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主讲人:刘录护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具体研究方法o 问卷调查法o 现象学方法o 个案研究方法o 民族志的研究方法o 扎根理论o 行动研究方法o 历史研究方法o 文献研究方法第一篇 研究总论o 教育科学研究o 研究步骤与问题o 选题与研究设计第一章 教育科学研究o 一、科学研究的性质:o 人类认识和解释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活动o 归纳和演绎的逻辑o 认识和解释的内容以概括性的、抽象的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语言表达出来,就是理论。理论的累积性、逻辑推理性和研究的学术目的、o 二、教育研究方法的性质与类型o 实证方法o 人类学方法:亲身体验的积极参与、以创造性的方式对经验进行表达和对二者
2、进行反思o 思辨方法o 实证研究的四大特征:o 1.以事实为依据,以观察为手段o 2.具有可重复性o 3.具有可积累性o 4.理论的可修正性与可证伪性。o 四、教育研究方法领域的争论及其发展趋势o 1.定性与定量之争o 2.研究的自然状态与人为状态之争o 3.关注意义与关注行为之争o 4.自然科学模式的意义之争o 5.文化模式与科学规律之争o 6.归纳与演绎之争o 7.理性主义与现实主义之争科学研究方法的局限性与特殊性o 教育研究不可避免的要面对各种价值观o 研究的对象是正在发展中的儿童和青少年o 教育研究的政策和建议要建立在理论与实际情况的折中之间o 教育与教学环境的多样性导致理论与实践的关
3、系非常复杂o 教育理论具有国界,受到文化、政治的影响o 教育不但是科学,还是艺术和技术第二章研究步骤与研究问题o 一、步骤:o 问题:学术而非实践o 文献:发展逻辑、流派、研究契机与框架o 研究方法:已有研究方法、采用依据o 收据收集与分析o 结论与讨论o 二、研究问题o 研究问题与研究变量:问题变量化(与常量相对)o 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暗含关系o 研究问题的提出和内涵:o 提出:实践与文献理论o 内涵:自变量、因变量和定义域o 三、文献综述、检索与收集资料o 目的:已有研究、逻辑脉络、研究冲突与契机;研究方法、手段、问题o 文献与数据资料的关系:要匹配o 收集数据资料:完整性、效度、信度o
4、 文献检索:书籍、论文;顺查法、追溯法四、分析数据资料与得出研究结论o 分析数据资料:分析数据资料:o 统计(描述和推论)分析与思辨分析o 得出研究结论:得出研究结论:o 提出有意义的并能通过实际进行验证的研究问题o 研究与理论相结合o 使用能对研究问题进行直接研究的方法o 提供有条理、明确的逻辑推理过程o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行验证和推广o 发表研究结果第三章:选题和研究设计o 一、选题:o 1.概念:就是具有一定的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保证条件的研究计划。o 大的课题亦称项目,并以实际问题命名。o 2.课题的性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o 教育学:基于政治主张和基于知识论基础o 3.选题:从技
5、术上没有固定的法则o 需要处理好的关系:一是满足社会需要与知识需要;二是基础与应用概括而言没有难度和重要性的差异,需要具体分析o 选题的个人注意事项:o 一是学术发展与应用研究o 二是关注热点与长期规划o 三是应付考核与学术追求o 四是扬长避短与打好基础o 好的选题的特点:1.拥有可累计的数据资料;2.考虑社会需求;3.考虑个人长远发展/能够产生清晰的研究问题;拥有一定的参考文献;进行一定的创新(新的问题、资料、方法、理论四个层面)。二、进行研究设计o 概念:根据研究问题对研究过程上的步骤和内容及其相互联系的一个总体规划。核心是选择研究方法。o 实质:问题探究的实施与操作步骤o 主要内容:o
6、1.方法框架的建立:按照研究策略选择研究方法o 2.概念框架的建立:解决研究方法与研究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导资料整理与分析o 3.观察与研究对象的选择:是指在一定的方法框架和概念框架指导下,确定研究研究的具体对象。o 4.收集和分析数据手段的确定:分为描述性和解释性两个层次。三、定性与定量研究设计o 1.定量与定性的不同意义o 定量研究的优势:精度高,信息量大;便于对比;揭示内在规律。o 定性研究的优势:对无法量化的研究对象进行全面的文字描述;可以针对理解、同情和主观心理进行研究;具有特殊的感染力。o 2.选择定量与定性研究的影响因素:o 对研究对象的认识水平;研究目的中对于研究精度的要求;
7、经费、时间等客观条件的要求。o 3.定性与定量的关系:都要追求科学性;视具体问题而定;定性是定量的基础,定量是定性的高级阶段。定性与定量是连续体,不能截然分开。o 4.定性与定量研究的差异:o 收集资料的工具o 资料的表达形式和精度o 资料的分析手段四、研究设计与课题申请书的关系o 课题申请书是全面论述研究问题和研究设计及其科学性与可行性的文件。o 课题申请书的内容结构:o 一般问题研究问题与意义o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o 研究的主要思路(逻辑思路与技术路线)o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拟突破的内容o 研究的经费使用规划o 单位意见等。五、研究伦理o 知情同意,即自愿o 保密o 无伤害o 诚信o 社会公
8、德第二篇 研究数据收集方法o 观察法o 实验法o 测量法o 问卷法o 访谈法第四章 观察的内涵、作用与类型o 科学研究区别于其它研究的本质差别o 是一种广泛的资料收集方法o 中国学生最容易轻视o 一、科学性质的累积性与证伪性决定了观察的核心地位o 二科学观察是一种理性的行动:o 有目的、有理论、系统化o 三、测量对于观察的贡献o 操作化:将抽象的概念转变化可测量的观察指标o 测量的信度与效度影响观察的质量o 四、观察的易错性和重复性o 易错性:科学知识缺乏;科学训练不够;观察者的个人心态、价值信仰等。o 五、观察的类型:o 直接观察:自然、实验与人类学观察o 间接观察:通过问卷事后追忆的资料与
9、研究前人文献中获得的历史资料o 结构式观察:有假设o 无结构式观察:无假设o 半结构式观察第五章 实验法 略第六章 测量法o 测量:针对对定性的资料进行量化,分为量表和问卷o 一、测量概念:包括测量对象、测量内容、测量法则、测量内容o 测量的历史o 费舍尔的标准记分-单一学习能力测试-比纳和西蒙的智力量表-心理学领域的大量量表-更为广泛的各种量表o 二、测量概念的操作化o 操作化:将抽象概念变为可观察的经验变量的过程o 测量的操作化:用数字将待测变量与可观察现象建立一种联系的过程。o 三、指标、维度与量表o 指标:可观察的现象,完整的可操作性定义包括多个指标,即指标集合。o 理论变量指标o 量
10、表的维度:就是量表编制所依据的相关理论所包含的变量范围o 理论变量维度指标o 量表与量表的记分:变量不同取值的记分。o四、量表编制过程o根据研究问题寻找理论o根据理论寻找变量o根据变量寻找维度o开发指标:头脑风暴法、合作讨论法、借鉴已有研究文献、自我探索;自陈量表良好效度的条件:应答者对于问题是知晓的;问题表述清楚无歧义;关于当前的事件;应答者认为该问题值得认真回答;问题符合研究伦理。o指标排序o量表的测试:计算各个指标的分辨力,即方差,方差较小意味着分辨力差,也就是要避免地板效应和天花板效应。o 量表采用自编还是移植o 测量复杂最好是移植o 研究领域已有公认的常用量表需要移植o 要与别人的研
11、究进行比较,需要移植o 注意量表的本土化o 五、量表的类型:o 1.总加量表o 假设每一个陈述题对潜在变量的测量都具有同等权重o 对于每一个问题的取值只有是与否,1分和2分o 更多的适用于客观性的题目,而非态度题目o 2.李克特量表o 是总加量表的发展,记分方法等同,问题等距o 每个问题的答案是5或7个奇数选择项o 3.鲍嘎德社会距离量表o 与前述量表不同的是在记分方法上o 问题的权重不同,内容层层递进,层层深刻,分值愈大。o 直接可用不同层次的问题,决定态度、行为、认知的不同程度。o 语义差异量表o 是一次性集中测量被是对某个群体或复杂概念在诸多方面的评价、理解的测量手段o 针对要测量的概念
12、的有关名词,设计一系列双向形容词对,在每对褒义词和贬义词之间划分出若干程度以构成量表,然后请被试对概念的评价、倾向选定相应的位置,分数是1-7或是,-33(包括0)o 从实质上看,语义量表是李克特量表的特殊形式o 但与李克特量表相比,这样的格式更为直观,可提高再测信度和表面效度。第七章 问卷法o 一、概念:用来收集资料的一种工具,用于测量一系列变量的状态极其相互关系的工具。o 与量表的关系:o 每个量表只测量一个变量,而问卷是多个变量;问卷与量表的使用目的不一样,量表主要针对心理特征,问卷则要复杂;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没有通用量表那么高;问卷没有严格的计分法、常模等参数;量表的维度是由统一的相关理
13、论来决定了,而问卷的理论依据往往是多元化的,既有理论、经验研究结论和自己的逻辑猜测。o 二、问卷的类型:o 根据填写方式分:自填式问卷与访谈式问卷o 根据目的分:描述式问卷、分析式问卷o 问卷的内容组成:封面信、填写指导语、问题与答案选项,包括基本情况和变量测量;致谢。o 问卷的结构:问卷中量表之间、问题之间、问题与量表之间的内在概念结构,是问卷所反映的量表之间的关系。初学者最好设计变量图,然后设计问卷。o 三、变量的测量层次:定性、定序、定距、定比o 定性数据:如性别、班级等o 定序数据:如成绩排名、评价等级o 定距数据:如考试成绩、温度等,五绝对的零点o 定比数据:如身高、体重等。各种类型
14、数据的特征o 表2.1:各种不同变量的数学运算特征o说明:1。只能满足定距变量,而不能满足定比变量的数据并不多,如智商,因此这两类变量便不再区分,统一当做定距变量,通行使用。o2.变量的层次不是唯一的,降低层次使用频繁,但升高层次使用稀少。o3.变量的划分不是唯一的,需要根据实际研究的需要确定层次使用。定类定序定距定比,=,+,-,o 四、问卷编制原理o 1.题项设计的几个原则:一般性、逻辑性、明确性等。o 2.问题与量表的选择考虑:问卷长度、关注被调查者内在感受而非呈现事实时,用问题;调查对象与测量内容的主体不一致时,用问题;多维度或是提高信度用量表。o 题型与答案设计:填空、二项式选择、多
15、选任选与限选、多向排序、开放式问题。o 问卷的长度:时间、问题复杂性、研究精度、调查对象的积极性、参与性等特征o 五、问卷设计中的常见错误o 缺乏结构或结构不严密o 忽视北调缠着的能力、兴趣、隐私、保密等o 文字含混不清:否定性陈述、假定性问题、诱导性问题、问题术语不具体;表示有歧义、多重意思o 问题提法与选项设计不合理o 多项选择的选项设计与样本分布相脱离o 不便于整理和分析o 六、测量工具的效度和信度o 信度是测量工具的可靠性程度,是鉴定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概念;包括重测信度、折半信度、复本信度、内部一致性系数。o 效度:对测量工具有效性的反映,是测量结果能够真正反映测量目的和意图的程度
16、;包括表面效度、内容效度、构造效度和标准参照效度。o 随机误差:被试身心状态、环境的等影响的,无法有效解决。o 系统误差:测量工具的效度和信度带来的误差,可提高精度来降低。第八章 访谈法o 一、概念与适用范围o 是以口头形式,根据被询问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材料,以准确地说明样本所要代表的总体的一种方式。尤其是在研究比较复杂的问题时需要向不同类型的人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o 访谈法收集信息资料是通过研究者与被调查对象面对面直接交谈方式实现的,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访谈广泛适用于教育调查、求职、咨询等,既有事实的调查,也有意见的征询,更多用于个性、个别化研究。o访谈法的类型:o访谈
17、法可分为结构型访谈和非结构型访谈,前者的特点是按定向的标准程序进行,通常是采用问卷或调查表;后者指没有定向标准化程序的自由交谈。o根据访员掌握主导性的程度,可分为指导性访谈和非指导性访谈。o根据受访人的多少,可分为个人访谈和团体访谈。根 o据访谈内容的作用方向,可分为导出访谈(即从受访人那里引导出情况或意见)、注入访谈(即访员把情况和意见告知受访人)以及既有导出又有注入的商讨访谈。o在商讨访谈中所商讨的内容以受访人为中心时,称为当事人本位访谈;以问题事件为中心时,称为问题本位访谈。o作为心理学研究手段的访谈法,还可以分为访谈检测法和访谈调查法。o以特定问题为焦点进行详细的访谈称为集中访谈。这种
18、访谈多用于一般性调查结果的整理之后对特定问题的调查。o为了追寻受访人更深层的东西(如无意识动机或遭受过的挫折等)还可作投射法访谈。这种深入到受访人自我深层的访谈称为深层访谈。深层访谈在临床心理学中有广泛的应用。o 三、访谈技巧:o 1.谈话要遵循共同的标准程序谈话要遵循共同的标准程序:谈话进行的方式;提问的措辞及其说明;必要时的备用方案;规定对调查对象所做回答的记录和分类方法。o 2.尽可能收集被访者的材料尽可能收集被访者的材料 o 3.谈所提问题谈所提问题:要简单明白,易于回答;提问的方式、用词的选择、问题的范围要适合被访者的知识水平和习惯;谈话内容要及时记录。o 四、访谈的特点:o 优点:
19、可以对工作者的工作态度与工作动机等较深层次的内容有比较详细的了解;运用面广,能够简单而叙述地收集多方面的工作分析资料;由被访谈者者亲口讲出内容,具体而准确;使研究分析人员了解到短期内直接观察法不容易发现的情况,有助于调查者发现问题。o 缺点:访谈法要专门的技巧,需要受过专门训练的工作分析专业人员;比较费精力费时间,工作成本较高;收集到的信息往往已经扭曲和失真;访谈法易让被调查者基于某种目的故意夸大或弱化某些问题。o 五、访谈的局限:o 1.成本较高 o 2.缺乏隐秘性 o 3.受访谈员影响大 o 4.记录困难 o 5.处理结果难 第三篇:具体研究方法o 问卷调查法o 现象学方法o 个案研究方法
20、o 民族志的研究方法o 扎根理论o 行动研究方法o 历史研究方法o 文献研究方法第九章问卷调查方法一、确定研究问题一、确定研究问题二、文献回顾:二、文献回顾:界定研究问题在整个研究领域中的地位三、研究设计:三、研究设计:1、操作化:理论命题(假设)指标模型2、设计调查问卷(问题的顺序、数量、方式、测量层次等),并进行试调查3、统计抽样:样本框、随机抽样方法(随机、等距、整群、分层、多阶段等)4、样本数量:30-50以上,400以上,或者变量乘以10,或者是根据具体的计算四、研究实施:四、研究实施:1、发放与回收问卷,复核问卷质量2、问卷编码与录入,核对五、选择研究软件并进行统计分析:五、选择研
21、究软件并进行统计分析:单变量、多变量、相关、回归、复杂模型六、撰写研究报告:六、撰写研究报告:第十章 现象学的方法o 定义:定义:现象学的研究方法,则是基于现象学的哲学理论背景与思维,运用现象学描述的方法,在没有预设立场与期望的前提下,了解呈现在意义层面上的生活经验,因此是对所研究的经验之主观意义或现象进行系统性的了解,包括不断的质问、反思、聚焦、及知觉,让经验尽可能以整体的天性呈现本质。o 特征:特征:开放性、独特型、立即性、意向性、互为主体性o 收集资料方法:收集资料方法:问卷调查法,作用有限 访谈法、观察法、书面描述等较为有效,深度访谈:较为普遍使用的有效方法。选择标准:研究问题、研究资
22、料取得的整体脉络情景、研究者的创造性。第十章 现象学的方法o 选择标准:研究问题、研究资料取得的整体脉络情景、研究者的创造性。资料分析策略:资料分析策略:o 整体部分整体o 哲学方法的哲学分析步骤:现象学描述、还原、与寻求本质o 具体步骤:收集文本资料、阅读文本资料、将文本资料分类成个别主题、重新组织并发现共同主题,统整并陈述研究现象的本质。o 现象学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现象学方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o 1、优点:科学性、意义探寻、自我反省、发现教育问题、真实的理解o 2、限制:不进行实证分析,不做因果分析或是推论,乃至是比较;无法用在“解决问题”上,现象学关注的核心是意义,而非措施;只描述而
23、不解释的研究挑战 现象学方法举例o Jerry McClellan:Sending Children to Kindergarten:A phenonomenloogical study of Mothers Experiences.1995.o研究问题:母亲对于孩子上幼儿园的经验o方法:现象学的方法o资料收集:深度访谈o抽样对象:具有被学校排斥经历的9位白人母亲;并具有不同程度的困厄,如贫穷、居住不定、童年受虐、毒瘾、早年不被父母和老师器重;单亲、未婚和残障妈妈o研究与描述:四个主题;生命中的改变、忧心烦恼、松手少控制、以及混杂的情感(调适、恐惧、害怕、失落、悲伤、快乐、骄傲与希望等)第一章
24、 个案研究方法定义:定义:是对单个或少数几个案例全面、深入和详细的研究,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的(Robert Yin 2003)。特征:个案选择:“小而全”样本小样本量(样本单位)大信息量,全面、深入、详细 定量研究的抽样研究:大样本量(样本单位)小信息量,标准化资料收集适用性:适用性:个案研究对象与周围环境的界限模糊不清个案涉及多种因素或变量个案研究依赖多种证据来源个案研究对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常常与现有某个理论观点相关第一章 个案研究方法如何选择个案:如何选择个案:典型性(typical):个案代表一般类型。关键性(crucial):个案在研究对象的总体中占据关键地位。离异性(反常性)(dev
25、iant):个案成为某种现有理论或知识的反例或难以解释的个例。揭示性(revealing)或鲜为人知(unknown):个案成为某种新生事物的个例。切忌:选择偏差。选择符合研究者主观喜好的个案,回避不符合研究者主观喜好的个案。作用:作用:归纳、例示、证实、修正、拓展、反驳理论具体研究方法之个案研究续o 个案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混合个案研究与定量研究的混合o个案研究作为定量研究的辅助手段o个案研究可以作为定量研究的辅助手段o个案研究作为定量研究的先期研究:寻找相关变量,提出假设。o个案研究作为定量研究的后期研究:针对难以理解的定量统计数据进行个案研究,以发现数据后面的事实。o定量研究作为个案研究的辅
26、助手段,即:在个案研究中,同时收集定量资料,定量资料成为个案资料的一部分。o 个案研究结论的有效性:个案研究结论的有效性:o典型性而非代表性o案例的典型性而非代表性,分析性而非统计性的普遍化推理o个案研究的提升:o类型化的纬度分布与解释o如:男/女学生与中产/工人阶层教育的不同取向o 家庭职业时间规则/家庭社会的边界逃学与拒学第十二章 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定义:定义:目的在于探讨人类的行为,并诠释行为的意义,以寻找文化脉络中的背景和知识。要进入一个自然的现场和研究对象长期相处,描述现场的人们如何观看、倾听、说话、思考和行动,以了解他们如何组织行为和解释经验。研究步骤:研究步骤:选择一个适合研究的问
27、题、写研究计划书、收集资料、分析和组织资料、呈现报告。制度民族志:制度民族志:制度民族志(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研究,主要的目的是将微观层次的个人日常经历与宏观层次的制度联系起来,其在形式上并不以观察对象为焦点,而是观察对象行为背后的制度运作机制,这种形式与常人方法学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类似性(艾尔巴比,2005:288)。批判民族志:批判民族志:倾向于一种深层的挖掘,指向社会概念(性别、种族、学生等等)背后的思想体系、社会规范与意识形态,以及这些潜藏领域所形塑的意义、所造成的社会结构以及权力与资源的分配问题。民族志特殊的时间要求:民族志特殊的时间要求:6个月以上
28、。第十三章 行动研究定义定义:就是将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由实务工作者在实际工作情景中,根据自己在实务工作中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研拟解决问题的途径与策略方法,并通过实际行动付诸实施执行,进而加以评价、反省、回馈、修正,以解决实际问题。行动:实际行动、介入参与、意图强烈、承诺投入、激发动机、热忱感性 研究:进行探究、冷眼旁观、谨慎细心、纪律严谨、探究证据、系统理性行动研究的形式:行动研究的形式:科学技术形式的行动研究:把实务工作者改造为研究者,最终提高实务技能 实务道德形式的行动研究:注重工作者的研究提高,也检视实务工作者的意图与价值,(教师即研究者)批判解放形式的行动研究:实务工作者在自我
29、反省的基础上理性的批判制度,建构合理的工作条件与环境第十三章 行动研究理论基础:理论基础:实务反省:诊断问题、研拟方案、寻求合作、执行实施、评价反应的反省思考;批判反省研究程序:研究程序:陈述所关注的问题(能力范围以内)研拟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案寻求可能的合作伙伴采取行动实施方案评价与回归(从研拟继续开始循环)优点:优点:以实务工作问题为导向,应用研究结果、研究情景就是工作情景、强调协同合作、解决问题、批判与改进现状不足:不足:实际问题的限制性、时间的限制性、类推的限制性与资料的限制性等第十四章第十四章 扎根理论研究扎根理论研究o最初:最初:如何从数据中发展理论,而这就称之为扎根理论。如何从数据中
30、发展理论,而这就称之为扎根理论。即扎根即扎根理论强调在社会研究中经由系统化的施行与分析以获得理论理论强调在社会研究中经由系统化的施行与分析以获得理论(Glaser&StraussGlaser&Strauss,19671967:1 1)。)。o其次:扎根理论方法论的出现在质化资料上是朝向发展一个理论,其次:扎根理论方法论的出现在质化资料上是朝向发展一个理论,无需要委托任何特别形式的资料,研究的管道。扎根理论并非是无需要委托任何特别形式的资料,研究的管道。扎根理论并非是一个特别的方法或技能,它是进行质化分析的一种方式,它包含一个特别的方法或技能,它是进行质化分析的一种方式,它包含了一些区分的特征,
31、例如理论性抽样(了一些区分的特征,例如理论性抽样(theoretical samplingtheoretical sampling););某种方法论的引导,例如持续的比较及使用一译码的典范某种方法论的引导,例如持续的比较及使用一译码的典范(coding paradigm)(coding paradigm),确立一概念化发展(,确立一概念化发展(StraussStrauss,19871987:5 5)。)。何谓扎根理论研究(续)何谓扎根理论研究(续)o最后:扎根理论是用归纳的方式,对现象加以分析整理所得的扎根理论是用归纳的方式,对现象加以分析整理所得的结果结果(Strauss&Corbin,19
32、90,徐宗国译,1997)。o一个综合的观点:扎根理论的意义在提供一套明确、有系统的扎根理论的意义在提供一套明确、有系统的程序与技术,以分析由田野中所获取的庞大原始数据,并且将程序与技术,以分析由田野中所获取的庞大原始数据,并且将之以概念化,联系起来形成扎根于现实世界的理论之以概念化,联系起来形成扎根于现实世界的理论(译者序,徐宗国,1997)。扎根理论研究的特点扎根理论研究的特点o兼具科学性与创意o交替进行归纳与演绎 o既发现又验证理论 o蕴涵人文精神 如何作一个扎根理论研究如何作一个扎根理论研究o研究问题1.研究问题的来源o由别人建议或指派的研究问题o专业文献的刺激o来自个人与专业上的经验
33、如何作一个扎根理论研究(续)如何作一个扎根理论研究(续)o 研究问题2.界定研究问题 扎根理论研究里的研究问题要能确认所要研究之现象,题目中透露了研究者特别要了解哪些现象,而扎根理论研究法所研究的题目通常是有关现象的行动和过程(徐宗国,1997)。提出总问题提出具体研究问题敏感性概念的形成研究设计与选择适当的方法评估与修改具体研究问题资料收集评估与再次修改具体研究问题资料分析分析结果的扩大化推理与评估研究过程中研究问题的形成研究过程中研究问题的形成研究结论如何作一个扎根理论研究(续)如何作一个扎根理论研究(续)o 文献的使用 文献可分为技术性文献(technical literature)与非
34、技术性文献(nontechnical literature),这两种不同性质的文献在扎根理论中分别扮演着不同、但却很重要的角色(Strauss&Corbin,1990:48)。如何作一个扎根理论研究(续)如何作一个扎根理论研究(续)o文献的使用o技术性文献:它是符合专业和各学术领域写法的研究报告及理它是符合专业和各学术领域写法的研究报告及理论和哲学性的文章,研究者可以用之为背景数据,与扎根理论论和哲学性的文章,研究者可以用之为背景数据,与扎根理论研究的发现做比较。研究的发现做比较。其功用有(徐宗国译,1997:53-62):1.提升我们的理论触觉2.作为二手资料的来源3.刺激我们提问题4.帮助
35、我们设计理论性抽样5.做辅助性的左证如何作一个扎根理论研究(续)如何作一个扎根理论研究(续)o文献的使用o非技术性文献:它包括私人信函、日记、传记、政府公报、机它包括私人信函、日记、传记、政府公报、机构所出的报告、报纸和录音带等。构所出的报告、报纸和录音带等。其作用是作为原始数据或是补充访问的数据。在一般以访问或观察为数据主体的作品里,这些非技术性数据可以用来辅助主体数据。但如果以非技术性文献为主要资料来源,要注意的是非技术性文献是较不易查证的,因此我们还要利用其它数据,如访谈及观察来做辅助,来辨别数据的真伪(徐宗国译,1997:53-62)。如何作一个扎根理论研究(续)如何作一个扎根理论研究
36、(续)o 资料的搜集 扎根理论研究中资料搜集的一个特点就是:数据搜集与数据分析数据搜集与数据分析的步骤应该是紧密交织的过程,必须更迭进行,因为分析可以的步骤应该是紧密交织的过程,必须更迭进行,因为分析可以引导资料的取样。借着分析数据,我们才知道那些资料待搜集;引导资料的取样。借着分析数据,我们才知道那些资料待搜集;而借着搜集资料,我们才知道那些理论可以发展来增加对现象而借着搜集资料,我们才知道那些理论可以发展来增加对现象的洞察,并逐渐掌握理论发展的重心的洞察,并逐渐掌握理论发展的重心(Strauss&Corbin,1990)。如何作一个扎根理论研究(续)如何作一个扎根理论研究(续)o资料的搜集
37、o资料的来源 扎根理论研究中,主要的资料搜集技术为访谈或参与观察因此资料的来源可以是访谈、参与观察、或是田野观察所得到的资料。除此之外,图书馆的档案数据、出版的文件(传记、政府公报、报纸)或未出版的文件(信件或日记),都可以作为数据的来源(Creswell,1998)。如何作一个扎根理论研究(续)如何作一个扎根理论研究(续)o资料的搜集o数据搜集的技术(资料的抽样):理论性抽样 理论性抽样是为产生理论而收集材料的过程。理论性抽样是为产生理论而收集材料的过程。借助形成过程中的理论,分析者将资料收集、编码和资料分析结合起来,并决定下一步要收集什么资料和到哪里收集资料,以便在理论浮现过程中发展理论。
38、这个资料收集的过程是由浮现中的理论所控制的(Glaser and Strauss,1967:45)。如何作一个扎根理论研究(续)如何作一个扎根理论研究(续)o数据搜集(抽样)的具体技术1.开放性译码里的抽样开放性抽样(opening sampling)2.主轴译码里的抽样关系及歧异性抽样(relational&variational sampling)3.选择性译码里的抽样区别性抽样(discriminate sampling)如何作一个扎根理论研究(续)如何作一个扎根理论研究(续)o 资料的搜集o代表性问题与资料搜集的理论性饱和 1.理论代表性:样本囊括了某一类型现象(或类属)的所有属性和样
39、本囊括了某一类型现象(或类属)的所有属性和维度。维度。2.理论抽样所追求的是理论代表性或典型性理论代表性或典型性(样本是理论的典型例示,与统计代表性相区别)。3.在理论抽样中,样本的选取是根据它们对理论的进一步形成是否能提供新见。(那什么时候可以停止抽样?那什么时候可以停止抽样?)如何作一个扎根理论研究(续)如何作一个扎根理论研究(续)o 理论性饱和 o关于某一个范畴,再也没有新的或有关的资料出现;o资料里的范畴已发展得十分丰厚,在典范上的各部分都能紧密的连结,有过程和变异性;o范畴间的关系都能妥当的建立,并且验证属实。如何作一个扎根理论研究(续)如何作一个扎根理论研究(续)一个理论性饱和的例
40、子企业社会资本 企业横向关系企业纵向关系类属(范畴):属性(性质):维度(面向):外部社会资本内部社会资本高低广度深度广泛稀少密切粗浅如何作一个扎根理论研究(续)如何作一个扎根理论研究(续)o 资料的分析:译码(编码)扎根理论中的译码是指把搜集到的资料打散、加以概念化,再以新把搜集到的资料打散、加以概念化,再以新的方式将数据重新放在一起的操作化的过程。的方式将数据重新放在一起的操作化的过程。这一组程序是由开开放性译码放性译码(open coding)、主轴译码主轴译码(axial coding)、选择性译选择性译码码(selecting coding)所组成。如何作一个扎根理论研究(续)如何作
41、一个扎根理论研究(续)o开放性译码:开放性译码就是借着仔细检验而为现开放性译码就是借着仔细检验而为现象取名字或加以分类的分析工作。象取名字或加以分类的分析工作。o开放性译码的步骤:定义现象定义现象(labeling phenomena)发现范畴发现范畴(discovering categories)为范畴命名为范畴命名(naming a category)发展范畴的性质与面向发展范畴的性质与面向(developing categories in term of their properties&dimensions)如何作一个扎根理论研究(续)如何作一个扎根理论研究(续)o开放性译码的步骤(续
42、):决定分析单位决定分析单位(determining the analyzed unit)撰写译码笔记撰写译码笔记(writing the code notes)第十五章 文献研究方法o 一、文献的概念o 文献的现代定义为“已发表过的、或虽未发表但已被整理、报导过的那些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一切载体”,不仅包括图书、期刊、学位论文、科学报告、档案等常见的纸面印刷品,也包括有实物形态在内的各种材料。o文献的种类:o教育研究文献的内容多种多样,按其性质、内容加工方式、用途大致可分为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或称为零级、一级、二级、三级文献。o(1)零次文献:即曾经历过特别事件或行
43、为的人撰写的目击描述或使用其他方式的实况纪录,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也可视为第一手文献(primary documents),这类教育研究文献包括未发表付印的书信、手稿、草稿和各种原始纪录。o(2)一次文献:称原始文献,一般指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o(3)二次文献:称检索性文献,二次文献是指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包括著录其文献特征、摘录其内容要点,并按照一定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于查找的文献。o(4)三次文献:也称参考性文献。三次文献是在利用二次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一次文献进行系统的整理并概括论述的文献。此类文献不同于一次文献的原
44、始性,也不同于二次文献的客观报导性,但具有主观综合的性质。o 三、文献法的概念:文献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文献法是一种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对现状的研究,不可能全部通过观察与调查,它还需要对与现状有关的种种文献做出分析。o 文献法属于非接触性的研究方法文献法属于非接触性的研究方法o 四、文献法的一般过程o 文献法的一般过程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提出课题或假设、研究设计、搜集文献、整理文献和进行文献综述。o 文献法的提出课题或假设是指依据现有的理论、事实和需要,对有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或重新归类研究的构思。o 研究设计首先要建
45、立研究目标,研究目标是指使用可操作的定义方式,将课题或假设的内容设计成具体的、可以操作的、可以重复的文献研究活动,它能解决专门的问题和具有一定的意义。o文献法的一般过程o1.搜集文献的渠道: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社会、科学、教育事业单位或机构,学术会议、个人交往和计算机互联网(internet)。o2.搜集文献的方式:搜集研究文献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检索工具查找方式和参考文献查找方式。检索工具查找方式指利用现成(或已有)的检索工具查找文献资料。现成的工具可以分为手工检索工具和计算机检索工具两种。o3.积累文献的一般过程:首先,文献积累内容应努力做到的充实和丰富。其次,积累文献应该有明确的指向性
46、。即与研究目标,或课题假设有关。第三,积累文献应该全面。所谓全面,要求研究者不仅搜集课题所涉及的各方面的文献,还应注意搜集由不同人或从不同角度对问题的同一方面做出记载、描述或评价的文献。不仅搜集相同观点的文献,还应搜集不同观点、甚至相反观点的文献。尤其需要防止研究者自己已有观点或假设对积累指向的影响,不要轻易否定或不自觉地忽视与自己观点相左的材料。o4.积累文献的方式积累文献的方式:可以通过做可以通过做卡片卡片、写读书摘要、作笔记等方式,有重点的、写读书摘要、作笔记等方式,有重点的采集文献中与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部分。采集文献中与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部分。常用的卡片有目录卡、内容提要卡、文摘卡三种
47、形式。o五、文献综述o1.文献综述的特征和意义文献综述的特征和意义o文献综述是文献综合评述的简称,指在全面搜集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整理、分析鉴别,对一定时期内某个学科或专题的研究成果和进展进行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综述分为综合性的和专题性的两种形式。综合性的综述是针对某个学科或专业的,而专题性的综述则是针对某个研究问题或研究方法、手段的。o文献综述的特征是依据对过去和现在研究成果的深入分析,指出目前的水平、动态、应当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和建议。并依据有关理论,研究条件和实际需要等。对各种研究成果进行评述,为当前的研究提供基础或条件。对于具体科研工作而言,
48、一个成功的文献综述,能够以其严密的分析评价和有根据的趋势预测,为新课题的确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论证,在某种意义上,它起着总结过去、指导提出新课题和推动理论与实践新发展的作用。o 2.文献综述的形式与结构文献综述的形式与结构o 文献综述的内容决定文献的形式和结构。由于课题、材料的占有和资料结构等方面的情况多种多样,很难完全统一或限定各类文献综述的形式和结构。但总体上,文献综述的形式和结构一般可粗略分五个部分:绪言、历史发展、现状分析、趋向预测和建议、参考文献目录。o 3.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文献综述的基本要求o 对文献综述的质量要求主要有六条:o(1)搜集文献应当客观、全面。o(2)材料与评论要
49、协调、一致。o(3)针对性强。o(4)提纲挈领,突出重点。o(5)适当使用统计图表。o(6)不能混淆文献中的观点和作者个人的思想。o 4.文献综述的步骤与方式文献综述的步骤与方式o 一般情况下,文献综述由五个步骤环节组成。o 第一步,确定综述的选题。o 第二步,收集相关的文献资料。o 第三步,整理文献。o 第四步,撰写综述初稿 o 第五步,修改综述初稿,并完成文献综述。第十六章 历史研究方法o 一、概念:历史研究就是以过去为中心的研究,它通过对已存在的资料的深入研究,寻找事实,然后利用这些信息去描述、分析和解释过去的过程,同时揭示当前关注的一些问题,或对未来进行预测。;历史研究既可以定性,也可
50、以利用定量资料。它与其他定性研究一样,关注一个真实情况中的自然行为,它着重于解释在具体背景中的行为有何意义。o二、特征:o首先表现在,通过历史研究获得大量史实,能为现实决策提供信息,且有助于理解现实问题。这就是“以史为鉴”的含义。历史上的改革可以通过研究而服务于现在。o其次,历史研究对于预测未来趋势也十分有用。它可以预示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谁不了解历史上的错误,谁就注定要重蹈覆辙”。历史研究可以提供我们避免重复犯错的信息。列宁还说过:“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所以,历史研究很有意义。有人把历史研究的贡献概括成四个字“期望”和“预防”,这是极有道理的。o再次,历史研究区别于其他研究方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