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篇第一篇 形体篇形体篇 文献的载体文献的载体 文献的体式文献的体式 文献的体裁文献的体裁 文献的体例文献的体例第一章第一章 文献的载体文献的载体 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主要通过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主要通过口耳相传来传递信息,这种方法在口耳相传来传递信息,这种方法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时间和空间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文字的产生是人类文明史的开端,它文字的产生是人类文明史的开端,它打破了口耳相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打破了口耳相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符号需要一限性。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符号需要一定的物质媒介才能完成传递信息的任定的物质媒介才能完成传递信息的任务,文献资料主要是
2、由文字记载的,务,文献资料主要是由文字记载的,它的传承也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自它的传承也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自古至今,文献的载体有以下几种:甲古至今,文献的载体有以下几种:甲骨、金石、简牍、缣帛和纸张。骨、金石、简牍、缣帛和纸张。甲骨是中国古代占卜时用的龟甲和甲骨是中国古代占卜时用的龟甲和兽骨兽骨。其中龟甲又称为卜甲,多用龟。其中龟甲又称为卜甲,多用龟的腹甲;兽骨又称为卜骨,多用牛的的腹甲;兽骨又称为卜骨,多用牛的肩胛骨,也有羊、猪、虎骨及人骨。肩胛骨,也有羊、猪、虎骨及人骨。卜甲和卜骨,合称为甲骨。卜甲和卜骨,合称为甲骨。甲骨甲骨一、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一、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1、甲骨文的发现以
3、及相关知识、甲骨文的发现以及相关知识1899年在殷代都城遗址今河南安年在殷代都城遗址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发现,是中国商代后期阳小屯村发现,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和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兽骨上的文字。v目前发现有大约目前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多个单字。目前可释读目前可释读1000字左右。字左右。v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
4、、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具体来说涉及到商王朝等科学技术。具体来说涉及到商王朝的祭祀、战争、田猎、气象、生产、的祭祀、战争、田猎、气象、生产、生育等各个方面。生育等各个方面。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的文字。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甲骨文主要指殷墟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墟文字”、“殷契殷契”,殷人迷殷人迷信鬼神,凡事都要占卜,占卜之后信鬼神,凡事都要占卜,占卜之后把结果记录在龟甲和兽骨上,所以把结果记录在龟甲和兽骨上,所以甲骨文又称甲骨文又称“卜辞卜辞”。甲骨文的发现使商代历史成为信甲骨文的发现使商代
5、历史成为信史。史。甲骨文的研究情况:甲骨文的研究情况:甲骨文于甲骨文于1899年王懿荣偶然发现,他被称年王懿荣偶然发现,他被称为为“甲骨文之父甲骨文之父”。后为刘鹗(字铁云)后为刘鹗(字铁云)所得,拓印出版名所得,拓印出版名铁云藏龟铁云藏龟,为著录,为著录甲骨文之第一部著作,后罗振玉、王国维甲骨文之第一部著作,后罗振玉、王国维等陆续搜求整理,董作宾、郭沫若等贡献等陆续搜求整理,董作宾、郭沫若等贡献亦多。亦多。罗、王、董、郭合称罗、王、董、郭合称“甲骨四大甲骨四大家家”,亦称,亦称“甲骨四堂甲骨四堂”(罗号雪堂,王(罗号雪堂,王号观堂,董字彦堂,郭笔名鼎堂号观堂,董字彦堂,郭笔名鼎堂甲骨之父王懿
6、荣甲骨之父王懿荣郭沫若郭沫若董作宾董作宾罗振玉罗振玉王国维王国维孙诒让孙诒让契文举例契文举例罗振玉罗振玉 殷墟书契殷墟书契(前编)、(前编)、殷墟书契菁华殷墟书契菁华(续编)(续编)徐中舒徐中舒甲骨文字典甲骨文字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甲骨文编甲骨文编郭沫若主编的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甲骨文合集 许多著名的学者,如许多著名的学者,如王国维、郭沫若、董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唐兰、陈梦家、徐中舒、容庚、于作宾、唐兰、陈梦家、徐中舒、容庚、于省吾、胡厚宣省吾、胡厚宣等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考释等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考释和研究,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和研究,形成了一门专门的
7、学问甲骨甲骨学。学。第一步:整龟第二步:灼龟龟卜与甲骨文字的刻制龟卜与甲骨文字的刻制龟龟 腹腹 甲甲肩肩胛胛骨骨肩肩胛胛骨骨天天 干干地地 支支v牛牛 车车 女女 弃弃 休休 采采 牢牢 盥盥 秉秉 好好监监即即伐伐既既益益取取安安子子大大甲骨卜辞的体例甲骨卜辞的体例 前辞:占卜日期和占卜者;前辞:占卜日期和占卜者;命辞:所占卜的具体事情;命辞:所占卜的具体事情;占辞占辞:根据兆纹所作出的占卜结果根据兆纹所作出的占卜结果判断;判断;验辞:占卜过后的应验记录。验辞:占卜过后的应验记录。例如:例如:v前辞:戊子卜,前辞:戊子卜,殻殻贞。贞。v命辞:帝及四月令雨命辞:帝及四月令雨?帝弗其及今四月令雨
8、帝弗其及今四月令雨?v占辞:王占曰:丁雨,占辞:王占曰:丁雨,不叀辛。不叀辛。v验辞:旬丁酉,允雨验辞:旬丁酉,允雨二、金二、金1、金文的相关知识、金文的相关知识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钟鼎”是青铜是青铜器的代名词。器的代名词。”。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的制造技术十
9、分发达。许慎在许慎在说文解字说文解字里说:里说:“鼎,三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有三足圆鼎,有三足圆鼎,也有四足方鼎。也有四足方鼎。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最早的鼎是黏土烧制的陶陶鼎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后来又有了用青铜铸造的铜鼎。左传左传曰:曰:“夏朝初年,大禹划天下夏朝初年,大禹划天下为九州;后夏启,令九州牧,献青铜,为九州;后夏启,令九州牧,献青铜,铸九鼎。铸九鼎。”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并在上面镌刻魑魅魍魉的图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形,让人们警惕,防止被其伤害。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自从有了禹铸九鼎的传说,鼎就从鼎就从一般的炊器而发展
10、为传国重器。一般的炊器而发展为传国重器。国国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灭则鼎迁,夏朝灭,商朝兴,九鼎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迁于商都亳京;商朝灭,周朝兴,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历商至周,九鼎又迁于周都镐京。历商至周,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都把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定鼎”。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的“司母戊司母戊”大大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长方、方鼎就是商代晚期的青铜鼎,长方、四足,高四足,高133厘米,重厘米,重875公斤,是公斤,是现存现存最大最大的商代青铜器。的商代青铜器。鼎腹内有鼎腹内有“后母戊后母戊”三字,是商王为祭祀他的三字,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戊而铸造的
11、。母亲戊而铸造的。司母戊大方鼎司母戊大方鼎后母戊方鼎铭文后母戊方鼎铭文中国古代青铜器分类中国古代青铜器分类v烹煮器与盛食器烹煮器与盛食器v酒器酒器/温酒器温酒器v水水 器器v乐器乐器v兵器兵器v车马器车马器主要青铜器简介1烹饪器鼎鬲甗2盛食器簋敦敦簠簠豆3酒器爵觥觥尊壶卣彝4盛水器盘盉匜匜鉴5 5、乐器、乐器 钟 铙6 6、兵器、兵器 戈戈矛矛7 7、车马器、车马器车器包括軎(车器包括軎(wei)、辖、辕首饰、踵饰、钠、)、辖、辕首饰、踵饰、钠、衡末饰、毂、转、銮铃等;马具包括马冠、衡末饰、毂、转、銮铃等;马具包括马冠、当卢、马衔、镳、轭、铜泡、节约等。当卢、马衔、镳、轭、铜泡、节约等。軎軎
12、车辖车辖当卢当卢重要铜器及金文拓片举例重要铜器及金文拓片举例 海内青铜器三宝海内青铜器三宝 毛毛公公鼎鼎大克鼎大盂鼎三、石三、石 在石头上刻字由来已久,在周代就已在石头上刻字由来已久,在周代就已经出现。经出现。穆天子传穆天子传卷二是西周的历卷二是西周的历史神话典籍之一史神话典籍之一:“天子五日观于舂天子五日观于舂山之上,乃为铭迹于悬圃之上,以昭后山之上,乃为铭迹于悬圃之上,以昭后世。世。”郭璞注:郭璞注:“谓勒石铭功德也。秦始皇、谓勒石铭功德也。秦始皇、汉武帝巡守登名山,所在刻石立表此之汉武帝巡守登名山,所在刻石立表此之类也。类也。”刻石作为我国古代文献载体之一,影响刻石作为我国古代文献载体之
13、一,影响十分深远。代表性的刻石主要有十分深远。代表性的刻石主要有:“周周秦石刻、熹平石刻、正始石经、开成石秦石刻、熹平石刻、正始石经、开成石经、广政石经、嘉祐石经、绍兴石经、经、广政石经、嘉祐石经、绍兴石经、乾隆石经乾隆石经”等。等。石经和石刻书籍,使得石经和石刻书籍,使得许多古籍版本得以流传,对保存和传承许多古籍版本得以流传,对保存和传承古代典籍,具有极高的价值。古代典籍,具有极高的价值。石鼓文,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石鼓文,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石刻之祖石刻之祖”。石鼓文刻于十座花岗岩石石鼓文刻于十座花岗岩石上,因石墩形似鼓,故称为上,因石墩形似鼓,故称为“石鼓文石鼓文”。石鼓文
14、是唐代在陕西凤翔发现的我国最早石鼓文是唐代在陕西凤翔发现的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的石刻文字,世称“石刻之祖石刻之祖”。因为文。因为文字是刻在十个鼓形的石头上,故称字是刻在十个鼓形的石头上,故称“石鼓石鼓文文”。内容介绍秦国国君游猎的。内容介绍秦国国君游猎的1010首四言首四言诗,亦称诗,亦称“猎碣猎碣”。今中国考古界一般认。今中国考古界一般认为是战国时代秦国的遗物。为是战国时代秦国的遗物。四、简牍四、简牍简牍,简牍,说文说文:“简,牒也。简,牒也。”朱朱骏声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说文通训定声:“竹谓之简,竹谓之简,木谓之牒。木谓之牒。”说文说文:“牍,书版牍,书版也。也。”段玉裁注:段玉裁注:“厚
15、者为牍,薄者厚者为牍,薄者为牒。为牒。”“简简”字从字从“竹竹”,“牍牍”字从字从“片片”,说文说文曰:曰:“片,判片,判木也。木也。”竹简的形制是:简一般的用狭长竹竹简的形制是:简一般的用狭长竹片制成,宽约半寸,长度不一。陈片制成,宽约半寸,长度不一。陈梦家指出:梦家指出:“凡编简为册的,因编凡编简为册的,因编册可以成卷,所以简必狭长,只能册可以成卷,所以简必狭长,只能容一行。容一行。”思考:思考:“汗青汗青”一词是什么意思?一词是什么意思?说文说文云:云:“符命也。诸侯进符命也。诸侯进受于王也。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受于王也。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之形。”说文说文云:云:“五
16、帝之书也,从五帝之书也,从册,在丌册,在丌 ji55上,尊阁之。上,尊阁之。”代表性的简牍文献有以下这些:代表性的简牍文献有以下这些:“孔壁古孔壁古文、汲冢竹书、襄阳楚王墓竹简、大观竹文、汲冢竹书、襄阳楚王墓竹简、大观竹简、宣和竹简、流沙坠简、居延汉简、五简、宣和竹简、流沙坠简、居延汉简、五里牌楚简、仰天湖楚简、杨家湾楚简、信里牌楚简、仰天湖楚简、杨家湾楚简、信仰楚简、银雀山汉简、藤店楚简、天星观仰楚简、银雀山汉简、藤店楚简、天星观楚简、曾侯乙墓竹简、楚简、曾侯乙墓竹简、睡虎地秦墓竹简、睡虎地秦墓竹简、包山楚简、郭店楚简、上博馆藏战国楚竹包山楚简、郭店楚简、上博馆藏战国楚竹书书”等。等。三国竹
17、简三国竹简木牍木牍 思考:简牍与前几种载体相比有什么思考:简牍与前几种载体相比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优点和缺点?简牍作为文献载体,较之金石有着简牍作为文献载体,较之金石有着取材容易、便于写作的优点。故自有取材容易、便于写作的优点。故自有简牍作为文献载体以来,著作较前大简牍作为文献载体以来,著作较前大增。我国文化奠基时期的著作,大都增。我国文化奠基时期的著作,大都是写在简牍上的。但用竹木为书写的是写在简牍上的。但用竹木为书写的材料,也有着明显的缺陷,这就是材料,也有着明显的缺陷,这就是分分量重,体积大,遇着长篇文字,简策量重,体积大,遇着长篇文字,简策就更多,阅读、收藏、携带都极为不就更多,阅读、收
18、藏、携带都极为不便,弄乱了不易整理。便,弄乱了不易整理。据据史记史记所载,秦始皇每天批阅所载,秦始皇每天批阅简牍文书重达简牍文书重达120斤;东方朔写一斤;东方朔写一篇奏文上呈汉武帝,竟需两名武士篇奏文上呈汉武帝,竟需两名武士抬进宫中。在竹简木牍流行的同时,抬进宫中。在竹简木牍流行的同时,出现了另一种文献载体出现了另一种文献载体缣帛。缣帛。五、缣帛五、缣帛在简牍盛行的同时,又出现了另外在简牍盛行的同时,又出现了另外一种载体一种载体缣帛。缣帛。缣帛是丝织品,缣帛是丝织品,我们把写在这些丝织品上的书叫作我们把写在这些丝织品上的书叫作帛书。帛书。丝织品表面平软,质的轻软,丝织品表面平软,质的轻软,面
19、幅宽阔,可以弥补简牍的不足,面幅宽阔,可以弥补简牍的不足,但较之简牍,丝织品的价格贵。缣但较之简牍,丝织品的价格贵。缣帛文献约起源于春秋时代帛文献约起源于春秋时代,盛行于两盛行于两汉。汉。缣是指细密的绢。缣是指细密的绢。释名释名释采帛释采帛云:云:“缣,兼也。其丝细致,数兼于绢。缣,兼也。其丝细致,数兼于绢。”帛为丝织品的总称,包括缟、素、绡、帛为丝织品的总称,包括缟、素、绡、绢、缣等。丝织品绢、缣等。丝织品质地柔软轻薄,书质地柔软轻薄,书写容易着色,又可按文章长短任意裁写容易着色,又可按文章长短任意裁剪,舒卷自如,便于翻阅,易于携带剪,舒卷自如,便于翻阅,易于携带和收藏和收藏。因此缣帛成为书
20、写绘画的上。因此缣帛成为书写绘画的上佳材料。佳材料。从尺寸上来说,古代的帛书为从尺寸上来说,古代的帛书为2尺尺2寸寸宽。据宽。据汉书汉书食货志食货志:“太公为周太公为周立九府圜法,布匹广二尺二寸为幅,立九府圜法,布匹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长四丈为匹。”帛书的舒展方式有帛书的舒展方式有折折叠式叠式和和卷轴式卷轴式。帛书收卷以后,可外。帛书收卷以后,可外加封套加以保护。缣帛除了书写文字加封套加以保护。缣帛除了书写文字以外,还可以用来绘画、绘制地图等。以外,还可以用来绘画、绘制地图等。如马王堆出土的就有彩绘帛画和三幅如马王堆出土的就有彩绘帛画和三幅军事地图,具有相当高的价值。军事地图,具有相当
21、高的价值。朱丝栏朱丝栏楚帛书发现于长沙子弹库楚墓,楚帛书发现于长沙子弹库楚墓,1942 年被盗出,今存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年被盗出,今存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保存完整的保存完整的 1 件件,墨书楚国文字,共,墨书楚国文字,共900余字,奇诡难懂余字,奇诡难懂,附有神怪图形,附有神怪图形,一般认为是战国时期数术性质的佚书,一般认为是战国时期数术性质的佚书,与古代流行的历忌之书有关与古代流行的历忌之书有关。六、纸张六、纸张v后汉书后汉书蔡伦传蔡伦传云:云:“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
22、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咸称蔡侯纸蔡侯纸 。”本本世纪考古发现,证明蔡伦世纪考古发现,证明蔡伦发明造纸术之说不太准确。发明造纸术之说不太准确。1957年西安东郊灞桥古墓出土了公元前年西安东郊灞桥古墓出土了公元前2世纪西汉初期古纸,被称为世纪西汉初期古纸,被称为“灞桥纸灞桥纸”,它是目前考古发掘出来的它是目前考古发掘出来的我国和世界上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纸最早的纸。由此可知早在蔡伦之前,就。由此可知早在蔡伦之前,就有有“纸纸”的发明,蔡伦只是造的发明,蔡伦只是造
23、“纸纸”术术的最杰出的革新家的最杰出的革新家“纸纸”的本义是指漂洗丝绵以后附着在竹的本义是指漂洗丝绵以后附着在竹席上的丝绵薄片。席上的丝绵薄片。许慎许慎说文解字说文解字:“纸,絮一苫也。纸,絮一苫也。”纸的发明的,对文献的发展起到了很关键纸的发明的,对文献的发展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从建策到纸写本,这在图书史上的作用,从建策到纸写本,这在图书史上是一个飞跃,纸书一洗简沉帛贵的弊端,是一个飞跃,纸书一洗简沉帛贵的弊端,且具有造价低廉,携带轻便,复制容易的且具有造价低廉,携带轻便,复制容易的优点,因而纸书在中国书史上一直有不可优点,因而纸书在中国书史上一直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到目前为止仍是文献重替
24、代的重要地位,到目前为止仍是文献重要载体。要载体。第二章第二章 文献的体式文献的体式 体式指的是装订的形体样式。体式体式指的是装订的形体样式。体式是随着文献载体的变迁而变化的。是随着文献载体的变迁而变化的。1、简册体式、简册体式 2、卷轴体式:、卷轴体式:卷子装卷子装 旋风装旋风装 3、折叠体式:、折叠体式:经折装经折装 4、册页体式:、册页体式:蝴蝶装蝴蝶装 包背装包背装 线装线装 简册体式简册体式 简册先秦至西汉最为流行,东汉、简册先秦至西汉最为流行,东汉、魏、西晋时也还是书籍的主要体式。魏、西晋时也还是书籍的主要体式。东晋时被纸张取代。东晋时被纸张取代。木牍木牍 自纸书出现以后,其编订装
25、帧出现了自纸书出现以后,其编订装帧出现了以以 下一些形式:下一些形式:1卷子装卷子装 傅咸傅咸纸赋纸赋“揽之则舒,舍之则揽之则舒,舍之则卷。卷。”从这一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早期从这一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早期纸质文献是以卷子的形式出现的。魏纸质文献是以卷子的形式出现的。魏晋以后,纸书逐渐取代帛书流行。晋以后,纸书逐渐取代帛书流行。内容较长的书,一张纸容纳不下,再内容较长的书,一张纸容纳不下,再用第二张纸继续抄写,一本用多张纸用第二张纸继续抄写,一本用多张纸写完的书,按顺序结成一张长纸,然写完的书,按顺序结成一张长纸,然后从尾端向前卷起,形成卷子形式,后从尾端向前卷起,形成卷子形式,故称为卷子装。故称为卷
26、子装。“卷子卷子”见于明胡应麟见于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少室山房笔丛丛:“唐人写本藏于今者皆为长卷,唐人写本藏于今者皆为长卷,如手卷之状,收藏家谓之卷子本。如手卷之状,收藏家谓之卷子本。”为了保护纸卷折皱和损坏,在最后一张为了保护纸卷折皱和损坏,在最后一张纸上粘接一根木棒,两端稍露,形如车纸上粘接一根木棒,两端稍露,形如车轴,以手执轴,自左向右收卷,故又称轴,以手执轴,自左向右收卷,故又称“卷轴装卷轴装”。卷子的开头部分,卷起来卷子的开头部分,卷起来在外面,容易磨损,所以接出一段丝织在外面,容易磨损,所以接出一段丝织品或空白纸,卷起来之后,这段丝品或空白纸,卷起来之后,这段丝织品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
27、,这段丝织品织品可以起到保护的作用,这段丝织品叫作叫作“褾褾”biao 214。褾上还可以系上一根带子,卷起来之后褾上还可以系上一根带子,卷起来之后用于捆扎。装卷的袋叫用于捆扎。装卷的袋叫“帙帙”,又称,又称“书衣书衣”。旋风装是用一幅比书叶略宽的长条旋风装是用一幅比书叶略宽的长条纸作为衬底,然后将单面有字的首页全纸作为衬底,然后将单面有字的首页全幅粘于衬纸的右端。其余的双面有字的幅粘于衬纸的右端。其余的双面有字的书页,按照文字内容的顺序自右向左依书页,按照文字内容的顺序自右向左依次粘在衬纸上。由于每一页都是错落粘次粘在衬纸上。由于每一页都是错落粘在上一页的底下,形成错落相积、上页在上一页的底
28、下,形成错落相积、上页压下页的体式。压下页的体式。2旋风装旋风装 收藏时,从首页向尾页,自右向左卷起,收藏时,从首页向尾页,自右向左卷起,从外边看,它仍是卷子装。在收卷的时从外边看,它仍是卷子装。在收卷的时候,内部的书页朝一个方向卷起,宛如候,内部的书页朝一个方向卷起,宛如自然界的旋风,故谓之自然界的旋风,故谓之“旋风装旋风装”;有;有因其书页如龙鳞般错次相连,故又称因其书页如龙鳞般错次相连,故又称“龙鳞装龙鳞装”。3 经折装经折装 经折装是唐宋时代的一种书籍装订形经折装是唐宋时代的一种书籍装订形式。将长幅按一定的尺寸来回往复折叠,式。将长幅按一定的尺寸来回往复折叠,折成一册,形同折子,首尾加
29、上硬厚纸折成一册,形同折子,首尾加上硬厚纸页页也有用薄木板也有用薄木板作为护封。作为护封。文献文献学辞典学辞典:“古籍装订形式之一。古籍装订形式之一。别名梵夹装、折子装。隋唐时代佛教大别名梵夹装、折子装。隋唐时代佛教大盛,翻译的经典很多。佛教徒为了便于盛,翻译的经典很多。佛教徒为了便于唪诵,便将翻阅不便的卷轴装改为折叠唪诵,便将翻阅不便的卷轴装改为折叠起来的形式,变卷子长幅为折叠式,成起来的形式,变卷子长幅为折叠式,成方册,前后粘以书面。方册,前后粘以书面。”4蝴蝶装蝴蝶装 蝴蝶装是由经折装演变而来的。元吾衍闲居录:“古书皆以卷轴,以卷舒之难,因而为折。久而折断,复为薄帙”。“薄帙”就是蝴蝶装
30、的一本一本书。所谓蝴蝶装,是将印好的书叶,以版心中缝为轴心向内对折即字面相对,按版口理齐,中缝背面逐叶用胶料粘连,再用厚纸包裹作为护封,翻阅时书叶从中缝展开,两边向外,状如蝴蝶的双翅,故称之为蝴蝶装。v版心,即每页版面正中的位置,又叫节版心,即每页版面正中的位置,又叫节口。口。版心通常有用作对折准绳的黑线和版心通常有用作对折准绳的黑线和鱼尾形图案,有的还印有书名、卷数、鱼尾形图案,有的还印有书名、卷数、页码及本页字数,明代以前,版心下方页码及本页字数,明代以前,版心下方往往还印有刻工姓名。往往还印有刻工姓名。5包背装包背装 包背装是由蝴蝶装发展而来,它们之间包背装是由蝴蝶装发展而来,它们之间的
31、区别在于:包背装是将印好的书叶,以的区别在于:包背装是将印好的书叶,以版心中缝为轴心向外对折版心中缝为轴心向外对折即将无字面折即将无字面折在里面在里面装订不在版心一边,而在版心折装订不在版心一边,而在版心折线对面的余纸上。折叠起来以后,在左右线对面的余纸上。折叠起来以后,在左右栏外余幅适当位置打眼,用纸捻穿装订成栏外余幅适当位置打眼,用纸捻穿装订成册,外用一张较硬的纸,包裹书背,用浆册,外用一张较硬的纸,包裹书背,用浆糊粘连。糊粘连。包背装一般认为兴起于元代,沿用到明包背装一般认为兴起于元代,沿用到明代中期。代中期。包背装包背装永乐大典永乐大典6线装线装 这是古籍最常用的装帧形。它是由包这是古籍最常用的装帧形。它是由包背发展演变而来的,背发展演变而来的,它们之间的区别:它们之间的区别:包背装是用整张纸作为封皮包裹书背,包背装是用整张纸作为封皮包裹书背,而线状是采用两张与书叶大小相同的散而线状是采用两张与书叶大小相同的散叶作为书皮,放在正文前后,然后打眼叶作为书皮,放在正文前后,然后打眼订线装订成册,这种装帧方式更加的美订线装订成册,这种装帧方式更加的美观牢固。观牢固。线装明中叶兴起,沿用到清末民国期线装明中叶兴起,沿用到清末民国期间。间。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