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头针的操作方法:头针的操作方法: 1.体位:患者取坐位或卧位; 2.进针: 一般选用 2830 好长 1.53 寸的毫针, 针与头皮呈 30夹角, 快速将针刺入头皮下, 当真见达到帽状腱膜下层时,指下感到阻力减小,然后使针与头皮平行,继续捻转进针,根 据不同穴区可刺入相应深度; 3.针刺手法:一般以拇指掌面和食指桡侧面夹持针柄,以食指的掌指关节快速连续屈伸,使 针身左右旋转,捻转速度每分钟 200 次左右。进针后持续捻转 23 分钟,留针 2030 分钟, 留针期间反复操作 23 次即可起针。 偏瘫患者留针期间嘱其活动肢体 (重症患者可做被动活 动) ,有助于提高疗效。一般经 35 分钟刺激后
2、,部分患者在病变部位会出现热、麻、胀、 抽动等感应。 额中线: 【定位】神庭向前引 1 寸直线 【主治】 神志病、鼻病。 额旁一线: 【定位】眉冲向前引 1 寸直线 【主治】 胸部疾病、鼻病。 额旁二线: 【定位】头临泣向前引 1 寸直线 【主治】 腹部疾病、眼病。 额旁三线: 【定位】头维内 0.75 寸向前引 1 寸直线 【主治】生殖系统疾病。 顶颞前斜线顶颞前斜线(运动区运动区): 【定位】在头顶部、头侧部,头部经外奇穴前神聪(百会前 1 寸)与颞部胆经悬厘(头维与 曲鬓上 3/4 和下 1/4 交点)之间的连线。 【主治】分为 5 等份,上 1/5 治疗对侧下肢和躯干瘫痪,中 2/5
3、治疗上肢瘫痪,下 2/5 治疗 中枢性面瘫、运动性失语、流涎、脑动脉粥样硬化等。 顶颞后斜线(感觉区) :顶颞后斜线(感觉区) : 【定位】在头顶部、头侧部,顶颞前斜线之后 1 寸,与其平行的线。督脉百会与颞部胆经曲 鬓穴之间的连线。 【主治】 全线分为 5 等份, 上 1/5 治疗对侧下肢和躯干感觉异常, 中 2/5 治疗上肢感觉异常, 下 2/5 治疗头面部感觉异常、感觉性失语等。 顶旁顶旁 1 线:线: 【定位】在头顶部,督脉旁 1.5 寸,从膀胱经通天穴(前发际正中上 4 寸, 旁开 1.5 寸)向 后引一条长 1.5 寸的线。 【主治】腰腿病症,如瘫痪、麻木、疼痛等。 顶旁顶旁 2
4、线:线: 【定位】在头顶部,督脉旁 2.25 寸,从胆经正营穴(前发际上 2.5 寸,正中旁 2.25 寸)向后 引一条长 1.5 寸的线到承灵穴。 【主治】肩、臂、手等病症,如瘫痪、麻木、疼痛等。 颞前线:颞前线: 【定位】在头的颞部,胆经颔厌穴(头维与曲鬓上 1/4 和下 3/4 交点)与悬厘穴的连线。 【主治】偏头痛、运动性失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和口腔疾病。 颞后线:颞后线: 【定位】在头的颞部,胆经率谷穴(耳尖直上入发际一寸半)与曲鬓穴(鬓角发际后缘,耳 尖水平)的连线。 【主治】偏头痛、耳鸣、耳聋、眩晕等。 枕上正中线: 【定位】强间(脑户上一寸半)-脑户(枕外粗隆上缘凹陷处) 。 【主治】眼病。 枕上旁线(视觉中枢) : 【定位】枕上正中线旁开 0.5 寸,长 1.5 寸。 【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白内障、近视。 枕下旁线(平衡区) : 【定位】玉枕穴(脑户旁 1.3 寸 )向下刺二寸。 【主治】平衡障碍、肢体共济失调、头晕 、脑干功能障碍导致的肢体麻木.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