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心理物理学方法02 心理量表法目录CONTENTS 01 感觉阈限的测量03 信号检测论 教学目标1 掌握传统心理物理学中心理量与物理量的关系及测量方法2 掌握心理物理学中量表的制作步骤,能将理论应用于实际3 了解信号检测论的理论假设及其与传统心理物理学方法 相比的优势4 掌握信号检测论中被试反应指标的测量与计算1 传统心理物理法的含义及三种主要的测量方法学习重点2 心理量表的制作程序3 信号检测论中的理论假设及其实验方法4 辨别力指数与判断标准的含义及其计算步骤感觉阈限的测量01感觉阈限的测量 1 极限法 2 平均差误法 3 恒定刺激法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
2、文字内容第一节 感觉阈限的测量 传统心理物理法:用以测量感受性的心理学实验方法。由费希纳1860年在心理物理法纲要中首次提出。要解决的问题:一、对感觉阈限的测量;二、对阈上感觉的测量 心理物理法:研究心理感受和物理强度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量的感觉能力。包括:绝对感受性(absolute sensitivity)、差别感受性(difference sensitivity)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包括:绝对感觉阈限(absolute limen,AL)、差别感觉阈限(difference limen,DL)感觉阈限的测量 1 极限法 2 平均差误法 3 恒定刺激
3、法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1 极限法极限法极限法的特点用极限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用极限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的基本程序与注意事项用极限法测量差别感觉阈限自变量因变量差别阈限的计算极限法的变式阶梯法系列组法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1 极限法 极限法(limit method)又叫最小变化法(minimal-change method),最小可觉差法或最小差异法(method of least difference)。测定感觉阈限最直接的方法。极限法的特点 刺激有2个交替变化的“递增”“递减”系列,要求被试报告是否感觉到有变化1 刺激的增、
4、减幅度应尽可能小,以系统探求被试由一类反应到另一类反应的瞬间转折点2 刺激量的变化幅度保持恒定且有足够大的范围3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1 极限法极限法极限法的特点用极限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用极限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的基本程序与注意事项用极限法测量差别感觉阈限自变量因变量差别阈限的计算极限法的变式阶梯法系列组法用极限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的基本程序1测量前,先将刺激量分为递增、递减两个系列2定起点:递增系列起点在被试基本觉察不到的刺激强度内,递减则在基本能觉察到的范围内3测量时,刺激系列按递增、递减依次呈现。要求被试报告是否觉察到刺激。4递增系列和递减系列交替呈现,起点
5、可随机选择,直到被试的反应发生变化为止5两步计算:被试每个刺激系列的阈限;求出所有系列阈限的均值,即最后的绝对阈限值1 极限法用极限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的注意事项 控制实验误差:习惯误差:被试因习惯于由原先刺激所引起的感觉,而对新刺激量做出错误判断 导致:递增系列中,所得阈限值高于实际阈限值;递减系列中,所得阈限值低于实际阈限值 期望误差:被试在较长序列中给出相反判断的倾向 导致:递增系列中,所得阈限值低于实际阈限值;递减系列中,所得阈限值高于实际阈限值 应对方案:采用ABBA法平衡误差1 极限法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1 极限法极限法极限法的特点用极限法测量绝对
6、感觉阈限用极限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的基本程序与注意事项用极限法测量差别感觉阈限自变量因变量差别阈限的计算极限法的变式阶梯法系列组法计算因变量自变量 极限法测量差别感觉阈限每次呈现两个刺激让被试比较,标准刺激(St),比较刺激(Co),按递增或递减方式呈现采用三类反应:将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相比较,当比较刺激大于标准刺激时,记为;当相等,记为;比较刺激小于标准刺激,记为;怀疑记为?。22IUTTTDL下下限限上上限限下下限限上上限限2)T-St(St)-(上差别阈限 DLu=T上限-St;下差别阈限 DLl =St-T下线1 极限法 用极限法测量视觉长度差别感觉阈限 举例(表7-3)1 极限法平均上
7、线65.0 平均下线60.5不肯定间距(IV)=上线下线65.060.54.5差别阈限1/2不肯定间距2.25主观相等点=(平均上线+平均下线)=62.752012-10-19第七章16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1 极限法极限法极限法的特点用极限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用极限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的基本程序与注意事项用极限法测量差别感觉阈限自变量因变量差别阈限的计算极限法的变式阶梯法系列组法 极限法的变式 阶梯法 特点:把增加和减少刺激强度的程序合在一起 举例:在测量绝对阈限时,当被试报告感觉不到开始呈现的刺激时,主试可按照一定梯级增加刺激;当增加到被试感觉到时,又按一定梯
8、级减少刺激量。最后求出各转折点的均值,即阈限值 系列组法1 极限法 极限法的变式 阶梯法 系列组法 特点:被试在不知道的情况连续多次呈现同一个刺激 举例:如果在5次中有4次被试都判断为“有感觉”或是“大于标准刺激”,则把这个梯级的刺激算作“”。做完一个梯级后再改变至另一个梯级刺激,让被试作出判断,如此反复进行多次,对接近于T上限和T下限的比较刺激,进行计算则可得到一个比较好的绝对阈限值或差别阈限值。1 极限法感觉阈限的测量 1 极限法 2 平均差误法 3 恒定刺激法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平均差误法平均差误法的特点用平均差误法测量绝对阈限自变量因变量绝对感觉阈限
9、的计算用平均差误法测量差别感觉阈限自变量因变量差别阈限的计算误差的控制2 平均差误法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平均差误法平均差误法的特点用平均差误法测量绝对阈限自变量因变量绝对感觉阈限的计算用平均差误法测量差别感觉阈限自变量因变量差别阈限的计算误差的控制2 平均差误法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 平均差误法(method of average error),又称调整法(method of adjustment)、均等法(method of equation)或再造法(method of reproduction)。典型程序 主试规定一个
10、标准刺激,让被试调节比较刺激,使之与标准刺激相等1 把多次比较后的误差平均起来则可以求得平均误差2 平均误差与差别阈限成正比,因此可用平均误差来测量差别感觉阈限32 平均差误法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平均差误法的特点 用平均差误法测量差别阈限时所呈现的刺激为连续变化1 被试可对比较刺激量进行任意调整2 当被试认为比较刺激量与标准刺激量相等时,二者之差绝对值的均值即所求的阈限值32 平均差误法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平均差误法平均差误法的特点用平均差误法测量绝对阈限自变量因变量绝对感觉阈限的计算用平均差误法测量差别感觉阈限自变量因变
11、量差别阈限的计算误差的控制2 平均差误法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平均差误法测量绝对阈限自变量 要求被试调整一个比较刺激量,使其与假设为0的标准刺激量相等,即让被试每次与0相比较。因变量 被试每次调整后的与标准刺激量0相等的比较刺激量2 平均差误法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平均差误法测量绝对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的计算 每次测定的比较刺激量与标准刺激量0的差(比较刺激量本身大小)的均值,该均值为绝对阈限。计算公式F NXAL2 平均差误法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平均差误法平均差误法的特点用平均差误法测量绝对
12、阈限自变量因变量绝对感觉阈限的计算用平均差误法测量差别感觉阈限自变量因变量差别阈限的计算误差的控制2 平均差误法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平均差误法测量差别感觉阈限F 自变量 被试反复调整比较刺激,每次比较都按递增和递减两个系列调整,使之找出与标准刺激相等的值。因变量 被试每次调整后的数值,即被试认为与标准刺激相等的数值。2 平均差误法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平均差误法测量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阈限的计算(1)把每次调整的结果(或每次的判断)与标准刺激之差的绝对值平均,即差别阈限(2)每次调整的结果与主观相等点(PSE=X/N)之差的绝
13、对值平均起来作为差别阈限NStXDLNPSEXDL2 平均差误法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平均差误法平均差误法的特点用平均差误法测量绝对阈限自变量因变量绝对感觉阈限的计算用平均差误法测量差别感觉阈限自变量因变量差别阈限的计算误差的控制2 平均差误法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误差的控制 消除动作误差,一半比较刺激量大于标准刺激量,一半比较刺激量小于标准刺激量 消除空间误差,确保比较刺激在左(或上)和比较刺激在右(或下)的次数相等 消除时间误差或顺序误差,采用ABBA法对比较刺激和标准刺激进行平衡。如果实验材料为两种或两种以上,则可使用拉
14、丁方设计来平衡2 平均差误法感觉阈限的测量 1 极限法 2 平均差误法 3 恒定刺激法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恒定刺激法恒定刺激法的特点用恒定刺激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自变量因变量绝对感觉阈限的计算用恒定刺激法测量差别感觉阈限自变量因变量差别阈限的计算不肯定间距的不稳定性恒定刺激法的变式分组法单一刺激法使用对数单位的比较刺激系列3 恒定刺激法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恒定刺激法恒定刺激法的特点用恒定刺激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自变量因变量绝对感觉阈限的计算用恒定刺激法测量差别感觉阈限自变量因变量差别阈限的计算不肯定间距的不稳定性恒定刺激法的变
15、式分组法单一刺激法使用对数单位的比较刺激系列3 恒定刺激法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 恒定刺激法(method of constant stimulus)也称频数法(frequency method)或正误法(true-false method)在恒定刺激法中,刺激的出现方式是随机的,可避免由于极限法和平均差误法所带来的期望误差和习惯误差。相对而言,恒定刺激法测量的阈限更加准确,同时也是应用最广的一种方法3 恒定刺激法恒定少数几个刺激,一般为57个恒定刺激法的特点每种刺激多次呈现,一般为50200次刺激完全随机呈现统计被试对各种刺激量的反应次数按被试对不同刺激回答
16、“有”“无”的次数来计算阈限值,采用直线内插法计算判断所需时间较短,实验进程快,省时,结果准确,最常用3 恒定刺激法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恒定刺激法恒定刺激法的特点用恒定刺激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自变量因变量绝对感觉阈限的计算用恒定刺激法测量差别感觉阈限自变量因变量差别阈限的计算不肯定间距的不稳定性恒定刺激法的变式分组法单一刺激法使用对数单位的比较刺激系列3 恒定刺激法用恒定刺激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自变量 以感觉刺激的物理量或心理量为自变量,在略高于或略低于绝对阈限的范围内取5-7个等距的强度量。因变量 被试对自变量变化的报告结果,一般是被试对呈现的刺激做“有”或“
17、无”的判断。3 恒定刺激法内插法作图法平均Z分数法用恒定刺激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阈限的计算最小二乘法3 恒定刺激法内插法用恒定刺激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阈限的计算 内插法112112XYYYYXXX)()(X为听觉绝对阈限;Y1为感觉到听觉刺激的次数稍小于50%的百分数,与其相应刺激强度为X1;Y2为感觉到听觉刺激的次数稍大于50%的百分数,与其相应刺激强度为X2;Y为刚刚感觉到听觉刺激(即绝对阈限值)的百分数,即常数503 恒定刺激法内插法用恒定刺激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阈限的计算 内插法 举例:测量两点阈3 恒定刺激法两点距离(毫米)89101112回答“两点”的次数2105813
18、2186回答“两点”的比例(%)15296693表7-10 用恒定刺激法测量两点阈的结果内插法用恒定刺激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阈限的计算 作图法X轴为刺激量大小,Y轴表示被试的反应百分数;构成“刺激辨别百分数曲线”,通过Y轴的50%处画平行于X轴的水平线,与曲线的相交点为a点,以点a画垂直于X轴的垂线,垂线与X轴的交点的刺激值即为绝对阈限3 恒定刺激法内插法用恒定刺激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阈限的计算 平均Z分数法 以标准差为基本单位来表示原始分数与平均数之间的偏离程度 举例:求两点阈3 恒定刺激法内插法用恒定刺激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阈限的计算 最小二乘法将一系列数据点整合为一条直线的最
19、佳方法。用最小二乘法作直线时,先应确定直线方程222)()()()()()X()()(X(22XXNYXXYNbXNXYXYa3 恒定刺激法内插法用恒定刺激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阈限的计算 最小二乘法bSaZ最小二乘法只适于两个变量有线性关系的情况,所以以上直线方程经过转换得baS-当Z=0时3 恒定刺激法内插法用恒定刺激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阈限的计算 最小二乘法例如:用最小二乘法求解表7-10中的数据3 恒定刺激法内插法例如:用最小二乘法求解表7-10中的数据,可得表7-123 恒定刺激法表7-12 最小二乘法求直线方程97.0505105)63.2(50)63.16(520.1050
20、510563.165063.251022ba表中,X代表刺激量,Y代表回答“两点”的比例(P值)对应的Z分数,N=5。将数据代入最小二乘法的公式,则有:Z=Z=10.2010.200.97S0.97SS=10.52 两点绝对阈限为10.52毫米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恒定刺激法恒定刺激法的特点用恒定刺激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自变量因变量绝对感觉阈限的计算用恒定刺激法测量差别感觉阈限自变量因变量差别阈限的计算不肯定间距的不稳定性恒定刺激法的变式分组法单一刺激法使用对数单位的比较刺激系列3 恒定刺激法内插法用恒定刺激法测量差别感觉阈限自变量 确定比较刺激和标准刺激的强度
21、范围,并在该范围内选取57个强度的刺激,其一为标准刺激(一般为中等强度),其余为比较刺激。因变量 被试口头报告。若是三类反应,判断比较刺激比标准刺激的强度“高”“相等”或“低”;若为两类判断,则要求被试判断比较刺激的强度比标准刺激“高”或“低”。3 恒定刺激法0 三类反应两类反应用恒定刺激法测量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阈限的计算相邻两类之间的阈限:T上限,T下限T上限=50%“+”反应对应的刺激量T下限=50%“-”反应对应的刺激量2-下下限限上上限限TTDL 用直线内插法求解 T上限,T下限3 恒定刺激法用恒定刺激法测量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阈限的计算 反应有三类时T上限与T下限之间的距离为不肯定间距
22、,不肯定间距的中点即为所求的差别阈限例如:重量差别阈限的计算 表7-133 恒定刺激法比较刺激重量(克)比较反应结果次数(%)正反应的%(P+)等反应的%(P=)负反应的%(P-)1854888190817751951433532002839332056022182108012821591638.195200)3353()3350()200195(4.203200)2860()2850()200205(下限上限TT8.32)8.1954.203(DL用恒定刺激法测量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阈限的计算 反应有两类时例如:重量差别阈限的计算 表7-14根据表中的数据,用直线内插法求解3 恒定刺激法比较刺
23、激重量(克)比较反应结果次数(%)正反应的%(P+)负反应的%(P-)1857931902179195287220055452057327210792121590101.199200)4572()4550()200195(1.204200)2855()2850()200205(下限上限TT5.22)1.1991.204(DL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恒定刺激法恒定刺激法的特点用恒定刺激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自变量因变量绝对感觉阈限的计算用恒定刺激法测量差别感觉阈限自变量因变量差别阈限的计算不肯定间距的不稳定性恒定刺激法的变式分组法单一刺激法使用对数单位的比较刺激系列3
24、 恒定刺激法内插法不肯定间距的不稳定性 不肯定间距:由于被试反复测试,因此每次的结果都不是一个固定值,这些值都围绕着一个平均数变化,这个变化范围即不肯定间距。主观相等点:不肯定间距的中点,即多次判断的平均数 常误:主观相等点与标准刺激的差 影响不肯定间距的因素:被试相等判断的次数 后果:差别阈限难以解释。不肯定间距是一种对态度的测量3 恒定刺激法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恒定刺激法恒定刺激法的特点用恒定刺激法测量绝对感觉阈限自变量因变量绝对感觉阈限的计算用恒定刺激法测量差别感觉阈限自变量因变量差别阈限的计算不肯定间距的不稳定性恒定刺激法的变式分组法单一刺激法使用对
25、数单位的比较刺激系列3 恒定刺激法010203恒定刺激法的变式分组法单一刺激法使用对数单位的比较刺激系列将比较刺激分为三组:大于和小于标准刺激且与间距相同的比较刺激分为同一组将每组的两个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随机比较多次将比较刺激的强度分为若干等级,并采用完全随机顺序反复呈现,要求被试判断每个刺激分别属于哪个等级。在正式实验中,被试根据练习实验中的判断标准进行分组判断差别阈限较大的感觉领域,刺激系列可用对数梯级3 恒定刺激法心理量表法02心理量表法 1 量表的类型 2 心理量表的评价 3 制作心理量表的常用方法心理量表法 1 量表的类型 2 心理量表的评价 3 制作心理量表的常用方法顺序量表等距量
26、表比例量表F根据量表有无相等单位和绝对零点又称等级量表,既无相等单位,也无绝对零点,只是将对象的某一属性进行排序。比较粗糙有相等单位,可知道测量对象之间的差别,还可知道相差多少,但它没有绝对零点又称等比量表、比率量表,既有绝对零点又有相等单位可知道测量对象之间差距,还可知道差距是多少1 量表的类型心理量表法 1 量表的类型 2 心理量表的评价 3 制作心理量表的常用方法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心理量表的评价符合三种基本假设应有系统的测量理论可用直接量表进行核对2 心理量表的评价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心理量表的评价符合三种基本假设
27、应有系统的测量理论可用直接量表进行核对2 心理量表的评价020301符合三种基本假设如果不是a=b,就是ab,二者不能兼而有之对心理特质有明确的分类标志和测量单位,不能含混不清如果a=b,且b=c,则a=c如果ab,且bc,则ac2 心理量表的评价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心理量表的评价符合三种基本假设应有系统的测量理论可用直接量表进行核对2 心理量表的评价02030401应有系统的测量理论存在性问题:测量的充分条件是否存在意义性问题:尺度值出现后,是否能够较好地解释它的意义测量如何操作的问题:建立一个实际操作的量表可以表明某些心理量的特征有关测量误差的问题:测量
28、中出现的误差,应能够得到较好的客观估计与分析2 心理量表的评价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心理量表的评价符合三种基本假设应有系统的测量理论可用直接量表进行核对2 心理量表的评价内插法可用直接量表进行核对 现有的很多心理量表是采用间接方法制成,但这方面的技术要求较高。对同一心理特征使用两种方法所制成的量表可能存在的矛盾,应可用直接量表对其进行核对。2 心理量表的评价心理量表法 1 量表的类型 2 心理量表的评价 3 制作心理量表的常用方法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制作心理量表的常用方法感觉比例法数量估计法感觉等距法差别阈限法对偶比较法等级
29、排列法3 制作心理量表的常用方法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制作心理量表的常用方法感觉比例法数量估计法感觉等距法差别阈限法对偶比较法等级排列法3 制作心理量表的常用方法020301呈现一个固定的阈上刺激为标准刺激,让被试调整比较刺激,使其所引起的感觉为标准刺激的某一比例每次实验只选定同一个比例进行比较,与同一个标准刺激在比较若干次以后,再换另几个标准刺激进行比较当与所有的标准刺激都比较完以后,就可以用与各标准刺激在感觉上成一定比例的相应物理量值制作成一个感觉比例量表感觉比例法 又称分段法。通过心理量的加倍或减半或选取其他比例来建立心理量表。3 制作心理量表的常用方法
30、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制作心理量表的常用方法感觉比例法数量估计法感觉等距法差别阈限法对偶比较法等级排列法3 制作心理量表的常用方法010203数量估计法的操作步骤主试先呈现一个标准刺激,并赋予标准刺激一个主观值(如10),然后让被试以这个主观值为标准通过与标准刺激的主观值进行比较,判断不同强度比较刺激的主观值计算出每组被试对每个比较刺激量估计的几何平均数或中数,再以刺激值为横坐标,感觉值为纵坐标,就可制作成心理物理量表3 制作心理量表的常用方法数量估计法用数量估计法制作比例量表时应注意的问题被试是否能正确使用数字影响被试判断的心理因素:动机、环境干扰等3 制作
31、心理量表的常用方法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制作心理量表的常用方法感觉比例法数量估计法感觉等距法差别阈限法对偶比较法等级排列法3 制作心理量表的常用方法内插法感觉等距法 通过一个感觉成分主观上相等的距离来制作,并要求被试将某种感觉上的一段心理量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等分。二分法 将某两个刺激所引起的感觉连续体分成两个等分,或将感觉分成相等的距离平均差误法 分出两个以上的等分。3 制作心理量表的常用方法内插法感觉等距法 该方法是通过一个感觉成分主观上相等的距离来制作,并要求被试将某种感觉上的一段心理量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等分。方法分类:二分法,最常用用平均差误法同时分
32、出两个以上的等分。举例:调整纯音的频率使其在音高上等距3 制作心理量表的常用方法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制作心理量表的常用方法感觉比例法数量估计法感觉等距法差别阈限法对偶比较法等级排列法3 制作心理量表的常用方法内插法差别阈限法 以绝对阈限为起点,以最小可觉差(JND)为测量单位构成量表。基本假设:每个最小可觉差在心理上是相等的,可作为心理物理量表的等距单位。具体操作:1.使用任何一种传统心理物理法来测出感觉的绝对阈限,并以此作为量表的起点;2.然后以绝对阈限作为标准刺激,确定第一个差别阈限;3.再以绝对阈限加上第一个差别阈限的刺激强度作为基准,再测量出第二个差
33、别阈限,如此类推。4.这样在测量出很多差别阈限以后,就可以刺激强度作为横坐标,绝对阈限以上的最小可觉差作为纵坐标,得到的心理关系图就是等距量表。3 制作心理量表的常用方法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制作心理量表的常用方法感觉比例法数量估计法感觉等距法差别阈限法对偶比较法等级排列法3 制作心理量表的常用方法内插法对偶比较法 把所有有待比较的刺激一一配对,然后在一对一对地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对各个配对刺激的强度进行比较,并判断其中哪一个强度更大。操作方法:若有n个刺激数目,则可配成对的个数是n(n-1)/2。当每个刺激都分别与其它刺激比较之后,便得到该刺激各自强于其它刺
34、激的百分比,再依据它们百分比的大小排序形成一个顺序量表。特点:迫使人们在两种差异不大的刺激中做出选择。3 制作心理量表的常用方法内插法对偶比较法 举例:10个刺激对偶比较 注意:两类误差,即刺激同时呈现时的空间误差,刺激相继呈现产生的时间误差。45对刺激程序性顺序3 制作心理量表的常用方法内插法对偶比较法 举例:10个刺激对偶比较 对偶比较法对刺激数据的整理结果3 制作心理量表的常用方法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制作心理量表的常用方法感觉比例法数量估计法感觉等距法差别阈限法对偶比较法等级排列法3 制作心理量表的常用方法010203等级排列法的操作步骤将许多刺激同时
35、呈现,让多位被试按照一定标准把许多刺激排成一个等级顺序将多位被试对同一刺激评定的等级进行平均,求出每一个刺激各自平均等级各个刺激的平均等级进行排序,就可得到一个顺序量表3 制作心理量表的常用方法信号检测论03信号检测论 1 信号检测论的由来 2 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 3 测量指标及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 4 信号检测论的主要方法信号检测论 1 信号检测论的由来 2 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 3 测量指标及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 4 信号检测论的主要方法 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SDT)是人们在对刺激做判断时,对不确定的情况做出某种决定的理论。1 信号检测论的由来电子侦查
36、系统1.电子侦察系统接收部分的辨别力;2.判定反应部分对所接收到的信息是如何进行处理。击中,虚报,漏报,正确否定信号检测人类感知过程1.刺激看作是信号2.刺激的随机物理变化和感官信息处理中的随机变化看作是噪音。感受性,判断标准信号检测论 1 信号检测论的由来 2 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 3 测量指标及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 4 信号检测论的主要方法 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假设:如果没有任何噪音干扰,理论上个体能够知觉到出现的任何刺激,并以此作出反应或决策。2 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统计学原理根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参数估计、统计分布理论、随机现象的统计判断理论等,对信号和噪声进行准确识别与判断。基本原理最优
37、决策原则个体在确定判断标准时,一般按照最优原则进行,即让期望值最高,使收益值最大统计学原理 信号检测过程中被试判断2 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反应刺激 有信号无信号有信号击中(Y/SN)漏报(N/SN)无信号虚报(Y/N)正确否定(N/N)概率表示:P(Y/SN)+P(N/SN)=1 和 P(Y/N)+P(N/N)=1。从统计学的观点来看,信号检测就是要检验两个统计假设H0(无信号)和H1(有信号)的真伪。最优决策原则 影响被试判断标准的因素:信号或噪声呈现的先验概率 对判断结果的奖惩措施 2 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信号检测论 1 信号检测论的由来 2 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 3 测量指标及接收者操作
38、特性曲线 4 信号检测论的主要方法信号检测论的测量指标3 测量指标及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感觉辨别力指数d反应倾向性它表示感知能力,因此又称为感觉敏感性;敏感性可表现为噪音分布与信号加噪音分布之间的分离程度。两者的分离程度越大,则敏感性越高可用似然比(),或报告标准(C)表示,它涉及利益得失、动机、态度等因素。信号检测论的测量指标 感觉辨别力指数d 反应倾向性3 测量指标及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NNSNMMdZZMMNSNNSNd注:MSN,信号分布的平均数 MN,噪声分布的平均数信号检测论的测量指标 感觉辨别力指数d 反应倾向性 似然比 信号加噪音引起的特定感觉的条件概率与噪音引起的条件概率之间的比
39、值,OSN/ON 报告标准C 感受的经验程度3 测量指标及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IZIIdC1112注:I2高强度刺激,I1低强度刺激,Z1低强度刺激时的正确否定概率的Z值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 简称ROC曲线,又称等感受性曲线。即曲线上的各点反映相同的感受性,它们都是对同一信号刺激的反应,只不过是在几种不同的判定标准下所得到的结果 ROC曲线是根据被试在特定刺激条件下由于采用不同的判断标准而得出的不同结果所绘制的曲线3 测量指标及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击中率信号检测论 1 信号检测论的由来 2 信号检测论的基本原理 3 测量指标及接收者操作特性曲线 4 信号检测论的主要方法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
40、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信号检测论的主要方法有无法评价法迫选法4 信号检测论的主要方法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信号检测论的主要方法有无法评价法迫选法4 信号检测论的主要方法4 信号检测论的主要方法有无法 基本步骤 1.选定信号(SN)和噪音(N)刺激,二者差别要足够小,并规定它们出现的概率。2.以随机方式呈现刺激,让被试判断刺激中有无信号,并做口头报告。3.根据被试判断结果计算辨别力指数和似然比,并ROC曲线ZZNSNd虚报率的纵坐标击中率的纵坐标OONSN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信号检测论的主要方法有无法评价法迫选法4 信号检
41、测论的主要方法4 信号检测论的主要方法评价法 又称多重决策法或评级量表法 相较有无法的不同之处:在有无法的实验中,被试只需回答是否有信号,且被试只有一个判断标准;而在评价法实验里,让被试不仅回答是否有信号,还要给出肯定或否定的程度。评价法把量表的等级看做是多重判断标准。判断标准Cj的数目等于评价等级的数目减去1。)()()()(NyNyPSNySNyPPcPcjjjj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请替换文字内容信号检测论的主要方法有无法评价法迫选法4 信号检测论的主要方法4 信号检测论的主要方法近选法 迫选法是让被试进行判断之前,信号与噪音需要连续呈现数次,让被试判断在哪个时间间隔
42、上是信号,哪个是噪音,而不是在刺激呈现时就让其判断是信号还是噪音 特点:刺激呈现方式,mAFC方式(多项迫选法),即每次从呈现的m个刺激中选出信号。反应方式,当呈现多个刺激后,只要求被试回答哪个是信号。辨别力指数的计算NCCP)(C表示为被试正确判断的次数,N为被试判断的总次数。求出P(C)后,转换成d本章要点本章要点杨治良.实验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朱滢.实验心理学.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汪明等.心理实验和测量.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22郭秀艳.实验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赫葆源等.实验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张学民,舒华,实验心理学纲要.修订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黄一宁.实验心理学.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5Smith&Davis.实验心理学教程:勘破心理世界的侦探.3版.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678朱滢.实验心理学.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坎特威茨,罗迪格,埃尔姆斯.实验心理学:掌握心理学的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推荐阅读本章结束感谢聆听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