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的起源阶段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的起始阶段第三节 幼儿园课程的发展阶段第四节 幼儿园课程的模式及流派第五节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发展第一节 幼儿园课程的起源阶段 探讨幼儿园课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18世纪。期间有三个著名的代表人物:夸美纽斯 卢梭 裴斯泰洛齐夸美纽斯夸美纽斯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第28章概述学前教育内容 1.教育必须从幼年开始,而且应当适应自然。2.家庭即母育学校。3.局限:宗教性。体育体育:育儿最重要的事情,通过有规律的生活使孩子保持愉快的情绪,锻炼娱乐强体健身德育德育:节制、洁净、礼貌、诚实、不嫉妒、落落大方、喜爱劳动等 智育智育:内容涵盖
2、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是教育史上第一个为学前儿童提出广泛而详细的教学大纲的教育家。幼儿天性好动,它的所有知识都是通过感官获得,因此要提供实物课程。卢梭卢梭让-雅克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6月28日1778年7月2日),法国十八世纪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杰出的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1.自然教育理论2.教育年龄分期婴儿期 03岁 儿童期 312岁 少年期 1215岁 青年期 1520岁 裴斯泰洛齐(Johan
3、Heinrich Pestalozzi,1746-1827)是19世纪瑞士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他热爱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对教育革新的执着追求,在教育理论上许多独创的论述,不仅为世界教育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为一切教育工作者树立了一个令人十分崇敬的形象。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的起始阶段欧文(欧文(1771-18581771-1858)主张学前教育重要的一点是促进健康性格形成。提倡让儿童学习实际有用的内容,提倡以实物教代替书本学习,要求教师善于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课程雏形)。弗里德里希威廉奥古斯特福禄贝尔(1782年4月21日1852年6月2日),德国教育家,被公认为是19世
4、纪欧洲最重要的几个教育家之一。现代学前教育的鼻祖。他不仅创办了第一所称为“幼儿园”的学前教育机构,他的教育思想迄今仍在主导着学前教育理论的基本方向。福禄贝尔的教育思想及实践对世界各国幼儿教育的发展起到深远的影响。福禄贝尔福禄贝尔 1、“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观 2、重视游戏对儿童本身的价值 3、创制“恩物”创立了比较完整的课程,内容包括:宗教教育、体育卫生、游戏活动、恩物(10种游戏性,2种作业性,每种都有特殊的作用和使用方法)语言、手工、绘画和颜色辨别、唱歌和朗诗、自然科学常识等。福禄贝尔主要教育思想第三节 幼儿园课程的发展阶段蒙台梭利蒙台梭利 玛利娅蒙台梭利(1870年8月31日-1952年
5、5月6日),意大利幼儿教育家,意大利第一位女医生、女医学博士,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她的教育方法源自于其在于儿童工作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儿童自发性学习行为总结而成。倡导学校应为儿童设计量身定做的专属环境,并提出了吸收性心智、敏感期等概念。蒙台梭利教育思想 1、儿童的潜能儿童处在不断成长和发展状态,具有天赋和潜能 2、教育方法和教师职责以了解儿童为基础,促进儿童个性发展,但不仅是传授知识。教师应为儿童提供适宜的环境,帮助儿童实现自我教育。3、教学内容体育训练、感官训练、知识训练及生活训练。4、主要贡献:(1)教育理论及生理学、医学相结合,使之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2)注重感观教育;(3)强调幼儿
6、的自我教育。5、不足之处:教具过于死板;过多注重智力。杜威杜威 约翰杜威(John Dewey,1859年10月20日1952年6月1日),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是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其著作涉及科学、艺术、宗教伦理、政治、教育、社会学等方面。1、教育的本质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和改造。2、教育的目的教育自身无目的,生长过程就是教育本身的目的。3、教育的中心以儿童为中心,教育过程就是师生参及。4、教育方法从做中学,以儿童经验为起点。杜威杜威主要教育思想主要教育思想第四节 幼儿园课程的模式及流派 20世纪60、70年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对幼儿园课程起了很大的影响作用,从而形成不同模式及课程流派
7、:1.学科中心课程:注重系统文化知识传授,以学科为中心的分科课程。2.活动中心课程:强调以幼儿兴趣及需要出发,以幼儿为中心的活动课程。3.核心课程:打破学科界限,主张以人类基本活动为主题编制轮形课程。行为主义代表人物行为主义代表人物 约翰华生(1878年1月9日1958年9月25日)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广告大师。他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是意识而是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必须抛弃“内省法”,而代之以自然科学常用的实验法和观察法。行为分析派理论对课程的启示:行为分析派理论对课程的启示:1.课程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体可操作;2.课程实施要循序渐进;3.课程设计注重个体差异;4.在教学上
8、,重视个别化教学。社会学习理论对课程的启示:社会学习理论对课程的启示:1.幼儿的学习可以通过直接经验和观察进行。2.重视每一个幼儿的特质,并重视幼儿及外界环境的相互作用。3.示范和模仿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4.教师是幼儿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必须以身作则,言行一致。5.必须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6.教师应妥善运用奖励和惩罚两种教育方式。(一)行为主义及幼儿园课程(一)行为主义及幼儿园课程人本主义代表人物人本主义代表人物罗杰斯和马斯洛 强调课程目的就是促进个人的成长和个人潜能的自我实现,从而促进人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自我完善。课程包括:知识课程、情意课程、合成课程。合成课程要素合成课程要素 参及师生共同
9、参及制定计划,承担责任。整合课程内容及教材提现任职、情感、行为 三者相互贯通。关系课程内容及幼儿的基本需要及生活密切 相关。自我儿童自我是构成教学的法定对象。目的促进整体人格的发展。(二)人本主义及人本主义课程(二)人本主义及人本主义课程认知学派认知学派代表人物代表人物 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年8月9日1980年9月16日),瑞士人,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成为了这个学科的典范。他对心理学最重要的贡献,是他把弗洛伊德的那种随意、缺乏系统性的临床观察,变为更为科学化和系统化,使日后临床心理学上有长足的发展。皮亚杰认知发生理论对课程的启示:1.课程的目标在于培
10、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促进孩子认知结构的发展。2.课程设计应依据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特点;设计课程应本着循序渐进原则,由具体到抽象。3.课程组织及实施应注意创设可供幼儿活动的环境、重视游戏的作用、正确运用认知冲突原理等。(三)认知学派及幼儿园课程(三)认知学派及幼儿园课程第五节 我国幼儿园课程的发展 我国幼儿园课程发展的历史主要可分成以下四个阶段:1.学习借鉴日本模式的清末民初的幼儿园课程(1903-1918)2.旧中国幼儿园本土化、科学化探索(1919-1948)3.新中国学前课程变革及发展(1949-1965)4.中国学前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及完善(1976年至今)80年代以来中国学前课程变革及发展的特点分析年代以来中国学前课程变革及发展的特点分析p.312010年4月26日谢谢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