祖父、对园子深深的怀念 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课外阅读:快去读一读呼兰河传吧,相信 你读完后一定能真正走进萧红的内心,会对萧红的童 年生活以及她对祖父深深的怀念之情有更深刻的体 会。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单元单元 一单元一单元 主备人主备人 教 学教 学 课题课题 3 3 月是故乡明月是故乡明 教教 学学 时时 间间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20202020 年年 月月 日日 总总 节节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会认“徘、徊、渺”等 15 个生字,读准 1 个多音字“燕” 。 2.默读课文,能说说作者
36、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体会作者对故乡的 怀念之情。 3.搜集一些思乡的古诗,和同学交流 重点重点 默读课文,能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 念之情。 难点难点 默读课文,能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怀 念之情。 教具教具 课件课件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区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自主预学,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1.引导吟诵: 每个人都有故乡, 每个人的故乡都有月亮。 自古以来,月亮就寄托了中国人的思乡之情。古人最爱用诗 词吟诵月亮,你们想到了哪一首诗? 2. 3.导入课文题目:吟诵月亮的古诗可真不少!今天我们 一起来学习一篇表达思
37、乡之情的散文 月是故乡明 。 板书课 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板书:月是故乡明) 4.简介作者。 月是故乡明这篇散文是季羡林爷爷写的,季羡林是 一位什么样的人物呢?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吧。(课件出示 5.过渡: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散文,走进季羡林爷爷的 内心世界。 合作共学,合作共学,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初读课文,感知往事和经历初读课文,感知往事和经历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不认识 的字和不懂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 (1)指名学生读,相机正音,再齐读。 (2)读准多音字“燕” 。 (课件出示词串) 课件出示 燕京 燕园 燕山 姓燕 指名学生认读。 3.学生自主阅读。
38、 (1)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课件出示 默读课文, 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 抒发了哪些内心感受? (2)学生自主阅读。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学课文,在文 中做批注。 4.全班交流,感知往事和经历。 (1) 引导交流: 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 (指 名交流) (2) 引导概括: 你能用课文中的词语简要概括作者由月 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吗?(板书:数星星、捉知了、看月亮、 做梦)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出示阅读提示,引导 学生自读自悟,老师相机指导。初读课文,感知作者由月亮 想到的往事和经历。 板块三板块三 再读课文,感悟作者内心再读课文,感悟作者内心 1.引导交流:作者写
39、了哪些地方的月亮? 2.品读描写外国月亮的部分。 课件出示 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 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 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 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 欢。 (1)指名朗读,交流:你有什么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 又是怎样的? (2)师生合作朗读。教师读描写外国月亮的语段,学生 读“我”的内心感受。 3.品读描写北京燕园月亮的部分。 教师引导:北京燕园的月亮又是怎样的呢?谁来读一 读? 课件出示 我现在年事已高,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儿 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
40、几座土山点缀其间, 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 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 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引导交流:我们可以体会到什么?作者内心的感受是怎 样的? 师生合作朗读。 4.品读描写故乡月亮的部分。 (1)默读课文: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 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季羡林爷爷心中故乡的 小月亮又是怎样的呢?在文中找出描写故乡的月亮的语句, 用横线画出来。 (2)指名学生朗读。 (课件出示课文第 4 指名学生读,评价,再齐读。 5.教师小结:外国的月亮再美,北京的月亮再好,我永 远忘不掉故乡的小月亮
41、。对比之下,故乡的小月亮究竟好在 哪里呢?(指名学生说) 6.师生在配乐中朗诵课文。 7.教师小结:季羡林爷爷走出了鲁西北那个小村庄,走 出了国门, 但没有走出那植根心底的爱国情结; 他走进燕园, 走上了大学的讲台,但没有走出那融入生命的乡土情结;他 走上了社会的高层,步入了人生的辉煌,但没有走出那刻骨 铭心的平民情结。 季羡林爷爷即使功成名就, 即使身在他乡, 依然对自己的故乡念念不忘。 1.感悟写法。 作者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情感的亲疏深浅只有通过 对比才能凸显出来,故乡的小月亮为什么那么美,除了亲切 而温馨的回忆外,作者还通过与其他场景进行对比来表现: 从济南到北京,一直说到世界上三十
42、多个国家,见过的月亮 都美妙绝伦,但在作者看来,哪一处的月都不及故乡的,月 始终是故乡的明。 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 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 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1)仿照这句话写一个对比句。 (学生练习写对比句, 老师相机指导) (2)展示台上展示写得好的对比句。 2.季羡林爷爷已经功成名就,为什么还对那个小山村念 念不忘呢?(因为那里有季羡林爷爷童年的快乐和美好的回 忆,那里是他的故乡) 3.作者只记得那些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吗?除了记 得在故乡发生的事,他还记得故乡的什么?(他还记得故乡 的景色,比如故乡的水) 4.
43、在作者心中故乡的水又是怎样的呢? (指名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 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里却到处都是。几个大苇坑占 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 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烟波浩渺之势。 指名读,再齐读。 (板书:景月、水) 5.作者写故乡的月亮是为了表达思乡之情,他为何要写 故乡的水呢?(指名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 但是, 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 未免显得有点儿孤单。 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总有什么东西给月亮当陪衬,最 多的是山和水。 6.教师小结:原来故乡的水是给故乡的月亮当陪衬的。 作者写家乡的月也好,水也好,都是为了借物抒情。借故乡 的月亮,借故乡的水来
44、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故乡的一切都 是他无法割舍、无法忘掉的。自古以来,月亮就寄托了中国 人的思乡之情。季羡林爷爷心中的那个小月亮,寄托了多少 他对故乡深深的思念啊! (板书:情思乡) 拓展延学,拓展延学, 生发问题生发问题 1.回扣课文题目,出示杜甫的诗。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是唐代诗人杜 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的一句诗。 (课件出示月夜 忆舍弟 ) (1)指名学生读这首诗。 (2)老师简单介绍:这首诗写了杜甫兄弟几人 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特别是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的月亮,这 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 2.布置作业。 请大家课下再搜集一些思乡的
45、其他古诗,和同学交 流。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 单元单元 一单元一单元 主备人主备人 教 学教 学 课题课题 4 4 梅花魂梅花魂 教教 学学 时时 间间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20202020 年年 月月 日日 总总 节节 教学教学 目标目标 1.会认“葬、腮、虬、玷”等 13 个生字。 2.默读课文。通过课文写的外祖父的几件事,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感情。 3.读懂课文题目,了解梅花的品格。 重点重点 默读课文。 通过课文写的外祖父的几件事, 体会外祖父眷恋祖国的感情。 难点难点 读懂课文题目,了解梅花的品格。 教具教具 课件课件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师生活动 自主调控
46、区自主调控区 自主预学,自主预学, 提出问题提出问题 1.谈话导入,引出梅花。 (1) 教师导语: “梅兰竹菊” 被誉为花中四君子, 梅居首位。元代王冕写了一首关于梅花的诗,大家想 (2)教师示范读,学生齐读。思考:你心目中 的梅花是怎样的? 2.出示寒梅傲雪图,引出课文题目。 古往今来,多少人通过画梅、唱梅、写梅来赞美 梅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与梅花有关的动人故 事。板书课文题目,齐读课文题目。 (板书:梅花魂) 合作共学,合作共学,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初读感知,理清结构初读感知,理清结构 1.请同学们带着下面两个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 思考。 (课件出示阅读提示) 课件出示 默读课文。说
47、说: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 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再和同学你对题目的 理解。 2.检查生字词预习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葬身 腮边 玷污 郑重 秉性 凉飕飕 码 头 撩乱 手绢 华侨 眷恋 指名学生读,正音,再齐读。 3.全班交流汇报: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 4.指导学生写小标题。 能不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课文写了外祖父的 哪几件事?如第 2 自然段可以概括为“读诗词落泪” 。 5.引导学生概括小标题。指名学生说,相机出示 课件。 6.课文写了外祖父的五件事,表达了外祖父怎样 的思想感情?(表达了外祖父喜爱梅花,深深地眷恋 祖国的思想感情) 7.通过情境引入对课文内容
48、的学习。 (1)让时光倒流,让我们一起回顾往昔,追忆 外祖父往日的情怀。你瞧,那梨花木大交椅上,外祖 父一遍又一遍地教“我”读唐诗宋词。用横线画出外 祖父教“我”读的诗词。 (2)指名学生读画线的诗句。 课件出示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3)这三句诗是写什么的诗?(写思乡的诗) 每当读到这类诗词,外祖父总会泪雨纷纷,这是为什 么?(外祖父非常思念家乡) 8.探寻落泪缘由,感受浓浓乡愁。 (1)诗句里不绝的乡思、无边的愁绪,勾起外 祖父满腔的乡愁,怎能不潸然泪下呢?课文中共三次 写到了外祖父的眼泪,另外两次是什么时候,在什么 情况下落泪的呢?请同学们找出来并画上波浪线。 (2)指名学生读画波浪线的句子。 课件出示 我跑进外祖父的书房,老人正躺在藤椅上。 我说: “外公,您也回祖国去吧! ” 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 起来 想不到眼含泪水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 给我一块手绢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 色的梅花。 (3)外祖父三次落泪,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思 想感情?(表达了外祖父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 9.教师小结:外祖父三次落泪,都表明了他渴望 回国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